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里,你心还野的不行。”
奶奶也说了:“就是的,我说翠花呀,娃那是一番好心,你哪能说走就走,咱这地方再不好,也是咱的家。”
“妈说的对,听见没?”李大彪一直对老母亲的话是毕恭毕敬的听。
沈翠花不吭气了,眼睛直往带回来的东西上瞅着,看有什么自己能吃的能用的。
东西分完了,大家都很高兴的。
李大彪说:“白娃,军娃,咱家今年人都在了,一定要过个好年。尽管去年实验田没成,今年还可以,不算是多么紧张的。赶明儿。你们俩个去镇上把年货一办。老陈家杀猪了,我去买些肉和下水,提前准备一下。”
李傲白说:“好的,爸,知道了。”
李大彪换下了新的衣服,穿上那件蓝棉袄,叼上烟锅子。哼着戏曲出去了。看样子。他底气十足,走路生风。
沈翠花倒是还穿着新衣服,她瞌着瓜子说:“我也出去转转。一会别忘记做饭噢。”
奶奶拉着张晓蔷的手说:“让奶奶好好看看,你什么时候给我生个重孙子呢?我可等着呢!”
李傲白说:“奶奶,快了,一定让你看到你的重孙子。”
奶奶看着这个大孙子说:“哎。当初你小时候的模样,一直在我的脑海里。就这么大一点。也不爱哭闹,我在干活时就把你放在一边,你就乖乖的看着我干活。饿了,就给你手上塞块豆面馍。你一口一口的吃着,看着我心都疼啊!”
李傲白转过身子,用袖子抹了眼泪。
“生产队有几只羊。有时我就去问放羊倌讨一点羊奶,回来兑上水。一勺一勺喂给你,你的小嘴儿吧嗒吧嗒着……。看看现在,居然长这么高,奶奶看着高兴啊。”
说起往事,在场的人都沉默了。李傲白终于忍不住了,眼泪唰唰的掉了下来,这是他长大成人以来,第一次落泪。
李军对奶奶说:“奶奶,现在不是好多了吗?你看看我们,都长大了,我们都会很爱你的。”
奶奶笑了,笑的很慈祥。
李香香她对奶奶说:“奶奶,那年是我不对,让你为我操心了。”
奶奶说:“香女子,没关系,知道错了及时改,你的路还长着呢,你看大伟这孩子多好,奶奶见的人和事多,一眼可以看的出这孩子是个善良的好孩子,你可要一心一意的和人家过日子!”
大伟点了点头,拉着香香的手说:“奶奶、哥、嫂嫂,这次事先没有通知你们,就和香香回来,你们别见怪。我们这次回来就补办个手续,我让香香有名有份的和我在一起。”
奶奶说:“这个事情,信里你们提了,在那么遥远的地方,香香能遇到你和白家的人,那是她的福份。只要你们过的好,就行。”
李傲白说:“这次,咱挑个好日子,补个仪式,让村里的人都知道咱香香嫁人了,嫁了人好人家!”
刘大伟十分感激的看着这个大舅哥。
张扬和张晨,奶奶一直也是当成自家孙子看待的,她看到这小哥两个,满心的欢喜。她对张扬说:“你长大了,老张家的人再不对,他们都是你的亲人,不要过多的去记恨,你爸爸永昌也不容易。孩子,要回家去看看。”
张扬点了点头,张晨倒是有些不乐意。
李军拉过张扬说:“你不是在信里说你的棋现在很厉害吗?我要见识一下。走,去练练!”
张扬和张晨随李军走了。
刘大伟和李香香去了香香的屋里,整理东西去了。
奶奶拉过张晓蔷说:“奶奶知道,你上回带走了那些东西,奶奶不怪你。白娃这么大了,他该找一下他的家里的人了。”
李傲白哽咽着叫了一声:“奶奶,你永远是我的亲奶奶。”
张晓蔷小声对奶奶说:“奶奶,托你的福,他的父母已经找到。这次拿回来的东西,大部分是人家从燕京寄来的。”
奶奶一脸的惊愕表情,看的出来,这个故事得慢慢讲给奶奶了。
小两口一左一右的围着奶奶,张晓蔷靠在奶奶的肩上,她将事情的来龙去脉的讲了一遍。
听完后,奶奶说:“哎,这也是个可怜的母亲,你们一定要好好对人家。不管怎样,丢掉儿子那不是她的错,她当时也不好过。”
张晓蔷点了点头说:“奶奶,这事,我公公婆婆还不知道。你看?”
奶奶说:“这事交给我,我来找个合适的机会和他们说。”
李傲白从小到大在家里受的委屈,奶奶全部知道,她看在眼中,疼在心里。在奶奶看来,就是一只猫一只狗都应该救活,何况是一条小小的生命。当年由于奶奶的坚持,这个小小的婴孩才得已存活,要不然那样的一个年代,养活一个孩子真的不容易。
单是吃的上面,就是个问题。
奶奶省下的口粮,村里的这一口那一口的,才得以这个生命的存在。
李傲白在心里,对奶奶的感情是很深的。
李大彪在家里是个标准的孝子,这对李傲白来说就是个好事。
奶奶留下这个异姓的孙儿,李大彪听从母亲的话,这一家子才算走到今天。(未完待续。)
☆、330 一家子的饭
祖孙三个话过去,议家常,时间不早了,张晓蔷问奶奶:“奶奶,你想吃什么,我去做吧。”
奶奶说:“吃什么都行。”
张晓蔷来到了厨房,没有想到这个刘大伟早都水挑满了,现在在后院开始了劈柴。
这个李香香命真好,遇到这么好的男人。
厨房里的过冬用的大白菜,粉条子,还有半袋子大米。因为李大彪提前知道大家要回来,所以早早准备了一些。
厨房里,还多一个物件,就是那时刚刚兴起的土炉子。是烧的煤渣子,比较方便的。
这个炉子张晓蔷有些不会用,她叫过来刘大伟,大伟看了一下,笑了笑说:“这和我们在老家用的差不多,呵呵。”
大伟三下子就把炉子弄好了,里面的火在不做饭时是封上的,只要用一根铁棍捅一下子就行。
因为人多,米饭就做成了最简单的,闷锅子饭。
炉子上烧了一大锅的水,张晓蔷趁烧水的功夫洗菜、切菜。
刘大伟则在一旁打着下手。
位面发挥不成了,张晓蔷只能利用现有的资源操作。
李大彪回来了,嘴里还是乐的哼着戏曲。他手里提着一吊子五花肉,挺新鲜的。
他看大伟在厨房就说:“我说,大伟,厨房是女人进的地儿,你怎么去了,来来来,陪我说说话。”
大伟只好跟着这个老丈人去了。
水开了,淘好的米下了锅,熬到了五分熟,然后将米用笊篱捞出来。再把米汤盛到盆里,放在炉子边上。锅里倒了油。切了一些肉片扔了进去,调了一些调料。土豆块倒进了肉里,翻炒了几下子。香味四溢,为了增加味道,又撒了一些白糖、白酒,然后,倒了一碗开水。焖烧着。
十几分钟后。把刚才捞出的大米全部倒进土豆和肉上面。往炉子里夹了一煤块,炉门封了半个。盖上锅盖,开始蒸了。
张扬这时进来了。他坐在灶堂下,就像当年一样,不过稍微有些笨拙了。
添柴、生火,张晓蔷炒菜。
在张晓蔷的搭配下。一桌丰盛的农家饭就这样做好了。
醋溜大白菜、白菜炒粉条、土豆丝、炒豆牙、炒鸡蛋,上了桌子后。拥挤的不行。
大家乐呵呵的说:“人口越来越多,热闹啊。挤挤就行。”
李大彪说:“家里好久没有这样热闹了,一直是冷冷清清的,今儿多好。才有家的味道。”
是啊,如果李傲白没有回来的话,这个家是没有几个人的。加上沈翠花做饭就是胡搞,根本就是乱凑合。还好。农村的人嘴都好哄,有的吃就行。
今儿的米饭一上来,大家好多人没有吃过。肉的香和米饭的香混在一起,流口水的节奏。
奶奶说:“这土豆可好了,软的很,我喜欢。”
李傲白不停的给奶奶和爸爸夹菜,说:“你们多吃点,想吃什么,我让蔷儿做给你们吃。”
李军则是在招呼着姐夫刘大伟,大伟是个实在人,他大口的吃着,不停的说:“好吃,真好吃,香,你会做不?”
李香香说:“我哪会,我只会给猪看病打针。”
李大彪说:“这你得好好谢谢白家的人,要不然一直呆在这儿就是农村的瓜女子,要什么没什么的过一辈子。”
刘大伟说:“是啊,白大哥也给我帮了不少的忙。”
李傲白说:“这次年后回去,我再去看看白大哥一家子。”
张晓蔷问了一些李军在学校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