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崛起_庚新-第6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深吸一口气,点头道:“泉州事务已经完备,族里传话,要在年底开始着手南渡。我要随前锋军前往勃泥,在那边做一些安排。按照族里的说法,要在两年内把江左的基业全部转移过去,而后就要进发狮子国……所以,接下来我会很忙碌。”

杨守文知道,他无法阻拦明秀。

就如同明秀无法拒绝家族的召唤一样,他有更为重要的事情要做。

心中,有一丝丝不舍。

他叹了口气,轻声道:“不是说还要再等两年吗?为何这么快就开始行动?”

“不能等了!”

明秀道:“圣人还政,已成定局。

太子从年初开始参与政事,谁也说不准,圣人什么时候会还政与太子。等到那个时候再行动,太明显,难度也很大。现在圣人与我明家泉州市舶副使的职务,其实也表明了她的态度。我们必须要提前准备,若真等到太子登基时再行动,就晚了。”

“其实太子登基了,又如何?

难不成,他还能对明家大动干戈不成?”

“太子不会,但太子耳根子太软。

这些年看明家不顺眼的人很多,就算是太子无意对付明家,难保其他人不会对付。

毕竟,在世人眼中,明家是圣人的明家。

你想想这些年来,圣人杀过多少人呢?到时候我明家又如何受得了那些个报复呢?”

话说到这个份上,杨守文不好再说什么。

他只能道:“你若是离开,我身边再无可托付之人。”

明秀依旧是一副懒散的笑容,他在马上拍了拍杨守文的肩膀,轻声道:“你将来注定是要立足朝堂,很多时候,更需要你一个人独自去面对,哪怕杨公都帮不得你。

所以,你要习惯才是,因为那时候,你只能依靠自己。

别担心,你其实可以的……当初我被家族派去长洲,亦觉恐惧。

但是后来,却觉得颇有趣,慢慢也就这么过来了不是?所以,我相信你也可以。”

明秀的话,并未让杨守文感到多么开怀。

吉达,如今陪着太子党去了波斯,也不知现况如何。

过些时候,明秀也要离开了……虽然知道‘天下没有不散宴席’的道理,可是这心里,终究有些难受。

明秀道:“青之也不必想太多,接下来你要全力消灭和蛮人,与其这样伤春悲秋,倒不如想想,该如何迎战。”

“你都说了,一群乌合之众!”

杨守文笑道:“若是连乌合之众都无法战胜,我也别回洛阳了,便与你去勃泥吧。”

听了他这句话,明秀也就放心了。

他知道,杨守文并没有受到影响,他已经做好了准备,来迎接他生平最为重要的一战。

第七百零七章蔺亭

泸川,府前街府衙。

赵师立偷偷打量着杨守文,心中更盘算不停。

当然,他倒是没有想过要和杨守文争夺什么。他心里非常清楚,此次对和蛮一战,是杨守文积攒资历的一战。不仅对杨守文很重要,便是太子和武则天也很重要。

这种情况下,一旦他冒头去争权,就算取胜,也不得善终。

倒不如为杨守文拾遗补缺,暗中协助,不但能够卖杨守文一个好,该他的好处,也不会少一分。所以,当杨守文抵达泸川之后,赵师立就主动的让出了主导地位。

原以为杨守文少年得志,会飞扬跋扈。

不过在短暂的接触后,赵师立就改变了想法。

这是一个很谦逊,同时骨子里也很骄傲的人……他不会表现的很张扬,但却极有主见。

这,非但没有让赵师立放心,反而有些忧虑。

不怕你飞扬跋扈,就怕你主意坚定。如此一来,想要劝说或者帮忙,都会很困难。

君不见,那‘纸上谈兵’的赵括,就是前车之鉴。

剑南道不比中原,蛮夷混杂,之间更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万一这位杨君年少气盛,一味想要用强的话,一个不好就会激起整个剑南道地区蛮夷部落的反抗。那样一来,局势会更加混乱……

想到这里,赵师立忍不住看了王元珪一眼。

王元珪显然也觉察到了,目光和赵师立碰触,犹豫了片刻后,终于站起身来开口。

“杨总管,今和蛮作乱,为祸泸州,不知杨总管可有对策?”

杨守文微微一笑,道:“今泸川已集结兵马万余,虽较之叛军人数远远不足,却是龙州、汉州、梓州、普州、遂州、泸州以及资州最为精锐之兵马,战力非比等闲。

叛军虽势大,然远道而来,更须穿越千里不毛,势必疲乏。

我以锐士养精蓄锐,以待疲乏之师,可谓以逸待劳,谓之一胜。

我兵甲精良,儿郎们也经过严格训练,士气高昂;叛军人数虽众,却是乌合之众。据我所知,那和蛮人甚至连兵械都极为匮乏,又如何谈得上训练?以锐士击乌合之众,此之二胜。

和蛮地处安南,渡元水北上,千里粮道,道路难行。

虽然他们夺取了曲江,攻占了八平城,可这两个城镇人口稀少,不会有太多粮食。再加上那洞澡蛮和傥迟顿多是一群桀骜生番,即便呼应,也未必会听从和蛮人。

而我们却有充足粮草,更无后顾之忧,此之三胜。

有此三胜,莫说五万叛军,便是十万生番北上,又有何惧之?”

杨守文侃侃而谈,显得气定神闲。

赵师立与王元珪一开始还有些担心,可是听了杨守文这一番话之后,不禁松了口气。

“如此说来,总管已有退敌之策?”

“退敌?”

杨守文眸光一凝,道:“叛军既然敢犯泸州,又岂能让他们轻易退走?

以我之见,我们这一战不禁要胜,而且要胜的漂亮,胜的干净利索才成。我希望,能够把这五万生番留在泸州,他们既然过来,就别想再离开。唯有如此,才可使剑南道诸蛮心服口服。若不然,今日是和蛮人,明日是六诏,后日就不晓得还有谁。”

赵师立闻听,顿时倒吸一口凉气。

杨守文说的是轻描淡写,可谁都能够从他的言语之中,听出那隐藏着的浓浓杀气。

吞掉五万叛军?

听上去,似乎有点难度啊!

“赵君,我知你在泸州素有声誉。

今大战将至,我需要泸州百姓稳定下来。这一路上,我看到不少想要北上的难民,却大可不必。请你出面,为我安抚百姓,以免大战到来时,出现不必要的混乱。

王司马,着你率安夷军本部,立刻开拔,前往都宁。

我要你在都宁严加戒备,随时观察局势变化……你可以伺机而动,许你以专擅之权。”

专擅之权,听上去似乎没什么。

可是在战场上,就等同于是让王元珪根据形势变化,自行决断出击或者是防守。

很多时候,身为主帅运筹帷幄,但战局千变万化,很多时候需要各部将领自行做出决断。杨守文在离开普慈之前,敬晖就已经告诉他,安夷军司马王元珪是自己人。

既然是自己人,杨守文也就不必担心他阳奉阴违。

王元珪起身道:“末将谨遵将令。”

“总管,敢问总管要在何处迎战叛军?”

“蔺亭!”

杨守文看着赵师立,突然露出一种高深莫测的笑容,“我相信,赵君一定赞同这个选择。”

赵师立沉默了!

王元珪可以清楚的感受到,当杨守文口中吐出‘蔺亭’两个字的时候,赵师立轻轻的出了一口气,脸色也随之缓和许多。王元珪并不清楚泸州的情况,甚至不知道蔺亭究竟在什么地方。可是他却能够确定,杨守文所选择的地方,甚合赵师立的心意。

大家又交谈片刻,便各自散去。

杨守文不准备在城中居住,所以商议完毕之后,便匆匆返回军营。

赵师立和王元珪把他送出泸川,目送杨守文等一行人往军营方向去,久久不语……

“赵君,杨总管说的蔺亭,在何处?”

赵师立当下把蔺亭的位置和王元珪说了一下。虽然不是特别熟悉泸州的地形,可是在听了赵师立的解释之后,王元珪忍不住感叹道:“看样子,总管确下了大功夫。”

“我本来担心他冒然出击,亦或者以泸川为决战之地。

可是现在,我却放心了……总管年纪虽然不大,可是做事却极为稳妥。那蔺亭地势开阔,的确是决战的最佳之地。看起来,我不用再去费心,只要尽力配合便是。”

王元珪也笑道:“如此,那我也要回去准备一下。

明日卯时,我会开拔前往都宁。接下来,就需要赵君多费心思,尽快稳定民心吧。”

“此乃我分内之事,倒是王君此去,也要多加小心。

蛮夷狡诈,且极为凶狠。都宁是通往泸川必经之路,更是蔺亭的侧翼,更需谨慎。”

王元珪点点头,拱手和赵师立道别。

而赵师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