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晓蔷说:“我没有想到会被人设计了。”
她说:“傲白,你放心,没有事的。我就不相信,他们会做赔本的生意。”
是啊,高成本雇人,低价卖出,还给对方高额回扣,不出问题才不正常。
张晓蔷不甘心,她必须得找出破绽。
罗晋安负责的那个拆迁,短短的几个月内,安置、分流,相当的顺利。
原地安置的楼奠基仪式又隆重举行了。
在出席奠基仪式的人群中,有那个村长和书记的身影,他们站在了队伍的最前面,后面是几个大型的挖掘机。
方傲白不知道这件事,他只知道拆迁的顺利完成,然后改造安置房工程开工了。
这个安置工程是附近十三个自然村的合体,施工方的代表是袁四明,他代表几个施工队发了言,并表示一定要以优质工程回报给广大的村民,不负重望的完成任务,让父老乡亲早日回归自己的家园。
望着以前生机勃勃的农村,现在是即将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
这里是十三个村村民的希望,也是村长和书记的生财机器。
罗晋安的希望也在于此。
的确,他和这个村长书记绑在了一起。
并且将一些工程给了这两个人新注册的公司。
这个公司也有他的股份。
这下子,他们密不可分。
为了保险期间,他和这两个人签定了协议。
他们也承诺愿意接受工地上的标准检查,工程质量绝对符合国家标准。
他们只是想借这个方氏的大平台,更好的从生产制造型企业转型。
毕竟是村长和书记,都算是有见识的人。
罗晋安刚开始时有些小瞧人家了,还从心里嘲笑对方是农民,没有文化和见识的农民。
几次接触下来,就知道了。
这是一批最早南下的农民,早早的在村里兴办了自己的企业,并且成为最早致富的中国人。
和他们在一起,罗晋安也学到了不少的东西。
现在的他,也可以喝下最辣的白酒,可以吃那些带猪毛的耳朵,还有那些他平时认为有些恶心的猪头肉。
吃完,满嘴的麻辣味道、大蒜味儿、大葱味。
媳妇还开玩笑的说:“现在的你品味越来越低了,真成了工地上的搬砖的人。”
罗晋安苦笑着说:“还不是为了你和孩子的未来。”
作为城中村改造的重点项目,方傲白亲自过来工地好多回,对每次进料的检验表和抽检单,他都亲自在看,害怕出现什么问题。
这个罗晋安也不傻,他怎么会在这里做手脚,真的也没有这个必要。
这个工程的兴衰和成败,决定着以后拆迁工程的成败。
这个上头的人也说了,将成了市政府拆迁的样版工程在这里,以后的都向这个工地看齐。
张晓蔷不断提醒方傲白,别疏忽对这个工地的管理。
罗晋安的时间几乎全在这里了,他天天盯着这。
基础的建设是很重要的。
所有的用料不得马虎。
那个书记袁四明说:“兄弟,你真的很敬业。这回,你是我们的贵人。好些人瞧不起我们,认为我们是农民企业,没有人愿意和我们合作。只有你,当我们是朋友,给了我们这么好的机会。我们把厂子现在重新建了,你放心,我们不做假冒伪劣商品,我们做的实实在在的良心商品。”
罗晋安拍着老大哥的肩膀说:“大哥,以后需要我帮忙的话,尽管说。不要和我客气,你们也是我的贵人。如果没有你们,我都不知道我的方向在哪里,会做一辈子打工狗的。”
袁四明摇了摇头说:“世上没能绝对的朋友,只有利益。有了利益的牵着,才会走的更稳当。”
罗晋安现在很赞成这样的说法。
合作,不是风花雪月,更不是谈恋爱。是赤裸裸的交易,是笑里藏刀的危险。
这个社会会教给我们太多的东西。
残酷的现实就是这样的。
方傲白看到了李成一直在对张晓蔷的事情这样的上心,忙前忙后的样子,他心里很不舒服。
李成到处在找人,希望能够帮助张晓蔷重新拿下标段的事情。
方傲白这几天竟然学会了抽烟,不是为了生意,是为了张晓蔷和李成。
他问张晓蔷:“你和李成之间是不是有什么?”
张晓蔷说:“我和他之间没有什么?”
“那他怎么会如此帮忙?”方傲白说。
张晓蔷说:“因为他以前是我的手下,是我和马强一手带出来的。”
“不信,他看你的眼神不对!”
“有什么不对?”
两个人吵开了。
张晓蔷有些生气,她扭头出去了。
方傲白没有去追,只是在生闷气。
罗晋安来了,看着气呼呼的方傲白。“你怎么了?怎么和女人生气?”
方傲白说:“还不是那个李成。”
罗晋安笑了说:“以前,你的身边还不是时时有美女出现。”(未完待续。)
☆、523 打架
想到这里时,方傲白觉得罗晋安也说的很有道理,毕竟以前张晓蔷也从未因为自己的身边的有其他女人的出现而表现出什么不满来。而是以一种更加大度从容的胸怀对待自己。
张晓蔷接待了几个其他城市的客人,他们想让张晓蔷去当地开超市,可是张晓蔷暂时没有去外地发展的想法。
因为目前方傲白的公司处于关键的时期,她得留在这里,帮他一把。
有一次,张晓蔷在超市里巡店,听见几个顾客在说是什么如果超市里面有菜就好了,这样的话就可以来一次超市搞定家里的日常所需的一切,不用逛完超市再去菜市场了。
另外的人也在说着什么外面的菜市场短斤少两严重,老太太出门买菜,还得带个随手称,以防万一。一斤菜,实际只有七八两的危险。
是啊,现在做小生意的人越来越多,很多的农村人大量的涌进城里,小商小贩就多了起来。
随处可见的三轮车和板车,其中不管乏一些偷机倒把之人。
听到大家这样的说法,张晓蔷原先这样想过,不过她在想当时做生鲜超市的话有一些超前了。
现在,看来,该有这样的打算了。
随即,她让营运部门的人员在全市范围内做了调查,看了看菜市场的情况,再去几个大的批发市场看了。
一个多月的时间,几个人就围绕着菜市场去转了。
张晓蔷在看着上半个月的财务报表,超市这边显示平稳状态。可是roses那边,情况不容乐观。
她给外地的几个大的商户打了电话,对方说了一些很实际的情况。
就是国内的一些个性休闲服装的崛起,价格低,款式和质量也不差,深得一些年轻的群体的喜爱。
牛仔、纯棉、水洗等系列,成了老少皆宜的款式。
而且对方传真过来一些当地市场的零售价和批发价,这令张晓蔷确实有一些震惊。
她在一直扶持大品牌了,而忽略了崛起中的小品牌。
打开了位面,看着这些休闲服饰,确实,看面料、款式都不错的,适合中国人的消费理念,物美价廉。而且,这在以后的几十年里会占据国内市场的一大份额。
看完了这些影像和数字,张晓蔷沉思了一会,和陈淑华通了个电话。
陈淑华也收到了这样的信息,她说公司正在着手一些对策,而且这次是加班加点的在做。
她说现在一些国内的厂子的买手也是世界各地的跑,去买一些版式,回去自己稍做改动,然后贴上自己的牌子。
而且,国内的一型大型的批发市场集散地,都在做一些假冒伪劣,以极低的价格冲击着正品。
一个成熟品牌难免会有这样的经历,这就是中国人所谓的树大招风吧。
roses在中国上市以来,是火过一段时间,不过市场上涌现出的仿冒实在太多了。
尽管总部那边也在尽力的做着一些补救措施,抵制假货和仿冒。
打死一批假的,又来一批假的。
营运那边的数据和报告出来了,做蔬菜的经营是超市可以完成的。
他们模拟了一个蔬菜配送的流程图,让张晓蔷看。
从菜地集中采购,再到配送中心,然后分装,配送到店的一个模拟。
张晓蔷让马强这里派两个人专门负责这一个块,先拿五个店做试点就行。
这些天,确实有一些焦头烂额的了。
鲲鹏公司一直处于半停产状态,几个机器都闲置着。
场地费还得出着,工人们散了,都去了对手那里。
方傲白有些后悔,当初不涉及这个行业也没有这么多的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