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城禁军统领虽然是钱浅的亲爹顾将军,但内卫和禁军中有多少人是何丞相的人,有多少是崔大人的暗线,都说不清。因此穆熙敬才派钱浅堵住宫门,拦住人,等辅政大臣全部到齐,尤其是掌兵符的靖国公到场后,再让他们一齐进宫,几方势力相互制衡之下,不会有人傻到轻举妄动。
宫门外,第一个达到的果然是何丞相,他一看钱浅手捧圣旨拦在宫门附近就知道怎么回事了。这老头本来就不把钱浅这个异姓公主放在眼里,又见她年纪小,于是连蒙带吓唬的想让钱浅快速离开。
只可惜钱浅和站在她背后的顾将军就是一步不退。何丞相最后气急败坏,冲着顾将军嚷嚷起来:“顾将军,你就是这样教女儿的?皇上驾崩,你们却将宰相拦在宫门外不让进宫,你们是想谋反吗?”
“丞相大人慎言!”自己当过帝王的钱浅自然不会被何丞相这小小阵仗唬到,一身白衣的她紧盯着何丞相,眼神中压迫感十足:“本宫是太皇太后亲封的公主,何时轮到顾将军教养。先皇驾崩,圣上灵前登基,特命本宫前来迎候宣旨,还望丞相大人稍安勿躁。”
“既然与此,公主还请尽速宣旨。”何丞相压着火,耐着性子说道:“皇上驾崩,皇后娘娘恐伤心过度六神无主,老臣急着进宫。”
呵呵……新皇上是穆熙敬,特么哪来的皇后娘娘。钱浅不为所动,淡淡瞥了何丞相一眼,语气镇定地又重复了一遍之前的话,好像复读机:“先皇驾崩,圣上灵前登基,特命本宫前来迎候宣旨,还望丞相大人稍安勿躁。”
第1186章:皇上,请您尽快回宫(33)
钱浅需要堵住的果然不止是何丞相,第二个到达的是穆熙敬的亲舅舅大司空崔大人。这位崔大人一到就开始和何丞相一唱一搭,闹着要立刻进宫。可惜钱浅还是不为所动,硬是扛到了辅政大臣之一的太尉大人到场。
很显然,太尉也是个明白人,钱浅冲他微微一点头,他立刻撸了袖子冲上来帮忙,当场和何丞相争辩起来了。两人吵了半晌,直到四位辅政大臣悉数到场,钱浅哗啦一下抖开圣旨,也不去管仍在争辩的太尉和丞相,自顾自的开始宣旨。
这份遗诏很简单,就是一份托孤诏书,将十五岁的小皇帝穆熙敬托给了靖国公、太尉魏大人,尚书令王大人和光禄大夫卢大人,又封了他们四人帝师称号,赐御前行走。
诏书一下,何丞相和大司空崔大人的脸色都很难看,但钱浅才不管,宣了旨,带着顾将军转身就走。王公大臣们一窝蜂的跟在她身后,往养心殿而去。
灵前登基的穆熙敬一身白衣,直直站在养心殿门口,接受朝臣们第一次的跪拜。十五岁的少年在火把的照映下面容整肃,已经颇有几分上位者的威严。
十日后,皇帝驾崩新皇登基的消息传到了边关,十五岁的先锋官秦霆煜收到消息后,骑马去了最近的小山,站在山上遥望京城方向的天空。
皇上驾崩了,太子殿下终于登基了,小阿满她……还好吧?
已经三年多了,秦霆煜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和顾凭澜通信,总是会问问钱浅的情况。只是他身在边关,就算知道穆熙敬和钱浅在宫里过得并不轻松,他也帮不上什么忙。
再等等吧,秦霆煜牵着马,慢慢从山上走下来,一边走一边激励自己,还是要更努力些,争取三年之内回京。再过三年,他就要十八岁了,一定得赶在阿满及笄前回京,省得自己从小就看中的媳妇被别人叼走了。
因为惦记着早早回京娶媳妇,秦霆煜在今后的日子更加努力。他果然是个文韬武略的天才,锋芒几乎遮掩不住,武功高强,领军指挥的能力也不容小觑。再加上秦霆煜从小受到靖国公的严格教养,身上并无世家子弟高高在上的骄气,与普通士兵一样同行同坐,极其平易近人。
秦霆煜人缘好,实力又强悍,年纪轻轻就坐到了中郎将的位置上,整个军中却无人不服,在边关的威望一天比一天高。
pk双主角之一的秦霆煜在边关混得风生水起,而少年皇帝穆熙敬很显然就没那么得意了。作为一个被架空的儿皇帝,穆熙敬很显然还处于“与人斗其乐无穷”的阶段,无论后宫还是前朝,到处都是他要斗争的对象。
对于憋屈的皇帝穆熙敬而言,敌人到处都是,而他的盟友,说起来也真的只有钱浅和卫国公一家。真正坐上那张御座之后,穆熙敬的处境与他在东宫当太子时并没有太大区别,他还是个“橡皮图章”的作用。
作为穆熙敬的盟友,钱浅也很忙碌,她的主要工作是在后宫,主要斗争对象就是一位,以前的皇后娘娘,现在的何太后。
皇后娘娘已经成为了太后,然而后宫大权还是牢牢掌握在她的手中,她甚至都没有像以前的皇太后一样,住到宁寿宫,而是继续居住在皇后娘娘的正殿凤栖宫,继续向整个后宫彰显,她才是后宫的主人。
虽然先皇三年丧期未过,皇后不能明着给穆熙敬相亲,但谁也不能阻止她时常将自己的内侄女接到內宫来住一段时间。何家小姐长住后宫,在御花园与皇上来个偶遇什么的也很正常不是吗?
后宫麻烦事多,前朝也不清净,除了牢牢抓住权柄不撒手的何丞相和崔大人,其余四个辅政大臣哪个也都不是省油的灯,包括秦霆煜的爹靖国公。
大约是手中掌握的权利大了,心态就很容易变化,很快前朝四位辅政大臣就与何丞相、崔大人斗成了一团,凡是都要整个高下,谁都不服谁。
谁都没想到,最先倒台的居然是太后娘娘的亲爹何丞相,说起来这件事跟钱浅还有点关系。
穆熙敬登基,唯一坚持过的事就是将钱浅封为镇国长公主,赐牌子,准许随意出宫。这件事引起了言官们的巨大反弹,大家都认为,未嫁公主随意抛头露面宫外行走实在太不得体,极其不符合这个年代贵女们的言行规范。
就连钱浅的亲爹亲爷爷其实对于穆熙敬的这道圣旨都颇有微词,认为对于孙女的名声没什么好处。但无奈穆熙敬还是固执地坚持,因为身边虎狼环伺,他能信任的人实在是太少。
钱浅第一次出宫,自然是回了家,公主仪仗摆了半条街,排场大的很,在家呆了半日,钱浅又回去了,似乎就是在家里呆了一天,陪着卫国公夫人吃了一顿饭,和自己的母亲说了半日话。
公主仪仗车马缓缓走过长街,直接进了宫门,两排宫娥婢女随侍两侧,引来无数人围观。坐在凤栖宫的皇太后知道后冷笑一声:“到底不是真正的龙子龙女,果真小家子气。一朝得势,便要炫耀不休。她这样蠢蠢的倒也好,日后好拿捏。”。。
跟钱浅出宫的宫婢足足有三十六位,其中有十六位是上了年纪的嬷嬷,谁都没发现,出宫三十六位,回来成了三十七位,有个上了年纪的仆妇被钱浅夹带了进来,先安插进了钱浅怡心苑的小厨房。
这位妇人并不是旁人,正是前樾山侯夫人,以前谢贵妃的长嫂。当年谢贵妃出事,崔大人和何丞相趁火打劫,联手将樾山侯拉下马。他们既然决定冲谢家下手,做事自然不留余地,但钱浅和穆熙敬商量之后,还是觉得留个后手。
当年的两个小孩子想办法给卫国公夫人捎了信,托她想办法将樾山侯夫人保下来,卫国公夫妇左思右想,还是决定就按照十六皇子和孙女的意思办。
第1187章:皇上,请您尽快回宫(34)
樾山侯夫人,是穆熙敬留给自己的棋子,当年樾山侯被崔大人和何丞相联合扳倒,樾山侯府迅速衰败,她作为当年的侯夫人,被判了发卖为奴。
侯夫人不在乎自己是不是会被卖到什么可怕的地方,她只想保住自己的孩子们。当年她的女儿已经嫁人,侯夫人知道,樾山侯倒台,女儿在夫家的日子会难过一些,但不至于受太大的牵连,她主要担忧的是被判了充军的两个儿子。
卫国公夫人托了人在市场上将侯夫人买回来之后,樾山侯夫人跪在卫国公夫人面前,赌咒发誓愿一辈子效忠国公府,唯一的条件就是,请卫国公保下樾山侯的两个嫡子。
卫国公答应了侯夫人的要求,用两个囚犯换回了樾山侯的两个嫡子,但卫国公也没放樾山侯嫡子自由,反而在江都附近买了个宅子,将樾山侯嫡子远远送到那里养了起来。
对于这个结果,樾山侯夫人已经十足满意。她的两个儿子是被判了发配充军的钦犯,能找个地方安安全全不受罪的娶妻生子、平安终老,已经是最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