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豪商-第4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奥丽加的回答,则显示出她是个有点知识的女人,而且她还是个挺顽固的基督教徒。
  不过即便是这个基督教徒,也没有否认现在西方的学术中心已经转移到了巴格达。
  奥丽加说:“奴所知,从耶稣诞生后850年左右直到二三十年前,巴格达的历代哈里发就一直在资助学术研究,搜集了大量罗马、希腊、波斯、巴比伦、埃及流传下来的书籍文献,并且将它们翻译成了大食语言。在哈里发的资助下,天方教理学派还在巴格达建立了专门研究这些文献书籍的学术机构智慧馆和尼采米亚大书院……”
  哦,这应该就是所谓的“百年翻译运动”了!
  在武好古前世的记忆中,的确有一些这方面的内容。就是阿拉伯人的百年翻译运动,据说这场运动的成果后来被欧洲人吸纳,成为了文艺复兴的重要推力。
  而奥丽加提到的天方教理学,则是在“蒙古少数民族”南下巴格达并且进行“大融合”前,在天方教世界中具有巨大影响力学派,又被称为理性主义,曾经苏菲主义并驾齐驱。只是由于理性主义的门槛较高,精华又过度集中于巴格达,因此没有能逃过“蒙古少数民族”的摧残。
  从某种意义上说,天方教文明和华夏文明,都没有逃过蒙古少数民族的弯刀融合,只有本来远远不如天方教文明和华夏文明的基督教文明躲过了一劫,并且迎来了文艺复兴的时代!
  “天方教理学……”
  武好古不由想到了“程朱理学”。虽然后世对“程朱理学”普遍持有否定的意见,但是真正系统学习过儒学(武好古的今生也是个儒生)的武好古却知道,儒家的理论体系并不完整,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是存在缺陷的。而程朱理学在吸收了佛、道两家的一些观点之后,加以整理,构筑出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儒学体系。
  当然了,这个儒学体系也称不上完美。毕竟宋朝的理学家们只能从佛道理论中汲取养料。而佛道两家能够提供的东西,也是极为有限,而且也存在颇多谬误。
  如果想要让儒学在宋朝真正完善起来,就必须要开阔儒家学者们的视野,让他们从西方的学术思想中吸取养料……武好古本人在前世只是个“艺术生”,能够提供的思想养料是有些的。而他现在所推崇的“六艺教育”能够培养的,也仅仅是“武士”而不是思想家、哲学家和科学家。
  至于沈括的《梦溪笔谈》之中,虽然也有许多科学技术方面的东西。不过谬误颇多,而且杂而不精,更像是一部“技工手册”合集——价值当然是很高的,不过也不能因此就放弃吸收“百年翻译运动”精华的机会。
  可是要怎么才能把“智慧馆”中收藏的书籍抄一遍后带来中国呢?武好古心想,光是花钱恐怕也不一定能搞定吧?
  “白员外。”武好古忽然问,“你去过尼采米亚大书院和智慧馆吗?”
  “没,没有……”白思文摇了摇头。
  实际上他根本没出过国,而且也不懂多少大食语言。
  “如果你去了。”武好古又问,“能够得到尼采米亚大书院和智慧馆内的书籍吗?”
  “这个……”白思文根本回答不了,只能看向奥丽加。
  奥丽加说:“尼采米亚大书院和智慧馆是开放的,接受外国的留学生和学者……不过白员外恐怕没有资格去那里学习。”
  “如果。”武好古想了想,“如果白员外做了大宋的使臣,带上礼物和儒家的经典,能够取得智慧馆内的理学书籍吗?”
  “甚底?”白思文被武好古的提议吓了一跳,“大,大官人,您不是说真的吧?”
  “不想去?”武好古看着白思文,笑着问,“大宋的使臣可是官身啊!而且还能见到哈里发……说不定还能去耶路撒冷,去罗马,去君士坦丁堡,去周游世界,难道不好吗?”
  听上去好像挺有前途的!白思文心想:不过这位武大官人真的能促成一次对西方的使团派遣吗?


第四百一十四章 大儒(一)
  “东门,您真的想让在下去一趟西方?”
  界河望北亭的谈话已经变得有点严肃了。
  说实话,白思文之前只是在拍武好古的马屁。虽然花团锦簇的好话说了几箩筐,可是却从来没有想真的替武好古办成什么大事儿。
  之前他替武好古找来的几个“古拉姆战士”,也在被赵钟哥发现除了知道一点水战的知识为,就没有什么真本事了,都被打发到海州去跟花满山调教水手了。所谓的大食马,现在大约还在天竺。只有两只“罗斯猫”算是落到了实处。不过武好古也没向他要过啊!
  而现在武好古突然提出了这么一个让他出使西方的建议……让白思文有点不知所措了。
  “当然是真的!”武好古看着白思文,他其实也知道这个泉州来的白番奸商并不是个靠得住的家伙。
  但是阿拉丁商会肯定有办法把人送去巴格达再带回来!这连纪家海商都不一定能做到——武好古知道纪家海商能下西洋、下南洋,但是没听说过他们到过巴格达。
  既然如此,阿拉丁商会就是可能利用的了。
  “白员外。”武好古的语气中也带了几分神圣的气息,“其实官家早就有通西域的想法,只是西方的陆路被西贼堵上了而不能成行。若是海路可通,官家亲政之后就会派出使团的。这可是使团,不是你单独一个带路的使臣……会有许多人,有正使副使,有商人,还会有和尚、道士以及儒生。不仅要向大食国的哈里发求取天方教理学,还要将我们儒家的道理传播到巴格达和罗马!”
  啊?还要向哈里发和罗马教宗传播儒学?白思文也被武好古的宏大理想惊到了,西边现在光是十字教和天方教就已经打成一锅粥了,要是再加上一个西传的儒家大道,那得乱成什么样啊?
  “白员外,到时候你就是堂堂大宋的官人了!”
  看着白思文一张惊讶的面孔,武好古笑着忽悠道,“至少能保你个大使臣,若是西行归来,封个横行官是肯定的。那可是正经的横班,不是捐纳出身啊!你们泉州的天方教商人中,有谁能做到这等官职?到时候,你可就是泉州番商之首啦!”
  横行官,还是泉州番商之首?
  白思文顿时就是一阵心动。他信天方教不假,可他也是个儒生,还考过泉州的科举,自然是想做官的……别看横行官在开封府不算什么,到西军里面也有一大堆,可在泉州那就稀罕了,要是当上了,往后白家在泉州就算是高人一等了。
  “大官人。”白思文郑重地道,“这事儿小底做不了主,得去向我白家的家主请示则个。明年给您答复好吗?”
  “好啊。”武好古笑道,“机会难得,且莫错过。若是让别家抢了先,那就别家做泉州番商的行首了。”
  “一定,一定。”白思文连忙应道。心里却是好一阵盘算,大宋朝廷喜欢在番人跟前臭显摆是出名的,明明是个弱鸡,偏偏要冲天朝上国。而武好古又是个近幸小人,小人嘛,自然要阿谀奉承,搞个大使团去巴格达、罗马转一圈,再拉几个哈里发和基督教的使臣回来,不就是万国来朝了?
  呃,大概是这么个意思吧?
  对阿拉丁商会和泉州白家来说,无非就是放几条海船……哦,也不用放船,让大宋朝廷自己造船就行了,阿拉丁商会出点船头水手,就能把人拉去西面了。说不定还能顺道稍点丝绸、瓷器!
  而且,等商团,哦,是使团到了西面之后,巴格达的哈里发少不了还有赏赐——现在的哈里发虽然被突厥人的苏丹架空了,但是路子仿佛也和大宋官家差不多,都喜欢万国来朝,特有面子!
  如果阿拉丁商会拉来了大宋朝的使团,那简直能让这一代哈里发吹上一辈子了!白家那么大功劳,奖励个几船金银财宝还不是小菜一碟?
  这生意两头都能赚,可真是一本万利啊!
  看着白思文脸上掩饰不住的笑意,武好古就知道自己的这个临时发挥的提议十有七八是能够成功的。
  不过和白思文想象的不一样,武好古搞这事儿并不是为了拍宋徽宗的马屁——他现在都是马屁王了,各种马屁多得拍都拍不过来,还用得着折腾这个?而且这个马屁花费高、时间久、见效慢,根本不经济啊。
  但是如果从迈向大航海这个层面来看,向西方派出使团是必须的,因为使团就是开辟西方航路和殖民开拓的先行者!
  现在的大宋虽然算不上保守封闭,但是对西方的了解并不多。南洋和西洋的航路又基本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