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周公主传(岚月)-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一月十七是皇帝四十岁寿辰,尚书令协同左右仆射上表称:“少昊着流虹之感,商汤本玄鸟之命。陛下二气合神,九龙浴圣。月惟中秋,日在端午。常星不见之夜,祥光照室之朝,请以为启圣节。着之甲令,布之天下,咸令宴乐。……上明元天,光启大圣;下彰皇化,垂裕无穷。①”请立皇帝生日为启圣节。
  而皇帝却心伤于幼年即丧父丧母,回复曰:“吾之生日,母之难日。诗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劳。何以劬劳之日,更为燕乐乎?②”不允。
  只在寿辰当日受了百官朝贺,后宫诸嫔妃也都只按例备了寿礼,锦佩等少不得要给皇帝老爹磕头贺寿。又和悦兰合作了一副松鹤延年图,悦兰作画锦佩题字。皇帝倒很喜欢,给了她们两个不少赏赐。
  皇帝年仅四十岁,却已做了三十三年皇帝了,在这个不惑之年,皇帝心里也有诸多感慨唏嘘,这些话却只能对一个人说。
  显阳殿里,皇帝一身常服,戴了幞头,斜倚在窗边榻上
  。
  隔着他十几步远,益阳正在煎茶。将烤好的茶饼细细的碾成碎末。在烧开的山泉水里撒一点点盐,撇去浮沫,待得水再开时,先舀出一瓢水,再用竹筴在沸水中边搅边投入碾好的茶末。待烧到茶汤气泡如“腾波鼓浪”时,加进先前舀出的那瓢水,沸腾慢慢停止。
  取了第一杯呈给皇帝,益阳自己取了第二杯。这中间两人都没说话。
  皇帝慢慢的把一杯茶喝完,似是满足的叹了口气:“还是阿姐煎的茶好喝。”
  “又拿这话哄我,我听说贵妃烹的茶就很不坏。”
  皇帝一笑:“她们如何能与阿姐比。”顿了一下,又问:“阿姐,你说到底如何做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圣君明主?”
  “圣人这是怎么了?无端问起这个?”
  “我读史书,观有名圣君,要么是雄才伟略的开国雄主,要么是开创盛世的守成之君,再不然就是挽大厦之将倾的中兴之主。可自我登基已三十余载,几一事无成,深感愧对祖宗托付、阿姐教诲。”
  益阳放下手中杯子,正色道:“圣人何出此言?回想当年先帝崩逝之时,国家是何景象?现下又是何景象?怎能说一事无成?”
  皇帝苦笑:“推动科举取士、削弱世家力量、交好吐蕃、震慑突厥,严格律法,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这些都是阿姐和郭太傅、杜少傅的功劳。哪一件也不是我
  做成的。”
  “这正是‘垂拱而天下治’的典范。圣人只要做到兼听纳谏、识人善任,自有贤良之士甘愿为圣人驱使,何须圣人事事亲力亲为?所谓主忧臣辱,为人臣子理当为君分忧。何况史书上那些名臣若非遇上圣主,如何能成就一番事业?圣人怎地倒自轻自贱起来了?”
  皇帝略感安慰,“我也是一时心有感触,四十不惑,不知怎地,我倒觉得是越来越有惑了。”
  “静时常思己过是好事,不过圣人也不要思虑过多了。这些年来国家承平,百姓安居乐业,这太平盛世还不都是圣人开创的?”
  “阿姐别哄我高兴了。自陈相公病逝后,李安继任,他做事不能说不稳妥,只是终归欠缺魄力,镇日不思国计民生,却只想着讨好我搞什么启圣节!左右仆射更不用说,一心只想维护世家的利益。中书令王敬桓老迈昏懦……”
  “这些年科举取士,就没有一些可堪大用的人才吗?”
  “有是有,只是位置不好定夺。”实际上,是重要位置现在都有人了,这些年来先帝留下的班底、益阳培养的班底几乎已经凋零殆尽,而皇帝自己培养的班底还没能进入中枢,中间的断层大都是世家子弟填补的。这些事情他能商量的对象极少,益阳又是通政务的,自是最合适的讨论人选。
  “嗯,虽说这些年我们想尽办法提拔寒门士子,可世家毕竟根深蒂固,只是他们的把柄想也不难抓,想办法踢走几个也不是难事。”益阳是干脆利落的性格,想干掉谁就干掉谁。
  但皇帝显然不是,他更喜欢和风细雨的方式:“这点我已经想好了。只是世家好不容易消停了,这次我却不想把他们逼急了闹腾,我是想宫中已经很久没进新人,太子那里也该纳几个滕妾了。阿姐意下如何?”
  “你既有这一层想法,当初四郎几个的婚事却又?”
  “唉,我这也是为人父的一点私心罢了。总望着他们兄弟和睦,不想他们被一些心大眼大的撺掇的手足相残,重演太祖、先帝时故事。”
  “圣人是慈父。二郎三郎也不小了,再叫他们跟着四郎等一起上学,也不太妥当,好歹也该安排个事做。”
  “阿姐说的是,幸得你提醒我,待过了年再安排这事。关于人选,我还想请阿姐参详一二。”
  皇帝的想法是打一巴掌给个甜枣,我把你职位弄下来,或罢黜或贬谪,那也给你点好处,让你家女儿入宫侍奉,或侍奉皇帝或侍奉太子,平平他们的怨气,表示一下皇家还是看重你们的,只是你们事情做的不好,官职才没的。
  于是过了皇帝的寿辰不几日,监察御史刘青云上表弹
  劾门下侍郎赵启瑞教子不严纵子行凶,当街打死良民。皇帝召京兆尹询问,京兆尹御前奏对不力,革职,另调能吏会同御史台查明具奏。
  此案还未查明,侍御史杜云升又上奏弹劾赵启瑞的姻亲大理寺少卿王霆徇私包庇,请一并严查。
  前朝风起云涌,后宫的女人们却都没受什么影响,宫妃里还真没有赵王两家的人,淑妃虽姓王,可却靠不上七大世家之一的太原王。宫里的女人想的更多的是怎么过年。
  而在过年放大假之前,那一件小小的伤人致死案,已经拔出萝卜带出泥或者说滚雪球似的变成了一桩贪赃枉法、徇私包庇的大案,涉及的大小官员总有十来个。赵启瑞教子不严属实,被降职下放到云州当司马,王霆落罪革职,永不叙用。赵启瑞是理郡赵家嫡支,王霆全是太原王旁支,这差距就产生了。由此一下子给皇帝空出来几个不错的职位,顺利安排上自己合用的人手的皇帝,心情很愉悦。
  过年了总要安慰最近被削的几大世家,就下旨给几大世家准他们年后择女入宫备选,于是一众妃嫔过个好年的愿望落空了。
  有女儿在宫里的世家不免要进宫来探消息,如崔齐吴卢四家,皇后的态度很明确:趁早别掺合这事,这次根本没崔家啥事,当初选太子妃都没选崔家的女孩,这回也别跟着起哄,她自会替娘家回复圣人。
  皇帝尊重皇后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这位皇后是难得的入了宫就以婆家为己家的人,不似贵妃和德妃总想为娘家捞好处。所以皇帝对崔家也就不与其他世家相同。
  齐贵妃左琢磨右琢磨,小儿子就要娶郑家女儿了,这时候娘家还需不需要送个女孩去东宫呢?
  吴德妃则直接跟家里说,这次是要选人进东宫侍奉太子的,且肯定是有名分的,叫家里好好选。进宫侍奉皇帝就不需要了。
  而卢惠妃本就不是卢家嫡宗,只对来问口风的母亲说不要管这些事,让家主自己拿主意就是,多把心思放在如何教导子孙上才是。她唯一的女儿已经出嫁,日子过得不错,女婿在御前做了通事舍人,现在只想安分的过自己的日子。
  郑家自然没女孩要送进来,做王妃多好,进宫或侍奉太子都只是滕妾,他们家本是后族,干嘛掺合这事。
  注:①唐代以前,宫中并无大庆皇帝生日的典礼。皇帝祝寿是从唐玄宗开始的。这里引用的这段文字是宰相源乾曜和张说给唐玄宗的奏请,以他的生日为令节。
  ②诗云后面的部分是唐太宗对长孙无忌说的话。      
  

☆、猜灯谜

  又是一年上元节。今年皇帝也准了锦佩和悦兰出宫游灯市,可却再没有谨言相陪。年前的时候,登力可汗遣使者送了一批贡礼,里面有谨言带给大家的东西。给锦佩和悦兰的都是上好的毛皮,叫她们自己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
  今年元华和庭媛都脱不开身,是李昊和李昂带着她们俩出去逛,明月当空朗照,灯火熠熠闪耀,长安城内依旧是热闹繁华熙熙攘攘,锦佩不由生出一种“年年岁岁灯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之感。
  接着李昊一嗓子就把她从多愁善感中揪了回来:“秦焕、杜澈这边。”
  锦佩悦兰面面相觑,尼玛这是谁安排的,太坑妹了!也不提前说一声。自上次李昊当面说破以后锦佩还没见过这两个人,上次李曜成亲,她和悦兰一直躲在内堂看新娘子了。
  此刻只好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