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继撇撇嘴,又凑到崔婧语面前,笑嘻嘻的道:“我们的事,再好好谈谈。”
“滚!”崔婧语腾的一下站起来,看着顾若离,道,“我走了!”话落,拂袖走了。
马继也匆忙起身和顾若离抱了抱拳:“口无遮拦,还望县主不要见怪,告辞,告辞!”话落,就跟着崔婧语出了门。
顾若离点了点头,认真思考起马继的事情来。
坐了一会儿,她给合水崔柱写了一封信让人送去,自己则递了信去宫里想见苏召,一时没有等到回音,她就递了拜帖去了杨府,杨文雍正好休沐在家,她由婆子引着去了外书房。
杨文雍穿着一件家常的道袍坐在桌案后面,头发有些花白,但精神看上去很不错。
“阁老。”顾若离上前行了礼,杨文雍呵呵笑道,“没想到县主会来,快请坐。”
顾若离应是坐下,杨文雍就问道:“你突然来找老夫,总不会是讨论医术上的事。是不是合水那边有什么问题?”
“是。”顾若离笑着道,“阁老料事如神。”
杨文雍摆了摆手,道:“可是听说平凉和平阳几处弹劾合水税收扰乱秩序的事?若是此事你不必担心,老夫和苏公公已将此事压下,圣上那边老夫也提起过,也只是听了一听,并无不悦。”
“是,多谢阁老照拂。”顾若离道谢,想了想问道,“税收的事,我减免和不限种植,是考虑先解决当地百姓温饱的之事。等过去三五年百姓有了存余在定新规,不成想,却给周边带来困扰。”
“凡是只要有不同,就一定有人站出来反对。”杨文雍呵呵一笑,道,“你既定了规划,就按你的意思去办,等三五年大家看到成效后,也就没有人会诟病了。”
顾若离点了点头,可心里却因此有些不安:“此事我想请教阁老,若我设限不准外乡百姓移居,您觉得此法可信。”
“行倒是行,可是你要有人可用才成。”杨文雍道,“此令一处必有各种各样的琐事蜂拥而至,若当政官员手段不显,势必会出乱子。此时还好,尤其到冬日天冷后,更易生乱。”
顾若离认真听着,杨文雍又道:“老夫查过,合水如今的县令姓黄,为官七年,为人清廉正直,但政绩平平,能力也并不出众。你若真要出令,最好能和他商量一番,他若是有能力你就如此办,若不能……老夫建议你再找个能力不凡的师爷送去,一来在官衙安插人手,而来,有人压着,即便出事也不至于到无法收拾的地步。”
这个黄县令是赵勋匆忙间给她挑的,看中的就是人老实。如今合水隐隐成了是非之处,黄县令的办事能力,就有些欠缺了。
“是。”顾若离受益匪浅,“此事我回去仔细思量一番,今日多谢阁老提点。”
杨文雍摆了摆手,含笑道:“老夫也不过随口几句,担不得提点。县主既来了,不如在家中用膳后再走。稍后我兄长亦要回来了。”
顾若离看了一眼时间,想了想,笑道:“那就叨扰了。”
因为崔婧文的事,她和杨府的关系很微妙,能走动一下对她来说是大好的事。
“祖父。”杨清辉从门外进来,穿着件豆绿的官服,器宇轩昂的进了门,看见顾若离他微微一楞,含笑道,“县主亦在,真是稀客。”
顾若离笑着点了点头:“杨大人刚刚下衙?”
“是!”杨清辉坐在他对面,含笑望着她,“县主来,可是为了合水的事?”
原来大家都知道了,却只有她一个人完全不知,看来她真的是除了医术以外,一无是处:“是,我来请教求阁老指点,政事我一窍不通,遇事便有些茫然不知所措了。”
“县主谦虚了,上一次粮草的事你就处理的很妥当。”杨清辉说着,看向杨文雍,道,“就连祖父也和我赞扬过你。”
杨文雍摸着长髯点了点头,笑道:“你一个女子,能在朝事上这般敏锐,已是不易。往后多处理几次遇事多点以后,就有经验了。”
顾若离应是。
“老爷。”有婆子立在门口,行礼回了一声,“荣王府的汪道全汪公公送了一张请柬来,请夫人六月初二去荣王妃赏荷。”
杨文雍呵呵一笑,道:“和夫人说,她今日身体有些不适,天气又热,就不要轻易出去走动了。”
婆子应是而去。
顾若离眉梢略挑了挑,荣王妃以前也会办各种各样的宴,但请的大多是勋贵来往的府邸,像这样直接的请朝中官员的,还是第一次听说。
是因为赵政的缘故,她要准备从朝堂下手,所以想和各方都走动走动?
院外,汪道全出了杨府的门,回头冷哼了一声上了轿子,径直回了荣王府。
荣王妃正与梅氏对面坐在炕上说着话,梅氏道:“此事,您要不要和父王商量一番,太后和皇后娘娘那边也最好能透个底,若不然圣上若是知道您宴请了几位夫人,难免会生疑虑。”
梅氏觉得,其实就算荣王妃去请,能来的恐怕也不过几人。
“我已经说过了。”荣王妃喝着茶,道,“那些个做官的,不是出身苦寒,就是故作清廉,一个个面上光鲜但大多家徒四壁。我能允他们好处,将正卿手中的盐场与他们分一杯羹,他们不会不来,也不会不应的。”
这是许以利来拉拢。
梅氏微讶,道:“原来娘是这样打算的,倒是妥当。”
“正卿都到西北了。”荣王妃蹙眉道,“前几日我听到风声,御史那边有人递了折子,要荣王府重定世子。我若再犹豫不定,怕是就算正卿能活着回来,他的世子之位也没有了。”
“娘……”梅氏想说什么,荣王妃就已经摆了手打断她的话,“你不用怕,长幼不分之事,在荣王府绝不可能发生。”
永城伯就是最好的例子,当年她大哥本应继承爵位,可却因二哥能力更强更受父亲重视,兄弟二人便暗生不合,最后大哥骑马出城摔下山崖,二哥继承爵位……可至今,此事的后果在永城伯府中都未曾消失,几个侄儿间你争我夺,闹的府中乌烟瘴气。
赵勋出生后她便有此担心,几年后她遇到一位道士,算出赵勋命格强硬,头有反骨,若不加以打压训导,将来荣王府必生大乱……因此,她更不喜赵勋……
荣王妃话落,梅氏端茶慢慢喝着,心里却不以为然,赵政是长子生下来就由荣王妃亲自抚养教导,赵勋出生却是由乳母所养,又因生性好动调皮,她更是不常带在身边……
所谓血缘不过是有情人的说法罢了。
至于荣王妃说的长幼不分……
“我知道。”梅氏淡淡一笑,道,“我只是怕将远山逼急了。夫君可还在他手中呢。”
荣王妃听着眼睛一红,心头酸涩不已,赵政自小锦衣玉食没有吃过苦,关外苦寒他哪能受得了。
她一定要快点谋划,好将赵政救回来。
“王妃娘娘。”外头女官隔着帘子回道,“汪公公回来了。”
荣王妃应了一声:“让他进来吧。”随后,汪道全进了门,行了礼,回道,“帖子奴婢都送出去了,翁夫人未应,杨夫人说是身体不适,大约不能来,除她之外,左都御史以及吏部和户部三位夫人都说有事脱不开身,其他几位倒是应了。”
荣王妃摆了摆手,道:“这些人都或多或少和远山有来往,不来就不来吧。”她抚了抚额头,和梅氏道,“正卿不是送了一位美人在太子府吗,你托人去和她说一声,让她赶紧办事,等过了六月初六太子妃入府,她想见太子一面都要不易了。”
梅氏回道:“儿媳已经和她说过了,这几日她正小日子在身,太子没大过去,日日歇在沈夫人房里。”
“这个沈氏。”荣王妃眯了眯眼睛,“算算日子,她也要生了吧。”
梅氏目光动了动,颔首道:“是!”沈氏年前有孕,到京城时才两个月的身孕,到这个月也不过八个月的样子。
不过,她想要想保住孩子,在这之前她必须要生出来。
“你去准备一下。”荣王妃吩咐汪道全,“将大兴那边的八百亩地契拿出来,还有正卿名下的那个盐场每年的账簿一起拿来给我。”
汪道全应是,愣了愣问道:“您要地契,是做贺礼送给太子?”
“嗯。送什么都不如这个实惠。”荣王妃眯了眯眼睛,道,“太子爷手中也不见多宽裕,他要打点,少不得要用钱。”
汪道全提醒道:“那您不如将怀柔的庄子送去,奴婢记得太子在那边有一块山地,虽是挂在七爷名下,但却是太子的人在打理。两地若是能连成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