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豪商-第2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林教头。”武好古翻身下马,“怎么回事儿?宅子里有喜事儿吗?”
  老林教头闻言一愣,随即就哈哈一笑道:“东翁真是贵人多忘事啊,今日可是太学试放榜的日子啊!”
  哦,还真是贵人多忘事儿了!
  武好古这些日子忙得团团转,全然忘了家里面还有一个书呆子兄弟呢。
  “中了?”
  武好古问。
  这不废话嘛!
  要落榜了还张灯结彩不成缺心眼了?
  “中了,中了……榜上排行第二十八,是高中啊!”
  老林教头满脸羡慕的向武好古报喜,“二郎君真是大才子啊,东华门外唱名看来是早晚之事了。”
  “排到二十八名?”武好古微微有些吃惊。
  北宋的太学外舍是每年一月底二月初举行入学试的,因为招生额度高达两千人,因此入学试的难度并不太高,大约就是两三人取一人,以武好文的学识,考中是理所当然的。不过在两千人排到二十八名,却是很不容易的!
  武好古隐约记得纪忆当年入太学的太学试就考了个三十一名,现在武好文居然比他还高了三名。
  难道武家要来个一门两进士(还有一个是他自己)了?武好古恬不知耻地想着:真要是一门两进士了,武家可真的要大兴了!
  “老师。”张择端也是读过书的,同样羡慕地说,“太学内舍试是两千中取一百五十(太学内舍有三百人,学制是两年,因此一年招收一百五十人),而且一年后就要考了。以师叔的学问,十之七八年顺利过关的,到时候师叔要中进士就容易多了。”
  太学内舍生的学制是两年,两年期满考试合格,即便没有得到升入上舍的资格,也能免礼部试一次,直接参加廷试。虽然免礼部试的廷试和通过礼部试筛选的廷试享受的待遇不一样,是有可能黯落的,不过通过的比例可比参加礼部试高多了。所以入了太学上舍,就等于拿到了半个进士。不过太学出身的进士和礼部试…廷试考出来的进士,在含金量上还是不一样的,都是赐同进士出身,在官场上仍然被看成是太学出身。
  所以纪忆这样的太学生会选择升入上舍,在取得官职后走锁厅和礼部试、殿试的程序拿到进士身份。这样就是太学加进士出身,含金量是极高的,今后的仕途晋升也会非常顺利。
  武好文若是有志气,多半也会走这条路线,也有可能在明年二月间去参加礼部试——太学外舍生有免解资格,可以直接参加礼部试,如果高中了,就不必再去参加内舍试了。不过这条路线不是每个太学生都可以走的,必须是在礼部试的前一年入太学才行。要不然等不到礼部试就已经考入太学上舍或者被淘汰了。
  也就是说,最快到明年,武好文就有可能成为东华门外唱卖的好汉了!
  武好古把缰绳交给了林万成,就带着小瓶儿一块儿进了宅门。宅门里面张灯结彩,进进出出的仆人都是喜气洋洋。
  跟在武好古身边的小瓶儿也一个劲儿夸起了武好文,“还是二哥儿有本事,恁般年轻就是太学生了,将来一定可以中进士,光大武家门楣的。”
  武好古扭头看了小瓶儿一眼,这小丫头一脸的痴迷,该不是喜欢上武好文那个书呆子了吧?
  “唔。”武好古应了一声,对小瓶儿道,“瓶儿,那我把你送给二哥儿做妾如何?”
  “啊?”小丫头惊了一下,忙跑到武好古身前,仰着小脸儿看着武好古说,“主人,奴婢是十八姐的人,一生一世都要跟着十八姐的!”
  怎么还是潘巧莲的人?不是已经送给自己了吗?武好古皱着眉头又问:“那十八姐要嫁给我了,你怎么办?”
  “奴婢也跟着呀。”小丫头认真地说,“十八姐到哪儿奴婢都跟着!”
  真是忠心啊!只是你还嫁人吗?难道以后也做自己的小妾?
  武好古心想:自家养大的奴婢就是不一样啊……这次去辽国一定得看看有没有地方可以买小奴隶,买上几百个从小养育训练,将来才能把他们变成自己的马木鲁克!
  心里想着一定要建立自己的“马木鲁克”的时候,武好古已经带着小瓶儿到了正院的厅堂。堂上已经摆上了酒席,武诚之、武好文还有他那个远房兄弟武诚昌以及洛阳武家的那些好字辈兄弟都已经入了席。
  看见武好古进来,武好文便从椅子上起身,迎向武好古,脸上都是温和中带着一丝得意的笑容,“大哥,你可回来了。”
  今天,他是开封武家,不,应该是整个武氏宗族的骄子了!虽然他哥哥武好古赚钱好像流水一样快,但是真正能光耀武氏门楣的,还是他武好文——这事儿放在武家也挺奇怪的,武家祖上出过一个女皇和好多个王候将相,一个破进士能谈得上光宗耀祖?
  不过宋人唯有读书高思想已经入了骨髓,社会上的价值观就是这样的。
  另外,太学生已经勉强可以位列士大夫了!太学生可以伏阙上书,凡遇大典可以和官员一起参加觐见,还有少量的补贴可以拿。在开封府,可是连宰相都有点头疼的群体。
  从社会等级而言,太学生已经属于士农工商四民中的士了,比武好古这个工商末业的确高了一等。
  “恭喜二哥儿。”武好古的心里说实话,也有点羡慕自己这个书呆子弟弟了……太学生已经到手了,进士大约也不远了,而且不是后门开来的!
  只是不知道他将来做了官,会不会有机会名流青史了——可能性还是有的!那位端王殿下,至少知道有这么一个武家才子。
  以后当了官家,没准会好好提拔则个……
  “同喜,同喜。”武好文笑道,“若无大哥儿撑起家门,小弟也不能用心读书,自然不会有今日的太学生了。”说着话,武好文就是躬身一礼,“小弟谢过大哥儿了。”
  倒是兄友弟恭!也不知道以后同朝为官时能不能结成忠党?若是真能兄弟同心,一起为天下苍生尽力就好了。
  想到这里,武好古拉着自己兄弟的手,一边往厅堂走一边笑道:“太学是藏龙卧虎之地,你可不能只顾读圣贤书,必要的交际是不能省的,要用钱只管去找张廷扬拿。”


第二百二十七章 武大郎当官
  “章卿,泾原路、鄜延路、环庆路、熙河路等处可有新的奏报?”
  二月初六,崇政殿内,大宋官家赵煦问起了他最关心的西线局势。虽然大宋朝廷已经决定接受辽国的调停,以梁氏入开封府为条件,停止对西夏的攻势。但是现在梁氏还未出奔,所以前线的战事便没有停止。
  非但没有停止,陕西前沿各路还加强了进攻,不断拔除西夏的前线据点,扩大横山战役的胜利成果。
  而赵煦则急于得知梁氏是否前来投奔的消息——梁氏的价值可不在横山和天都山之下!所以他不问枢密使曾布,而是直接向负责联络梁氏的泾原路安抚使章楶的弟弟章惇询问了。
  章惇出班回道:“西贼自横山惨败后,已不复成军,大漠东南,都是我军纵横之地。陕西四路和河东路,目前正在准备大举筑城,在东路,鄜延路、河东路和麟府二州正在发动民夫,将在春暖雪化之后,沿横山增筑十三座堡寨,从而形成绵延三百多里的防线,同时在葭芦寨增设晋宁军,将党项人逐入沙漠。此外,环庆路也将在横山修建三座堡寨,还将在距离西贼韦州监军司仅十里的地方增筑一寨。在泾原路方向,将由平夏城向北,一直扩展到西贼南牟会行宫之地,占据整个天都山,并且在天都山设立西安州。此西安州距离熙河路通会堡仅五十里,边面连接,一旦巩固,西夏天都山监军司将不复存在!而且天都山附近有盐州盐池,此地也已经被我军占据。据报,仅此盐池,每月所产青盐就价值十四万缗!此盐池归属我方,西贼财力将大大受损。”
  都是好消息啊!
  小梁太后这次真的是把内裤都输掉了,除了乖乖到开封府做人质,恐怕没有别的什么活路了。
  不过,小梁太后似乎还在坚持,并没有回应章楶的信函。
  “至于西贼梁氏。”章惇说,“若不出奔我朝,必会死于内乱,已不足为虑了。”
  梁氏兵败于宋,失信于辽,已经是走投无路了。投靠大宋,还有荣华富贵可享,若是留在西夏硬撑只有死路一条了。
  现在就看梁氏心意如何?是愿意作为太后而死,还是作为臣妾偷生了?
  赵煦想了想,又吩咐道:“叫章楶再给小梁太后去信,告诉她若肯来开封,必不会受辱。朕已经给她修建王府,供她居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