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蛮子首领,弯弓搭箭,对准了空中的雄鹰。
可就在他准备射杀雄鹰的瞬间,耳边突然传来一声弓弦响。
一支利箭破空,呼啸着飞向半空中。雄鹰在半空里一个侧身,展翅飞行。而那只正在和它鏖战的灰隼鹰王却猝不及防,被那支突如其来射中,悲鸣一声从空中坠落。
蛮子首领见状,顿时懵了!
我的箭还在弦上,谁射的箭?
他忙举目观瞧,厉声吼道:“谁,是谁射杀了鹰王?”
未等他话音落下,一支利箭呼啸而来,快如闪电。他忙挥弓拨打,抬头向远处看去。
却见从一队人马仿佛从天而降,为首的是一个巨人,手舞双锤,身披重甲,冲入了战场之中。那巨人双锤飞舞,所过之处,无一人能够抵挡,杀的蛮子人仰马翻。
而在巨人身后,则是一匹快马冲来。
马上是一个青年,手持长刀左劈右砍,向蛮子首领扑来……
“杀了他!”
眼见那青年来势汹汹,蛮子首领不禁吓呆了。
他高声喊叫,同时摘下大枪,指着青年和那巨人怒声咆哮。
就在这时,一个柔美的声音从他身后传来,“你要杀我兕子哥哥吗?那可不行!”
紧跟着,一口羊角匕首,便贴在了他的脖子上……
第六百五十三章无题
火光中,一身飞乌蛮兵打扮的幼娘,如同鬼魅般窜到了蛮人首领的身后。
她跨坐马上,手臂挥动,那柄羊角匕首划出一抹绮丽的刀光,伴随着一蓬鲜血喷射。
蛮人首领完全没想到,自己身后会出现敌人。
他甚至不清楚幼娘是如何出现在他身边,更没有想到,幼娘竟然如此干脆利索的选择了取他性命。他瞪大眼睛,脸上带着惊恐和不可思议的表情,手中大枪当啷便脱手落地。
而幼娘,却带着甜美的笑容,素手一推,便把那首领推落马下……
时间,在这一刻仿佛凝固了!
不管是在拼死抵抗的官军,亦或者是那些在疯狂攻击的蛮人,都傻了眼,一时间不知所措。
杨守文则劈手从一个蛮子手里抢过一杆大枪,而后从怀中取出一枚炮竹点燃。
伴随着蓬的一声响,炮竹在半空中炸开,绽放出绚烂的焰火。
从远处,传来了一阵呼喊声。
一支官军自蛮人背后突然杀出,冲进了战场之中。
“杀!”
杨守文一声怒吼,拧枪戳翻一个蛮子。
而此时,蛮子们似乎也都清醒过来。只是,首领被杀,又不知道官军到底来了多少人马,一时间好像没头苍蝇似地惊慌失措。
这也是蛮兵最大的一个问题!
他们骁勇好斗,凶狠且不惜命……
可是,他们散漫,全无官军的纪律性。首领被杀之后,原本占居上风的蛮兵,一下子变成了一群乌合之众。加之杨守文和杨茉莉二人冲锋在前,犹如两头猛虎,在乱军中左突右冲,所过之处,血肉横飞。这更使得蛮子们失了分寸,很快便士气低落。
“稳住,援兵已至,全都稳住。”
李清在河面上,敏锐觉察到了蛮兵的混乱。
他虽然不清楚发生了什么状况,却知道这是挽回局面的唯一机会。
他当下高声呼喊,同时催促船夫把渡船向渡口逼近。
“靠向渡口,大家向渡口靠拢。
把渡船集中起来,那些筏子很轻,无法造成太大伤害。大家在船上站稳,不要让蛮子登船。
靠岸,马上靠岸!”
河面上的蛮兵,在竹筏失去了冲击力后,便只有登船作战。
而在这方面,官军的甲胄和军械明显要强于蛮兵,在李清的指挥下,也很快稳定下来。
一艘艘渡船开始靠拢,并且在渡船上搭上了甲板,以稳固船体。
当渡船稳定下来后,蛮兵的优势便渐渐失去。再加上岸上的局势出现了变化,也让他们感到一阵莫名的恐慌。
“我乃司刑寺司直李易,船上何人主事?”
杨守文挺枪挑翻一个蛮子,冲到了渡口上。
他勒马横枪,高声喊喝。
李清在船上听到了他的呼喊声,连忙大声道:“我乃剑南道经略使帐下营田判官李清,请李君暂代我指挥岸上兵马?”
杨守文听罢,也不客气。
他拨马回身,厉声喝道:“大家都听到了吗?
李判官已命我暂领指挥一事,三军儿郎休要惊慌,援兵已至,随我一同杀敌去。”
说话间,他已纵马再次冲进了战场。
那数百名官军在稳住阵脚后,也都开始了反击。
听闻杨守文的喊话,官军齐声呐喊,三五一阵,紧随在杨守文的身后扑向蛮兵。
一时间,蛮兵阵脚大乱。
在两支官军的前后夹击下,蛮兵虽然占居人数的优势,却渐渐溃不成军。
也不知道是谁带的头,大喊一声,扭头就跑。
一个人跑,便带动了许多人一起跟随。当李清的渡船抵达渡口的时候,蛮兵已四散奔逃,彻底失去了战斗力。
与此同时,河面上的蛮兵见情况不妙,也不敢再继续纠缠。
他们架着竹筏,顺河水飞速撤离,只留下了数以十计的破碎筏子和尸体,在河水中浮沉,随波而去……
……
李清从渡船跳上码头,脚下生风。
战斗已经结束,除了少部分的蛮兵扔在抵抗之外,其他蛮兵死的死,降的降,逃的逃。
杨守文则站在码头上,身后跟着蛮兵打扮的幼娘,以及明秀和桓道臣两人。
渡口上,灯火通明。
李清快走几步,远远的便双手抱拳,欠身一揖。
“若非李君,清险些误了大事。”
他这样说并非客套,而是发自肺腑。
李清麾下两千兵马,本来是准备驰援射洪,夺取铜山,平定飞乌蛮叛军。
不成想……
如果他这次交代在这里,平定蛮兵便只能是一句空话。
要知道,剑州的兵马如今都在他手中,而梓州境内,同样是兵力空虚,无太多可用之人。
到那时候,飞乌蛮再无任何对手,其影响力势必增加,引发整个剑南道东部的蛮部作乱。那一来的话,局势也就会变得更加复杂,甚至可能会影响到蜀州的战局。
所以,李清对杨守文,是发自肺腑的感激。
杨守文连忙上前几步,拦住了李清。
“李判官说的客套话,我等都是为朝廷效力,何需道谢。”
“是啊,我们都是为朝廷效力。”
李清的脸上,浮现出一抹笑容,连连点头。
他的目光,旋即越过了杨守文,落在杨守文身后的明秀和桓道臣二人身上。
“李君,你怎么看破了蛮人诡计?”
杨守文笑道:“说来也巧,蛮兵围城之时,我恰好不在县城,而是在青石岭找人。回县城的路上,我和蛮兵探子遭遇,才知道了射洪县城被围困的消息……我立刻命人前去打探情报,却发现围城的蛮兵,竟多是一群老弱,并无精壮兵马驻扎。
我当时就觉得奇怪,就算飞乌蛮看不起射洪,也不至于派些蛮兵前来?
于是,我就猜测会不会是蛮子的诡计……后来,我家大玉与蛮子驯养的鹰隼遭遇,我就知道,蛮子这是想要围点打援,声东击西。他们的目标并非射洪,而是来驰援射洪的援兵。这种情况之下,我立刻设法通知了城中的孙长史,请他率部出击。
不过,我倒是没想到这些蛮子会如此狡诈,竟深谙渡半而击之的精髓,水陆并袭,着实高明!”
李清闻听,不禁露出赧然之色。
其实这次遇伏,完全可以避免。
是他过于轻敌,同时又急于想救援射洪,才中了飞乌蛮的埋伏。
但也好,至少他现在已经清楚,飞乌蛮并非他想的那么简单,其背后肯定有高人谋划。
若不然的胡,以飞乌蛮人那点脑子,怎可能设计出如此计策?
“李君,不管怎样,这次都要多谢你才是。”
杨守文和李清寒暄着,一旁走来两名小校,向他们禀报战果。
这一战,官军损失不小……先行渡河的官军,战死八十余人,还有一百余人受伤。官军在渡河时遇到了袭击,也折损了百余人,更有两艘渡船翻覆,无法继续使用。
不过,相比之下,蛮兵的损失也不小。
据那俘虏交代,蛮兵此次出动了四千余人,几乎是飞乌蛮一半的兵力。
其中一千老弱不必计算在内,剩余三千蛮兵,都被派来伏击李清。从河面上发起攻击的蛮兵死伤几何?暂时无法弄清楚,估计在百人左右。而岸上的蛮兵死伤高达三百多人,更有二百余俘虏……也就是说,这场伏击战,最终还是官军取得胜利。
李清的心里,不免有些激动。
他一边安排剩余兵马渡河,一边带人清理战场。
幼娘有些困了,便和衣而卧,睡在一旁的空地上。在她周围,有杨茉莉和老牛头陪伴,还有大玉和四只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