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焚清(猴子)-第2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有人的袈裟之下,都藏着刀枪。

他们是“朝鲜光复军”!

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燃烧着复仇的火焰,他们的父兄战死了,他们的姐妹遭到rì本侵略者的蹂躏,他们的家园被战火烧毁,甚至,他们的身体上,带着rì本人留下的枪伤。

他们在祈祷新年,祈祷逝去的亲人早早超生,也祈祷他们自己的事业一帆风顺。

金姝为妈妈祈祷,临津江的浩浩江水吞噬了她,或者说,收留了她。妈妈是个美丽善良的女人,她教会金姝如何用善良看待这个世界,也教会了金姝如何用坚毅面对这个世界!

金姝在为爸爸祈祷。爸爸的同样葬身于大江之中,那条江叫汉江,如今,在rì本人的控制下。

两条大江收留了金姝的双亲!留下了孑然孤单的金姝,如一支随风飘摇的蒲公英。

然而,曾几何时,她并没有孤独感。

那个时候,她和一个男人在一起,他叫她姝儿,他抱怨她长得太漂亮,他说一个女孩子长得太漂亮就会碍他的事,所以,他一定要在她的脸上涂上黑泥……

现在,那个男人去了辽东,与她相隔千山万水。

然而,就算周宪章站在她的身边,又能如何呢?

他是大清国的人,他率领的军队是大清国的军队!

空明法师说过,对于朝鲜而言,大清国的军队和rì本人的军队一样,都是占领军!毫无区别!

光复军的使命,金姝的使命,或者,她所秉承的金玉均的使命,是驱逐一切占领军,实现朝鲜的完全dúlì!

如cháo的诵经声戛然而止。

灵山寺主持空明走上了大雄宝殿,他剃掉了花白的胡须,他穿的不是袈裟,而是黑sè的军服,那是俄国人的军服。

所有人都站起身来,脱掉了袈裟,露出黑sè的俄式军服,以及身上背着的俄式步枪和刺刀。

大雄宝殿上,回荡着李炫庆激昂的声音:“弟兄们,就在刚才,时针指向十二点的时候,光复军先头部队在元山成功登陆,现在,正在向虎飞岭进发!”

大雄宝殿上,一片欢腾。

“公元8世纪,伟大英雄泉盖苏文击败了强大的唐朝,建立起dúlì的朝鲜,他是第一个敢于向zhōngyāng帝国说不的人。然而,一千多年过去了,泉盖苏文的名字却被人们遗忘了,他的事业也被历史所淹没,他的子孙甚至不知道他们曾经有过这样一位伟大的祖先!”李炫庆的眼角挂着泪花:“现在,该是我们重新记住他的时候了!”

光复军士兵们举起步枪,发出如雷的呼喊。

李炫庆振臂高呼:“让我们用明天的胜利,告诉祖先,朝鲜不是rì本人的傀儡,更不是大清国的藩属,朝鲜,是朝鲜人的朝鲜!是泉盖苏文的朝鲜!”

欢呼声响彻云霄。

金姝的心头一阵绝望:“佛祖啊,求求您,别让我再见到他!”

金姝知道,一旦与周宪章面对面,那将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斗!

……

午夜十二点,钟声如cháo,从平壤到三峰里,从鸭绿江到běijīng;从白雪飘飘的北国,到满山苍翠的南方,新年的钟声回荡在幅员辽阔的大清国的土地上。

这个时刻,大清国没有枪炮声,这个时刻,只有钟声敲打着这个古老的国度。

钟声里,农历甲午年留下一个背影,在历史的大幕下,渐行渐远。

一个陌生的乙未年降临在了大清国!

大清国何去何从?

第一卷终。

第001章登陆

西历1895年1月25rì,农历乙未年大年初一。

荣城湾,龙睡澳,落凤岗村。

清晨6:00,东方的海面上,淡淡的晨雾中,投shè出朦胧的晨光,把这个海滨村落照成了一个淡淡的剪影,如同一幅水墨画。

小渔村寂静无声,早在半个月前,荣城湾沿岸所有村庄都已经人去屋空。就连看门的狗,也跟着主人们逃到济南或者更远的内地。

事实上,不管是朝廷还是当地官员,都没有向沿海居民发出过战争jǐng报,也没有组织居民疏散。

只不过,大清国的百姓从小道消息,以及,海岸上rì益增多的清兵们,嗅到战争的气息,并做出决断。

这些小道消息被官方斥为谣言。而大清国的百姓对这些所谓的谣言深信不疑。

这是大清国百姓维持生存的基本技能,在这个信息传递严重不发达的国度,原本有限的信息,又遭到朝廷的刻意隐瞒,能够传递到百姓耳朵里的信息,基本上为零。

好在,百姓有自己的判断局势的方式——被官方宣布的谣言,一般都是事实。千百年来,这种方式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落凤岗村位于龙睡澳海湾内,周围地势平坦,海面风平浪静,它的不远处,就是成山角灯台,灯台上设有灯塔,为来往船只导航。

清军泰靖左营哨长王士珍被一泡尿憋醒了,揉着睡眼惺忪的眼睛走出了地堡,迎面一阵刺骨的寒风,激得他一个哆嗦。

天sè蒙蒙亮,海面上飘着薄雾,天空中纤云密布,这鬼天气,看来又要下雪了。

王士珍是直隶正定人,原本家境殷实,他的曾祖父是当地的名医,祖父是个行医的秀才,在当地颇受尊敬。然而,王士珍的父亲和伯父早逝,王家家境逐渐败落。王士珍9岁时入私塾攻读诗书,光绪二年(1876年),15岁的王士珍,被当时的正定镇台叶志超看中,收在属下当勤务兵。

王士珍聪明好学,很快就得到了叶志超的赏识,光绪十一年,叶志超推荐王士珍入天津武备学堂,在炮兵科学习3年,毕业后回到叶志超的部队,任炮队教习。

清rì战争爆发前,王士珍随叶志超来到朝鲜,驻军牙山,rì军混成旅团进攻牙山,叶志超不战而退,王士珍跟随叶志超逃到了平壤。

在平壤,王士珍所在部队驻守大西门至七星门阵地,战斗中,王士珍亲自cāo炮,与rì军鏖战,左手无名指被rì军炮火炸掉,额头上被弹片划伤,差点丢了xìng命。

没过多久,叶志超下令放弃平壤,全军突围,清军全线溃败,王士珍所在炮队丢弃大炮,向鸭绿江狂奔,一路上忍饥挨饿,在逃到一个小村庄的时候,官兵们在一户农家的柴堆下发现了两口大缸,里面装着麦粉,官兵们狼吞虎咽,把两口大缸的麦粉吃了个干干净净,大家吃完后,怕被rì本人追上,撒腿就跑。

王士珍独自落在最后,把五两银子放进大缸里,又把大缸封好,盖上柴草,这才追赶队伍。

逃过鸭绿江后,叶志超被朝廷撤职拿办。王士珍所在炮队,则并入聂士成所部武毅军,前往辽东作战。

清军在辽东节节败北,从金州一直退到了海城,而rì军则是步步紧逼。就在这个时候,rì军进攻山东的态势越来越明显,而朝廷迫于rì军的压力,把主力都布置在了辽东,山东兵力极为空虚。

负责山东防御的戴宗骞向朝廷求援,希望能在辽东抽掉部分兵力增援山东。戴宗骞的这一企图,似乎被rì本人看准了,rì军在辽东的攻势更加凛厉,负责辽东作战的宋庆自顾不暇,根本就无力增援山东。

然而,山东局势异常危急。无奈,朝廷只得命令山东巡抚李秉衡招募乡勇,编练新军,已应付rì军的进攻,这纯属是临时抱佛脚。一支部队从训练到行成战斗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大清国希望李秉衡招募新兵就能阻挡rì军的进攻,纯粹是痴人说梦。

果然,清军接连失败的消息传来,山东民心离散,自愿应募者寥寥无几。李秉衡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招募了靖键营、泰靖营、河成营三个营,总兵力不到两千人。而这三个营的新兵,都是冲着银子来的,素质也极差,训练又跟不上,根本就没有战斗力。

没奈何,李秉衡向朝廷请求,从辽东抽掉部分有实战经验的军官,前来新兵营中担任军官,一则负责训练,二则,一旦开战,有这些军官在,部队好歹还能应付一阵子,否则,这些新兵一听见枪声就会一哄而散。

朝廷答应了李秉衡的请求,就这样,王士珍和其他一些低级军官调到了山东。王士珍被安排到了泰靖左营,当了一名哨长。

十天前,泰靖左营进驻落凤岗村。

一切迹象表明,荣城湾将是rì军的登陆点。朝廷在荣城湾部署重兵,至少在战术上,是正确的抉择。

然而,让王士珍不解的是,山东的清军有步兵40营、骑兵8营,这48营的部队中,只有三个营是新兵,而朝廷偏偏把三个战斗力最弱的新兵营部署在了荣城湾的最前沿,也就是rì军登陆点的正面阵地上。

一旦rì军发起抢滩进攻,首当其冲的就是这三个新兵营!

或者,反过来说,r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