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去阵亡和投降的之外,他们化整为零,一路溃败,却仍然保留了七、八成的军力。
‘人民革命军’只顾着抢东西,没人顾及收容战俘,反正这些战俘们已经丢下了手里的枪,也就行了,让他们走到路边,不要挡住向前追击的部队,就可以了。
这也导致战俘根本没有人收容和统计,以至于很多战俘们看到情况变化,偷偷地脱掉身上的军服,又重新逃走了。
战后‘人民革命军’统计的战俘数量高达数万人,抛开其中为了抢功,虚报和重复上报的数字,仍然十分吓人。
但实际上只有寥寥无几。
后来‘人民革命军’高层针对这种情况专门进行了通报,但仍然没有多少改变。
本来都是俄罗斯人,脱下军服的情况下,很不容易分辨彼此,其中还有很多变身狼人的,神智都不是很清楚,要求太严格了,说不定会伤及友军。
反正‘人民革命军’上上下下在乎的是地盘和物资,战俘什么的,说了几句,也就随它去了。
不过俄皇军的大量溃军也带来了很好的情况。
他们在前面奔逃,‘人民革命军’大量的战士在后面追赶,一路上这些俄皇军溃军不但没能停下来形成有效的防御,反而给其后的俄皇军阵地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同志,灵机一动,让一支追击在最前面的先头部队,伪装成俄皇军溃兵的样子,混在其中,进入了俄皇军控制的城市阵地。
果然一切顺利,没有露出任何问题。
于是在里应外合之下,‘人民革命军’一举炸掉了俄皇军防御城市的弹药库,再度占领一座俄皇军的城市。
类似的故事频繁在发生,接下来的几天时间内,‘人民革命军’不象是在进攻敌方阵区,而是象在大踏步地行军。
一座城市、两座城市、三座城市……
到后来‘人民革命军’都有点麻木了,很明显‘腐朽的资产阶级顽固分子’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这些腐烂的统治阶级的走狗们,完全无心恋战,只知道逃命,或者在逃命前掠夺走城里的最后一份粮食和补给。
后面这点让‘人民革命军’全军上下恨得痒痒的。
为此,他们更是回忆了步伐,士气如虹,象一个锋利的箭头一样,深深刺进了沙皇统治区的中心地带。
……
一路上,‘人民革命军’快速向前推进,他们的物资虽然还是很缺乏,但前锋军的战斗力还是很旺盛。
沿途建立了一块块临时的前进阵地,戴着红色臂章的士兵指挥着交通,疏导着步兵,引导着一辆辆军车往前行驶,或者停到指定地点,然后卸下补给。
因为管理人力缺乏,很多截红色袖章的已经不是正式的宪兵,而是五花八门的‘人民党’成员,其中甚至不乏腰插手枪,手里依然拿着镰刀的农夫农妇。
现在的‘人民革命军’前锋军其实很脆弱,非常容易遭到俄皇军的伏击或者反扑,但这种情况一次也没有发生。
周围连枪炮声都没有多少,主要都是士兵的喧杂,和军车发动机的轰鸣。
‘人民革命军’前锋部队司令,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同志,站在道路旁边一座小山头上,举着望远镜看着前方的情形,原先捏着一把汗的紧张心里,现在渐渐的放松下来。
第四百六十六章 红俄与白俄的战争(八)
‘人民革命军’前锋部队司令,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同志,站在道路旁边一座小山头上,举着望远镜看着前方的情形,原先捏着一把汗的紧张心里,现在渐渐的放松下来。
他一直有着淡淡的不安,觉得前方有着莫名的凶险在等着他似的。
可是一路而来,什么都没有发生。
反倒是他要求前锋部队一直保持着一定程度的戒备,无形中让部队的前进速度受到了一点影响,觑觎他这个位置的人并不少,据说暗中已经有人向最高的‘革命委员会’说了他的坏话。
这点倒也罢了,革命同志当然要打得胜仗,也受得委曲。
只是,坚持到现在,看起来,反而象是他错了。
已经连续好多天了,俄皇军不但没有展现出什么凶恶的陷阱,反而更象是完全没有反应过来、组织反扑,反而越来越混乱了。
他们毫无斗志,或许完全没有想到泥腿子出身的‘人民革命军’会有这么强大的战斗力,并且会主动向他们发动进攻。
时代不同了,现在是革命的年代。
朱可夫狠狠捏了一下拳头,心中也有一些报复的快意。
和‘人民革命军’许多同声一样,他的家世很贫苦,出生在卡卢加省特列尔科夫卡村的一个贫苦家庭里。
父亲康·安德烈维奇是鞋匠,母亲乌·阿尔捷耶芙娜,在农场干活。
他有一个姐姐,全家四口只有一间房屋,家中的房子小得几乎无法容纳一家四口同时居住。
朱可夫自己曾自嘲说:“挤死总比冻死强。”
这样的生活,当然十分艰苦。
一路行来,他洗过厕所,在毛皮作坊里当过学徒,但始终是衣食无着,受尽白眼和欺凌。
直到参加了‘人民党’,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党’党员,才从此看到了新的生活。
现在,他虽然只是‘人民革命军’前锋部队一名青年军官,还远远说不上是‘人民党’第一梯队的成员,更说不上是核心党徒,但前途一片光明。
放下望远镜,他笑了起来。
在他所在的小山坡脚下,那些‘人民革命军’的小伙子们也笑得很开心,看上去很可爱。
气温还有些低。他们穿着棉大衣,带着皮帽子,大衣上露出不少棉花,帽子上别着红五星,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但很有年轻人的朝气。
他们一路行军,一路喜笑颜开,朝着路旁的人挥手。
路边有不少平民欢呼雀跃,更有些接近中年的俄国妇女在路边跳着舞、打着手鼓,扯着嗓子唱着俄罗斯的民歌,欢呼着人民子弟兵的胜利。
他们年纪大了,无法参加革命部队,即使有报了名,‘人民革命军’也不会收。
更远一点的村子旁边,也有一些老人们,站在那里,用怀疑的目光打量着这些经过的‘人民革命军’军队。
这些老家伙都是被资产阶级的统治给洗了脑了,朱可夫不屑地心想。
他们立场不坚定,对伟大的革命事业抱着怀疑,甚至是恶意的态度,对这种人,最合适的结果就是无产阶级的专政,抄掉他们的家产,将他们这些用于享乐的物资,投入到人民群众伟大的革命事业中来。
为了防止意外袭击,‘人民革命军’作了很多防御措施。
比如说在军车上,就布置了很多浇了水的沙袋,堆积在军车一些重要的部位上。
现在有的士兵就坐在这些沙袋上,一手抓着军车的金属部件,一手挥舞着红旗——这是革命的象征,口中喊着:“乌拉——乌拉——”
军车的挡风玻璃外面,也封上了铁栅条。
司机可以通过栅条的缝隙观察到前方,但子弹不容易通过栅条细小的缝隙,伤害里面的司机。
这是朱可夫的独特发明,不过现在没有任何危险,驾驶室里的司机也把左手伸了出来,比出大姆指,和外面的士兵们一起笑闹。
骑兵部队的小伙子们骑着高头大马,穿着灰色的皮袄,有些年青的小伙还披着黑色大斗篷,马靴锃亮,腰挂马刀。
这些很棒的骑兵小伙们前身是乌克兰枪骑兵,他们留着各式各样的胡子,小胡子、大胡子、两撇胡子,娴熟地驾着战马,整齐地小跑着,两眼锐利地放着光,不时还会"噢嗬嗬——"怪叫一阵,尽情宣泄着作为一个俄国骑兵的骄傲和悍勇。
朱可夫注意到,路边看热闹的小男孩和小女孩们,他们中间有一些,也和‘人民革命军’的士兵一样,在帽上上别着一颗红五星。
这是很好的象征,证明革命思想已经渗透到了千千万万的俄罗斯人民中间。
部队里也有不少女兵,女兵们不是以战斗为主,她们主要是在战后护理伤兵。
她们中间长得漂亮的不多,有一些显得很粗壮,一看就是从农村里来的。她们脸色也不太好,部队的粮食很紧张,以供应作战部队为主,这些女兵们,自然就要过得艰难一些。
不过此时她们仍然显得很高兴,开心地用俄语唱着歌:
“我们祖国多么辽阔广大,它有无数田野和森林!我们没有见过别的国家,可以这样自由呼吸!
“从莫斯科走到遥远的边地,从南俄走到北冰洋,人们可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