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包工头一个激灵翻身想要躲开,却绊到了床边的板凳摔倒在地。这一摔,让他彻底处于劣势,他看见她老婆扭头看他,以为自己今天得交代在老婆的剪刀之下了。然而,他老婆只是看了他一眼,接着竟然扭头走到床边坐下,随手抓起床上的薄被子,一剪刀、一剪刀地剪了起来,视他为无物,又像是把那被子当做是包工头,稳当但缓慢地剪着。
包工头吓坏了,他从地上爬了起来,随手抓起放在床边的木板凳作为自卫工具,然后试探着轻轻叫她老婆的名字,想看看她是不是在梦游。他老婆听见他的叫唤时,停顿下了动作,抬头看了他一眼,但很快又埋头继续剪被子。包工头手里拿着一张板凳,愣站了半晌,这才想起走到门边把灯拉开。
灯亮之后,包工头站在门边,又叫了他老婆几次。但每一次,她老婆都只是抬起头来瞥他一眼又继续剪被子。那种眼神很平常,并不会让人感到恐怖。包工在确定她老婆似乎并不“危险”之后,就慢慢走近了,试图夺下老婆手里的剪刀。但这时候,他老婆却忽然生气起来,而且力气非常大,用力一撞,就将包工头撞开老远。随后,她继续埋头剪她的被子,仿佛这是一项神圣的使命,无论遇上任何的艰难险阻,她都必须完成任务。
此后,包工头开门叫来了家人。在农村,亲戚都住得很近,一招呼,左邻右舍的亲戚都出来了。包工头叫上几个壮实的年轻人,试图去抢夺他老婆手上的剪刀,但根本制不住。最后没办法,也只能让她继续剪。等一床棉被都成了棉絮和布条,她老婆也累了。起身将剪刀放回原处,然后就自个回床上躺着了。到了第二天早上,大家问她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儿,她看着满床的布条,也是一脸的惊恐。捂着嘴巴说:“哎呀,怎么又这样了!”
在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之后,包工头在家呆了一周。在这周内,她老婆又发作过两次,一次是夜里,一次是下午。下午那次,她老婆前一分钟还在厨房里忙活,忽然就跟被什么东西附体了一样,直径走回自己房间里,摸出剪刀开始剪床单。剪一个小时左右,她就会清醒过来。包工头在城里生活的时间比较长,不太相信乡下人的迷信思想。在他看来,自己老婆并不是什么鬼上身,而是精神上出了问题。于是,他带着老婆到城里求医。精神科医生认为这是“癔症”,癔症是一种神经症,在不发作的情况下的神智非常清醒、智力也没有任何问题,甚至这包工头的老婆性格还十分开朗、健谈。包工头心肠也不算坏,不愿意把老婆送去精神病院跟疯子关在一块儿,所以才找到了王老师。
癔症虽然是由心理问题所引起,但这种毛病出在人的潜意识层面上,人本身根本“意识”不到问题,所以一般的心理咨询手段对癔症患者来说基本上是没有用的,只有通过催眠唤醒人的潜意识会有一些效果,但王老师本身并不擅长催眠,同时他也认为催眠这玩意有点玄,它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但副作用也是巨大的,在通常情况下,他不太支持催眠。
如此,他只得跟包工头说,癔症这问题他解决不了。不过他可以肯定,包公头老婆之所以会患上癔症,是因为包工头常年不在她身边、他们俩又没有孩子。一个正直壮年精力旺盛的女人,如果精力多了没处使,时间长了没病也会憋出病来。更何况,这包工头的老婆发病后不干别的,专门拿着一把剪刀剪布条。你想想看,这为什么?剪刀具有“阉割”的象征意义,换句话说,包工头的老婆,很可能在潜意识中认为,这样的丈夫不如阉了好。包工头听了王老师的分析后,一脸惊恐,随后,他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回去了。
一年半后的某一天,包工头忽然找到王老师,并且送给了他一面“再世华佗”的锦旗。包工头十分感激地对王老师说,在听了王老师对他老婆病因的分析之后,他感到很内疚,因为他老婆的毛病是他造成的。于是,他回家陪了老婆几个月,接着他老婆就怀孕了,生了个儿子。此后,包工头的老婆一心扑在儿子身上,再也没有犯过病。
对于这个案例的喜剧结局,大家听后都十分欣慰。与此同时,我也在加快自己找男朋友的步伐,因为这个案例让我深刻的意识到,□□和繁殖是生物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意义。
第3章 拍肩膀
那是夏末秋初的一个星期二的下午,这天并没有访客预约咨询,在整理好资料之后,六点差十分,我收拾包包准备下班。就在这时,我接到了一位母亲打来的咨询电话。
来电咨询的这位家长,姓钟,是一位单身母亲,与丈夫离婚五年,独自抚养14岁的儿女。
钟女士是一位临床外科医生,平时工作十分忙碌,对孩子缺少关心。但据她说,她的女儿很懂事,生活一向独立自主,对母亲忙于工作偶尔疏忽了自己这件事表示理解,甚至常常很乖巧地为下晚班的母亲准备饭菜。虽然生长在单亲家庭,孩子与父亲之间的关系维系得不错,周末会到父亲家里住,孩子性格开朗活泼与父亲再婚的继女也相处得很融洽。
简而言之,这是个很让人省心,各方面都很好的孩子。
一个多月前,钟女士发现女儿的行为有些反常。整个人忽然变得沉默寡言、战战兢兢,好像在有什么心事、又像在害怕什么。有时候钟女士看她坐在那发呆,轻拍一下她的肩膀,她竟然吓得惊叫起来,一脸恐惧。有时她会问母亲一些奇怪的问题,比如:“妈妈,人死了会怎么样?”,这样的问题让钟女士不知该如何回答。
人到了一定的年纪,大约都会追寻自己为何而来、将去何处的问题,同时,也会对必然要面对的“死亡”感到恐惧。于是钟女士说:“人都难免一死,所以活着的时候一定要过得愉快,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但钟女士的话对女儿显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她依然处于惊恐、紧张的状态。接着,学校老师也打来电话,称钟女士的女儿最近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有一次甚至在课堂上忽然站起来尖叫,情绪完全失控。与学校老师沟通过之后,钟女士更加担心,仔细询问女儿,孩子说快升初三了,课业压力大,导致睡眠不好,经常做噩梦。
钟女士本身是学医的,根据女儿的状态,她认为有可能是学习压力过大导致的神经官能症。于是,她向学校请了一周假,自己也请假回家照顾孩子饮食、陪孩子一块去做瑜伽、游泳,不断开导孩子,希望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整,让孩子的状态有所恢复。
可是,现在已经一个多月了,孩子的状态非但没有改善,反而越来越严重。经常将自己反锁在房间内、拒绝进食、砸东西、尖叫、脱光自己的衣服、抓掐自己。
周五的下午2点,恰好是吴半仙、吴老师的坐诊时间。当天预约来访的是一位因夫妻感情问题导致重度抑郁的女士。在那位女士走进咨询室后,大约过了二十分钟。前台小张带着一对夫妻和一个孩子走进咨询中心办公室。这对夫妻,正是前几天打来电话的钟女士和她的前夫。至于那个孩子,打一见面起,她的模样就让我吓了一跳。
少女披头散发、面容憔悴、不断哆嗦,牙齿上下碰撞发出咯咯的声音。她穿着一件无袖的圆点睡袍和人字形的拖鞋,整个人已经消瘦得没有人样了,被她父母半拖半拽地拉进咨询中心。在她走近之后,我看到少女的脸上、肩上、手上、脖子上都有深浅不一的抓挠痕迹,有的已经凝成血痂、有的则还透着嫩红。她抱着她爸爸,整个头埋进爸爸的胸口,斜着眼睛打量周围,神情紧张犹如惊弓之鸟。
因为吴老师事先交代过,我在请钟女士进行了简单的登记之后,就带他们一家三口走进另外一间空着的咨询室,让他们坐在沙发上等候,又给他们倒了茶。这时咨询师张从简和冯涛也走了进来,让我在一旁做记录,吴半仙做完隔壁的咨询之前,他们先了解一下状况。
张从简与冯涛询问了小姑娘几个简单的问题。比如,“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在哪个学校读书”、“学习成绩怎么样”、“什么时候参加中考”、“在班上有几个关系好的朋友”等等。
小姑娘虽然一直处于精神紧张的状态,不肯抬头与两位咨询师有目光上的接触,但对于他们的问题,也算是对答如流,并且接受理解能力与语言逻辑没有任何问题。也就是说,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