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穗一口气记下来,然后看看剩下的几个品种,顿时宽面泪得很。
原来秦淮说的话不是诳她,真的大部分都是菜种,花种只占了很少的一部分,也可能是因为有些花种不适合兖州水土而没发芽。
而黄老爹不认识的那四五个品种,其中三种开花的植物金穗两眼一抹黑同样不认识,两种不开花的,长得娇娇弱弱的,似乎一场风吹雨打就能枯萎了。
所有的植株保存得很好,山岚认得的应该也不少,大概是想等金穗回来再处置,因此才没动。
金穗不敢动那几个“稀有品种”,和珍眉联手把家常蔬菜、家花野花一类都移植到黄家的菜园子里,四株向日葵就种在菜园东头的沟壑里,以便它们长大后天天向太阳。
因黄老爹说要等到贞节牌坊之后才会再议搬家的事儿,金穗便不急了,专心侍弄那几朵花。
大概是她太过悉心呵护的缘故,娇花更娇,一场春雨下来那两株弱不禁风的竟然给淹死了。
金穗欲哭无泪,倒是后来秦雁知晓了来葬花,面有悲色地安慰她:“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穗姑姑,莫伤心了。”
金穗抖了半天,确认自己被雷倒了,好半晌后才僵硬地问她:“你哪儿来的感慨?我们村里娃儿见多了落花落叶,也没见谁葬过一回花儿啊?”
那句诗,金穗不想追究什么盗版不盗版了,反正她不是龚自珍。
何况,她根本不是为化作春泥的落红而伤心,而是为自己没能看到果实而失望。
“嘻嘻,不是啦,”秦雁终于恢复正常了,揪着手指道,“是师傅们组织了春游,恰好和城里的娘娃儿们撞在一起,正好并作一堆热闹热闹。她们鼓捣的这个名堂,葬的是王家村桃园里的桃花,不少娘娃儿哭鼻子抹泪的,我听一个娘娃儿念了这句诗,就问了来背下。倒是蛮有趣儿的。”
金穗心中一动,问道:“这是那娘娃儿作出来的诗?”
她扯着自己的衣摆,竟然有些激动。
秦雁却忽然哈哈大笑,眼角沁出眼泪。
金穗便知自己闹了个乌龙,脸红了半边。
“她敢作这个诗吗?这是咱们高祖皇帝作的。穗姑姑,原来你不会背诗啊!”秦雁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长久以来在金穗面前的自卑感一下蹭蹭蹭升级为优越感。
金穗窘迫,小金穗读的诗是席氏教的,都是些浅显的诗词,而且因她年纪小,也没学多少,倒是启蒙的《三字经》一类学的多些。后来黄秀才接手她的教育,严苛地教导什么《烈女传》《女戒》《女训》,要把小金穗打造成标准的三从四德的古代女子。
正经的诗文,她倒真的没学过。
金穗头一回被人看以文盲的眼光,心里那个苦滋味,前世十六年寒窗白苦读了。
秦雁与金穗相熟已久,早把她当做自己的知心朋友,不忍她难堪,拉起她的手道:“穗姑姑,我乱说话,你莫放心上。你这聪明,现在背肯定比我背得快。”
想起金穗家的书已经全卖了,秦雁又体贴地道:“等我下学回来,把师傅们交代背的书背给你听,跟你进了学是一样的。”
金穗心中暖烘烘的,缓缓拉起嘴角,露出个最真挚的笑:“我……”
刚说一个字,黄老爹从屋外进来,笑问:“说啥呢?这开心?”
秦雁便把自己要教金穗背书的事儿说了。
黄老爹的双眼在夕阳里微微黯然,金穗忙推着秦雁,故作大惊小怪地道:“哎呀,你刚还说要去前头堰塘里赶鸭子的,天儿快黑了,我和你一起去,再晚了,小心五奶奶要生气。”
鸡瘟过去后,秦五奶奶家的鸭子死了大半,只剩下四只还活着,每天当宝贝似的,有她一口吃的,便饿不着鸭子,有时还专门让孙子去河里摸河蚌贝壳给鸭子加餐,看得比眼珠子还金贵。
第177章 薰衣草
连年余见天地守在济民堂对面的客栈里,每天如盼着母鸟归家的雏鸟似的,一天中最主要的事务竟成了伸长脖子等待顾曦钧回济民堂。
他本是个浮躁性子,又是个闲不住的,无所事事到全身骨头发痒的地步,若不是他师父祝叶青有交代,担心顾曦钧被逼急了会逃走,他才不会乖乖呆在这儿。
顾曦钧还能去外面采采药,而他人生地不熟,只能呆在小小的客栈里,这个样子竟不是困住了顾曦钧,而是困住了盯着顾曦钧的他。
故而,黄老爹在与臭着脸的顾曦钧采药归来后,特意来找他,连年余忙热情地迎接:“黄老太爷,今儿什么风把你老人家吹来了?”
黄老爹与祝叶青年龄相差不大,因祝叶青保养得好些,倒是显得黄老爹年纪大多了,加上黄老爹是姚家恩人的公公,连祝叶青都以礼相待,连年余便叫了“黄老太爷”。
黄老爹与连年余见过数次面,算是认识了,也不与他多客套,问候两句他师父是否安好,便直入主题,说道:“也没啥重要的事儿,只是来多嘴问一句,前些天儿祝掌柜说要我们祖孙去梁州,过了这许多天儿没下文,是不是还做准儿?”
“自然是做准的,”连年余没有丝毫犹豫,好言安抚,“我师父给银子你们家不肯要,你说是不该得,我师父却觉得该给,这笔账我们如今不分彼此,便罢了。得先等着秀才娘子的贞洁牌坊立好。黄老太爷,要是黄姑娘的病需银子使,莫跟我见外,只管吩咐便是。”
黄老爹笑道:“我不是着急,毕竟兖州住久了不觉间当成自己的根。想多住些天儿还不能呢。是我家孙女儿,今年有八岁了,她爹去世的早,我又是个碰书没碰锄头时间长的,想着要是不急着去梁州,先让她去上学才是正理儿。有你的话,我就放心了。”
连年余微顿,沉吟一会儿,对老实巴交的黄老爹道:“这个事儿早晚说不得……”
连年余连忙改口,讪讪笑道:“倒不是我拦着黄姑娘进学堂。而是牌坊不知什么时候就立好了,到时黄姑娘学不了几天要上路,女师傅们要说我们折腾呢。”
黄老爹不着痕迹地略皱眉。道:“我昨儿的夜里问了我们村长,说是牌坊还得两个月便立起来了,这个时间不长不短的,多少背几首诗却是能够的。”
昨天他听秦雁说金穗连夏高祖留下的诗都不会,心里酸涩不止。席氏教导金穗时不知为什么偏偏略过了夏高祖的诗词不教,而他儿子黄秀才只知给闺女灌输三从四德的贞洁烈女思想。
他清楚记得,那会儿小小的金穗背会了三从四德要会写,会写了要理解其意,理解了要会举例,全部融会贯通了。还得倒背如流。反反复复的,小女孩被折腾得不清,却不敢哭不敢反抗。只知一味顺从好减轻她父亲的痛苦。
这说明,金穗从小受的教育不是按照正常来的。
连年余略作寻思,笑着回应道:“黄老太爷,我看黄姑娘娇娇弱弱的,上学堂不知能不能吃得消。既是还有两个月才立好牌坊。黄姑娘能不能进学堂不需问我,您自个儿瞧着怎么对姑娘好怎么来。这事儿啊。问顾大夫不是更便利?”
“顾大夫这几天儿不晓得咋了,总是不肯理人,出口的话带着酸味儿,我哪儿敢问他啊?”
黄老爹苦笑,心下却是猛地一沉,连年余数次推诿,耍起了缓兵之计,看来姚家得罪傅池春得罪得不清,他和金穗难免受到池鱼之殃。
和连年余告辞,黄老爹走出客栈,也没回济民堂,而是大步朝城外走去。出了城,大中午的太阳明晃晃的,让他微眯起了眼。
傅池春吗?这人果真与姚家有不解之仇,且在姚家势微之时崛起,出身卑微,后台却硬,手段狠辣。
明明是炽热的太阳,黄老爹心底却泛起一丝寒意,席氏真会招祸啊!
这头,连年余先去交代一番顾曦钧金穗身体孱弱,不可多思多劳的话。顾曦钧从头到尾冷着脸,连冷哼都欠奉,自顾自地整理病理笔迹,甩都不甩连年余一眼。
连年余冷汗直流,顾曦钧连祝叶青的面子都只肯看两分,何况他呢?到底求爷爷告奶奶,只差抱他大腿了,顾曦钧才漠漠地“嗯”了一声,算是答应了。
说动顾曦钧,连年余喑哑了嗓音唤来小厮取纸笔,给祝叶青写了一封信。
第二日,黄老爹探询地问顾曦钧,依照金穗的身体状况是否能入学堂,顾曦钧冷冷地吐出一句话:“你想她的病拖到她离开学堂的那天,你便让她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