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扶着奶奶在花园转着,奶奶满心的欢喜,张晓蔷可以感觉的到。
她老人家辛苦一辈子,没有像村里的其他老人一样,怨天尤人的过着,而是积极乐观的感染着身边的人。用她的大度和宽容,包容着儿媳妇的种种不是,从来没有去骂过那个不靠谱的沈翠花。
这就是奶奶身上最大的品质。
善良也是奶奶身上最闪光的地方,对自己的家人,对别人,都是善良的心态。
王亚如对方傲白说:“傲白,让奶奶在这里多住些日子,上了年纪的人见一面少一面,这样我们才可以不留遗憾。我们欠她的实在太多了。”
方傲白点了点头,在家里为奶奶准备了一间房子,张扬主动提出陪奶奶住,方便于照顾。
张晓蔷说:“不行,你要上学,我重新找一个人来家里,专门照顾她老人家就行。”(未完待续。)
☆、513 想家
奶奶在方家住了一段时间,身体恢复的挺好的,她的年纪比方老太太大几岁,所以自然的被方老太太称为老姐姐。
当然,方老太太一生养尊处优的,所以面貌显的很年轻。而李家奶奶就是一农村的慈祥老太太模样。
还好,年轻人不在家时,两个老人则是坐在一起聊天。
方老太太发现,这个农村来的李家奶奶,被自己叫老姐姐的人,她不是一般的老人。
在她的内心世界,有独特的生活见解,一直是乐观处世,大度为人。
张晓蔷的一对儿女也很喜欢这个太奶奶,这个太奶奶会用家里所的一些废旧物品做成好多小玩意儿,都是他们两个从来没有见过的。
家里来了这么一个老人,更比以前有了温暖和欢乐。
有老有小,才更像一个大家庭。
王亚如就是这个大家的家长,她把这个家里的吃穿用度管理的井井有条的。
虽然这个大家里不缺钱,可是王亚如一向提倡节俭的生活态度,不铺张不浪费,有品质的生活。
快两个多月的时间了,又是一年冬天。
李家奶奶的眼里有了一股淡淡的忧愁。
方傲白知道,这是老人想家了。
开始下雪了,一夜起来,到处白茫茫的一片子。
家鑫和家怡在出门前,被包裹的严严实实的,在杨红芳的护送下去了学校。
李奶奶一个人坐在窗户前,看着外面的天寒地冻的样子。
这是自己过的最温暖的一个冬天,因为这里的环境非常好,室内就像春天一样。
这是第一个没有穿棉袄的冬季。
即使出去,才会穿上张晓蔷给买的棉服,轻的像羽毛一样的穿在身上,暖和极了。
她没有想到,自己会过上这样的生活,真是享了孙儿的福气。比起那些个连村子都没有出过的老姐妺们,自己真是强多了。
昨晚上,她梦见了村里的老槐树,梦见了自己家里的热炕……
外面的雪是越下越大,她回过头来,看着这所漂亮的房子,里面什么都不缺,这里的每一人都对自己非常好,像是自己的亲人一样。
尤其是孙媳妇,一直亲自给自己洗澡、梳头,照顾她晚上入睡后,才回去自己的房里睡。
方家的大妺子,这个看起来就是见过大世面的老人,尊称她为姐姐,对她也真有像亲姐姐一样的。
“老姐姐,来来来,喝点茶!”方老太太招呼着她。
“来了来了,大妺子!”李家奶奶走了过去,坐在了方老太太的旁边。
“老姐姐,你一个人呆在那里发愣,怎么了?能告诉我吗?”方老太太关切的问道。
李家奶奶说:“你们对我实在太好了,给我治病,还让我住这么好的房子,我都不知道如何的谢谢你们。我想回家了,不能呆在这里麻烦你们了。”
“老姐姐,你这是说的什么话吗?你就安心住着吧,别多想了。”方老太太真心想留下她这个老姐姐。
李家奶奶沉思着,眼睛一直看着窗外。
“老姐姐,你知道吗?关于你们老李家救了我孙儿的事情,我都知道了。当年如果不是你的坚持,就没有我孙儿的一条命。我也知道,那时候是农村最困难的时期,收留一个孩子真的是不容易。”方老太太一脸真诚的说着。
“傲白后来都给我说了,是你一口一口的省下吃的,一家一家去要吃的,来将傲白养大的。他疼了、饿了、受伤了,都是你的热炕给他温暖……”
李家奶奶说:“这孩子能到我们家就是和我们有缘分,不管是谁,我都会救的。何况是一个那么小的孩子。真没有想到,白娃长大会这么的有出息。”
方老太太说:“这也是你们家教育的好。”
两个老人一下子聊了很多,并且聊起了以前的很多的往事,连日本鬼子都聊到了。
方老太太说:“老姐姐,你就呆到这里过个年吧,等开春了,暖和了,送你回家可好?”
李奶奶点了点头说:“行,听大妺子的。”
嘴上这样说,可是她还是想家。
年底,是零售行业最忙的时候。
张晓蔷的超级市场也开了第二十家了。
商业规模也越做越大了。
冬季商品的补充,春节商品的备货,成了重头戏。
不过,这时的营运中心已是兵强马壮的,张晓蔷的年底工作动员大会一开,各执其责的就去忙了。
方傲白一直坚持要给张晓蔷买辆车子,可是张晓蔷说什么也不要。
她一直对上次出车祸的事情有些害怕,一直不敢独自开车。
方傲白只好天天接送媳妇,他也是很乐意这么做的。
这几年事业上的顺风顺水,他一直视张晓蔷为福星。
张晓蔷的位面系统,确实帮了不少的忙。一些店面的选址、楼盘的风水,全靠位面的帮忙了。
前段时间,张晓蔷从位面上得到了一块石头,由武家兄弟开了第一刀。
没有想到,亮瞎了大家的双眼。
这可是一个极奇稀有的玉种,武墨说:“这可是上品,估计这次我们是发了。”
武强的建议,是将它做成成品,让雕刻师傅来定夺如何取石。
当地的师傅肯定不行。
武强给九爷打了个电话,九爷推荐了晋中的一个人,由他出面去请,然后一块燕京会合。
张晓蔷经历了这么多,她知道,聚集财富,建立自己的王国,是需要更多的资金的。
这块石头最后的价值,到底是卖是留,这个现在不能确定。
一周以后,九爷来了。
和他一起来的还有一个人,这个长胡子仙风道骨的老人肯定就是那个有名的晋中师傅了。
出了机场,一行几人直接去了武强家里。
见到这块石头时,九爷和这位大师的眼睛都亮了。
整个屋子里都是幽幽的绿色光。
大师说:“感谢你们让我开了眼界,这样的种料我是头一次遇见这么大的块头的。来这一趟,值!”
九爷让人拍了照片给这个种料,然后给大师在附近找了酒店,安顿好一切。
大师的随从拎了两个大箱子,一直不离手的提着。
张晓蔷好奇的问道:“大师,这里面装的是什么?”
九爷说:“这是大师吃饭的碗和筷。”
大家明白了。
没有想到大师是有备而来的。
晚饭,是在酒店不远的一个很有格调的地方,吃的是当地的风味菜品。
席间,武墨问道:“那大师,什么时候开始?”
九爷说:“让大师自择一个黄道吉日吧,咱们还得举行一个开刀仪式。”
噢,原来是这样。
因为大师遇到好料时,都不会轻易动刀子的,也得先敬天和地,这样雕刻出来的东西就更加的生动了。
对于大师来说,他不在乎这个东西做出来可以卖多少钱,而是能否真正的让自己的手艺体现出来,赋予它鲜活的生命。
好的料种,大师在下刀时也是相当的谨慎。
听着这样的说法,大家都是长了见识的。
吃完了饭,走出了包间,没有想到方老太太也和几个人一起在这里吃饭。
张晓蔷过去了和奶奶打了个招呼说:“奶奶,你怎么也来这里了?”
方老太太微微一笑说:“这里的素食斋那么有名,肯定要来了。”
张晓蔷向她介绍着和自己一同来的朋友们。
方老太太礼貌的点头,和大家问好。
武家兄弟一直也是听说方家的这个老太太叱诧商场多年的事,今天也是头一回见着。
当九爷的目光和方老太太相遇时,没有想到,两个人的眼里都是很特别的神情。
方老太太没有对他微笑,换之是一种拒之千里的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