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崛起_庚新-第6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数百年门阀体系下,精英贵族制度下的森严等级,绝非几句诗词可以抹消。

事实上,即便是和杨承烈父子有着极为亲密关系的郑家,除了郑灵芝和郑镜思两房外,其他各方虽说比较亲切,但始终和杨承烈父子保持着一定程度的距离……

对此,杨守文可说是感受颇深。

可现在,情况似乎发生了变化。

比如这次在五龙镇遇袭,哪怕面对的是信众无数的正一道,武当县县令郑元起却主动靠拢过来,并且调来五龙祠折冲府的兵将协助。这在以前,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哪怕郑元起也是郑家子弟,但是和杨守文却不熟悉。

杨守文知道,郑元起之所以会这么做,除了他父子今非昔比的原因之外,更多的还是因为,杨承烈归宗认祖,重新返回弘农杨氏族中。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杨守文已不是当初那个从昌平一头闯入洛阳的乡下小子,摇身一变,成为了世家子弟。

也就是说,他杨守文和郑元起已经成为同一类人。

世家子弟的骄傲,寻常人很难理解。

哪怕家族门阀之间有冲突,有矛盾,可面对外来的敌对者,他们会毫不犹豫的同仇敌忾。

张士龙贵为天师?

又如何!

在郑元起这些世家子弟的眼中,张士龙袭击杨守文,其实就是在挑衅世家大族的权威。

而此后,均州刺史马懿的出现,更证明了这一点。

马懿或许算不得世家子弟,确是实实在在的关陇贵族子弟。

在和杨守文一番交谈之后,他二话不说,便压下了张士龙被杀的消息,让杨守文先行离开。

“怎样,感觉是不是不太一样了?”

明溪同样是门阀子弟,如何不明白杨守文此刻的感受。

她淡然道:“就是如此,今日他帮了你,明天他有了麻烦,你也会帮助他。换一个寒门子弟,你看那郑元起会不会如此做?弄个不好,他甚至可能会火上浇油呢。”

杨守文道:“恐怕,这也是陛下为何要打压世家的原因吧。”

“有些事情,便是陛下也无可奈何。

不管是山东世族、关陇贵胄,亦或者是江左豪门……能够延续到今日,哪个又是普通人?便说那荥阳郑氏,无数次投机,无数次失败,换做其他的家族,早已烟消云散。可到了现在,郑家依旧有足够的力量维持,甚至有能力继续找机会投机。”

明溪说到这里,挺起了胸膛,不无骄傲道:“这便是世家的底蕴!”

“既然如此,那你们为何要迁移海外?”

“我们,不一样的……”

明溪叹了口气,道:“你可知道,明家是江左四大天师世家中,唯一还保留着传承的家族。且数百年来,明家一直表现低调,从未大张旗鼓的展现过自己的实力。

然则叔父……

圣人念及旧情,会对我们予以维护。

可是一旦圣人禅位,哪怕太子再仁厚,也未必能容得我明家存在,更不要说那些在暗处对明家虎视眈眈的家伙。我们必须迁移离开,是因为我们知道,何为天道。

今海外广袤,且多为蛮夷。

明家的力量在中原,或许成不得事,但在海外……我们如此做,也是为日后回归谋划。”

明家将来还会回归吗?

杨守文不禁有些惊讶,于是再次看向明溪。

可明溪,却不愿继续谈论下去,只告诉杨守文,这是明家族老的决断,即便是明秀,也不清楚。

明溪在明家的地位颇为超然,所以才能知道许多连明秀都不知道的事情。

“我明白了!”

杨守文在思忖片刻后,突然道:“你们莫非是想要在狮子国立足之后,将来向朝廷称臣?”

明溪微微一笑,却未回答。

不过杨守文却知道,他可能猜对了……

……

夜幕,将临。

一行人在邓州的虎遥城驿馆留宿。

“大兄,大兄,明道长要走了!”

杨守文正指挥杨茉莉把一个箱子搬进屋中,听到幼娘的呼喊声,顿时吃了一惊。

“幼娘,你刚才说,明道长要走吗?”

幼娘气喘吁吁的跑过来,拉着杨守文的手就往外走。

“是啊,明道长刚才和我正说着话,却突然起身要走,我怎么也拦不住。”

杨守文听闻,也不禁慌了神。

对明溪,他即怀有几分敬重,同时也有一些好感。

这是一个无欲无求,一心修行的奇女子。她性子冷漠,给人一种不容易接近的感受。可真的接触下来,就会发现,她其实是个外冷内热的女人,而且心思很纯真。

杨守文快步来到官驿门口,就看到明溪牵着一头白驴子,正往外走。

“道长,为何突然要走,莫非是我怠慢了吗?”

明溪依旧是一身月白色的道袍,头戴纶巾,手持拂尘。

她看了杨守文一眼,旋即微微一笑。

这,也是杨守文和她相识以来,见到她最具人性化的表情。

“杨兕子,再往前便是万丈红尘之所。

我乃方外之人,实不宜深入其中。我要走,其实早有决定,只是此前有一些事,尚没有完成。现在……”

明溪看了幼娘一眼,对杨守文道:“我的事情已经完成了,自当告辞。

更何况,张士龙一死,正一道岂会善罢甘休。我必须要在正一道反应过来之前,谋划妥当才好。洛阳的事情,杨兕子只需小心谨慎,自可无碍。他日我修行有成,定会再来相见。”

杨守文有点懵!

“幼娘!”

“明姊姊,你莫走。”

“休得听那俗人的胡言乱语,只管做你想做的事情,莫背弃了本心。”

“啊?”

明溪这莫名其妙的一句,让幼娘有些糊涂。

但也就是在她和杨守文思忖之时,明溪已经跨上了驴子,一抖缰绳,便缓缓离去。

杨守文快走两步,终究还是停了下来。

明溪一心求道,她既然不愿意留下,那一定有她的道理,确是强求不得。

“大兄,我们还能再见到明道长吗?”

“当然可以!”

杨守文眺望明溪的背影,消失在夜色之中,不禁轻声叹了口气。

奇人奇行,揣测不得!

这些时日和明溪交谈,对他而言,绝对是收获良多。

只是,他虽然对幼娘这么说,心里却也在犹豫……他真的还有机会,再见到明溪吗?

“走吧,咱们回去。”

“嗯。”

“对了,明道长这些日子,和你都说了些什么?”

“没什么……”

幼娘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没有把明溪传法给她的事情告诉杨守文。她跟在杨守文的身后,一步一回头,恋恋不舍。和明溪相处的这段日子,让她颇为怀念。只是这一分别,下次重逢也不知道是在什么时候。但愿得,明姊姊此去,能一帆风顺。

……

长安二年五月,正一道天师张士龙在均州被害。

在正一道的信众眼中,天师就如同神灵一般的存在,却悄然死于五龙镇?一时间,江左哗然。

武当县县令郑元起和均州刺史马懿联名奏疏,将此事呈报朝廷。

不过,在奏疏的最后,马懿却增加一句:张士龙被害之后,百万信众纷至沓来,声势浩大。若不能尽快破案,加以妥善解决,势必会酿成大乱……还请朝廷决断。

只这句话,却引得江左一片腥风血雨……

第七百二十九章各有算计

自汉末以来,由宗教而引发的灾祸,接连不断。

黄巾起义,怕是第一次以宗教为名义而引发出来的战争。再到后来的孙恩起义,同样如此。

也正因为这样,自隋唐以来,帝王对宗教一直持有一种警惕的态度。

张士龙所在的正一道,前身就是五斗米教,也就是孙恩起义赖以为基础的教派。

武则天今年来,的确是有些倦怠。

可是,对于危及到她统治地位的事情,绝不会心慈手软。

她收到马懿的表奏之后,立刻召集文武群臣商议对策。

“正一道为祸江左,已成灾祸,不可不防。”

“此言差矣,正一道自成立以来,一直都隐居于龙虎山,从未参与外面的事务,何来灾祸之说。”

“既然是从未参与事务,何以张士龙要刺杀杨守文。”

“杨守文与正一道之间到底是什么情况,目前尚不明了,未尝不是两者间的私仇。”

“对啊,我记得去年杨守文入川之前,曾杀了一个道士,而那道士似乎就有正一道的弟子。张士龙出手刺杀杨守文,可能是为那道士报仇,若如此倒也算是正常。”

“正常,据我所知,那道士似乎是欺辱一清道长,因而激怒了杨守文。

而且,杨守文毕竟是朝廷命官,此次更是奉旨返回神都述职。如果按照你的意思,是不是说张士龙可以无视杨守文朝廷命官的身份,对他行刺杀之事?那朝廷颜面何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