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豪商-第9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已经看了。”李永奇道,“通报了西方突厥国和大食国的情况……原来西方突厥国和大食国同咱们是海陆相连的。都军机司早就透过白番商人在搜集他们的情报了。”
  “哦。”高俅问,“怎么还有大食国啊?”
  “因为大食国和突厥国是一体的。”
  “一体?两个国家怎么会一体?”
  “宣帅,它们天方教那边有点像咱们的春秋战国,各个国家都奉大食国为宗主,他们的哈里发就相当于周天子,挂了个空名,政令不出都城,就是吃喝玩乐。哈里发之下就是苏丹,类似于挟天子令诸侯的霸主,突厥国就是一堆苏丹国。”
  “一堆?”高俅皱眉,“怎么回事?”
  李永奇道:“通报上说,突厥国名塞尔柱,原本是个小国,因为出了个雄主明君,征服波斯国,入主巴格达,挟哈里发以令群雄。不过这个塞尔柱也早就衰弱了,现在裂成一堆小邦,其中一个最大的号称大塞尔柱,大概就是黑汗回鹘投靠的那一个。”
  “真的假的?”高俅将信将疑,“他们自己碎成一地还来管咱们的闲事?都军机司打听到的消息该不会是过时的吧?”
  李永奇皱了下眉,他知道高俅对西征安西没有什么兴趣——他的功劳已经够吃了。
  “宣帅。”李永奇又道,“都军机司让咱们把通报书交给河西军,再建议河西军明年春天尽快出兵,抢在塞尔柱突厥的援兵到达之前,一举夺取喀什噶尔和于阗……”
  “好了好了……”高俅不耐烦地挥挥手,“等会儿见了萧合达,你自和他去讲吧。”
  “喏!”李永奇有些无奈,只得拱手行了一礼。
  ……
  “大郎,你真的不去灵州?”
  琼林宫,崇政殿。
  官家赵佶正有些为难的在问武好古能否去灵州接替高俅。
  回答当然是否定的。
  西北三路宣抚的位子对武好古而言是上去容易,下来难啊!要真去了,界河商市、京东商市可就顾及不到了。
  “可是两府议定却说西北之战,只有你去才能确保胜利。”赵佶又道,“旁人若去的话,只怕难有胜算。”
  武好古心道:两府那帮人还不是觉得自己在开封府碍眼,想打发了了事儿吧?
  “陛下。”武好古道,“臣只会治军,不会打仗。怎么能替代高大哥?再说了,河西军畏高俅如虎,可不怕臣啊!臣若去了灵州,只怕驱不动河西军这只老虎。”
  武好古顿了顿,又道:“不过臣也可以走一趟西北去帮衬一下高俅。”
  “是吗?”赵佶本来皱着的眉头一下展开了,“大郎,你想去西北做什么官儿?西北三路转运使如何?要不你去接童贯的朔方路安抚经略制置使吧。”
  “陛下。”武好古一笑,“臣不想当转运使,也不去朔方路。”
  赵佶问:“那你想做什么官?”
  武好古奏道:“臣想以都军机使的名义去为陛下从西军中再整出一支精锐骑兵,有了这支骑兵,高俅的三路宣抚就好当了。无论是驱虎吞狼,还是亲自出手,都能确保无虞。”
  “从西军中整出一支精骑?”赵佶忽然想到了什么,“大郎,你是想借此整顿西军么?”
  武好古道:“并非整顿,而是让西军精锐多一点历练的机会,免得荒废了战阵之术。”
  赵佶想了想,“此事非同小可,须得崇政殿上议论。明日你也到崇政殿来议事吧!”


第九百一十一章 我来,我骗,我殖民(一)
  崇政殿的大门缓缓合上,挡住了在殿外呼啸的寒风。
  因为现在是冬天,大殿的窗户全部封闭,而且还在窗户的木框上钉了棉条,以增加密封性。没有了阳光射入,整个大殿内就靠蜡烛照明,燃了二十支界河商市上贡的大红蜡烛,将整个大殿照得通明。
  宰执重臣们都分两班站立,几个上了年纪的大臣还赐了座。现在已经是临近新年了,照例应该是一片喜气洋洋的。可是今天大殿内的大臣们却都是眉头紧皱,看着立在赵佶御案旁的武好古。
  崇政殿议政,照例没有都军机使的位置啊!
  可是武好古还是挤进来了!这不会变成惯例吧?
  “武卿。”赵佶头一个点了武好古的名,“说说都军机司关于整理西军精骑的设想吧。”
  什么?
  在场的大臣们脸色一下子就难看起来了。倒不是反对整理西军,而是武好古好像绕开了两府和银台通政司,直接把整军的建议上报天子的先例了。
  都军机司理论上是天子幕臣,当然有帷幄上奏之权。但是帷幄上奏也不应该绕开两府啊!
  这要是形成了惯例,以后涉及军务大事,都由都军机司和皇帝商议,商量好了再拿到崇政殿讨论,那么两府的权力不就被掏空一部分了吗?
  “陛下!”苏辙立即从座椅上起身,上奏道,“朝廷议事,自有法度。都军机司如有建白,应当通过通政司上奏。”
  赵佶闻言一笑,“都军机司并无建白,只是朕昨日和武卿商议西北军机,偶有所感。”
  苏辙心里一叹:放出了都军机司虽然比让武好古直接当枢相要好。但是这个衙门也太不守规矩了,所作所为,都在坏朝廷法度。而且还以建功立业之事蛊惑天子,实在可恨!
  可恨归可恨,话却没得讲。
  因为成立都军机司是两府定议。现在还不到一年,总不能那么快就抽自己的嘴巴玩吧?
  武好古的目光在大殿中扫了一遍,发现了不少冒火的眼神,心里面就是一声叹息。
  自己好歹也是大儒,怎么就那么不招人待见呢?算了吧,等料理玩西北的事情,还是回自己的界河去吧……还是自己的地盘呆得舒服啊!
  想到这里,武好古收起了心思,开口道:“自建中靖国三年西北兵兴以来的历次交战,都以具装甲骑为决胜之关键,三军之精华。可见具装骑兵乃是军之精粹,国之柱石。而西军之中,骑士颇多,精通武艺,可以充当具装甲骑者数不胜数。如果能将之一一选拔而出,授予朔方、灵州土地,封为御前骑士,则可以使西军精华,尽为国家所有。”
  阴险!
  狡诈!
  卑鄙……
  殿中重臣脑海中马上就浮现出了一堆贬义词。不过谁也不能否认,武大奸臣的办法是可行的。
  别看西军号称二十万众,仿佛有多少精锐似的。其实真正的精华就两部分,一是西军的骑兵;二是弓箭手——并不是指拉弓射箭的弓箭手,而是领了200亩土地的缘边弓箭手。
  西军的骑兵是御前骑士兴起前,宋军里面真正能在马背上作战的军队。战兵的人数大约有5000,也许更多一点——考虑到西军可以动员番军、弓箭手随征,人数是很难说清楚的。
  不过精锐骑兵横竖不会太多的,包括轻骑在内,顶天也就是一万多。考虑到父子兵、兄弟兵的存在,这一万多人安排七八千个骑士庄园大约也够了。
  西北的土地可以给得宽松一点,一个骑士给个2000亩旱地,5000骑士也就1000万亩。
  朔方路和灵州的土地那么多,陕西六路也有大量的官地存在,拿出1000万亩进行分配也不是难事儿。
  而西军在失去了5000名精锐骑兵后,实力也就大大受损,再要想抗拒朝廷的调动整编就是做梦了。
  西军一旦瓦解,实力更弱的东军就更阻挡不了新府兵对他们的替代了。
  武好古接着又道:“而且此次河西军西征,也给了西军骑士建功立业的机会。现在河西军、大教化团、灵州军大约可以凑出5000具装甲骑,西军再出5000具装甲骑,总共就能有10000具装甲骑。不仅西征之战不必担心什么了,就连来日北伐燕云也有本钱了。”
  在武好古的军事幕僚赵钟哥、慕容鹉、马扩等人看来,西军的步兵并无太大的价值,用廉价的府兵完全可以替代他们。但是西军骑兵的价值是很高的,至少可以整顿出5000个骑士之家。
  武好古在河北方面整出相当数量的骑士也不是什么难事儿。两者相加,10000个骑士家庭就有了……未来如果还有宋金大战,大宋这边可就能拉出上万甲骑精锐了!
  赵佶笑着问在场的大臣:“诸卿以为如何?如果大家都觉得可行,那么朕就要让武好古以都军机使的名义出为陕西六路总军机,专门负责整编西军骑士。”
  什么?武好古终于要出京了?这可是大好事儿啊!
  在场的大臣们同时都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武好古这厮终于可以从开封府消失了!
  虽然都军机的名分还在,但是他不可能在陕西插手开封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