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焚清(猴子)-第1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连翁同龢也暗暗摇头,光绪这么着急提拔周宪章,这是要害了周宪章。以老佛爷的jīng明,一眼就能看出光绪想要干什么。同时,以老佛爷的老辣,也绝不会让光绪得逞。最简单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杀掉周宪章,让光绪彻底断了念想。

满朝文武都明白光绪的心思,他们也明白太后老佛爷的心思。

所以,当光绪帝说起周宪章的时候,刚刚被慈禧太后封为端郡王的宗室载漪就冷冷说道:“园子里有话,周宪章剪了辫子!”

爱新觉罗载漪是惇亲王奕琮的次子,他的堂叔父瑞敏郡王奕志死后无子,载漪出继为子,袭贝勒。他的福晋是慈禧太后的侄女,也就是说,载漪是慈禧的侄女婿。因为这一层关系,慈禧对载漪极为信任,就在去年,载漪授御前大臣,参与军机,今年又被封为端郡王,载漪权势显赫,又仗着有慈禧撑腰,根本就没把光绪帝放在眼里。

在大清国,辫子意味着什么,大家都很清楚,一个人剪掉辫子等同于谋反!园子里传出这么个杀气腾腾的话来,老佛爷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

光绪脸sè铁青:“太原总兵聂士成奏报,周宪章剪掉辫子,是为了混入朝鲜京城,营救大院君!”

载漪冷笑:“辫子是我大清国的祖制,也是我大清国的理法!周宪章可以违背祖制,抛弃理法,足以说明,这个人是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家伙,我大清国取士,向来以德为先,有才无德之人,就算打了胜仗,我大清国也不能容他!”

“胡说!”光绪气得手掌发抖:“他击毙了rì本将军大岛义昌,这是我大清国击毙的唯一一名rì本将军,rì军闻之胆寒!难道,你们要自毁长城,让rì本人看笑话吗?”

周宪章击毙了大岛义昌,算是给大清国赢得的一点脸面。本来一名少将不算什么,可是,在大清军队兵败如山倒的时候,这个胜利显得弥足珍贵。

此时杀掉周宪章,rì本人会笑掉大牙的。

载漪抗声说道:“一个小小的千总带着区区几百残兵,也叫长城?”

“你……”光绪被噎得面红耳赤,载漪太放肆了,这哪里是臣下与皇上的对话,明明就是长辈教训儿孙。

然而,满朝文武,竟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指斥载漪的放肆。

光绪打了一个寒颤,他想起了汉献帝!

第118章后党变帝党

光绪绝望地望着翁同龢,希望师傅能够站出来,毕竟,在朝廷上,他是大家公认的“帝党”。

翁同龢看见了光绪的绝望,其实,他的内心也充满绝望。

正是光绪自己,一手把周宪章推上了绝路。这个长在深宫中的小皇帝,直到现在,还是那么任xìng,那么单纯,一点政治手腕都不懂。

更让翁同龢绝望的是,在今天的御前会议上,唱主角的不是德高望重的恭亲王奕,而是太后的新贵,端郡王载漪。

这是一个政治信号!园子里早就传出风声,太后对光绪极度失望,她要换人了!

现在看来,这个风声很可能会成为事实。载漪如此跋扈,说明老佛爷心目中的新皇帝,与载漪有关!

光绪连自己都保不住了,他哪里还保得住一个小小的周宪章?更何况,这个周宪章还得罪过李鸿章!

早在半年前,他就该死了!

翁同龢看了一眼李鸿章,李鸿章眯缝着眼睛,像是睡着了。

不过,翁同龢知道,李鸿章绝对没有睡着,相反,他的脑子比谁都清醒。他肯定想起了天津武备学堂的演武堂,在那里,周宪章让他大丢了面子。

在今天的御前会议上,李鸿章一言不发。大清军队连连败北,作为总理战争的北洋大臣,李鸿章没有脸面说话,他只能保持沉默。现在,载漪要杀掉周宪章,李鸿章肯定是在偷着乐。

翁同龢暗骂李鸿章老jiān巨滑,借刀杀人,却也无可奈何,园子里的老佛爷已经起了杀心,谁也无力回天。

翁同龢长叹一声:“皇上,周宪章滞留在朝鲜,不足以弥补我大清的失败。”翁同龢这话,是提醒光绪,不要再纠缠于周宪章的话题,光绪越是要提拔周宪章,越会促使太后老佛爷下决心杀掉周宪章!

“翁大人的意思是……”光绪追问道。

翁同龢一咬牙,说道:“臣以为,当务之急,应该是决定我大清国对rì战争下一步的策略,周宪章的事,可缓一缓再说。”

翁同龢知道,这个时候,必须把周宪章这个名字冷处理掉,否则,老佛爷非杀了他不可!

李鸿章突然睁开了眼睛:“翁大人,咱们还是先把周宪章的事说清楚,这样比较好!”

翁同龢真的绝望了。

李鸿章站起身来,来到大殿zhōngyāng,面向龙椅上的光绪皇帝,俯首说道:“朝鲜败北,老臣李鸿章罪该万死!败军之将,原不该鼓噪,但老臣有一言,不得不说,还望皇上明鉴。”

光绪的鼻子轻轻哼了一声,面无表情地点点头。他完全猜到了李鸿章想说什么,但他不能不让李鸿章说出来,他是朝廷重臣!光绪帝已经命人查清了周宪章的出身底细,他知道周宪章是天津武备学堂的逃兵,李鸿章容不得他!

“自开战以来,将士不可谓不用命,可我大清国屡战屡败,究其原因,是老臣指挥无方,老臣愿承担一切责任。”

光绪冷笑不语,战败的责任,当然要由总理战争的北洋大臣来负!这笔账,李鸿章自己不说,光绪也要找他算,只要他还是皇帝!

李鸿章继续说道:“平壤之战,我军溃败千里。而千总周宪章率区区数百哀兵,奋起迎敌,与十倍rì军激战于虎飞岭,毙rì军少将大岛义昌,歼敌五百,捷报传来,我大清举国振奋,rì本闻之胆寒!虎飞岭之战,必然彪炳青史!老臣恳请皇上,在治老臣败军之罪的同时,表彰周宪章不世之功,以激励我大清将士,忠心报国奋勇杀敌!”

“李李李中堂,你说什么?”光绪以为自己听错了。

养心殿上,所有的文武大臣王公贵族都以为听错了。

他们都听说过,周宪章与北洋大臣李鸿章有过节,为此,李鸿章还把周宪章的恩师那晋下了大牢,没想到,这个时候,李鸿章竟然要为周宪章出头。

而且,李鸿章这是公然跟老佛爷对着干!谁都知道,李鸿章是“后党”,今天,突然变成了“帝党”!

翁同龢慌忙问道:“李中堂的意思,是要表彰周宪章?”

李鸿章点头:“翁大人,我军新败,rì军虎视眈眈,将要攻我辽东。此时的当务之急,是要振作士气,同仇敌忾,拒敌于国内门之外!而要振作士气,必然要赏罚分明。叶志超怯懦畏敌,指挥无方,致使我军大败,应立即逮捕交兵部议处;周宪章英勇善战,功勋卓著,应予重赏,如此,我前方将士方能万众一心,有进无退,奋勇杀敌,否则,一切都是空谈误国!”

李鸿章慷慨激昂之余,忘不了讥讽翁同龢空谈误国。

“李中堂说得好!”光绪大喜过望:“以李中堂的意思,朝廷该如何表彰周宪章。”

光绪搞不明白李鸿章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反正,只要能保住周宪章就行。保住了周宪章,就等于保住了他的皇位!

李鸿章说道:“周宪章率部据守义州,义州是我大清国的门户,义州丢失,我大清国门户洞开,rì军即可长驱直入。臣以为,可升任周宪章为义州总兵……”

载漪大叫:“李中堂差矣,周宪章现在的职位是千总,一跃而升为二品的总兵,大清国无此先例,其二,义州乃朝鲜城池,我大清国岂能加封朝鲜的总兵!”

坐在椅子上一直没有说话的恭亲王奕䜣终于开口了:“我大清向来用人唯贤,不拘一格,周宪章战功赫赫,此时又是用人之际,我看,这个总兵他当得起。至于义州吗,朝鲜本来就是我大清的属国,朝鲜的城池就是我大清的城池,何况,朝鲜现在没有朝廷,汉城的那个朝廷,是rì本人的傀儡,我大清断断不会承认!”

自此,大清国不再称呼朝鲜京城,而改称“汉城”,就是不再承认在汉城的傀儡政权。

“恭亲王所言极是!”光绪惊喜异常,他万万没想到,朝堂之上,李鸿章和恭亲王这两位“后党”,竟然站在了他的立场上。

恭亲王皱眉说道:“不过,有一个问题,不知李中堂是否考虑到?”

“王爷请说。”

“周宪章升任义州总兵,以他的才能,必能独当一面,也就是说,他是我大清国在朝鲜最高长官,位同当年的袁世凯。此人若是忠心报国,倒也罢了……”

李鸿章大笑:“王爷所虑极是。正与老臣不谋而合。老臣以为,太原总兵聂士成忠心报国,且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