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豪商-第1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武好古,果然是画中第一人啊!
  而且……这等“快画”的本事,若是用在谍画上面,那可真厉害了,别人画一幅,他能画上十幅二十幅的,便是将整个大辽都搬上画纸,说不定也有可能啊!
  画板被童贯小心地呈到了官家赵煦跟前的御案之上。赵煦看了一眼,顿时就和童贯一样的惊讶了。
  画上的童贯和真人极为相似……反正只要一看画,马上就知道是童贯了!拿上这画,都能去寻相士给童贯看相了。
  “果然是有真本领的!”赵煦又道,“武好古,抬起头来,看着朕!”
  武好古闻言把头抬了起来,和御座上的那位身穿红袍,头戴长脚幞头的青年对视着。
  虽然光线很暗,但是武好古仍然可以看出赵煦的脸色灰败,体态瘦削,俨然一副有病在身的模样。一想到这位青年天子的年龄和历史上的早逝,以及他的早逝所带来的后果,武好古就有一种心如刀割的感觉。
  他若不死,华夏未必会有靖康天倾……
  “看清楚了吗?”赵煦问。
  “看清楚了。”武好古有点明白赵煦的意思了。
  考试还在继续!
  不过赵煦这次要考的,不仅是武好古的画技,还有他的记忆力……或者说,是对人像的记忆能力。
  因为有很多人是可以见,但是不能当面绘画的。比如大辽皇帝耶律洪基就不一定肯老老实实做武好古的模特。
  “记住了吗?”赵煦问。
  “记住了。”武好古回答。
  凭记忆进行速写又称默写速写,是速写练习中的一门技巧,要去画师依靠观察记住模特的形象特征、结构和动态,然后进行默记速写。
  “再去画。”赵煦说,“回画局去画,画好后再拿来给朕看。”
  “喏。”
  武好古拜了拜,拿上自己的那包碳条笔,退出了崇政殿,然后快步回了不远处的画局。
  梁师成见他快步而来,以为是要拿东西,便问:“又需甚底?何不使人来知会?”
  “可有宣纸?速速拿来给我。”武好古也不解释,直接就索取了一张生宣,然后摊开在书桌上,就开始用碳条笔默写官家赵煦的人像了。
  梁师成就站在一边瞧着,只看了一会儿,脸色也大变了。
  这画得不是官家吗?
  而且恁般快,还恁般像……
  画好了赵煦的速写,武好古才发现梁师成真呆呆地站在自己身边,便一拱手问:“守道兄,你看我画的可像吗?”
  “像,实在太像了……便是宫中收藏的官家写真像也不过如此啊。”
  “那就好。”武好古笑了笑,“可借笔墨一用吗?”
  “好好,咱家替你研墨。”
  “多谢大官了。”
  武好古也不客气了,他是第一天来,在翰林图画院里面没有自己的学生伺候,若是现在要先研墨,再绘画,就要耽误时辰了。
  就在梁师成手脚麻利的替武好古研磨的时候,武好古又选了一张熟宣和一张生宣,用浆糊粘了下,摊开在了书桌上,然后又选了一支细笔,便开始照着那幅默写的速写在熟宣纸上勾勒起来了。
  这回是白描人像,是一幅半身像,画得并不复杂,完全走写实风格,也没有用上“吴带当风”的技巧——其实就是一幅北宋版的“证件照”,谈不上什么艺术性,但绝对够真够像,正好用来画谍画。
  拿着刚刚画好,墨迹都没有干透的“谍画写真”,武好古又一次进了崇政殿。
  “陛下,臣画好了。”
  赵煦满意地点点头。这次武好古花的时间也不久,就不知道画得怎样了?
  “呈上来。”
  这次是杨戬从武好古手中接过画纸,捧到了赵煦面前。
  赵煦身子向前一倾,仔细看了图画,然后微微一笑:“武好古,你果然是画中第一人啊!”
  这是御口亲封吗?
  武好古心里想着,嘴上还要谦虚几句:“臣的画技只是小法,实不足挂齿。”
  “小法用对了地方,也能利国利民,能利国利民,就不能说不足挂齿了。”赵煦和他的艺术家弟弟不一样,他对“画”的要求不是出于艺术,而是出于实用的。
  所以武好古就算把《潘素儿的微笑》拿出来放在他面前,他也不会觉得有多好。但是武好古若是能画了燕云城关和辽朝君臣的写真带来给他,那可就是大功一件了。
  不过赵煦今天召见武好古并不全是因为画技,他还有别的事情要问。
  “童贯和朕说,马植是你的朋友?”赵煦顿了顿,目光炯炯地看着武好古,“你可知他底细?”
  马植?
  这个问题可不好回答啊!
  若是武好古如实而说,那么西门青家的不法之事都得曝光!
  而且……西门一族是幽州牙兵集团的后人,在辽国那边还有许多同党。这事儿,赵煦会怎么想?宰相章惇和枢密使曾布会怎么想?
  “陛下。”武好古思索着说,“据臣所知,马植是个海商……还有一身的武艺,见识也非常广博,臣是在海州游云台山时和他结识的。”
  “海商?”
  武好古点点头道:“据臣所知,马家乃是做东海贸易勾当的,他家的海舟可由海州、密州、登州等港直达辽国的苏州,高丽国的海州,还有日本国的博多。”
  “可以泛海到辽国的苏州?”赵煦低声沉吟,若有所思。


第一百五十八章 苏大掌柜
  从崇政殿出来后,武好古又回了翰林图画院,跟着梁师成一同去办妥了各种手续,还得到了一间自己专用的画室。然后梁师成又交待了一番画院的规矩,画院的待诏是不必要每天入宫当值的。但是必须保证白天时至少有一名待诏人在画院。
  因此画院的待诏就必须轮流当值,通常是一名待诏连续当值一旬,然后再换一人。不过武好古是新入职,还有一个熟悉的过程,不必马上参加轮值。
  而待诏的日常工作,除了奉旨作画之外,还有管理、鉴定宫中收藏画作和教导画院学生之责。
  画院学士的额定人数是四十人,分为一等十人,二等十人,三等二十人。当祗候出现空缺时,便要从学生中挑选画技高明者填补。
  不过,祗候很少出现空缺。因为祗候要升艺学和待诏很不容易,出职的机会也很少。所以一个祗候往往会任职数十年!
  但是翰林画院的学生还是“很值钱”的,是全天下的青年画师所向往的画学圣地。
  因为翰林画院里面收藏者海量的画作,不一定真,但一定好!就是仿品,也都是精品,还有许多宫廷大画家的真迹收藏。而这些作品,都可以由学生进行临摹,而且还会有画院的待诏、艺学去指导学生习画。
  这样的机会,在画院之外是很难得的。除非是米友仁这样的公子哥学画,否则民间画师终其一生,也见不到多少名家真迹,根本没有什么临摹的机会。
  而临摹,又是如今习画的主要手段。
  所以入画院习画是民间画师增进技艺的捷径,而且一入画院,哪怕只是个学生,马上也能身价陡增。一纸画作,最便宜也能卖个十缗八缗的了。
  因而入画院习画的名额,向来也是叫人打破头去抢夺的,不多的名额,通常都被画师世家和开封府书画行的大商人承包了……当然是要送钱给几个待诏的!
  若不是武好古被魂穿前的画技实在难登大雅,他老爹武诚之早就花钱把他送入画院做学生了。
  而现在,武好古当了待诏中最值钱的待诏直长,自然也会得到三四个学生名额(陈佑文的学生被赶走了)去卖钱。
  除了拿画院学生的名额卖钱之外,武好古还可以打着待诏直长的名义另收学生,因为待诏直长可以从宫中拿出自己的摹本(临摹名家画作)给学生临摹,所以也是公认的良师,可以收到不错的学生……或者得到许多学费!
  再有一个捞钱的手段,就是利用待诏直长的身份去给人掌眼。武好古之前自己蒙出去一幅《醉罗汉图》,把刘有方和王诜都戏弄了。因此他的眼力(一般认为能造假必能识假)是公认的,现在又有了待诏直长和画中第一人的身份,还收了米友仁这样的徒弟,所以请他掌眼的代价可低不了。
  而开封府的书画行为了避免他利用这个身份和名气找茬,少不得要孝敬上一大笔的。
  另外,待诏直长还有品评绘画的资格!因为待诏直长代表了宫廷,所以给出的评价是具有一定权威性的。虽然比不过米芾、王诜、李公麟,但还是能让人心甘情愿奉上大笔孝敬。
  最后,待诏直长自己的作品,在开封府书画市场上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