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揭酝什簧系娜ü蟆U饬轿灰欢ɑ崂钟谧鼋鹬鞯摹�
而西门青的买卖看上去不小,可是手里的资本估计不会太多的——在大宋能和开封府的豪商比钱多的,大约只有活跃于泉州、广州的白番海商了,西门家的钱是根本不够瞧的。所以武好古也不会让西门青投资太多,投个一两千缗,占一点股份躺着分钱就是了。
有了这等利益,甭说是义薄云天的“西门庆”,便是梁山上的黑宋江也能洗成白富美的。
而武好古的这番安排,对郭京和刘无忌两人,显然是不太有利的……毕竟他们以后就很难从武好古的大买卖中吃到太大的油水了。
不过武好古对自己的这两位朋友,还是另有安排的。
就在这两位的脸色稍稍有些难看的时候,武好古又开了口:“第二件事情,便是为你们两人长久的前程谋划了。”
“我们两人的长久前程?”郭京闻言又笑了起来,“是甚底?”
刘无忌也问:“快说来听听吧。”
武好古笑道:“当今大宋,若无祖上传下的富贵,便只有读书、经商、从军、佛道这四种前程了。读书不谈,别说是你二位了,便是某自小读书习字,也是连发解试都难过去的。经商么,大家都在做了,几万缗钱的早晚能有。但要论甚大前程,与你们二位却是难的。”
“也不要甚大前程,如今这样便好。”刘无忌说。
郭京也道:“某这样的,能有甚大前程?”
武好古意笑:“某当二位早有数了。”
“有数?”
“二位身上的道装。”
“道装?”郭京反应过来了,“大郎,你是要某和小乙出家当道人?”
“出家倒不必,做个火宅道人即可。”
宋太祖曾经颁过旨,禁止和尚道士结婚生子。不过这种多管闲事的旨意也没甚效果,特别是道士界结婚生子的多的是。
不过能舒舒服服的当火宅道人的,都是有点背景的“道N代”或“官N代”。郭京、刘无忌二人可没这样的福分。
郭京摇摇头:“怕是不行吧?”
“怎会不行?”武好古一笑,“大宋的官家、亲王都是崇道的。而端王殿下尤其相信道家。十八,你可曾听过端王喜和道士往来?”
潘巧莲笑了笑:“听过一些,只是端王聪颖,恐怕不易相欺。”
“只要灵验,端王如何不信?”武好古说,“端王将微服来做我的学生,这是我的机会,也是郭三哥和刘小乙的机会。”
“有这事?”
“怎么说?”
郭京和刘无忌同时吃了一惊。
武好古笑了笑:“西贼今秋将要在平夏城大败,小梁太后很快就要身故,而北面也不会有甚兵灾。至于端王本人,不出两年将为天子!这四件事情,都是天机!”
“天机?大郎你……”
“大郎,你真遇上神仙了?”
“大武哥哥,你莫不是真有仙缘?”
这下潘巧莲、郭京和刘无忌三人都惊讶了。他们本来就因为武好古的画技突飞猛进而有所怀疑,现在又听他说了“天机”,可就更加怀疑武好古是真的遇上神仙了!
武好古笑了笑,不置可否,“待回了开封府,便给你们在城西建个道观,专做端王的买卖,包你们在道家路上前途无量!”
其实这就是分散投资了。
如果只有书画一途可以结交宋徽宗,风险就太集中了,万一出点什么意外,武好古的救国大业可就要面临失败了。
因此,武好古还打算把自己的两个好朋友郭京和刘无忌拉进来,发挥他们的“神棍”技能去忽悠宋徽宗。历史上,宋徽宗可是位道君皇帝,迷信着呢!
而且那两个“神棍”还拥有神棍界的核心竞争力——未卜先知!
说不定他们将来说话会比自己还管用呢。通过他们,武好古就可以借助宋徽宗和朝廷的财力搞自己的“抗金革命根据地”建设了。
比如营建云台岛,或者在开封府境内的险要之处建一座“城堡式”的皇家道观,再比如造几艘大船去海外寻仙等等。
第一百零一章 明教
在海州高丽馆边上,有一座小而精致的白莲社,这个晚上,白莲社内的一座楼阁之中,灯火通明。
白莲社是佛教白莲宗的寺社,白莲宗又称白莲教,渊源于佛教的净土宗,相传净土宗始祖东晋释慧远在庐山东林寺与刘遗民等结白莲社共同念佛,后世信徒以为楷模。
和其他佛教宗派不同,白莲宗教义简单,修行简便(最低要求会念佛就行),又号召信徒敬奉祖先,而且寺社主持也不必出家修行,所以在民间流传极快。
不过由于白莲宗教义过于简单,又没有多少清规戒律,因此很容易被其他教派渗透。特别在唐朝时禁绝摩尼教(明教)后,摩尼教残余势力便借着白莲宗的名义在民间秘密流传。在某种程度上,也出现了佛教白莲宗和摩尼教融合的情况。
而建在海州高丽馆侧的这座白莲社,便是如此。在正堂里面,供奉的是一尊真人大小的鎏金弥勒佛。可是在白莲社后院的楼阁内挂着的,却是一副工笔白描的明尊法像。
法像两旁,分列着十二支灌了龙涎香的蜡烛,不仅将法像上的明尊笼罩在一片光明之中,而且还散出袭人的幽香,更添了几分神圣光明。
白天在通海巷的酒楼中为武好古等人献唱的那明州籍的白番美人墨娘子,此刻正身着白衣,头戴乌帽,跪坐在明尊法像之前,口中低声吟唱:
“光明普遍皆清净,常乐寂灭无动诅。彼受欢乐无烦恼,若言有苦无是处。常受快乐光明中,若言有病无是处。如有得住彼国者,究竟普会无忧愁。处所庄严皆清净,诸恶不净彼元无;快乐充遍常宽泰,言有相陵无是处……”
虽然只是低声吟唱,也没有伴奏,却有如天籁,让听者从内心深处感到了无比宁静祥和。
这明教的经文《下部赞》中的叹明界文,被墨娘子唱得几乎有了神性和魔力。
除了正在吟唱《下部赞》的墨娘子,阁楼之中还有一人,便是那纪忆之,纪大官人了。
烛光下,只见纪大官人穿着和墨娘子一样的白衣乌帽,也跪坐在蒲团上面,手中拿着一个画卷,闭着眼睛,静静等待。
不知道过了多久,天籁般的吟唱终于结束了,阁楼里面,出现了一种让人心旷神怡的宁静。
又过了一会儿,那个充满魔性的声音,终于打破了这份宁静。
“忆之,画拿来了?”
纪大官人这才睁开眼睛,发现墨娘子已经转过身,正面朝自己。
“拿来了。”纪大官人将画卷摆在他和墨娘子之间的地板上,缓缓展开,正是一幅米友仁摹的《毗沙门天图》。
“这是武好古画的?”
“是摹本,小米官人摹的,他拜武好古为师了。”
“哦?是吗?”墨娘子的语气平静,似乎一点都不感到惊讶。“今日他似乎对奴很有兴趣啊,有没有可能向你索要奴啊?”
“应该不会……”纪忆想了想,摇摇头,“他现在和潘家那丫头正两情相悦,不会对别的女人动那种心思的。而且,以他的身份迎娶潘娘子可是高攀,纳妾和蓄养家伎恐怕都是妄想。至少一二十年间,是不必想的。”
“也对。”墨娘子点点头,“那有无可能让他崇拜明尊呢?”
纪忆眯着眼睛沉吟了一会儿:“北人多崇佛信道,信奉明尊之人甚少。不过这个武好古似乎不大相信佛道……”
“不信佛道?”墨娘子愣了愣,“难道信奉景教?”
“也不是景教。”纪忆道,“他可能压根就不信神佛之说。”
“嗯,不信总比妄信要好。”墨娘子蹙了下秀眉,“妄信从来就是诸教大患,便是圣教亦不例外……”
“圣女……”纪大官人居然称呼墨娘子为圣女!
若是武好古看到这一幕,一定会怀疑自己穿越到金大侠的武侠小说中去了。
不过纪忆和墨娘子这两个“魔教妖人”是没有盖世武功的……纪忆他家祖上本是明州海商(同时也是海盗),入教只是为了获得明教从海外带来的阿拉伯、波斯人的造船技术和海上商路而已。正因为得到了明教的这些支持,纪家先人才会成为江南巨富。
而墨娘子的祖先是波斯人,“墨”这个姓氏其实是“摩尼”的谐音。墨家先人本是波斯摩尼教(就是明教)选民(普通教士)和听者(在家信徒),为了躲避阿拉伯帝国的迫害逃到中国来的。投靠了在东南海上势力颇大的明州纪家,并且向纪家传播了摩尼教,同时也把从波斯带出来的造船技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