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攸禾心中充满了感激,这八十文恐怕是石材叔几天的工钱吧。
汪郎中拿了钱笑呵呵的走了,大牛也跟着去取药了。
苏攸禾守候在母亲的旁边,等着她醒过来,心里却也不停的盘算着该如何赚钱?种田?创业?还是其他的生意?思量了思量去,还是难以作出决断。
加上二牛和小猫不停的说他们的大妈翠莲不是个好人,这让苏攸禾对于这个不速之客厌恶加重几分,心里竟然多了几分烦躁之感。
正文 第二十一章 脱贫计划(上)
(今天中秋节了,祝愿大家团团圆圆,和和美美o(∩_∩)o)
很快的,大牛就带回来三包中药,石材接过去,就赶紧熬制去了。期间,蓉娘发出的气息紊乱不已,苏攸禾站在旁边依然是焦躁不安。
小猫可怜巴巴的望着蓉姨,眼泪几次几乎都要掉下来。
二牛懂事,将桌子上没吃多少的饭菜又端回了灶房。洗了锅,收拾好灶房,便将剩下的饭菜放在温热的锅里。这才去了竹屋,陪着阿禾守候着蓉姨。
而当石材将一碗冒着药香味的浓郁的中药端过来的时候,蓉娘的正在昏睡中因为胸口气闷,短促而咳嗽了半天,刚巧醒了过来。
石材虽说有些笨手笨脚的样子,可是,还是尽力认真的喂了汤药。蓉娘这才感到胃里面暖暖的样子,舒服了好多。
便又躺下了,很快就在汤药的安抚下沉沉的睡去。
石材虽说至始至终没有说话,可是心里却一直压抑着。有着和苏攸禾一模一样的症状,那就是莫名其妙的烦躁着。
二话不说,便背起背篓,对着几个孩子说道:“你们先照顾着阿禾娘俩,我去找些草药回来。”说着便拿了镰刀,又拿了一个长长的带钩的棍子。将镰刀放在背篓里面,就这么大步流星的走了,只是那脚步沉重不已。
苏攸禾见母亲睡着了,这才让二牛哥在里面帮忙照顾着。二牛对于阿禾妹妹吩咐的这个差事是欢喜不已,连忙点头同意。可是一看到脸色苍白的蓉姨,心里却又沉重几分。这毕竟是孩子,什么事情都在脸上表现的一清二楚。苏攸禾感激的点了点头,这才拉了大牛哥出了屋子。
“大牛哥,你把上次我让你照看的那个土豆苗子放在哪里了?”苏攸禾昨天偷偷的在四周转了几圈,根本就没见到土豆苗子的影子。
“什么土豆苗子?”大牛愣愣的,不知所措的问道。
苏攸禾一听,知道自己心太急了,便换了方式问道:“就是那个紫色像伞状的花儿。”
大牛呆怔半天,这才一拍脑袋,高兴的说道:“原来是它啊,你等等,我去给你取来。”
说着便走到了竹屋后面挨着山腰的地方,拨开一大片树叶,这才说道:“在这里。”
苏攸禾人小走的慢,待走到跟前,才见土豆苗子不但完好无损,还长大了很多,便心安许多,就又说道:“多谢大牛哥了。”便蹲下身子,仔仔细细的看了半响,觉得很奇怪,这个土豆一般是六月份就成熟了,现在都到了九月份了,怎么还长出苗子来呢?而且在土里长的这么好的?
苏攸禾百思不得其解,但还是用手松了松土豆苗周围的土块,抬头看了看并不强烈的阳光,将土豆苗上面一些不相干的叶子又拨开,让土豆苗子吸收一下阳光的精华。
这才拍了拍手,站起身子,对着大牛问道:“大牛哥哥不去学堂吗?”
大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小声回道:“家里穷,上不起学。”
“咦?我看那个楚夫子人不错,可以让石材叔说一下,试试可不可以让你旁听一下。”
“爹爹不同意,爹爹说楚大哥是好人,学堂也是桃源村四个庄合办的,不能因为这个原因而为难了楚大哥。等我们有钱了,爹爹再送我和二牛去学堂。”
“嗯,这样也行。”可是苏攸禾知道,等赚了钱不知什么时候了。到时候恐怕大牛哥也过了上学的年龄了。
“大牛哥,这个是什么朝代啊?”苏攸禾终于觉得自己该知道些重要的信息了。
“夏启天国哦,阿禾妹妹不知道吗?”二牛惊讶的问道。
“呵呵呵,娘亲嫌我小,也没告诉我,我就什么都不知道,幸亏现在遇到了大牛哥,阿禾就知道大牛哥人好,知道的多,问什么都知道的啦。”苏攸禾又开始拍马屁了。结果这招真灵,大牛一听这话,脑袋一热,立刻就激情高昂滔滔不绝的将他知道的全部说了出来。
原来,苏攸禾现在处的国家就是夏启天国,三年前结束了战争,之后经济萧条,新皇就规定发展农业的政策。只是农民地位的提升,动摇了商人的金钱和势力,这被商人排挤打压是必不可少的。
苏攸禾开始还高兴的想着这皇上真英明,竟然有着现代的头脑,让农民最大。可是听到已经实施一年的政策毫无起色,反而适得其反,让哪些商人们更是为虎作伥。这种政策竟然成为了一种摆设。
苏攸禾就开始计较起来。既然皇上说了农民最大,那就让那些商人不敢惹农民!
哼哼,苏攸禾想到这里,便想到了前任的父亲苏靖雁。从他开始下手吧,谁让他这么迷信,听信别人的话抛弃了她们母女俩。到时候一定让他后悔。一想到苏靖雁,苏攸禾的脑海中还是情不自禁的浮现出了一双紫色的棠木屐。
使劲的摇了摇头,苏攸禾将这些不愉快的记忆甩到了脑后。开始实施第一步计划,先富裕起来。
苏攸禾又问了一些生活方面的事情,以及钱币的兑换等等。
这才在知道原来在夏启天国每个币种的价值了。
1两黄金=10两白银,相当于现代的人民币2000元。
1两白银=1贯(吊)钱,相当于人民币200元。
1贯(吊)钱=1000文钱,就是前面说的200元。
这一文钱自然就是0。2元了,也就是2角钱。
苏攸禾便迅速的算了石材叔买药的八十文钱,就相当于人民币16元钱,这样算来,倒真是不太贵,可是对于家贫的石材叔还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啊。
如此一想,就更加加快了苏攸禾一心脱贫的计划。
**********************************************************
【注:百度百科中规定钱币兑换方法:
1两黄金=人民币2000元=10两白银
1两白银=人民币200元=1000文钱=1贯(吊)钱
1文钱=人民币0。2元】
正文 第二十二章 脱贫计划(下)
(祝大家中秋节快乐o(∩_∩)o)
石材回来了,但是并没有多大的收获,却是找了些蘑菇回来。草药几乎是寥寥无几。依照这种情况来看,苏攸禾估摸三天后还得花八十文买些药物,或许多于八十文的去买药,这样子下去也不是个事儿。
趁着无人的时候,苏攸禾又独自一人转悠,三面环山,一面环涯。只靠幸亏在两面山之间还有一个羊肠小路,每次下山去东庄的时候,就可以从这里下去。
再者就是这里很安静,却也时刻蕴藏着危险,偶尔会听到山林中有动物的吼叫声。苏攸禾可以看到山崖上奇形怪状的植物,以及山面上那些依旧绿油油的苔藓。这些苔藓都是生长在阳面,或者半阴面的。哪些潮湿阴暗的地方都是光秃秃的。
还有一些苏攸禾在外婆家乡经常见到的狗尾巴草。这种草是一年生植物,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苏攸禾小的时候喜欢将狗尾巴草从杆中抽出来,咬食狗尾巴草茎部。吮吸甜甜的汁液。
又环着屋子周围走了一圈,便回了家里,母亲依然没有醒来,石材为了不打扰蓉娘,就让孩子们都去了他的屋子。这接下来的几个时辰,都没干什么事情,晚上的时候,蓉娘还没有醒过来,石材便将蘑菇切成小沫沫,取了姜汁,腌菜,还撒了一点点的葱花,放了很少的盐巴,将中午的玉米糊糊热了下,晚上喝了点汤,又剩了一些留给蓉娘。
这样子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蓉娘喝了三天的汤药,有了点起色,但是也只是调理,苏攸禾这几天来都守候在母亲的身边,无聊的时候,就让大牛带她出去转悠。
这一晃又是半个月,天气渐渐转凉起来。有时候苏攸禾都会被冻得醒过来。
石材每天白天去山里挖些草药,顺便带些蘑菇回来,运气好的时候还会带回来野物,蓉娘就为孩子们做了,一连会吃上好几天。
蓉娘待身子好些的时候,就让二牛领着她去找常嫂子。常嫂子乐于助人,特别对于蓉娘的手艺是备受赞赏,一听说要找绣活儿,就到处给蓉娘找活计。
这不几天蓉娘就接了好几个花样儿。之前因为蓉娘的牡丹被面,很多人还是很乐意她做出的活计的。
这边的苏攸禾也不闲着,每天非要让大牛带着她去山里逛。大牛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