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快穿之不是炮灰的炮灰-第13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余颖自己不知道杨大人的想法,知道后也会说他蠢。
  这样子去长安侯府,绝对是被人来个下马威不说,只怕杨家人在长安侯府的那些奴仆心里成了穷大促。
  他们姐弟两个可是穿着孝衣的,自己不会是穿金戴红,更加坐实穷酸气。
  只怕会被人当成打秋风的。
  要是掌家人再装作不知道,任流言横行。
  只怕杨家人可是要吃不少苦头的。
  这世上很多时间就是只敬锦衣不敬人,余颖不得不早做打算。
  “娘子啊!老奴也是没有办法,这一路上都是小地方,那里有什么好郎中?老奴就想着赶紧到了京城,就可以找太医给看看。”
  陈妈妈已经再一次扑通跪下,这个姑奶奶不是好惹的。
  “是啊,陈妈妈可真的是良苦用心。”
  听到这话,陈妈妈想要笑着谦虚一下。
  就听余颖轻声说:“但这一路上乡野里的郎中,最常见的就是晕船,你觉得一定没有好方子?”。
  话音一落,杨家人已经是找到这里最好的郎中。
  花了银子请过来。
  反正在这个小地方,花上十两银子就可以请上最好的郎中。
  就这样,有两个郎中被请到。
  他们的水平并不是最好的,但还是有些真材实料的。
  都说这一次孩子吃了大苦头,只怕要好好休养一段时间。
  晕船并没有开什么汤药。
  孩子那么小喝汤药,一般承受不成。
  他们更多是采用食物,来解决这个晕船问题。
  这挺好的。
  余颖让人送出这两个郎中。
  过后,就没有走人。
  她就打算在这里休养了几天。
  让云轩、云双恢复了一下,给他们姐弟两个人补补身体。


第七章

  她感觉长安侯府的脸,被人打了。
  在心里嘟囔着:这两个小祖宗这么难伺候,看看到了长安侯府还这么矫情?
  对,她认为孩子们是矫情。
  完全忘记两个孩子,还都不满七岁。
  还需要大人的呵护,才能长大。
  这一刻的她,根本就忘记杨家在京城里,也是有房子的。
  杨家人并不见得愿意住在候府。
  她是自作多情。
  对于陈妈妈的想法,杨家人根本就不在意。
  就在不久之前,余颖已经派出人把京城里杨家整理一番。
  从一开始,她就没有打算住在长安侯府。
  她可是记得一句话: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又不是没有自己的家里的房子,干嘛跑去寄住在别人家?
  吃啥喝啥,都不方便。
  一个不好,还要看人家脸色。
  没有这个可能!
  另外,对于那一家子人的屁事,余颖根本就不感兴趣。
  住了好几天后,唐嬷嬷走进来,看见正在打坐的余颖睁开了眼睛。
  “娘子,咱们现在可以走了吗?”
  “我让你们办的事情已经做了吗?”余颖说。
  “做了,奴婢按娘子的吩咐说的,绝对没有在话语中露出来对侯府的不敬。”唐嬷嬷说。
  看着这位姑奶奶,唐嬷嬷十分恭敬。
  即使她不怎么明白为什么那么做,但还是按着姑奶奶的吩咐去做。
  这位可是很会算计人心。
  已经让人传出,长安侯府的人慢待自家外孙。
  这个过程,并没有夸大,也没有隐瞒。
  说起来,哥儿姐儿真的是遭罪了。
  要是按长安侯府的打算,只怕到了侯府,两个人就是不大病一场,也会是身体变虚。
  就是现在,两个孩子也是好不容易养得好点的。
  只是,以前调养的功夫都白费了。
  都要从头再来。
  这一点,郎中们都是可以作证。
  余颖微微一笑,看着唐嬷嬷说:“你一定奇怪,为什么不夸大点?”
  唐嬷嬷点点头,说:“是啊,按说咱们夸大点,没有错。”
  “不必,不管怎么样,郎中咱们不必收买,有药方为证,一收买,反而透着咱们心虚。”
  “唐嬷嬷,整个小镇的人应该是有不少喜欢八卦的。在传播八卦的时候,人们都会习惯性地添油加醋,根本不需要咱们去夸大,自然有人已经夸大。”
  “那么咱们干嘛要去搞什么收买和夸大?”
  “让那些能知道真相的人,反而讨厌咱们作假,那是多此一举。”
  余颖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出口。
  人们都是同情弱者。
  这时候示弱,显示温和善良,远比留下一个咄咄逼人的印象好。
  在定位上,还是让长安侯府去当恃强凌弱的一方。
  效果是很明显的。
  只怕长安侯府,在这里人心里,已经是被定位成有权有势的黑心人家。
  这也不怪老百姓想象力丰富。
  在老百姓心里,长安侯府干出的事情,的确是很不对劲。
  在人们的心里,更多是在意孩子的情况。
  偏偏长安侯府的人做事时,太过马虎,竟然一点也不在意孩子的情况。
  据郎中们说,孩子这几天就没有吃些什么东西,身体很虚。
  要是这样下去,绝对是。。。。。。
  话说到这里,郎中就没有再说下去。
  这比说了更加引人思考。
  怎么看,都感觉这情况绝对是不对劲。
  而这个时代里,传宗接代就是最最最重要的事情。
  不少人都会想:长安侯府的奴仆,只怕是故意不给孩子请什么郎中看看。
  说什么想着,到了京城再去请名医治病。
  切!
  只怕就是孩子到了侯府,也没有啥好下场的。
  虽然小门小户的人,并不一定懂得什么合纵连横,什么阴谋阳谋的。
  但有些争斗还是有的。
  他们心里也是有一杆秤的。
  比如说,牵扯到了钱财,就曾经有过外家就上门讨要去世女儿的嫁妆。
  全而不顾女儿的骨血,还活在世上。
  也有舅家,为了拿到出嫁姐妹的嫁妆,把嫡亲外甥给害了。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在有些老百姓眼里,长安侯府打的主意,就和那个舅舅的套路一样。
  对于这一点,很多人都在猜想。
  有人已经打听出来,原来这所谓的外家齐心不良。
  自家女儿去世,就急急火火把孩子接走。
  只怕是打什么鬼主意。
  闲着没事找事的人,自然在八卦时,还要做一下预测。
  一个个吐沫星子齐飞。
  说的是有鼻子有眼,不去说书都太可惜了。
  余颖是早就让人打听清楚,但装着什么都不知道。
  也没有出面澄清谣言的想法。
  她就打算一点点消除,杨家和长安侯府的羁绊。
  这仅仅是个开始。
  反正,一点点慢慢磨就是。
  总有一天,长安侯府的人把这种所谓亲情磨光。
  “嗷,原来是这样的。”唐嬷嬷一下明白。
  长安侯府的人啥不知道。
  根本就没有想到侯府的名声,已经在外面臭了。
  余颖是早就有所打算,看了一下,感觉事态发酵得不错,才让船接着开,准备去京城。
  反正她又不急着去京城。
  再说云双、大宝也已经渐渐适应了船上的生活。
  有了余颖的照顾,他们甚至可以慢慢在船上走动,甚至可以钓鱼。
  看到两个小主人康复,杨家的奴仆一个个是很高兴的。
  但长安侯府的人,一个个都是不怎么高兴。
  为什么他们两个不早点好起来?
  可他们也不敢问什么。
  余颖并没有在意,长安侯府的奴仆是怎么想。
  此刻的她在注意一件事,那就是好像有人在偷看他们。
  这是怎么一回事?
  余颖想了一下,决定小心为上,
  看看那些人想要做什么?
  反正她是有所准备,根本就不怕。
  就等着事态的发展如何?
  开船后,早就察觉的她,确定有人一直跟随着。
  说起来那艘船,要比她们坐的船要小巧些。
  所以才能追得上。
  因为运河上的船只不少,一般还真的看不出来自己的船被追踪。
  但余颖却一直关注着。
  她自我感觉,没有什么值得别人惦记着的东西。
  难道是有别的吸引了注意力?
  是杨大人的仇敌?
  或者只是为了钱财?
  有太多的可能性,一时间无法确定。
  好在被发现,那些人就不在暗处。
  那么就好对付很多。
  说起来,杨大人并没有给孩子带很多珍贵的东西,大都是些银票。
  余颖看后,感觉倒是很低调。
  但对于去长安侯府的孩子来说,并不怎么合适。
  因为杨陵太不了解长安侯府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