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拯救女配_甜梅子-第2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老实无奈的摆摆手说:“算了,由他去。”
  村长李长生听说了张永昌的事情,专门将以前试验田配的浇灌用的龙带给送了过来。他拉着架子车,这个令张永昌感到很惊讶。
  李长生是觉得这个龙带没有多大用处。在家里占那么大的地方。不如送给张永昌当个人情。万一,这家伙种植成功了,自己也就可以出名了。更能申请一些政府的资金支持。
  上次试验田的失败,他得到了一些资金,尝到了甜头。
  村民们是害怕了,没有愿意做这个事情。
  张永昌能在这风口浪尖上做这事。他觉得应当支持。
  葛老师看到这一堆的龙带,这相当于就是果蔬树以后的水源命脉了。
  村里当年修的灌溉渠。水泵全都下在井里了,只要通电就可以使用。配合着龙带的合理运用,水就可更好的到达树木的根部了。
  两个人千恩万谢的送走了村长,把这些龙带盘的整整齐齐的。放在空房子里。
  是啊,好心人,天在助。葛老师一直这样认为。
  张永昌把后院里的一个架子车修好了。这个以后要派上大用场。
  葛艳看着这个张永昌,没有想到。他怎么和孙猴子一样,会这么多的手艺。以前也听张晨说过他会干这些活,和能工巧匠一样。
  “嘿嘿,艳儿,你盯着我看啥?”张永昌问。
  “没有什么,我要好好认识一个这个十二能人,张永昌先生。”葛老师从内心发出的赞叹。
  张永昌有些不好意思,第一次有女人这样的夸奖他,他摸了一把下巴说:“我只有在你这儿才可以发挥这么多的本事。”
  葛艳笑了,因为张永昌一脸的黑,像一个包公一样。
  这个小院,自张永昌的到来,时时都会有笑声。
  这个村子,屁大的事都会传开来。
  村长送东西的事,不一会大家都知道了,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话题议论。
  传到了张晓蔷的耳朵里,她不以为然,反正是好事,不管村长出何目的。
  公公婆婆也在她面前说了,她就是一笑了之。
  这回回去,东西没有多少,就是准备一些路上吃的东西就行了。
  一个不算大的手提包,装了一些东西。
  李傲白还在一边提醒着,看什么不够什么少了之类的。
  张扬收拾了他们的行李,也没有多少,衣服和书。
  在家的最后一天了。
  奶奶不舍的眼神看着即将离开的孙子一家。
  这个孙子奶奶看的比较重,因为他的身世,因为他的可怜,奶奶从小一个人带到大的,比亲孙子还亲。
  三十年了,长这么大了。
  而且人家又找到了亲生的父母,家世又那么的好。奶奶喜极而泣,她哭了。
  张晓蔷也难过的不行了,奶奶的身体虽然硬朗,毕竟年龄不饶人,不知道对她来说,还可以过多少个春节,见一面少一面。
  如果这个家没有了奶奶,她会觉得很失落的。
  李傲白再一次跪在了奶奶面前,奶奶将他搂在怀中。就像小时候,他冷了饿了,奶奶的怀抱就可以给她温暖。奶奶会把提前藏好的一些吃的悄悄塞给他,看着他吃完,然后帮他擦嘴。
  奶奶常说的话就是:“孩子,坚持住,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李傲白常常想着奶奶的这句话。
  沈翠花边磕瓜子边进来了,被眼前的一幕吓了一大跳。
  她有些愣在原地,半天没有说话。
  李傲白擦了擦眼睛说:“妈,我们明天就走。好好照顾自己、奶奶、爸爸,上了年纪,身体最重要。”
  她听了儿子的这话,并没有多大的感触,反而说:“了,你记得给钱就行,其他不用你管。”
  李傲白没有再说什么,他知道再说下去就没有多少意义。
  奶奶说着自己的这个儿媳妇:“你光顾着钱,娃也不容易。在外面生活要比在家难的多了,你要为娃着想。”
  沈翠花说:“当初养活他容易吗?那时多困难的。咱都吃不饱,再加上他。我那些年咋过来的,你们又不是不知道。我问他要钱是天经地义的事。”
  李傲白说:“妈,你放心,我会按时寄给你钱的。”
  说完,转身出去了。他又一个人出了村子,来到了田地里,躺在那干草垛子上了。
  这是他以前经常来的地方,高兴时、痛苦时,都会来这里,从心里向这里的一草一木倾诉。(未完待续。)

  ☆、359 归程

  正月十三,李傲白两口子和张扬张晨踏上了哈城的路。
  李傲白只是把儿子一家送到了门口,然后后转身回去了。
  奶奶一直送到村口,满眼热泪的看着孙子一家离去,直到看不见几个人的背影后才慢慢的走回去了。
  只有张永昌和葛老师一直这样送着,去往镇子上的班车开了过来,几个人上了车。张永昌还在冲着儿子女儿挥手呢,张晓蔷远远的看见父亲在抹眼泪,她的心里也不好过。
  葛艳对张永昌说:“回吧,永昌,孩子们都长大了,有了自己的生活。”
  张永昌看着身边的女人,忽然感觉这一切似乎在梦里。他掐了一下自己,蛮疼的,然后傻呵呵的乐了起来。
  张扬和张晨将头靠在车窗上,从以前的渴望离开这里,到现在的依依不舍。看着景物一点一点的向后移动着,他离爸爸越来越远了。
  姐姐一直给他说过,高中毕业后考回来,然后就可以照顾爸爸了。
  同时也征求过他和张晨的意见,不过,如果继续留在爸爸身边,他的生活负担会很重,恐怕供不起这两个未成年的儿子。两人的结局会和农村大多数的孩子一样,顶多上个高中毕业。
  考虑到这些,所以他又决定和姐姐、姐夫生活在一起。这样更好的完成学业,有文化才会有出息,才能拥有让父亲生活更好一些的资本。
  镇子上到了,刚好赶上去县城的车子。还好,这一路上顺利的很。
  县城里,过年的气氛还在继续,处处张灯结彩的样子。
  长途车站。买到了一个小时后的车票。
  借此空闲,匆匆忙忙去吃了个饭,一人一碗面条。吃完后,赶到车站,车子十分钟后开出了县城,一路驶向省城火车站。
  返乡的人真多,车站上人挤人。黑压压一片子。大多数是南下的打工潮。从各个郊县来的青年男女,提着大包小包涌了过来。
  李傲白顾前顾后的照看着媳妇和小舅子,生怕别人挤到他们。
  自己的鞋子都被踩成花的了。
  这趟列车是始发站。还好,去这个方向的人不多,几个人上了火车,找到了各自的铺位。
  又是十几个小时的火车。
  李傲白有些担心的对张晓蔷说:“蔷儿。你看见了吗?外出打工的人很多,咱村子这回不知道出去了多少。可怕的是多不了几年。农村就会剩下老人和孩子了。”
  这个张晓蔷当然知道。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的现象会持续上好些年的,尤其是在偏远的地方。
  张扬说:“我以后大学毕业,就留在爸爸身边,陪他和葛妈妈一起种果树。”
  张晓蔷笑了说:“你是中国最有远见的孩子。”
  当人全部涌现在一个地方时。迟早那里会饱和。
  农村当然也需要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来建设,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发展才对。
  轿厢里几个人一起对现在的打工现象议论了一番。有的表示赞同,有的反对。反正聊的挺热闹的。天南海北的原扯,闲谝着。时间过的真是快。
  进入了夜间,大伙也就开始了休息状态中。
  早上天亮时就快到了中转站,又要去赶下一趟去哈城的火车了。
  一路上虽然是在火车上,人却是很疲惫的。
  吃了一些自带的干粮,在过道里来回走了走,活动了一下筋骨。
  张晓蔷一直赖在床上,她实在是太累了。
  列车进站了,大家拿着行李,走下了火车,出了车站。
  李傲白去了售票窗口,说是提前订过的,只是过来交钱一取就行。
  出示了证件,交了钱,捏着票就出来了。
  晚上的车,这会时间真的还早着。
  三个多小时呢,几个人只能是找了家大的餐馆,坐了下来。
  里面的大彩电开着,生着炉子。
  张晓蔷点了四个菜和米饭,她让张扬张晨吃慢一点,这样就可以多坐会儿。
  李傲白悄悄的说:“咱这是蹭电视、蹭暖气。”
  张晨做了个嘘的手势。
  四个菜,没够吃,又点了两个菜。
  坐火车蛮消耗体力的,饿的快的很。
  看看表,时间差不多了,一行四人又踏上了火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