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豪商-第8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ㄐ楣股裱浴
  对于信徒而言,神言是不容置疑的,自然也就没有进行实践建议和理性推论的必要——或者只能用实践和理性证明神的存在、正确,而不能得出相反的结论,要不然就要烤肉了。
  从这方面来说,没有立神的儒学其实更容易接受理性和实证。
  不过理学的不立神只是因为受到儒家“源代码”的牵制,没有办法立神。这个问题只是在中原存在,到了西域这种没有儒学基础的地方,天理和胡安拉,和天父完全可以是一回事儿。
  “不如这样吧。”武好古想了想,“三教合一的旗帜暂时还是要举的,至少在西域,将来可能还有南洋必须这样。”
  传教还得靠忽悠啊!历史上西方殖民者不也传天主教、基督教吗?也没听说他们一上来就把牛顿三大定律传给殖民地人民啊。
  他想了想,又道:“大教化团就是三教联手……没有一个合一的说法怎么能行?不过等大家到了西域,开了寺庙、道观、书院后就各教各的。只是一点要遵循,那就是三教本一家,不能自相残杀,而且也不分地盘,不分彼此。”
  “这倒可以!”
  “行!”
  “阿弥陀佛,就这样了。”
  “无量天尊……”
  武好古点了点头,又对身边的何天然何大状师道:“拟一个……三教盟约吧!把三教一家,不自相杀,不分地盘,不论彼此,同心联手都写上去!”
  “帅司。”何天然想了想,又问,“要不要写上如有违反,天打雷劈,三刀六洞?”
  怎么听着像黑道拜把子!
  武好古看了看在场的和尚道士还有侯大儒——歃血为盟的是他们,武好古是幕后金主,不参与结盟的。
  “也行!”大儒侯仲良道,“都写上去吧,待会儿杀只鸡,咱们歃血为盟!”
  “杀鸡?”少林寺的玄寂大和尚摇摇头,“这是杀生啊,阿弥陀佛……”
  武好古道:“那就不杀鸡了,改在佛祖、三清和孔圣人像前立誓吧!立完誓,咱们再商量一下僧兵、剑士和护道博士的事儿。”
  西域传教当然要以理服人的,得学孔圣人“剑不离身,以德服人”,所以不仅博士团要派出武装的护道博士(骑士),少林寺也打算派出罗汉僧兵。而景灵宫和万寿观这些道观是没有道兵的,不过郭京和刘无忌也从赵佶那里请了旨,可以招募少量的剑士一块儿去西域。
  ……
  “爹爹,有贵客来访。”
  正在书房里面读书和思考的苏辙突然被门外传来的声音打断了思绪。
  打断他的是三子苏逊。苏逊是建中靖国三年的进士,名次并不是很高,不过得授的官职很不错,是秘书省校书——不是给赵佶当秘书,而是个图书管理员!不过在宋朝文官的升官图中,图书管理员比县尉要吃香多了。
  “贵客?”苏辙皱眉,他家可是有日子没贵客上门了。
  “进来。”苏辙道。
  内书房的房门吱呀呀被人推开了,走进来的正是苏逊,手里拿着一份名帖,双手递给了苏辙。
  苏辙接过名帖一看,顿时就是一愣——来访的是尚书左仆射蔡京!
  “蔡元长?”苏辙猛地站了起来,“他亲自来了?”
  “正是!”苏逊说,“是微服而来,孩儿请他在内堂等候。”
  堂堂左相微服夜访一个马上就要外任的礼部尚书……这是想干什么?难道是想拉拢自己?苏辙心说:我可是刚正不阿的苏青天!不过,蔡京毕竟是宰相,避而不见还是大失礼数的。
  想到这里,苏辙对儿子道:“走,去见见。”
  蔡京微服来访,当然是不希望有人看见了。不过他也不是没有一点安排,他的儿子,同样在秘书省做校书的蔡翛一大早就和苏逊说好了,安排两位相公见上一面——别看苏辙和蔡京是政敌,他们的两位公子其实关系不错。
  而且现在蔡京和苏辙之间,已经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了。
  “爹爹,苏相公到了。”
  陪着蔡京一起到来的蔡翛的声音从内堂门口传来,蔡京马上站了起来,满脸堆笑,看着从外面快步走进来的苏辙。
  苏辙拱拱手道:“元长,你怎不事先让人通报则个,我也好开中门相迎啊。”
  蔡京摇了摇头道:“不可,不可啊!尚书省的两个仆射,最好还是不要大明大方的往来,免得御史说话。”
  “元长,你这话……”苏辙有些不大确定的看着蔡京。
  苏辙是当过尚书右仆射的,不过那是在元丰年间,现在他不过是礼部尚书。
  “怎么?”蔡京笑道,“令兄仙逝后空出来的右仆射难道不应该子由兄去补了。”
  “我?”苏辙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右相他当然想做,而且苏东坡也想要他做,可是决定权不在他们俩手里啊!这事儿得官家说了算……可谁都知道官家没有这个意思,官家不大看得上苏辙这个“辽国人民的老朋友”。


第八百四十章 一心为公蔡元长
  蔡京和苏辙已经分宾主坐下,苏逊亲自奉上了茶汤。蔡京喝了一口,然后又笑吟吟看着苏辙,说道:“实不相瞒,官家心中其实没有合适的右相人选。吕吉甫、张天觉、韩师朴还有苏子由你都不是官家心中理想的右相。但是右相总是要有人来做的,所以在这几位中,在下支持谁,谁就有很大的把握拜相。”
  一群老家伙,赵佶当然看不上!
  苏东坡的儿子苏迨,武好古的弟弟武好文,米芾的儿子米友仁,赵挺之的儿子赵明诚等等,才是赵佶中意的人选——如果纪忆不当了回小人,他也是其中之一,而且是最理想的一位。
  不过这些年轻人还不够资历,至少10年之内连政事堂都入不了,更别说当右相了。
  所以赵佶这次只能在一群他都看不上的人当中选一个做右仆射。
  而蔡京这个左仆射在这个问题上,可就有一定的发言权了。他至少可以找理由挡住其他几个人,再给苏辙放点水,苏辙也就拜相了。
  “元长兄,韩师朴比我更合适吧?”苏辙也是老江湖了,他已经有点猜到蔡京的心思了。
  吕惠卿是个人见人厌的大恶人,又是新党大佬,他要当了右相,蔡京一天安稳日子也没有。张商英也不是个好相与的,出了名的凶啊,谁都敢骂,也就是章惇能降住他。而且他还是英宗朝的进士,四朝元老,在朝中的重臣中也只有吕惠卿和自己还有韩忠彦等寥寥几人才能在资格上压他一头。
  所以两个新党的大佬,都是蔡京要卡住的,右相绝对不能给!那么在旧党之中,仿佛韩忠彦这个老实人更合适一些啊。
  “韩师朴还肯来开封府?”蔡京笑着反问。“他如今在大名府过得是神仙日子,何必来开封府这个是非地?而且,他是做过左相的人,再做右相怕是有点屈就了。”
  苏辙笑了笑,不置可否。
  蔡京抿了口茶,接着说:“不过话说回来,如果子由兄对于实证之学的主张和令兄一样,我是无论如何都要阻止子由兄再次拜相的!”
  苏辙挑了下眉毛,果然开始提条件了!
  “实证之学不对吗?”苏辙问。
  “对啊!”蔡京点了点头,一脸认真地说,“实证论、理性论都是对的!虽然不是儒家的正统学术,但是道理绝对不错,是可以把事情办好的。只是……子由兄你有没有想过天下间有多少寒门士子?有没想过科举的目的并不是全是为国家选取人才,更主要的,其实是给天下寒士一架通天之梯啊!可是实证论、理性论所引出的诸多学科,诸多的书院、学院、学宫,却是实实在在的要断了天下寒门士子的通天之梯啊!子由兄,你难道真的忍心看到你我都曾经用过的这架通天梯,在我们手中失去吗?”
  苏辙皱眉不言。
  云台学宫所推行的教育是高成本的,而且在可以想见的年代中都无法降低成本——后世高等教育普及的原因不是成本低了,而是生产力大幅提升,使得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够负担。
  而在当下和可以想见的年代,高等教育注定只能让少数人享受。不仅是高等教育,就是和云台学宫、辟雍书院配套的“六艺小学”,同样也是贵族化的教育,只有富贵人家的子孙才可以享受。虽然“六艺小学”也会免费招收一些特别聪颖的寒门子弟,但是人数并不会很多。而且还存在地域限制,毕竟现在只有界河商市、海州和开封府才有为数不多的六艺小学,自然不可能到特别遥远的地方去招几个寒门子弟。
  对普天下绝大多数的寒门子弟而言,这种昂贵的新式教育,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