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人当道之梦回双龙-第2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时,中土有七王叛乱,这个时间还会大大地缩短。到了东汉末年,此时匈奴分裂之后,已经被削弱的利害。可是中土又是大乱,它又开始能威风一阵了,而此时鲜卑更是趁乱而起。三国归晋,中土重新统一。可惜不久就出现了“八王之乱”,使得中土重又内乱不休,实力削减。匈奴、鲜卑这才又得到了壮大。之后才有了匈奴、羯、鲜卑、羌、氐。五族入主中原。可见只要中土一旦统一,那么草原上的势力再强大也是无法匹敌的。杨坚统一全国后,北疆各族也不得不对他称臣。可见如果一旦吴浩统一了中土,那么就是东突厥灾难的开始。”
“义弟,高风险才有高回报。无风无险就能获得大成功的事情这个世界上恐怕不多。进军长安对我来说自然是有一份私心,但是对于义弟你来说,这也是一次难得的甚至可以说是唯一地一次机会!”李世民向着众人拱了拱手:“言尽于此,这主意自然还是要义弟自己来拿。世民先行告退了!”
李世民缓步走了出去,突利张嘴欲叫,迟疑了一下。终于没有叫出口来。
“可汗!”  康鞘利和赵德言同时叫道。
突利摆了摆手:“你们的意思我已经知道了。不要再说了。让我好好静静地想一想。”
二人正要告辞。突利又说道:“不知道潼关那边战事如何?”
“可汗,你的意思是想看一下少帅军的战斗力是不是普遍如此?”  康鞘利点了点头:“可汗想的确实周到。万一少帅军是只纸老虎。故意挑了两支最能打的军队。集中了所有投石车和床弩放在河东县和汾阴县城,为的就是把我军吓退,那岂不是正好上了他们的当。我立刻派人前往潼关去打探消息!”
李世民心事重重地回到了自己的营帐之后。长孙无忌和庞玉立刻迎了上来。
不待他们开口,李世民就拉着庞玉的手说道:“庞兄,你要辛苦一趟了。即刻前往长安故城,对我父亲说:援军已经不可能到了,让他们迅速突围吧。其他东西都不要管了,能冲出多少人是多少人。突围之后,就直奔河东而来。突厥军队估计还能在此地驻扎四至五天。”
“世民。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了吗?”  长孙无忌忧心忡忡地看着李世民。
“咳,生不逢时其奈何!”李世民长叹了一句:“长孙兄,我看你还是先走一步,赶回太原,告诉元吉。做好准备。”
李世民压低了声音说道:“就算少帅军不追击,突厥兵也已经是吃了大亏了。我们在太原的粮食一定要转移,藏好。如果被突厥人顺手夺了去,那我们可真是没有一点活路了。”
“联军还有数十万,未尝不能一搏……”  长孙无忌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李世民打断了。
“突利并不傻,康鞘利和赵德言也都老谋深算。这个时候还要他们进军长安,那也太小看他们了。刘武周向来是唯突厥人马首是瞻,突厥人撤兵,他哪里还会留下。剩下一个薛举,就算他想为子报仇,也是独木难支。我刚才侃侃而谈,也不过就是想让突厥兵晚几天再撤走。少帅军虽有新型的投石车和床弩,在野战之时,面对突厥骑兵,却是作用有限的很。因此只要父亲他们能够逃至河东,少帅军未必就敢追赶!”李世民对着庞玉深深地一拜:“庞兄  ,世民拜托了!”
庞玉慌忙回拜:  “公子放心!庞玉死也要把信带到!”
然后庞玉在地上给李世民磕了个头:“公子,庞玉去了!”
李世民看着庞玉的身影渐渐远去,良久,方才说道:“我当初真是小视了天下英雄,极力的撺掇父亲出兵,没想到弄到了如此下场。咳!我真是不孝子孙啊!”
“世民,你言重了!就算退往太原,咱们暂时靠着东突厥。凭着你的才干,有个三、五年李阀一定能够重新恢复元气!”  长孙无忌劝慰道。
“三至五年,三至五年!”李世民反复的念叨着,然后颓丧的说道:“可惜,我看用不了一年,少帅军就能够统一中土了。他怎么可能给我们三、五年时间。就算他给了我们三、五年,我们恢复了元气。可是到那个时候我们的那点实力和他相比简直是不值一提。他只需在攻打突厥是派一员大将就能轻松的我们给消灭了。回到太原,也不过是苟延残喘而已。哪里还谈得上有什么作为?”
长孙无忌无语。
李世民长长的叹了口气:“我从小自负有经天纬地之才,现在才知道实在是太自大了。出身门阀的我比之白手起家地吴浩差地那真不是一点。有时候,我在想:如果这个人一直呆在海外,这个世界是不是会有所不同呢?”
长孙无忌依旧无语。
“长孙兄。你说如果我李阀转投于他,他会如何对待我?”李世民问道。
“听说此人常说一句话:英雄莫问出处。少帅军中寒门士人甚多,但是对于世家弟子他也并不排挤。独孤阀不就很受他重用嘛!”  长孙无忌回答道:“看吴浩行事虽然有些特立独行,古怪的地方甚多,出手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章法,但是倒也很有一番道理。”
“说地是,吴浩如果一统天下,应该能算的上一代明君了。”李世民话锋一转:“可惜,吴浩不知为何,处处和我李阀作对。先是劫持了秀宁,然后把她……手段可谓残忍。接着多次在各地撒播谣言。弄得我军还未进关中,已经是臭名远扬,百姓无不望风而逃。好不容易终于说动了王世充,他就提兵入关。似乎从一开始他就处处加倍提防我李阀。投靠他;那还不是自寻死路。大丈夫死则死亦,岂能把生死交在别人手上,靠痛哭流涕去博取同情,苟延存活呢?只是恐怕要连累长孙一家了!”
李世民说到这里,摇着头慢慢回帐了。长孙无忌跺了一下脚,连夜直奔太原而去。
第二十五章房谋杜断
  第二十五章房谋杜断
吴浩这段日子倒是逍遥得很。把政事推给了贾闰甫,军事上的事情则交给杨公卿和李靖。长安的原隋朝官员有不少留任的,原本这些人是要吴浩拍板的,不过吴浩一骨脑全给推了,理由也很充分,如今对外他正是重伤在身,不便见客。贾闰甫、杨公卿、李靖等人忙着接手各地的官员,整编各地来投的隋军和一些小股义军,忙得是叫苦不迭。吴浩倒是笑嘻嘻的对他们说:“这是给你们压担子,充分相信和重用你们的才干,你们一定要好好珍惜。”让三人哭笑不得。
唯一让吴浩有些遗憾的就是自己现在算起来也算有四个老婆了。两个正式的,两个已然是事实婚姻了。可惜商秀珣和沈落雁去见宋缺和杜伏威了。婠婠被派去洛阳组织民夫搬运永丰仓的粮食去了。剩下一个师妃暄,吴浩原本就是想把婠婠支到洛阳去,然后利用这段难得的可以独处的时间,加深一下和师妃暄的感情,让她彻底摆脱梵清惠的阴影。可是没想到师妃暄对于吴浩交待给她的事情——征集长安百姓组织成民夫队去永丰仓运粮,无比认真,或者说热情高涨。组织民夫之后,又亲自参加押运去了。这弄得吴浩真正成了一个孤家寡人,还有口难言。
吴浩终于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即便到了现代,男人们只要生活能够过得去,都不希望自己的老婆在外面工作。原因很简单,女人之中也有不少是有了工作。就可以不要老公地。自己四个老婆都成这样了,何况一个呢?
吴浩烦恼:四个都在,烦闷,头痛;四个都不在,孤单,头痛。
几天后,吴浩实在是闲得不行了。每日里和阴显鹤对练成了他最为郁闷却做的最多的休闲活动。于是他主动找来了贾闰甫,提出要帮他分担一点政事。贾闰甫自然是乐得合不拢嘴。由于吴浩不能见客,于是他主要做的事情就是甄别一下那些投靠少帅军的原隋朝大臣的资料。其实吴浩是闲得无聊,希望能在那一堆纸片里找到几个自己知道的名人。想不到只过了一个上午,还真找到了一位——原隋隰城尉临淄人房玄龄。
吴浩自然是大喜过望,这位历史上地唐初名相因为汉王杨谅谋反,受到连累,迁徙到了上郡。赋闲在家,听得少帅军取了长安,特意来投奔少帅军的。贾闰甫已经任命他为记室参军。吴浩一看,二话不说,立刻任命房玄龄为长安总管,主理长安政务。贾闰甫虽然有些吃惊,不过吴浩用人素来不拘一格,而且凡是那些被他破格提用地人几乎都是大才。从来就没有错过。而且贾闰甫也见过房玄龄,确实很有才干,只是由于原来的官职不高,才先行委任他为参军。
见到了房玄龄的名字,吴浩自然就想到了杜如晦。“房谋杜断”,二人乃是唐初最杰出的宰相。吴浩自然是不能放过,于是立即命令贾闰甫和尤俊达速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