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豪商-第1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因为“恐辽”,好端端的河北大平原给折腾得支离破碎,到处都有黄泛区,黄泛区不仅道路难行,而且盗贼丛生。便是西门家的走私商队,没有柴家这种地头蛇的护卫,也不大敢接近黄泛区。
  不知道是不是心里面“有鬼”,武好古和西门青在接下去的一段时间里,竟然无话可说了。
  洗漱完毕后,武好古和米友仁就跟着西门青去吃了早饭,还在吃饭的厅堂里面见到了马植、林万成、郭京和刘无忌等人。
  他们都已经吃好了早饭,也收拾停当,随时可以上路了。
  武好古和西门青、米友仁在一张方桌子周围坐了下来,柴家的两个老妇给他们上了炊饼和稀粥。武好古低着头伸手去拿炊饼,却一下捏住了个滑溜溜的手背,他忙抬头一看,发现这只手背是属于西门大姐姐的!
  西门大姐也正红着脸在看武好古,四目相对,都流露出复杂的目光。
  “快吃,快吃,吃完了还要赶路呢。”米友仁很及时的给两人打了圆场。
  吃完了早饭,林冲、张熙载就来报告,说是一切准备就绪,柴家的护卫也都准备好了。
  武好古吸了口气,对西门青道:“大姐,既然一切都准备妥当,那我们便去向柴老官人告辞,然后上路吧。”
  西门青答应着,便和武好古、马植一起去见了柴老官人,然后出了柴家庄,扳鞍上马,扬鞭一路西去了。


第一百二十一章 没有草场吗?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肥羊。
  完全出乎了武好古的预料,他在传说中的“黄泛区”看到的并不是一片黄水无边无际的场面。而是绿色的草原上散布着白云也似的羊群,在大草原上四下流动。整个天地之间,就像一幅草原风景画。
  如果不是知道这里属于大宋的河北东路,武好古大概会认为自己到了阻卜人的大草原上了呢!
  “大姐,这里怎恁多的草地?不是说此地是黄泛区么?”
  离开了柴家庄一路西行,已经走了两天,武好古和西门青之间的尴尬也渐去了,赶路沉闷的时候,武好古开始主动寻西门青聊天了。
  西门青也恢复了江湖儿女的本色,和武好古在一起一点也不扭捏,笑着答道:“黄河决了恁多次,光是在河北东路境内改道就好几回了,这黄泛区在河北东路到处都是,我们现在路过的这处是老的黄泛区。大水早就退了好几年,又无甚人来耕种,便成了草地,附近的禁军占了下来养肥羊了。大郎在开封府吃到的羊肉,恐怕就有出自河北东路黄泛之地的。”
  武好古点点头,他换魂苏醒以来,可是吃了不少羊肉——在宋朝,猪肉似乎不大上台面,羊肉才是武好古这个层次的有钱人最主要的肉食,每年的消耗量应该是极大的。
  “那些羊,难道不是从辽国买来的?”
  在武好古前世的思维定式中,宋朝是没有多少养马之地的,这也是大宋军事上总处于被动的一个重要原因。
  可是没有地方养马的大宋,又怎么会有恁般多的地盘养羊呢?
  “大郎开甚玩笑?”马植闻言笑了起来,“辽国才多少人在放羊?自己还得吃呢,怎有恁般多羊卖给大宋?据某所知,每年互市上卖出去的羊,顶天就是三四十万只,够谁吃的?”
  此时的大宋,据后世研究说有一亿人口,便是没有恁般多,六七千万是怎么都少不了的。
  而其中有能力消费羊肉的宋人,至少有上千万人,其中还有几十万挺能吃的官僚地主阶级成员,一年被吃掉的羊至少有几百上千万只——一只羊可没多少斤肉啊!根本不可能全从辽国进口,要不然辽人都得去吃素了。
  所以在没有地方养马的宋朝的土地上,羊可是养了无数的!
  “对了,马二哥。”武好古这时忽然想起了一件要紧事儿,“你可有办法从辽国走私几匹好的种马来大宋这边?”
  “几匹种马?”马植一笑,“大郎想要好马么?哥哥替你想办法就是了。”
  “那便多谢了。”武好古就在马上拱拱手,“好古想要在黄河边上找块草地养马……若是方便,还请马二哥聘几个养马人南来。”
  “养……养马?”马植一愣,“这可不易啊。而且,就几匹种马,要怎么养马?”
  武好古一笑:“马多了便是牧养,马少了就是饲养。牧养和饲养,各有所长,不是吗?”
  “少量饲养?那不就是《保马法》用的蠢办法么?”西门青听武好古想要“饲养马匹”,忍不住就嘟囔了一句。
  所谓《保马法》,就是保甲养马法。初衷是想减省官府养马的开支,将一部分官养的马匹摊给河北、河东、陕西、京东西五路及开封府界诸县的保甲去饲养。官府提供一定的养马费用,若是马匹病死,则有养马户赔偿。
  这项改革的初衷和王安石的其他新法一样,自然是好的。但是在推行过程中却几度兴废,造成了“保马”不成,牧监又完全废弛。到了如今,由于执行过程中的种种问题,《保马法》更成为了一向“扰民”和“害民”之法了。
  而西门青一族都在京东东西路置产兴业,自然受过《保马法》的不少苦头。
  武好古笑了笑道:“《保马法》的办法蠢,并不等于饲养马匹不可行……再说我也不多养,有个几十匹便可了。”
  “既然是大郎要养,那便包在某身上了……”马植思索了一下,“辽国那边好马不少,不过那马中极品,却要去西边的回鹘寻了。那里是良马的产地,哥哥帮你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弄几匹汗血宝马来做种马。”
  “不光是公马。”武好古插了句,“母马也要寻好的。”
  “母马也要好的?”西门青一愣,“大郎,你也忒讲究了吧?”
  养马需要配种这事儿,宋朝人当然是知道的,但是宋人似乎不大会育种——种马和牝马都是可以通过人工培育(主要是配种和近亲繁殖)进行改良的。比如想要得到高大健壮的马匹,就可以用高大的种马、母马反复进行近亲繁殖(近亲繁殖还分近亲、内配和反配三种),强化高大的基因,从而得到高大强壮的母马。
  再用高大的母马和汗血种、土库曼种、阿拉伯种的公马进行杂交,就会得到既高大又快速的“纯血马”了。
  而在王安石推行的《保马法》,宋人就更加忽视育种的问题。王安石对道德文章是精通的,可是对于饲养畜牧之道,完全是外行。所以他老人家的《保马法》只管马的数量,不管马的质量。
  根据《保马法》的规则,民户肯定喜欢饲养容易养活的,个头比较小的马匹。因为这种马吃的少,而且不容易病死。至于能不能养出战马,民户才不会关心呢。
  所以《保马法》只是保住了马的数量,并没有保住马的质量。因此如今的大宋“缺马”只是一个传说,缺战马倒是真的。
  而武好古其实也不懂养马,但是他却懂一点养狗。因为他的前世家里面就养过纯种金毛巡回犬,而且还是条能下崽卖钱的纯种狗,养了好几代。因而武好古知道高质量的纯种狗有多精贵,也知道好狗也是有“家谱”(血统证书)的,而且还知道几种狗的近亲交配方法……
  现在,武好古想把后世养狗的方法用到养马上来。不过他毕竟不是学生物学,不知道该怎么才能养育出高品质的战马。
  就是知道也不容易!因为大宋这边根本没有好的种马,公种和母种都没有。前者还可以高价购买汗血马和阿拉巴马,而后者就只能自己想办法培育繁殖了——公马负责打炮,一匹公马能搞定几十匹母马,所以从远方引入一两匹公马就能育种了。而母马因为需求的数量大,根本不可能搞到手,就只能自己来养了。
  所以在宋朝培育优良战马的难点,大概就是引入阿拉伯种或汗血种的公马,以及养育出高大的本土母马了。
  武好古想了想,又说:“马二哥,西门大姐,你们都想想办法,帮我寻个几十匹好的母马,要高大强壮(能生养,而且容易配种)。公马,也尽可能选大个的,有几匹便可。至于……汗血马要公的,若是能搞来,花多少钱都行。”


第一百二十二章 未来的潘国舅
  十月深秋,北风在耳边呼啸,河北东路的旷野上一片萧瑟。
  不过当武好古一行人靠近大宋王朝的北京大名府时,便立刻感受到了别样的繁华。
  路边不再荒芜,都是刚刚收割完毕的农田。
  现在正是晌午将要用食的时候,官道附近随处可见的村落庄园,全都飘出袅袅炊烟,给人一种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