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实话,这一路上,叶夫人一直提着心,就怕余颖不接受孩子,可以说,叶夫人连头上的白都多了好多根。现在终于达成心愿之后,叶夫人感觉自己实在是累了。
“是啊!这位公主是少见的讲理,娘,你知道吗?公主在咱们走后,就派人打了一顿云郡王,据说打的已经起不了床了!”叶家少夫人看见婆母有些萎靡的神情,所以赶紧告诉婆母一个好消息。
“真的!”叶夫人闻言大喜,擦擦流出来的眼泪,说道:“咱们没有来错地方,公主是个天大的好人。”
后来随着时间的流逝,云郡王妃生下的孩子,被取名为硕,一点点长大,不过这孩子明显比平安的情况好的多,而且余颖还找了不少小朋友和他一起长大。
虽然硕哥儿的母亲去世,父亲不在身边。但是正巧的是芸娘和司明结婚后,也有了孩子,正巧的是他们两个人的孩子和硕哥差不了几天。
于是,想起来的余颖灵机一动。
说起来,余颖一直在寻找为什么平安会变成那个样子的原因?
其实很大一个原因,应该就是平安这人心思太细,而且父母亲早亡,平安也没有有什么可以泄出来的地方,所以一直憋着,结果等到找到机会独立,就没有了约束,变得让余颖认不出来。
当然是不是这么一回事?余颖也只能猜测一下。
后来经过思考,余颖干脆让芸娘拜云郡王妃的父母亲,做她的义父义母,这样就成了干亲,而硕哥就可以在父母双全的环境中长大。
硕哥儿的外祖父母考虑了一晚上,为了硕哥儿着想,也就答应。其实他们明白,这样子对孩子最好。
就这样,硕哥儿一直就是司明和芸娘抚养,他自然把他们两个人当成自己的爹娘。
不过,硕哥儿其实感觉蛮奇怪的,因为每年的时候,父母亲都会带着他去长寿山上坟,其中有一位是云郡王妃,每次他娘都会让他亲手上供。
不过娘亲说过,那里埋着的人,对硕哥儿特别的好,让他不要忘记。既然娘亲说她好,那么就一定好。所以每年,硕哥儿都会来这里来看她,
“娘亲,咱们走吧。”硕哥儿这一次亲手处理干净坟墓上杂草,擦擦手上的泥土。
“好的!”芸娘给两个孩子擦擦汗珠。
然后芸娘就带着他们两个人回去,要知道为了带他们扫墓,芸娘特地请假,只因为芸娘也算是余颖手下人。
现在余颖手下也是有女性的,但是现在的社会大环境,让她们还不能怎么正式参加军政大事,但是余颖还是鼓励她们能够走出家门,学会自己挣钱。
说实话,余颖就没有打算让现在就开始大规模变革,因为大的变革,是不会能够很快成功,变革的时候,总是要反反复复的。
而且越是大的变革,越是有可能是整个社会的阵痛,会有很多人死在大变革中,所以余颖宁可一点点变化,虽然时间要拖得久。
要知道太过前的思想与变革,只会是一场空。
当然芸娘就是余颖的铁杆粉丝,恨不得什么都像余颖,幸而她的丈夫司明这个人心眼实在,对于芸娘的种种行为很是包容。
其实余颖在晋城推行教育的时候,就现一件事,虽然强调小郎君、小娘子都一样,但是还是有人轻视小娘子,认为她们早晚嫁到别人家去,只让她们多做家事,不肯让多读书。
那时候的余颖也顾不上了教育批评,要知道就是到了后世,甚至已经共和了好几十年,还有极个别的奇葩,叫嚣着女人要三从四德。
所以余颖自然不会和这样的人家,多费口舌,只是规定在这样的人家品德上,要打折扣,甚至连升职的度,也会受影响。
于是有人就问为什么?余颖说:“男和女,虽然性别不同,可是女人也好,男人也好,都是人,所以为什么小娘子不应该接受教育?”
“还有一点,就是读书其实最主要让我们明理,而不仅仅用来科举,然后升官财的。所以每一个女孩子,也应该多读点书,眼界变得宽广,而不是什么都不知道。”余颖说道。
其实余颖的话语说出来之后,有识之士自然认为说的很对,但是更多的人,认为这就是个人的家事,有必要影响到家里男人的晋升吗?
但是作为余颖的死忠,则认为既然公主强调了,为什么不执行?
这时候余颖看了一眼眼前的人们,有些人对余颖的话有些不以为然,也有些一些人连连点头。看到这一幕,余颖是有些头痛啊!为什么小娘子总是被轻视的一个?
不过这时候的余颖,要知道不能靠武力镇压,只能讲讲大道理。
“听说有些人家不愿意让自己家小娘子念书,认为念书要花钱,而且小娘子是早晚嫁到别人家去,那么自己家算起来就赔本了。”说到这里,余颖看了一眼那些不怎么赞成的官员。
“但是这种人家,就没有想过他们娶来的媳妇也是别人的女儿?一个知书达理的母亲教育出的孩子,和目不识丁的母亲教育出的孩子,能是一样的吗?”余颖说到这里,看着大家。
其实余颖之所以不说什么男女同等,就是因为在这个环境说出来,根本就是不现实的,而且男女平等,有时候更多是一种理想,男和女之间是有差别的。
“这的确是不一样。”崔先生还是站起来支持道,因为他除了儿子外,也生了一个女儿,其实他娶的妻子,原本并不识字,还是在扫盲中,开始认识字,然后在崔先生的支持下,开始读书。
就这样坚持了几年,他的妻子已经完全变成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女人,所以有时候甚至可是帮上自己,崔先生深深体会到了一点,这女人中的聪明人,也不少。
其实崔先生想过了,自家城主早晚要走上这一条路,以后没准会用不少女官,要知道女皇和男性臣子多在一起,容易惹麻烦,所以有可能用女官,所以自家女儿要好好培养,可以成为女皇的官员。
这一次余颖谈到教育的问题后,崔先生自然是赶紧拥护。
对于崔先生想着培养女儿成为女官的这种想法,余颖倒是没有多想,其实人的天性,都是想着往上走,谁不想自己过得好?这一点是毋庸置疑。
就是余颖也有这种想法,不然余颖也不会兴起女主天下的念头。
其实也许余颖就是不女主天下,只是当个实权公主,也会在活着的时候,活的是风风光光。这一点,在余颖掌握住更多的地方之后,才拥有的底气。
但是余颖不单单是要为自己考虑,因为她已经势大过任何一位王爷。如果余颖有一天死了的话,那么她手下的那些人,以及开始的一切,都会遭到皇帝的清算。
一起生活了多年,奋斗了那么多年,余颖自然不愿意事情走到那一步。
有了崔先生的抢先拥护,余颖这一次的话,终于被很多人听说过。
经过这一次教训,女孩接受教育的机会,大大增加。其实余颖这样做,就是在渐渐开始提高女性的地位。只是这个变化是慢慢的,很多人都不知道,可以算是温水煮青蛙。
但是变化总是会生,这样就可以积少成多,总有一天会变的更好。
等到余颖掌控住漠北,成为漠北无名的王,花了近二十年的光景。
而硕哥儿已经长到十岁的时候,京城传来消息,皇帝已经病重,招各地的藩王进京,包括余颖这位大名鼎鼎的实权公主。
其实这段时间,京城里已经折损了不少官员,毕竟诸位王爷之间的争斗,已经到了刀光剑影的阶段。
每一次接到这个消息,硕哥儿的外祖父母都暗自庆幸,他们都跟着自己外孙离开京城,来到了晋城,要是留在京城的话,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成了炮灰。
就是那位云郡王的儿女,留在京城的,就没有什么好下场,大都出生之后没有多久就夭折了。
倒是他后娶的那位正妃,手段还不错,算是护住自己的儿女,但是也不敢让孩子轻易出门。
在余颖去京城之前,感觉硕哥儿已经有十岁,还一次也没有去过京城,所以有必要带着他,去见见皇帝,说起来硕哥是皇帝的曾孙辈。
于是余颖上路的时候,就把孩子带上,其他人也觉得硕哥这个做重孙子,应该去见见皇帝。
其实硕哥长得还是有几分平安的影子,但是更多的他娘叶眉的模样。但是硕哥儿长得,其实一点也不像芸娘、司明两口子,所以硕哥儿难免心里是有所嘀咕的。
所以这时候的硕哥儿,现自己的兄弟也没有跟着,只有他的时候,有所怀疑地看着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