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芸号’的舰长真是把蔡萼的‘青龙号’给恨透了!
堂堂帝国海军战列舰,在一炮未开的时候,差点就被一艘偷鸡摸狗的潜艇给送回了老家,战死沙场是荣耀,可这种死法叫人情何以堪呢……
他铁了心,一定要把这艘中国潜艇给找出来,干掉!方消心中之恨。
在这股念头下,他连空中来自中国飞艇的威胁都忽略了,一方面他没有竹下勇男那种横蛮的血气之勇,并不想就此变身,嚣张一阵子,然后挂掉……另一方面,他敏感地发现,中国飞艇丢下的炸弹,硬力大则大矣,但实际杀伤力一般。
250公斤的航空炸弹,也就是500斤重,相当于四个成年人左右的重量。听上去不算轻了,但在轰炸的规格里,也不算什么。
后世一战的时候,航空炸弹大概就是这水平,即使是这时候,250公斤的航空炸弹也不算重的。
实际上叶云飞就是兑换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俄罗斯设计师B.B.奥拉诺夫斯基于1914年专门设计的系列化的航空炸弹其中两款型号,然后让‘YS实验室’稍作改进,再让军工厂仿制的。
航空炸弹已经不属于单兵武器了,而不属于单兵使用的东西,兑换价格就很昂贵,全靠叶云飞自己,真兑换不出几枚来。
后世时空航空炸弹飞速发展的时段,是在二战期间。
出现了集束炸弹、子母炸弹、穿甲炸弹和凝固汽油燃烧弹等新型航弹,航弹的重量也达到了数吨以上。英国曾制造过重达10吨的“大满贯”炸弹。
这大概也是人类历史上最重的航空炸弹了。
再往后,后世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德国最先研制成功并使用采用无线电制导方式的炸弹HS─293和FX─1400。
HS─293有V2和V3两种型号,分别于1940年5月和7月研制成功,它们是在SC─500型普通航空炸弹上加装弹翼、尾翼和制导装置制成的飞机型无动力滑翔炸弹,重约800公斤。
FX─1400是一种轴对称制导炸弹,全弹重1800公斤,无推进系统。
1944年德国在空袭意大利舰队时曾多次使用这两种炸弹,击沉了4。25吨的“罗马”号战列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也研制了制导炸弹。
再往后一点,后世60年代以后,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和制导技术的成熟,使制导炸弹有了迅速的发展,电视制导、激光制导、红外制导和雷达波来制导的制导炸弹相继出现。
特别是1960年激光器诞生后,出现了不同型号的激光制导炸弹,精度大大提高,命中目标的圆周概率误差也减小到7。5米以内。
这就使一枚制导炸弹可以起到往几十乃至到几百上千枚普通炸弹的作用,并使载机的轰炸和攻击次数大大减少,被敌方地面防空火力击中的危险也明显降低。在越南战争中,中东战争和海湾战争中,美国和以色列都曾大量使用制导炸弹。
这些算是后话了,现在叶云飞根本没办法拿出这些超越时代科技太多的武器,不仅是造不出来,兑也兑换不出来。
因为太贵了……
提供图纸让罗璧君进行‘合成’也不行,因为里面有些材料根本达不到条件、有些电子设备根本没有这方面的技术储备,有些地方甚至超越了这时候科学家的想像……
总之,进行工业改革和攀科技树不是那么容易的,很多地方互相扯后腿,只能一步一个脚印地来。
所以,这时候的中国飞艇投下的航空炸弹,什么集束、穿甲、制导……通通谈不上,对付驱逐舰、巡洋舰什么的还好,对付日本战列舰,根本就破不了战列舰的水平装甲,也就是轰炸一下上层建筑,杀伤战舰的有生力量罢了。
也难怪‘安芸号’战列舰的舰长没有太把飞艇的空中威胁放在眼里,而更看重水下的潜艇的威胁。
战列舰水下部位是没有装甲的,以中国两艘‘海龙级’攻击潜艇使用的‘响尾蛇一型’鱼雷,550毫米口径,夸张的装药量来算,如果命中要害部位,有可能一条鱼雷就能干翻‘安芸号’这样的老式战列舰,威胁不可谓不大。
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海战2:叶云飞的临时远海舰队(二十八)
中国两艘‘海龙级’攻击潜艇使用的‘响尾蛇一型’鱼雷,550毫米口径,夸张的装药量来算,如果命中要害部位,有可能一条鱼雷就能干翻‘安芸号’这样的老式战列舰,威胁不可谓不大。
难怪‘安芸号’战列舰的舰长更看重水下的潜艇的威胁。
‘安芸号’战列舰这样的打法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本来就是一堆驱逐舰在旁边监视、压制,狂轰滥炸,现在在加上一艘战列舰虎视眈眈,段琪芮的‘黑龙号’好几回准备上浮都被压了回来,在附近盘旋了好久也没找到合适的攻击机会。
蔡萼的‘青龙号’也是,刚才如果不是天空中的飞艇轰炸吸引了日本舰队的注意,‘青龙号’冲起日本战舰重围中袭杀日军旗舰的行为,很可能遭遇日本舰队疯狂的打击,很难全身而退。
潜艇可以在水下发射鱼雷,但不可以在深水中发射鱼雷。
因为深海的水压太大,会让以压缩空气发射的鱼雷,在鱼雷发射管里根本射不出去,甚至也把自己炸毁的危险。
所以潜艇最危险的的时刻,就是它上浮攻击之时。
潜艇脆弱的外壳,在重型舰炮面前,就象鸡蛋壳一样薄弱,几乎没有任何防御能力。
因此,潜艇永远做不了真正的海龙,无法跟任何一种战舰正面硬扛。它的特性注意它只能象条毒蛇,长期、耐心地潜伏在黑暗的水下,只有在找到合适的机会时,才会突然升起,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在两艘‘海龙级’攻击潜艇上,有着简易的声纳系统,但同样比较原始。一定程度上判断敌舰的位置是可以的,想象执行精确打击,最好还是靠潜望镜。
蔡萼已经收到了‘女皇陛下号’的战术指令,让她尽可能牵制日本舰队,辅助水面驱逐舰部队的战斗。
后面还有一句要她注意自身安全的话,但蔡萼下意识地忽略了。
如果只是为了自身安全,她来这里做什么?
……
但是连续几次上浮失利,让蔡萼紧紧咬住了嘴唇。
她不是没有尝试让‘青龙号’拉远距离,再伺机发射鱼雷,但……潜艇的攻击距离再远,远得过战舰的舰炮射程?
‘青龙号’在极限距离发射的两枚‘响尾蛇一型’鱼雷,日本舰队轻松就规避开来,完全没有一点威胁。反而是日本舰队的报复性炮击,差点让‘青龙号’中弹受伤。
潜艇不比战舰,是不能随便受伤的。一旦外壳受伤,失去了下潜能力,再先进的潜艇,也就褪去了神秘的外衣,沦为一艘普通的舰艇。
虽然甲板上还有一门可升降100毫米口径舰炮和一门可升降40毫米口径机关炮,但是靠这个,连任何一艘驱逐舰都打不过,更别说潜艇的防御比驱逐舰差多了。
这东西也就是让潜艇自卫保命时用的,或者偶尔在破袭任务时欺负一下商船、货船神马的。
可是现在……怎么办呢?
……
另一个方向,四艘中国改装驱逐舰也在左支右拙,命运堪虞。
他们是经过了改装,但主要是把炮塔改装成了巡洋舰的攻击级别,但自身的防御能力仍然还是驱逐舰的。
即使真是巡洋舰的实力,也只有四艘不是吗,压根不可能是正面日本舰队的对手。
他们也没有‘女皇陛下号’那么先进的火控系统和弹道雷达,完全只能依靠着自已的军事素养,与一腔热血,与面前的日本舰队周旋。
他们知道自己只是负责‘牵制’住日本舰队,以待‘女皇陛下号’战列舰收拾掉日本分舰队之后,再回头来共同面对日本主舰队。
可是,‘女皇陛下号’那边也不轻松啊……
面对两艘战列舰,以及一个日本巡洋舰舰队。
他们……真的还能回得来吗?
说不得只能将一腔热血洒在祖国的东海了……
某种程度上,后面的10艘货船分担了驱逐舰部队不少的压力,主要是在轰来的炮弹数量上。
由于做过伪装,日本舰队并没有看出那是10艘货船,或许是看成了中国舰队的辅助舰艇,于是同样公平地给予了炮击。
现在,已经有两艘货船中弹沉没了……
驱逐舰上的海军官兵,都知道10艘货船是已方空中部队的临时基地,以及重要后备弹药的储备仓库,每战沉一艘货船,其意义不亚于已方战沉一艘战舰,甚至可能更严重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