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术也无法锁定此人,虽然看着他身体在我眼前,却如同空气,无处在,却又无处不在,非常神奇。
【大日经】从日出讲到日落,中间无有停顿,此人一直坐在我对面,中间一语不发,那种奇怪的神情,好像坐在我面前是我佛如来的化身,我一直忍着膜拜的心情,讲完此经。
似乎,嗯,感觉,他比我知道的还多,对此经有着更深的领悟,这种感觉难以名状。
整体上,我感觉此人高深莫测。”
“…”班禅示意二长老讲。
“我与大长老想法相同,过程也极其像似。”
“我也是”
“我也是”
……
与苍风讲过经的八位喇嘛持相同意见,难得有这样的机会,平时大家总有意见不同处,但今日对苍风此人的观点上竟然出奇的相似。
“嗯,昨日我们看到苍风在藏经阁楼翻阅经典,一天时间能看三百余部,此人天赋可见一斑呢,不过今日此人仿佛又有新的领悟,他今日盘坐藏经阁楼,至现在都未有动静。不知各位长老有何猜想?”班禅一脸怪异的表情看着十二位长老。
“难道之前讲的五经二论,今日又有新的领悟?”
“昨天看的三百部经典还没吃透?现在闭目参悟?”
“难道对其他经书不感兴趣?只想找个静处修炼?”
……
众长老一时之间也想不透苍风如此行动的深意,斑禅和十二位长老是藏密宗格鲁派最高核心人物,一身修为自是非同凡想,而且以密宗今生成佛的宗旨来讲,更比其他佛宗在法门修为上有独到之处。
所以这十三位核心人物,都有神识外放,观远近、视微小如同吃饭喝水一般的本领。自是将苍风在藏经阁楼中一举一动看得真切。
“我去上江时,看到苍风眉宇间有些忧虑,不知是什么事能让他感觉忧虑。”十二长老说道。
“九长老,你看他有什么忧思难解的麻烦?”班禅对九长老说道。
“我观此人面相,应该命应桃花劫,似是又似非,或许其中另人深意。”九长老稍一犹豫说道。
“对了,我在上江听说苍风同时爱着两位美女,一位是法国美女,听说一直等了他八九年,还有一位是新结识的龙市美女,两人都是世间绝色,不分伯仲,当时听传言说这位最新结识的美女叫刘寒嫣,好像两人闹了矛盾,消失不见了。”十二长老有些不好意思的八卦道。
“呵呵,十二长老此次上江之行不虚呀。”大长老笑道。
“呵呵,看来再是奇才,这色欲一关也是难过呢。”三长老也笑道。
…
包括班禅在内,众长老都面带微笑打趣,一下让气氛轻松不少。
“那定时因为刘寒嫣,所以苍风才会有无法放下的忧虑。”九长长松了口气说道。
“九长老,待苍风不原再去看经时,带他到那湖去看看。”班禅说道。
“可是…”九长老有些犹豫。
“不必可是,一切按计划办就行。”班禅说完之后起身离去。
……
苍风半阖双眼,入梦化身,自日出至日落,不曾动弹一下,一共阅书一千五百部,比之前翻看快了五倍,以这样的速度还要二十多天才能看完所有藏书。
回到住处的苍风仍感觉此法不甚如意,他决定明日以万物有情与化入梦化身共同施展,看是否能有新的突破。
苍风如此费心思考读书方法,不是因为藏书非得全部读完不可,虽然阁楼藏书非常全面,而且还有许多藏书应该属于孤本。
藏书固然珍贵,以苍风当下的心境,却没有那种全览而后快的欲望,他在寻求一种突破,一种自我的求索。
次日再入藏书阁楼,苍风盘坐蒲团上,微闭双目,一半神识去感应所有藏书,一半神识运转入梦化身,在此基础上化心神在有无为无为之间。
既然万物有灵,万物有情,那藏书也不会例外,苍风依照此宗旨,渐渐定下心神,慢慢感受。
此时的梦观众生再不是过去的梦观众生,在这种状态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大约二个小时时间,苍风终于与茫茫书海建立了联系,产生的共鸣。
那是一种十分微妙的状态,仿佛所有典籍都化作了大海中的水滴,又似一群孩童,各自诉说着自己的心事。
嗡嗡然,嘈嘈然,不辩所以,苍风再进一步使身心放松,进入无为,突然一切灵动在心间呈现,所有书籍的微妙世界各自独立与苍风建立联系,互不干扰,各自低声诉说。
余下的三万六千余部经书,不出半个小时全部汇集于苍风识海之中。
将这些经文铭记心中之后,苍风感觉一阵头晕,似是承受了一次重量级的意识冲击。
修习三个小时聚神灵光之后,元神衰弱的感受再完全去除,虽然这个过程比较危险,但苍风总算突破了。
这是元神修为的一种突破,神识与万物建立联系,可做的事情就太多了,其中奥妙,日后还要慢慢摸索。
元神恢复之后,他看到自己的元神灵体比之前大了一圈,看来这次尝试还是非常正确地。
苍风将神识再次外放,突然发现,阁楼中似有十三个神识也默默注视着他,苍风没有惊动他们,自己该怎么做还怎么做。
自从他踏入布达拉宫,这些喇嘛的行为就比较古怪,虽然深意难猜,但总算没有坏心思。别人在观察他,他也同样在观察别人,只是双方都是无声无息,茶壶装饺子,各自心中有数。
苍风神识返回,将铭记的经文进行归纳整理,发现有百分之九十的内容都是重复,或是相似。
甚至还有不少经文内容完全相同,只是译本不同而已。
这些不同内容的经文字句,再进一步归纳,发现竟然很多都是铺垫,核心之处在于‘心’。
相比而言其中一部短小经文【心经】则最为核心。
而法门则是千奇百怪,无从说孰优孰劣,各有千伙。若与道宗经典相比对,其中涉及最多则是:心、法、悟、我、无、道。
心是心境,法是法门,悟是参悟,我是自身,无是非有非空,道即大道、天道。
虽然经文中多有提及佛、如来、净土,但这一切无非是道的化身,只是被不同的认识而命名而已。
心非心,非常心,若取大道,心的认识,心境的层次决定着最终成就。
法门万千,乃是出自心的感悟,由心寻道、证道的路径。是绝不可少的部分。法门总归来讲分为有为法和无为法。而无为法才是真正登陆大道大圆满的上乘门径。然而若无有为法,何谈无为法,有为法乃起步基础,不可或缺。
悟性,在修行方面是前进的工作,如是车辆等交通工具,好的车辆自然可以翻山越岭,跨越大的障碍,最终登陆彼岸天道,而普通车辆,则还未到彼岸时就已生命结束,何来彼岸天道。
我,是一个矛盾而统一的特殊体,以有为法求我,以无为法破我,我是起点也是终点,就好像画了一个大圆,无有起点,自不谈终点。所谓无我也是为我,所谓有我,也是无我。
无之一字,最难以名状,更似道教中的太上忘情,无非无,非实非虚。
道,这个你晓得,大家都在追求。但道的特征说法却最多,能证明的人都找不到,证明不了的人却总在喋喋不休。
正文 第55章、狼狈为奸欲叛变,神识窥破身涉险
引言:世界没有想象中那么好,但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坏。
………………………………………………………………………………………………………
没想这一归纳提炼,时间飞似流逝,至日落时方才归整到位,苍风随年轻喇嘛再次回到住处。
用餐、沐浴之后,苍风盘坐蒲团上,回味着元神之识的妙用,到现在已过去十二天时间,虽然一天只吃一顿,以他的修为倒没觉得饿,每天那非常充实,特别这三天来看书的总量超过了这些年看书的总和。
但至现在班禅还未见他,不知这活佛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一切都搞的神神秘秘,正好晚上没事,不妨游览一下布达拉宫,来到这里还没时间到处看看。
苍风打定注意的游览,非是普通游客的游览,也非穿上夜行衣,飞檐走壁式的到处乱跑,他有了神识这秘器,没必要做愚笨的行动,布达拉宫高人多的是,怕是一出住处立刻就有人知晓,自己神出鬼没,反让人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