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连价格都知道?看来真是做足了功课才来的。罗依取过银票,交给罗久安验明真伪,然后问他道:“二十天交货没有问题,甚至还有可能提前交货,只是我该去哪里寻公子?”
范景飞道:“我住在长乐街屈府,你到那里寻我便好。”
此刻他面带微笑,语气温和,同他刚进店寻茬时的模样判若两人,罗依微微愣神,随后让罗维写一张条子给他,作为凭证。罗维取来笔墨,一面写条子,一面得意地道:“我说的没错罢,嫌货才是买货人。”
罗依隐约觉得没有这么简单,但却懒得深想,她是个裁缝,只要有买卖就接,哪管那么多。
突然之间,罗依接了这样一笔大单,这对于日渐惨淡的罗家裁缝店来说,实在算得上是大喜事一件,因而人人欢欣鼓舞,簇拥着把范景飞送至门外。
范景明仍然立在后门边,神色晦涩难辨,范景飞却不再看他一眼,径直翻身上马,抬手甩了个响鞭,潇洒策马离去。
“他刚才说他住在哪儿?”
罗依正喜滋滋地准备把银票收好,忽闻有人问话,抬头一看,却原来是仍然立在后门边没走的范景明,此刻的他脸色隐隐发白,双目无光,竟有些失魂落魄的样子。
罗依看着他愣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他问的是范景飞,如实答道:“范景飞范公子说他住在长乐街屈府。”他姓范,却住在屈府,应该是客居罢,不过这和罗依没有关系,只是范景明在听到她的回答后,脸色更是白了几分。
罗依担心他就此晕过去,连忙轻声唤罗维,让他过去扶一把,但范景明没等罗维近前,就转过身,回房去了。
罗维见他身形虽还算稳当,但脚步却明显虚浮,一看就是强作镇定,不由得担心起来:“范公子不会有事罢?”
罗裳凑了过来,道:“定是刚才那个范景飞气着他了,也不知是为了甚么。”
常氏的八卦之心虽说比罗裳更胜几分,但到底年长些,很是实际:“不管是不是范景飞气的,但他是住在我们家,若是出了事,可不好担待。”说着就催罗维跟去瞧瞧,能开解就开解,不能开解,也要寸步不离地守着。
看她这样儿,竟是担心范景明寻短见似的,众人皆认为她小题大作,但常氏却怕万一有事,那屋子以后不好出租,非逼着罗维去了。
常氏把在一旁看了半天热闹的罗长吉赶回后院,拉着罗依半喜半忧:“阿依,一百件褙子,至少得要六十丈的布,而那范景飞又要求用涤棉做,你上哪儿买那么多的涤棉去?”
由于替罗依担了责的是个“货郎”,而货郎只能算是流动小贩,手中的货品不会太多,所以常氏才会有此担心。
高氏道:“要不去找着那货郎,问问他家的布是在哪里买的?或者让他去多进些来买给我们?”
罗依想了想,觉得要让她躲在小巷里一次性购买六十丈布,然后再搬回来,实在是个大工程,于是道:“我先找那货郎把货订好,然后分批分批地买回来,不然突然运这么多布进店,只怕左邻右舍都会来打听,到时这事儿一传十十传百,传到周行头耳朵里,他又要不安好心了。”
罗久安深以为然,对她这提议大加赞赏:“阿依说得是,须得防着周行头,行事要谨慎,不然怕他又同上回一样,非定出个甚么行价来,逼着我们卖高价,害得客人们都不敢上门。”
小批量购买,既省却了麻烦,又防了周行头,正好。罗依对此结果很满意,又想到明日最好一大早就出门,免得常氏和罗裳非要跟去,便告了声乏,回房准备洗洗睡。
罗裳跟了进来,脱下新衣,小心叠好,然后凑到罗依跟前,神秘兮兮地问道:“姐姐,你可听说过淑然这名字?”
第三十四章偶遇
“听过啊。”罗依奇道,“不是才听订货的客人范景飞说过?我的记性也没有那么差。”
罗裳连连摇头,道:“姐姐,淑然,长乐街屈府的屈淑然,你忘了么?”
看这样子,罗裳竟是认得这个屈淑然的,可罗依是个冒牌货,哪里记得从前的事,只得含混应付:“我哪里还记得这些。”
她的敷衍,丝毫未减罗裳的八卦兴致,反而使她更多了几分分享的喜悦:“屈淑然小的时候,就住在长乐街,那里是他们家的祖宅,后来他爹考中进士,一家人才搬到京城去的。”
“哦,原来她还是我们老乡。”罗依不明白,这有甚么好兴奋的。
罗裳见罗依对她讲的八卦一点儿也不感兴趣,急了:“屈淑然一年前死了,你不知道么?听说她是在定亲的第二天上吊死的”
“才定亲就自杀?”罗依终于露出惊讶表情,“为甚么?她和谁定的亲?”
虽然知道外面没有人,罗裳还是不自觉地压低了声音:“听说是和一户也在京城住,姓范的人家结的亲。”
“姓范?”罗依隐约猜到了甚么,倒不怎么惊讶了。
罗裳继续压低了嗓子,道:“姐姐,我看同屈淑然定亲的人,不是范景明,就是范景飞。不过,究竟是范景明,还是范景飞呢?”
罗依笑道:“管他是谁,这同我们有甚么关系?再说人都没了,说这个也没意思了。”
“倒也是。”罗裳觉得有理,转移了话题,“姐姐,今儿范景飞拿来的那件水红色褙子,不就是前些日子你卖给范景明的那件么?怎么却到了他的手里?”
罗依道:“他们既是兄弟,那便是一家人,或许那褙子就是范景明送的。”
“范景明送给他一件女人的褙子?莫非是送给他娘子的?可不对,那件衣裳的尺寸略大,只有上了点年纪的人穿才合适,我猜那衣裳多半是范景明送给范景飞他娘的我想起来了,范景明说过他是庶出,这个范景飞和他这般不对盘,一定是大妇生的”
罗裳越讲越兴奋,罗依一面听着,一面去打水来洗了手脸,然后灌了个汤婆子,上床睡觉。罗裳见没了听众,失望之极,然而罗依明日还要去找货郎买涤棉,那是正事,为此她不敢把罗依拉起来继续讲,只得也上床睡了。
罗依为了能独自去找“货郎”,第二日特意起了个大早,待起床后,才发现自己完全是多虑了,因为无论是常氏还是罗裳,甚至于高氏,都记挂着要去寻亲朋好友说话,好展示炫耀一下昨天做的新衣裳。这真是,天下女人都一样,哪怕时光倒退千年。
因为不能陪罗依出门,几人有些愧疚,于是推罗成陪着去,然后让罗久安守店,罗依忙道:“你们都穿了新衣裳去走亲戚会朋友才好,那是给咱们店打广告。”说完意识到他们可能不懂“广告”的意思,便换了个说法:“让亲戚朋友们看看咱们家涤棉衣裳有多漂亮,好拉些生意回来。”
众人觉得言之有理,便不再坚持,让她独自寻那货郎去了。
此时已入腊月,各处都是一派准备过年的气象,沿街商铺无不抓紧时机,贩售年货,大街小巷中,货郎的身影亦是比平日里更要活跃几分。因为所要寻找的货郎根本不存在,所以罗依并不着急,沿途看着,慢慢走来。
许多商铺为了吸引客人,都把摊位摆到了外面来,画了童子抱鲤的年画,刻了神仙的桃符,还有许多白巾长衫的读书人,当街替人书写对联,那些字,或工整严谨,或豪放不羁,看得罗依赞叹不已,要不是心里还记挂着涤棉布,几欲就要流连忘返。
看着看着,她突然发现,在那些写对联的书生中,有一人的打扮与他人分外不同,竟身着一袭耀眼朱衣,配着金色的腰带,张扬至极,而此人她居然还认识,就是昨日才刚与她下过订单的客人范景飞。
那一排站在街边,替人代写对联的读书人,一看便是家境非贫即寒,人人穿着朴素,只他一人装扮华贵,偏又垂着头,写得很是认真,好似十分看重这项活计似的。能轻松订购一百件涤棉褙子的人,会缺钱花?他那一身行头,就能抵过这一天的收入了罢?莫非是富贵人家的公子,想要体验生活?
罗依正觉奇怪,就见一青衣男子自街道对面匆匆而来,一路分开过往行人,直奔范景飞的摊位前,却正是昨日被范景飞呼作大哥的范景明。范景明望着范景飞,气得浑身发抖,指着他道:“你,你忤逆父亲,擅自弃学也就罢了,而今居然还当街以字换钱”
范景飞毫不在意他的指责,笔下龙飞凤舞:“我本来就是个生意人,以字换钱又怎么了?难道我这字写得很差?”一句话说完,对联正好收尾,他站起身来,一手执起,一手摸着下巴,问那买家:“你看我这字如何?”
那买家是个妙龄女子,闻言脸先红了一红,方后才答:“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