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当爸爸的那些年[快穿]-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年时间,辣椒的种植范围还不会扩散太多,和整个大盛朝的富人阶级相比,绝对是个一本万利的吸金利器。
  两人相谈甚欢,最后祁盛又用火锅招待了他,徐允言在尝过辣椒的滋味后眼神发亮,比起番薯更适合普通百姓果腹,稀有的辣椒更能卖出好价钱。
  徐允言欣喜,今日的选择果然正确!
  祁盛在收到番薯后就连忙安排人去育苗,如今虽然晚了几天,不过还能赶上春季种植。
  **
  如今已到六月份,种植的辣椒已采摘了第一茬,祁盛安排专门的人晾晒取籽,确保辣椒不会被流露在外。
  因为有祁盛掺加的“私货”,仅是第一批采摘,最后竟收获了一百斤左右的干辣椒,不过这些辣椒,祁盛大部分都拿去上贡给上面。
  没办法,自从辣椒在宫里露面后,除了明里暗里来向他打探的高官们,甚至连皇帝都催他。
  第一次上贡时,祁盛就上交了一小部分辣椒籽,并注明了辣椒种植的方式和侍养技巧,可惜皇帝家大业大,宫里嫔妃外加皇子无数,还有关系亲近的皇室宗亲厚着脸皮前去讨要,今年刚收获的辣椒完全无法满足皇帝的需求,祁盛无法,只能先给他们上贡一部分。
  一直到十月份,已收获了好几茬的辣椒早已完成祁盛欠下的“债”。
  看着堆得满满的辣椒籽,祁盛终于满意,来年这些种子便能分配给百姓种植。
  番薯也到了收获的季节,祁盛看着好几筐收获好的番薯再次满意的点头,离把番薯推广开又近了一步!
  挑选了一批品相最好的番薯上贡给朝廷,又注明了番薯的种植方式,高产稳产的特点,直接在朝堂上引起轩然大波。
  **
  “陛下,若真如祁大人所说,有了番薯这一粮种,等到推广到整个大盛,我朝百姓想必终于不用担心吃不饱饭了!”有情绪激动者如是说。
  也有比较理智的:“这番薯实际什么样各位大臣也没有看到,恐不知是祁盛为表功劳夸大其词,臣以为应尽快派人前往核实一番!”也有人道:“余平县地处偏僻,土地不够肥沃,若真有番薯如此粮种,应移交至土地肥美的县城试验种植才是!”
  祁盛敢上表朝廷,十有**这番薯确实是良种,即便有夸大的嫌疑,众人也觉得这是不可多得的好物,已经开始有人在打这番薯的主意了!
  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如今心情甚好,底下大臣吵闹不休他也没有恼怒,皇帝如今正值壮年,可惜能力平庸,登基十多年并无太大建树,好在有前两任先辈的福茵在,又一直执行着先帝广开边贸的政策,百姓日子还算不错,偶有天灾**时朝廷都还能顶得住,不然像余平县大旱后,怎能拥有五年的轻减赋税政策?不就是朝廷还算富足。
  但百姓勉强温饱和人人不再愁饥饱,这还是有很大差别,就像余平县这种小县,在大盛还有很多很多,若是番薯真如祁盛所说易于种植产量也高,那么这些穷苦人家也能吃饱饭,而吃饱饭带来的就是百姓安康,人口增加,这对一朝皇帝来说,绝对是值得载入史册的光辉政绩。
  皇帝阻止众大臣的争吵,示意大太监宣旨,圣旨内容主要为:派户部左侍郎蔡明策、郎中李温开春后前往余平县考察,务必弄清楚番薯和辣椒的种植及产量详细。
  左侍郎为人不懂钻营但做事踏实,皇帝心里有数,此次事关重大,自然派他信得过的前去。
  祁盛早料到朝廷会派人前来,不过他也不担心,打听了前来视察的钦差大人的品性后也放下心来,能不和官场的那些老狐狸打交道再如意不过。
  来年开春,左侍郎携李郎中并一干专业的农业专家,早早便来了余平县。
  祁盛好生招待后就开始着手安排各村百姓分发辣椒种子的事宜,又专门划分了一块地安排种植好手给番薯育苗。
  蔡大人做事确实认真,不辞辛苦的亲自查看辣椒和番薯的种植事宜,又有户部专业的农业人才记录观察,整个春种期间都在忙碌中度过。
  五月在第一批辣椒坐果,番薯也均已种下地后,蔡明策才携随从启程回京复命,留下一干人等等到秋收后再启程回京。
  这一年余平县的百姓实实在在的大赚了一笔,看着到手的银钱,很多人家都准备等农闲时起房子娶新妇,可能是早年饿怕了,不少人家还储存了足够吃一年的粮食。
  余平县的百姓时不时的就来县府门口叩拜感谢,一时弄得祁盛都不敢出门。
  李郎中偶尔看到这一幕对着祁盛打趣道:“祁大人如此利民为民,实在令本官钦佩。”
  “大人谬赞了,下官不过和众位大人一样,做了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倒是李大人不辞辛苦多番下田考察,更令下官佩服。”
  祁盛与他谦虚客套一番,不着痕迹的又商业互夸了一场。
  如今余平县再也不是无人问津的小县城,来往的商队络绎不绝,都想先分辣椒的这杯羹。
  徐允言因有祁盛的这层关系,如今是赚得盆满钵满,这一年的盈利竟比边关贸易来得还要多!
  十月份,看着收获可喜的番薯,李郎中才彻底放下心来,如此产量高口感好又易饱腹的粮食,若日后推广开来,想必能救活不少吃不饱饭的贫民。
  “祁大人不必再送,如今我等已顺利完成使命,自当尽快赶回去向今上复命!”
  祁盛拱手送别李大人等人,回到祁府,才对跟着他的祁修文说道:“:再过段时间你就要启程进京赶考了,这几天静下心,好好温习下功课。”
  祁修文这几年跟着父亲计谋略做实事,看着余平县从贫困小县到如今的富裕程度,说不自豪是假的,也越发敬佩父亲的远虑。
  两年多的时间,他所作文章终于落到实处,如今完成章先生布置的题目,好几次都得到先生的认可和夸赞,就连父亲也对他频频点头夸奖。
  祁修文如今信心十足,此时会试他必定中榜!
  祁盛看着儿子状态甚好,不由鼓励道:“你如今文章就连章先生都赞叹不已,只要以平常心对待会试,金榜题名也指日可待,为父以前太过心急,竟差点耽误了你……”
  祁盛还没说完,就被祁修文打断:“父亲怎可如此说,若不是父亲严加管教,儿子也不能有如今的成绩,父亲这么说,可是折煞儿子了。”
  祁盛拍拍他的肩膀安抚道:“好了,你不怨为父便好,你媳妇如今怀有身孕,不能陪你一同进京,上京的路上多有不便,去的时候多带些小厮和银钱。”
  祁盛难得说这些贴心的话,祁修文一时有些眼酸,有父如此,日后他定当勤勉谨慎,不辜负父亲的期望。
  十一月中旬,趁着天还不是太冷,祁修文就启程赶往京城,这次祁盛难得送他出了城,让祁修文离去时眼睛发酸差点没忍住流下眼泪。
  以往父亲对他严厉,更因为有身为父亲的威严,很少像今天这样亲自送他离开,祁修文盯着窗外的一处久久发呆,父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改变的呢?
  想起两年多前的那次家法,祁修文忍不住勾起了嘴角,那是父亲第一次在惩罚还没结束时便饶过了他,想必父亲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慢慢转变的吧。
  祁家这个年过得还算热闹,除了格外紧张的王夫人,就连林氏也笑容满面。
  过年不久就迎来了会试的大考,祁盛还算平静,倒是王氏这段时间不是吃斋念佛就是前往附近的庙宇上香祈愿,要不是祁盛拦着,她还想去府城闻名的圣佛寺上香。
  王氏没能如愿有些气恼,暗骂祁盛关键时刻要面子,这两年祁盛脾气温和不少,王氏和柳氏也敢在他面前使性子了。王氏心想要是儿子这次还没中,你敢动我儿子一下试试!说完又呸呸两下,她儿子这次肯定能中!
  会试考完没多久,祁家上下还没等来祁修文的好消息,到是祁盛迎来了他的好消息。
  当今皇帝在左侍郎回京复命后就记下了祁盛的功劳,等到李郎中一干人等回京复命,皇帝心里也踏实不少,如今开年没几天就升了祁盛的官职。
  从正七品的知县到从五品的知州,祁盛连升三级,羡煞了一干苦熬政绩的官员,有些不服气的还抱怨老天爷让祁盛这厮走了大运,机缘巧合发现了辣椒和番薯。
  不管外界如何看他的升迁史,祁盛本人还算满意,终于能挪挪位置了。
  这次升迁是直迁,还是在济州境地,不过知州管辖范围扩大,从一个县的老大变成五个县的老大,其中还包括余平县。
  祁盛想了想其余四县的情况,忍不住抽抽嘴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