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丢进司刑狱足矣……”
狄光昭一怔,旋即露出恍然之色。
“父亲的意思是说……”
“这是圣人的家事,你我不要掺和进去。
虽说这里面也有太子和梁王之间的博弈,但杨守文的生生死死,只在安乐一句话里。
如果安乐公主对他真死了心,他早就死了。
可他现在还活的好好的,也就说明……我有一种预感,这件事最后还会出现转机。这恐怕也是杨守文和安乐公主之间的交锋,圣人现在不说话,也是在等最后的结果。”
说到这里,狄仁杰压低了声音。
“如果杨守文脱困,那今日你说的那些话,就是一桩人情。
而如果杨守文不得脱困……呵呵,我想那杨文宣一家也不会长久,早晚必有大祸。”
说完,狄仁杰又戳了戳狄光昭的心口。
“静下心,好好想想,你我静观事态发展就好。”
狄光昭露出了恍然之色,他连连点头,轻声道:“父亲,孩儿懂了!”
……
不知不觉,已进入了深秋。
天气越来越冷,特别是到了晚上,已经能够感受到寒冬的气息。
杨守文在东城狱已经有二十天光阴。一开始,他还能耐得住性子,可时间长了,那种难以形容的寂寞,便涌上了心头。这二十天里,除了看书,练功之外,他有更多的时间,去回忆过往。从昌平的虎谷山下,到洛阳的天津桥上,总是会有许多美好的回忆涌来。
他想幼娘,不知道幼娘今在何处。
他思李过,回忆和李过在洛阳相识的点点滴滴。
史书毁人,也是他自己的刻板偏见。今日的结果,对他而言倒也不算什么,只是每每想起他那天在奉先寺说的话语,这内心之中,对李过的愧疚也就加深几分。
正午,阳光明媚。
杨守文坐在院子里,心不在焉的翻着一本楚辞。
就在这时候,院门打开。
一个内侍拎着食盒走进来,躬身向杨守文一揖,轻声道:“奴婢见过征事郎。”
自住进这东城狱以来,每日来送饭的内侍,从没有和杨守文说过一句话。而且,这内侍的声音听上去有些耳熟,让杨守文不禁心中一愣,蓦地便抬起头来。
“小高?”
杨守文万万没想到,送饭的人,竟然是高力士。
只见他把手指放在唇边,示意杨守文不要说话,然后把食盒放在了门廊上。
然后,他躬身向杨守文行了一礼,便往外走。
除了最开始那一句话之外,他再也没有说任何话语,更没有给杨守文做出任何暗示。
什么意思?
杨守文有点错愕,但转念一想,目光立刻又落在了食盒之上。
他坐起来,把食盒拉到身边,打开了盖子。里面的食物,倒是没有什么出奇之处,和往常的食物一样。杨守文正要盒子搜了一遍,没有任何发现。当下,他蹙眉看着眼前的食盒,突然脑海中灵光一闪,把那盖子翻过来,就见那盖子里面,有一卷纸条。
他把纸条取出,打开来。
纸条上写着字,不过字体有些难看。
杨守文倒是知道,李过不擅书法,为此他还嘲笑过李过,气得李过很长时间没有理他。
这些字,依旧有些难看,可是比之之前,却有明显的进步。
很显然李过是用了心,下过功夫。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夕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
心悦君兮君不知。”
这是一首《越人歌》,源于楚辞,成于春秋,是江南吴越之地的一首民歌。
民歌的意思是说,今天晚上是怎样的一个晚上,乘船在河中漫游;今天又是一个怎样的好日子,能够与王子同在一艘船上。承蒙你的错爱,不以我的鄙陋为耻,而我的心绪纷乱不止,只因为能够与你相识……山上有树木,树木有丫枝,我真的很喜欢你,可是你却不知道。
这是一首跨越了阶层的求爱民歌。
杨守文看罢,心里却没有丝毫的喜悦,反而因为这样一首诗,而变得情绪低落。
李过用这首诗在问他:我可以什么都不要,我只要你知道,我喜欢你,爱你……在你的面前,我从来都不是什么安乐公主,我只是你的‘小过’,而你是我的王子。
一个公主,能够用这种谦卑的言语来向他求爱,可以想象是付出了多少的勇气!
杨守文一遍一遍的读着,脑海中却不自觉的浮现出,李过那张梨花带雨的盈盈笑靥……
第四百六十一章从此世上无安乐(一)
小丫头终于愿意读书了,而且还是楚辞。
可不要小看楚辞在华夏文明中的地位,那可是能够与《诗经》相提并论的存在。
杨守文知道,李过不喜欢读书。
她那跳脱的性子,说实话也坐不下来,静不下来。
从这首越人歌,杨守文看出李过似乎并没有怨恨他,反而在用另一种方式向他倾诉爱意。
杨守文挺感动的,但让他迎娶安乐,他心里面仍旧有些疙瘩。
至于是什么疙瘩?
他心里也很清楚:他真的不想去做驸马!
前有房遗爱和高阳公主;后有郭暖打金枝的传说。
那驸马绝对是一个非常痛苦的工作,且不说别的,就那些乱七八糟的规矩,就让他感到心烦。
前世他在网上曾看到一个说法:每一个驸马,前世都是折翼的受虐狂!
这话乍看去有些可笑,但仔细想想,似乎也很有道理。
杨守文从来都不是什么受虐狂,说句实在话,在知道了李过就是安乐公主之后,他还是很开心的。在内心里,他还是有一些喜欢李过,就好像喜欢幼娘一样。
不过,有一个原则:我绝不会去做驸马!
于是,事情似乎就重又回到了原点。杨守文之前之所以拒绝安乐公主,一方面是因为那前世带来的‘刻板偏见’,另一方面,就是因为她那个显赫的‘公主’身份。
这似乎是一个无法破开的怪圈,甚至包括杨守文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
洛阳,玉鸡坊
永泰郡主府,就坐落于此。
相比李裹儿,李显夫妻对李仙蕙的疼爱似乎相差很大。
但怎么说也是太子的女儿,而且还是韦氏亲生。所以如果和长宁郡主他们相比的话,李仙蕙的待遇又要好很多。李仙蕙本身又是个不喜欢争斗的恬静性子,说难听一点叫逆来顺受,说好听一点就是孝顺,绝不会和父母、兄弟姐妹发生争执。
一个郡主府,对她而言,足够了!
玉鸡坊南依洛水,北邻瀍渠,景色极为优美。
而郡主府所在位置,是前朝一个寺院的旧址。武则天重修洛阳之后,在这里兴建了一座府邸。后来李仙蕙随李显返回神都,下嫁继魏王武延基,便得到了这座府邸。
府邸分前中后三进,府门开在大街之上。
李仙蕙从东宫返回郡主府,天已经黑了。
武延基虽是郡马,却不常居住在郡主府。他有自己的府邸,所以大部分时间还是在他的继魏王府。于是,这郡主府就显得有些清冷,但是正合了李仙蕙的性子。
她驱散了身边的仆从,穿过门庑,直奔后花园。
远远的,她就听到从后花园里传来李裹儿那娇憨的声音,“姐姐怎地还没有回来?”
“裹儿,等急了吗?”
李仙蕙听到这个声音,脸上立刻浮现出一抹笑容。
她走进后花园,只见在那湖上水榭里,灯火通明,李裹儿正站在水榭门口,焦急的翘首等待。
“七姊姊,你总算回来了。”
看到李仙蕙,李裹儿顿时雀跃起来,飞快跑来。
李仙蕙连忙拉住她,在她耳边轻声道:“小高晚上才把回信拿来,所以回来晚了。”
李裹儿脸上的笑容顿时更浓。
她拉着李仙蕙走进水榭,便赶走了水榭里的一干仆从。
东宫那边的气氛太压抑了,所以在那天之后,李裹儿就搬到了李仙蕙这里,美其名曰散心。
“小高,受委屈了。”
高力士原本是东宫典直,好歹也是正九品的职务。
可为了能够联系到杨守文,李裹儿想尽办法,还找了李仙蕙帮忙,总算是把高力士给贬去了掖庭局,让他在那里做了一个典事。那掖庭局的典事,不过从九品下的品级。高力士如果真犯了错也就罢了,可他偏偏是为了帮助李裹儿自愿前往。
李裹儿不是不知好歹的人,心里也不禁有些愧疚。
她拿出杨守文的回信,坐在灯下阅读。
可看着看着,李裹儿脸上的笑意渐渐隐去,取而代之的是一抹忧伤之色。
“怎么,那杨守文又骂你了?”
看到李裹儿的表情,李仙蕙心里一紧,忙开口问道。
李裹儿撅着嘴,摇摇头道:“没有!”
“那他说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