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的一进院子则是个后花园,面积不小,假山池沼、曲桥游亭样样齐全,池畔种满了桃、杏、梅、竹、兰、菊、蔷薇、荼靡……各色花树。院内两角各有一座小楼,都面朝大海,取名“观海阁”和“听涛轩”。
除了这座大宅院之外,周遭上万亩的田地树林,还有一个小小的码头,都属于潘孝庵所有的。
这样的庄园,在如今的宋朝可以说遍地都是了!
宋朝是不抑制土地兼并的,而且也不禁止勋臣官员经商敛财。因此开国一百多年后,宋朝国内的贫富差距变得非常显著(开封府的高房价其实就反应了贫富差距的巨大),如潘孝庵这样的豪门巨富,在经营商业致富的同时,都将资本投入了比较容易管理的土地之上。
武好古在自己的卧房中安顿了一番后,就来到了内堂客厅。一个潘家庄园的管家,正在给潘巧莲报账——就是汇报一下今年能收多少租子,庄园的开销又有多少。
潘巧莲听得很认真,武好古便没去打断,就在一旁寻了把椅子坐着听。
其实收入也不大多,一万余亩的土地,租子还不到两千缗,平均一亩不过几十个铜子儿。
而且收到的租子也不能全免税,潘孝庵不过是个从八品的官,罩不了那么多的土地。所以还得拿出几百缗交给朝廷,余下的一千多缗中,又得拿出几百维护庄园,能够交到潘大官人手中的,不过一千缗而已。
而这处庄园和周围的土地,购置的成本怎么都要三万缗以上,这样的回报率,着实有点划不来……
实际上,这些田产对潘家这种勋贵+豪商而言,不过是用来安置闲钱的资产。
管家报完了账,躬身行了个礼,便转身离开了。
武好古笑着对潘巧莲道:“十八郎,没想到事情会恁般顺利,连小米都拜在我门下了。看来再回开封府,便可以大展一番拳脚了。”
潘巧莲抿嘴一笑:“大武哥哥早就在大展拳脚了,等回了开封,就该谋个官身,当个名士了。”
“当名士?”武好古盯着潘巧莲看了一会儿,“你觉得我该走一趟辽国?”
潘巧莲点点头,思索着说:“谁都知道当今天子日思夜想的便是平辽灭夏了,而且朝中诸相公,也都和官家一心。若是见到了燕云故土图,定会高看大武哥哥几眼的……大武哥哥再要做官,可就不是伎术官,将来也不是近幸小人了。”
伎术官的“伎”和歌伎的伎是一样的,地位可想而知……都是卖艺不卖身的!
虽然也是官,也属于士大夫,但是在官里面是最不值钱的。
武好古以画师身份得官,还是以名士的身份入仕,身价完全不一样的。
靠武好古的人物画本事,先做绘画称旨,然后把官家、太后哄高兴了再授个什么官,实际上也属于不值钱的伎术官。
但如果武好古先做了名士,不担任绘画称旨(照样可以给官家、太后画画),直接以名士身份授官,身价虽然不如科举出身的文官,但是比伎术官高太多了,甚至比荫补来的中下级官员都要高级一些。
而在等级森严的大宋官场上,名士官和伎术官的差距可不是一点半点……这种差距在武好古看来或许无关紧要,反正他早晚抱上宋徽宗的大腿(其实抱大腿也近幸和名士的区别),但是潘巧莲却不能不在乎。
这关系到她日后在开封府名门圈子里的脸面,也关系到她的后代能不能顺利步入仕途。
“还是十八想得周到。”武好古思虑了一会儿,也觉得自己该争个名士的地位,“不过入辽之事还需从长计议,眼下是没有时间的,总得等我们在开封府的书画勾当上了正轨。还有个事儿想跟你商量则个,待我们回了开封府,家里的买卖便要做大了,不能再和过去一样了,得有个大大的商社。”
“商社?”
宋朝民间有许多结社,譬如忠义社、弓箭社、拳头社等等,也就是一伙人集结在一起做些事情。这在以后的各个朝代都不大能容忍,不过宋朝却没什么问题。而商社似乎有点新鲜,潘巧莲没有听说过。
“就是合众人之财,共同运营的意思。”武好古说。“等回了开封,就该立个商社,叫米襄阳、王驸马、李公眠、纪忆之、苏大郎他们都来入一股。”
潘巧莲点点头:“嗯,还有西门大哥,郭三哥,刘小乙。”
“对,对。”武好古说,“还有那个花满楼、张熙载、林家父子和陆小乙也都可以入上一小股。这样才能合众人之财,集众人之力,一起把商社搞好了。”
成立商社这事儿,武好古琢磨很久了。
他现在大约是个个体户,最多就是有几个合伙人的个体户。造几张假画蒙个好事家是没问题,但是要做大买卖,做大事业,却是不行的。
因此必须组织一个高效率的经营实体,而武好古所了解的这种经营实体,也就是商社了,这个其实就类似后世的股份公司了。
他前世在某某漫画公司和某某游戏公司干过几年,知道一间小公司是如何运作和组成的。
而且他还知道在近代历史上,还出现过一些经营项目包括杀人放火的大公司,比如东印度贸易公司和黑水公司等等。
这说明公司这种组织不仅可以用来做寻常的生意,也可以用来杀人放火搞殖民地……呃,女真蛮子的后代(指满清)不也让英属东印度公司亚洲舰队给揍了吗?
也许一个或几个“经营项目广泛”的公司,就可以在二十多年后成为挽救华夏天倾的工具。
反正东印度公司和黑水公司的雇佣军,肯定比开封府里面那些废物点心一样的禁军牛逼多了……
第一百章 商社(二)
武好古正和潘巧莲说着自己的打算的时候,郭京和刘无忌两兄弟从门外走了进来,两人都换作了道士打扮。
“三哥,小乙,你们这是要去三元宫出家吗?”武好古笑着发问。
郭京笑道:“贫道本就是修道之人啊……大郎,你看看贫道这身装扮,去了云台仙山上,会不会遇到神仙啊?”
刘无忌夸张地做了个参拜的动作,口中道:“遇上了神仙,我二人便拜他做师傅,修仙去也。”
瞧着他俩滑稽的样子,潘巧莲咯咯笑了几声:“便是遇到神仙也不会要你俩的。”
郭京呵呵笑道:“也对啊,神仙说不定会把你的大武哥哥收了去做个徒弟……说不定大郎早就是神仙徒弟了,要不他的画技怎么恁般高明?”
“不可说,不可说。”武好古连忙摆手,中止了这个话题。
郭京和刘无忌却互相交换了一下眼色:不可说是甚底意思?难道武大郎真是遇了神仙?
武好古见到两人满脸狐疑的表情,也只能苦笑着摇头了,宋朝人是很迷信的,大部分都是有神仙论者……不过武好古自己现在也相信有神仙。
“坐,坐下说正事。”武好古指了指两把空着的意思,示意二人坐下。
“大郎。”郭京坐下后问,“有甚要紧事说?”
“要紧事情可不少啊。”武好古掰着手指头道,“第一件事便是要在开封府书画行大展身手了。某盘算好了,要立个商社……商社的意思便是合伙开个买卖了,准备拉米襄阳、王驸马、西门小乙、苏大郎、纪忆之这些人都入股,你们也一块儿入股,如何?”
“我们也入股?”刘无忌忙问,“入多少股?”
“本金用不了多少。”武好古道,“有个一两千就够了,占个小股吧。”
武好古的商社是做“标准”和“平台”的,属于“轻资产”,因而不需多少本钱。
他粗略盘算一番,觉得有个几万缗的本金,就足够开业了。他和潘巧莲肯定是大股东,一半的股份必须拿下,这样才能确保拥有控股权,有了控股权,才能在拿下书画行这个“现金奶牛”后,将一定数量的资金投到“烧钱”的项目中去。
虽然武好古现在还不知道怎么挽回二十多年后的天倾,但是一点他敢肯定,就是必须烧钱!而且要多烧钱,烧好钱!所以他必须要有许多个能滚滚来钱的地方。
至于另外一半股权,王诜和米芾这两个巨头肯定要拿一些,李公麟为人清高,不一定会要……有可能的话,蔡攸手里也塞一些,童贯和梁师成两个“奸贼”有机会也要拉一拉。
纪忆和苏大郎都是巨富,自然要拉他们出钱,不过他们得“溢价”才能拿到股份……便是“溢价”也是名利双收,还能结识到以往攀不上的权贵。这两位一定会乐于做金主的。
而西门青的买卖看上去不小,可是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