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爷,听你这么一说,奴家愈发觉得界河商市也早晚不容于朝廷。咱们的商市不也有类似效用士的保正团?所谓保正,其实就是将校啊。而且咱们还有专门培养将校的骑士学堂,还有两万人的保丁,另外咱们还有钱,随时可以大举募兵,还有马场,还有不少生产兵器的作坊……比起西军将门可是丝毫不弱啊!”
听了这话,武好古立时就是眉头大皱,过了片刻才轻轻摇头:“西军将门到现在也没不容于朝廷啊?而且就算不容,也是富贵释兵权罢了。界河商市是为了伐辽而设,现在辽国还没落魄,界河商市是不会出问题的。况且界河商市的骑士学堂也不是咱们的,那是朝廷官学云台学宫下面一所军学书院。用军学书院教养武士,再让武士去考右榜进士成为国家的武官,最后这些右榜出身的武官支撑起服五年兵役的新府兵……这样官家不就有了可靠又能战的军队了?总比靠那些饭桶禁军安稳吧?这可是一片忠心啊!”
“可是老爷的一片忠心却不被士林认可……”西门青道,“除了咱们控制的《文曲星》旬报,其余的各种旬报上都是反对左右榜进士的文章。朝中支持左右榜进士的重臣也不多,连子由先生都颇具微词啊。”
“等夏州、宥州、盐州让府兵打下来了,就没恁多微词了!”武好古道,“因为没有比这个更可靠的养兵练兵之法了。”
西门青叹了口气,“奴家总觉得不大牢靠啊!老爷,咱们还是得有所防备……”
西门青只是本能的感觉到不牢靠,而武好古却是非常清楚依靠学校培养精英军官团的路线是个大坑。
因为精英军官团根本不是一个封建王朝可以驾驭的!而且,军官要是足够精英了,文官不就看上去无能了?科举考试出身的文官的办事能力,能和由六艺书院、云台学宫、骑士学堂通过十余年系统而且严格教养而成的精英军官相比?双方在教育上的投入,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的。而且科举应试教育基本上是脱离实际的,而六艺书院、云台学宫、骑士学堂的教育则是德才并重,有大量的实学课程。
所以右榜进士的舞台,是不可能被局限在军事领域的。就算现在的武官也不是不能担任知县、知州这等文职的。而且由六艺书院、云台学宫、骑士学堂教育出来的右榜进士在大量进入官场后,更加容易结成朋党,互相援引。毕竟大家都是十几年的老同学,感情自然比较深厚。
将来的党争,恐怕会在左右两榜进士之间展开了!
武好古咂了下嘴,“大姐,你说要怎样防备?”
西门青把声音压到最低,“老爷现在只有堂堂正正的力量,没有一个暗堂,怎么能行?”
“暗堂”是个黑话,就是不在明处,不为人知,专门做些见不得光的事情的堂口。有时候也可以用来保存实力——明面上的实力容易被消灭,暗中的实力可就不容易完全扫除了。
所以如西门家这样不大规矩的豪强都是有暗堂的。
“也好。”武好古想了想,“是时候搞个暗堂了……大姐,界河暗堂就交给你来弄!”
……
夜幕降临的时候,蔡京府邸的内堂,被几十支点燃的巨烛照得犹如白昼一般。
今夜有客到访!
来访的是进京述职的陶节夫和钟傅。两人都是蔡京的党羽,入京后的第一件事不是去政事堂报到,而是登门拜访蔡京蔡相公。将他们二人在郑州馆驿商量好的平夏方略告诉了蔡京。
“先取秦王川?”
蔡京听完两人的叙述,眉头微微皱起,“两路会攻不好吗?为何要先在西线开战?”
“回禀相公。”钟傅说,“东线需要安排屯田,转运粮草,操练府兵,总要等到三四月间才能大举出兵。西线则需要赶在黄河解冻前出兵,这样方便大军渡河直扑秦王川,是最为有利的。”
“原来如此。”蔡京点点头,“那么拿下秦王川以后为何要扑击凉州?”
钟傅回答道:“扑击凉州乃是为了引诱西贼主力跟随,方便东路军夺取夏、宥、盐三州。”
蔡京心说:钟傅和陶节夫什么关系?居然那么帮忙?他就没想过先一步打到灵州城下?
“夏、宥、盐三州很难夺取么?”蔡京想了想又问。
陶节夫点点头:“夏、宥、盐三州都是坚城。虽然在元丰四年都被官军夺取,不过被西贼复夺后就加以修复,和银州废城是完全不一样的。现在西贼明显在东线收缩,银州城、石州城、弥陀洞、石堡寨都没有驻留大军。不过从之前西贼越横山来犯分析,他们还是不甘心放弃无定河…横山之地,估计在夏、宥、盐三州之战中,官军会遭逢苦战。”
蔡京其实不懂军事,就是懂,也不可能隔着那么老远就掌握了西北军前动态,所以也就任由钟傅和陶节夫忽悠了。
“好!”蔡京点点头,“元丰四年之战败北,全都是因为几路官军不肯配合,互相争功,才被西贼各个击破。如今你二位可以齐心协力,实在是国家之福。不过下面的武官难免有争功之心,你二人还是要多加约束,以免重蹈覆辙。另外,吕吉甫和童贯似有勾连,他们都提出了屯兵河间以备契丹的策略。其中吕吉甫还提出了以银、宥、夏、盐、朔五州设立朔方路的建议,你二人以为如何?”
陶节夫一听这话,脸色微微就有点不好看了。设立朔方路后,他的鄜延路就不是前线了,攻打灵州的战役该有谁来指挥?钟傅吗?
“下官觉得不错。”钟傅已经想清楚了其中的关节,“不知谁来主持这个朔方路呢?”
蔡京皱着眉头:“官家意属童贯,不过童贯又不赞成直扑灵州,估摸着会先以童贯为副,专注河套方向。朔方制置使一职可能由子礼(陶节夫)兼领。”
陶节夫稍稍松了口气,兼领两路的话,他的地位可就远远超过钟傅了。如果两军在灵州会师,他就是毫无疑问的主帅!
等到拿下了灵州,他大概也可以入朝宣麻了!
第七百二十七章 精兵是怎样练成的(一)
石州是党项人建立西夏后才设立的州郡,石州城自然也是党项人在一座原属于银州的县城基础上扩建而成的。因为是作为守卫边境的要塞,又是祥祐军司的驻地,因此城堡修筑的还算坚固。
而如今这座坚固的城堡,连带着周围几座支堡,都落入了大宋之手。现在这里更是成为了大宋银州的州治所在,名称也从石州改为了石城。
如今的石城,城门处车水马龙。一辆辆车、一队队兵马,从几座城门中进进出出。进城的车辆上大多堆满了粮草物资,都是从临近银州的绥德军和延安府运送过来的。
堆满了粮食和其他各种物资的马车,在城内一处处被很好的改造和加固过的仓库前停下,马上就有身强力壮的府兵在军官督促下上前,扛起一袋袋的米粮物资,满头大汗的往仓库中去堆放。秩序井然,丝毫不乱。
出城的则是队形严整,甲械精良的士兵,扛着长枪,背着刀弓,在军官的指挥下出城去训练。
“真没想到伯充兄这里竟如此井井有条。”鄜延路转运判官薛嗣昌从银州州衙外大步走进来,满脸的惊喜,“这才多少日子啊,不仅银州城内的粮仓、马场都设置齐全,沿途道路也整修完毕,连石城这里也万事齐备了。这本事,嗣昌自愧不如,大约只有先父能相比了。”
薛嗣昌和苏迟是很熟的,他们都是官宦世家出身。薛嗣昌的父亲叫薛向,号称干局绝人,尤善商财。曾经是王安石变法的得力助手,同时也是干转运使、发运使的奇才。
现在薛嗣昌拿苏迟的转运之才比自己的父亲,自然有吹捧的意思,但是多少也有几分佩服在里面。
这次苏迟可不是在大宋固有的土地上建立一套转运体系,而是在刚刚夺取自西贼的地盘上建立转运体系——西贼早就撤走了大部分人口,能破坏的桥梁、仓库,也都进行了破坏。
现在不过一个多月时间,不仅全部修复完毕,而且大量用于转运物资的府兵、车马,全都调配得井井有条。
这还不是全部,在薛嗣昌前来石城视察的途中,他还发现无定河北岸已经建立了不少临时的屯田营地,已经有不少扛锄头的府兵在整理土地了。
这办事的效率,实在高得有点离谱了。
“文黼兄夸错人了。”苏迟从一堆账本中抬起头,看着风尘仆仆的薛嗣昌,苦笑道,“修复银州、石城,以及沿途的桥梁、道路的事儿都是三直禁军军事机宜指挥在调配,设立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