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实上,皇帝就把最多的机会给了太孙,再加上太孙一直表现的不错,所以太孙在皇帝眼里是最好的。
甚至有时候,皇帝都和自己的内侍吐槽:余颖是后娘。
因为他发现太子妃在这个时候,已经开始让小小孩子学点别的东西,所以太孙每一天都是忙忙碌碌的。
幸而太孙喜欢母亲给他安排的学习,兴冲冲地学着。
其实,早年的太子也是这样过来的,但皇帝早年对太子狠得下手,轮到太孙就不一样。
明显的太孙那么可爱。
皇帝感觉,其实太孙可以迟一点去学。
但太子妃坚持,皇帝有些悻悻然,却又不得不认为这是为了太孙好。
而他已经人老了,心在对待太孙的时候,已经变得心软。
甚至皇帝不得不承认,这才是为了太孙好。
毕竟太孙长大之后,是要做皇帝的人。
万一没有真材实料,那么怎么能管理好这个帝国?
甚至有太子妃出面当恶人,而自己这个做爷爷只要照顾好太孙就好。
所以太子妃的行为,还是让皇帝心里满意的。
毕竟,有见识的母亲很重要,而太子妃做的是蛮不错。
然后皇帝也发现,太子妃对太孙的安危很注意的,连太孙身边的人,也被太子妃调教了一遍,就是为了预防万一。
事实上在知道太子妃的用意后,皇帝在心里感叹了一番,好母亲。
自己的儿子要是活着,是不是也是这样关照着太孙?
皇帝有些哀伤,在记忆里的太子,就是一个最好最好的孩子,他一定会好好对待自己的儿子。
其实这一点,皇帝有些往先太子身上镀金。
太子一向是忙着自己的事情,其实对儿子也就是日常联络一下。
甚至还比不上现在的皇帝,对太孙的用心程度。
当然带了十厘米厚滤光镜的皇帝,是看不见这种情况,一心认为太子一定是个好父亲。
事实上,太子明显更加对云孺子更加上心。
毕竟云孺子弱小、可怜,又无助,每每让太子感觉到了自己是个顶天立地的大男人,让太子更加怜惜。
事实上,在接受了原主的记忆后,余颖知道原主之所以太过伤心,并不是夫妻情深。
而是知道这个社会对女人的苛刻,男人不管怎么样,都是女人头顶上的一片天。
太子的死,意味着这一片天塌了。
后来清醒后,在她内心深处还有一点点庆幸:太子这时候死掉,以后就不会再发生太子替云孺子撑腰的事情。
其实对太子,原主的感情已经变得很淡,更多是把感情放在儿子身上。
后来被人误认原主对自己夫君感情很深,她并没有出来澄清。
因为敢说出实情的话,那么绝对是就会遭到皇帝的唾弃,甚至连累到太孙。
所以,原主很聪明保持沉默。
就是中了暗算,她也咬牙忍住,没有说出对先太子的抱怨。
等到换成余颖,她自然不管先太子的好或者坏,毕竟他已经死了,还是利用好皇帝对太子的父爱。
皇帝是一点也没有察觉太子妃对太子的不在意,毕竟太子妃的表面文章做得都不错。
这些年来,每一年到了皇帝的生日,太子妃都会替先太子送上礼物。
也许不怎么华贵,但给予皇帝的是暖心。
事实上,对于太子,皇帝是真心放在心里。
后来,太子去世。
送礼物的人,换成太孙。
每一年太孙送的礼物,让他心里是无比的欢心。
第十章 远望
皇帝当然知道太孙还小,所有的礼物都是太子妃负责准备的。
但他心里还是得意洋洋的,觉得自己早年挑选出来的儿媳就是好。
聪明大方,而且知进退。
另外皇帝明白只要他表扬太孙,太子妃反而会更加高兴,太孙有了奖赏,只怕太子妃要比自己得了赏赐还要高兴。
因为,太子妃是一个母亲。
可惜的是,明明有母仪天下的能力,却因为太子去世的缘故,只能当个太子妃。
甚至等到太孙登基的时候,也就是能当个皇太后。
这一点,皇帝是感觉有些可惜的。
当然对余颖来说,皇太后比皇后的位置稳得多。
当然就算是余颖表现得很好,皇帝还是让人监视着太子妃,就怕太子妃是在演戏。
另外,还有一点是皇帝很忌讳的,那就是太子妃有没有想着把太孙紧紧攥在自己手里?
毕竟在这世上,很多寡母虽然一直爱着儿子,但同时也是最害怕儿子和自己离心,所以会想方设法控制住儿子。
如果是普通人家,也就算了。
毕竟他们的家业也没有多少大,就是有这样的母亲,也没有什么大的问题。
但太孙是要当皇帝的人,绝对不能有一个这样的母亲。
掌控欲极强的人,最喜欢万事插手。
而太孙的将来势必要登上皇帝宝座,那么他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见。
于是强势的母亲和行事要有主见的儿子,弄在一处的话,说不定搞得他们母子不和。
另外,不管怎么样,太子妃现在代表着东宫,就会有不少人通过太子妃和太孙拉上联系。
这样子一来二去,说不定会激发太子妃的野心。
史上就有那种掌控欲极强的皇太后,在政事上一直插手不说,竟然想着把孙子拉下皇帝的宝座,让自己的小儿子上位,这也太可怕了。
当然皇帝转念一想,感觉自己太过紧张,毕竟太子妃就一个儿子。
不过,他还是不喜欢那种掌控欲很强的女人,要是太孙长大之后,太子妃还喜欢事事插手的话,也是很麻烦的。
在很多时候,只需要一个声音。
要是太子妃是那样的人,皇帝的眼睛闪过一道光,就让她闭嘴。
等到东宫的一切走上正规之后,余颖就打算把一部分东宫的处置权分给陈良娣,让她有事情做。
这让陈良娣是喜出望外,怎么也没有想到太子妃竟然放权,因为有实权和没有实权是两码事。
当然,余颖也是交付权利的时候,特意强调了陈良娣几件事。
“陈良娣,在交给你之前,有些事情,就要说在前头,因为你也知道,咱们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太孙平安长大的基础上,这一点,你懂?”
“那是当然!”陈良娣这时候恨不得马上表忠心。
她当然知道,有太孙万事大吉,没有太孙,绝对没有什么好下场。
“安平的婚事,你可以尽管找,但不能插手太孙的婚事。这不是本宫无情,而是良娣你有可能被人以安平的婚事,加以挟持。”
“如果是这种人家,安平绝对不可以嫁过去,你知道吗?陈良娣。”余颖说道。
“殿下,臣妾知道。”陈良娣道。
她明白,只要太孙好,然后打好关系,就是安平嫁进平常人家,也会能过好。
要是太孙不好,那种所谓的人家也不会好好对安平。
给陈良娣找了事情做之后,余颖又看看王良娣。
这位为了修来世,已经隔绝红尘,很坚决的,既然自己找到打发时间的乐趣,余颖就不管了。
不过还是每年派王良娣的人,把她抄写的经文供奉到了佛主面前,然后烧掉。
至于云孺子倒是蛮老实,而且也没有什么真本事。
那么,余颖就让她老老实实当个米虫好了。
至于余颖自己也准备找别的事情做,为了打发时间。
当皇帝看清楚太子妃想要做的事情,有些哑然失笑,因为太子妃竟然打算开始学习制琴。
说起来,制琴这件事,是一件极为消耗时间的事。
虽然不怎么太适合于女性去做,但皇帝一想到太子妃小小年纪就要守寡,而且应该也是为打发时间才做的,所以他就没有说什么。
甚至皇帝让人送进去制琴所需要的东西,还派年纪比较大的制琴师给太孙,隔段时间就让制琴师去东宫教学。
明着是让太孙学制琴,其实是让太子妃有名师可以指点。
当事人是心知肚明,太孙还特意给皇帝送去好玩的东西,以示感谢。
就这样,余颖的制琴学习还是很顺利的。
皇帝心里是美滋滋的。
其实他明白,太子妃的一举一动就是在说:我不喜欢政事。
而他的确是不需要一个对政事感兴趣的儿媳,所以太子妃这种举动,皇帝很满意。
因为不管怎么样,太孙是对太子妃的感情很好,如果他动了太子妃,只怕会影响太孙和他的感情。
这样子,大家都开心。
反正对于什么大位,什么政事,余颖是不愿意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