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说是高戬和周利贞了,就连杨守文也觉得毫无头绪。
不过,杨守文一直就不太同意高戬把注意力放在那本笔记上。笔记是死的,人才是活的。而且过去那么多年,一本七八十年前的笔记,又能够有多大的用处?
所以,他的关注点,一直在王元楷被杀的案子上。
王元楷一定觉察到了什么,但是又没有留下什么线索;而李固被害,更显示出这件事的不同寻常。他相信,只要找到那个神慧和尚,就一定能够找到线索。
对于杨守文的判断,狄光远举双手赞成。
所以,他表面上是尽力配合高戬和周利贞,私下里还是把更多希望放在杨守文身上。
比如说,他把长洲民壮和捕班快手都交由杨守文指挥。
只是,依旧没有线索!
杨守文带着杨丑儿,沿着湿漉漉的长街,走进了鱼市。
虽然下着雨,可鱼市依旧喧嚣忙碌。远远的,他就看到了八仙客栈的幌子耷拉着,大门敞开,人来人往显得非常热闹。杨守文迈步走进了八仙客栈,里面的格局却没有任何变化。还是那个掌柜,有气无力的坐在柜台里,好像在打盹儿。
几个伙计在招呼客人,不过看上去也不是很热情。
杨守文走进来后,径自在一个靠窗的位子坐下。
他点了两碗小馄饨,又要了几盘糕饼。不一会儿的功夫,就见一个伙计端着托盘走过来,在摆放食物的时候,趁人不注意,把一张纸条偷偷塞到了杨守文手中。
嗯?
杨守文眸光一闪,若无其事的吃了口馄饨,然后把那纸条打开。
熟悉的字迹,只有四个字:曲览何人?
杨守文眼睛一眯,把纸条顺势放进了挎兜里。这时候,那掌柜则走过来,笑呵呵问道:“客人,看起来不像是本地人啊。”
装,你接着装!
杨守文发现,明秀的手下,一个个都是演戏的好手。
他笑着道:“是啊,我从神都来。”
声音突然变小,“可有神慧的下落?”
“神都?那可是好地方……不过我们这苏州的景色也不差,这时节若泛舟太湖,也是别有风味呢。”
说完,掌柜笑了笑,便转身走了!
废话,我也知道太湖的景色不差……慢着,他这话里好像有话,难道说……
杨守文眼珠子一转,脸上旋即泛起了笑容。他拿起一块糕饼,咬了一口,心里已经有了算计。
吃完了饭,杨守文结了账,带着杨丑儿离开。
在路过柜台的时候,他突然开口道:“掌柜,太湖浩淼,不知有什么推荐呢?”
“哈,那可就多了!”掌柜有意无意道:“不过要说特色,恐怕莫过于是包山夕照,宝塔晨钟吧。”
包山夕照,宝塔晨钟?
我就知道那明老四肯定有消息,果不其然!
不过,就算是知道了神慧的下落,杨守文也不会轻举妄动。虽然狄光远已经就任,但还没有完全掌控长洲。杨守文之所以跑来找明秀打听消息,而不是指派民壮和捕班快手,也是出于对长洲县衙的不信任。毕竟,那神慧也有些根底呢。
是夜,细雨靡靡。
这江南的夜雨最是缠人,没个休止,令人心生烦躁。
县衙里寂静无声,所有人都已经休息。杨守文趁黑从屋中走出,悄悄来到了狄光远的住处。
屋内,黑漆漆,传来了隐隐的鼾声。
杨守文见左右无人,于是轻轻叩响了窗棱。
“狄县令,我是杨守文。”
“狄县令,我是杨守文,有要事与你商议。”
“……”
呼唤了几声,屋内有了动静。就见火光一闪,紧跟着烛光照亮窗纸。紧跟着,房门打开,狄光远披衣站在门内,探头向外看来。杨守文连忙闪身进了卧室,轻声道:“狄县令,不要声张。”
“青之,这么晚找我,有事吗?”
狄光远关上了房门,请杨守文坐下,然后给他倒了一杯水。
“深夜来访,有两件事与县令知晓……本来,日间我就该告诉县令,可是考虑到县令初来乍到,对长洲尚不熟悉,所以怕走漏了风声,只得这么晚来打搅县令。”
说实话,狄光远本来是有些不太高兴。
但是杨守文把话说到了这个地步,他自然不好发作。更何况,他现在需要依仗杨守文的地方很多,所以摆手笑道:“青之客气了!不过,不知你要说什么事情?”
“第一件事,县令久居中枢,见识广博,认识的人也多,可曾听说过曲览这个人呢?”
“曲览?”
狄光远愣了一下,露出疑惑之色。
“这个名字有些耳熟,让我想想,让我想想。”
他沉思片刻,突然一拍大腿,“曲览,青之说的可是那安南都护府大都护曲览曲光佑吗?”
第三百七十七章打草惊蛇(一)
安南都护府,唐六大都护府之一,管辖区域为交州地区。
武德五年,也就是公元622年,唐高祖李渊开设交州总管府,两年后改为交州都督府。
贞观元年,交州都督府纳入岭南道管辖。
调露元年,即公元679年,交州都督府正式更名为安南都护府,为岭南五管之一,治于宋平,也就是后来的越南河内。其辖区北抵南盘江,南至越南河静与广平省界之地。其东,含广西那坡、靖西、龙州、防城等地,详细则在越南红河黑水之间。其地域之广,几乎涵盖了大半个越南国,是华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安南都护府从武德五年开设,至今共历经三个都护。
第一任都护名叫丘和,置都督府。
第二任都护名叫刘延佑,原本是交州刺史,后改为安南都护。不过,在数年前,安南人李嗣仙造反,其党羽围困府城,杀刘延佑,引发一场持续一年之久的安南之乱。
李嗣仙之乱被平定后,武则天旋即又委任曲览为第三任安南都护府大都护……
“曲览是广州人,因为走了魏王的门路,得以就任。”
狄光远向杨守文详细介绍了安南都护府的历史,以及那曲览的来历。
杨守文闻听,眉头颦蹙。
明秀好端端打听曲览做什么?
不过细思起来,他也觉得这里面有些不太正常。
太古怪了!
安南人似乎在整件事情之中牵连颇深。此前杨守文就觉得这安南有古怪,现在闻听安南大都护也被牵扯进来,也由不得他更加好奇,心里的疑惑又增加许多。
“青之好端端问曲都护作甚?”
待讲解完毕,狄光远一副蠢萌蠢萌的表情看着杨守文问道。
杨守文则是一脸呆萌的表情,看着狄光远道:“没什么,只是突然想起来,所以发问。”
我信你才怪!
狄光远心里吐槽,好端端你问曲览是什么鬼?
不过,他看出杨守文似乎不想回答这个问题,索性也就没有继续追问下去。
杨守文更不会在这个问题上纠结,狄光远不问,他立刻话锋一转,扯到了别的话题。
“县令,你可知道包山?”
“包山?”
狄光远一脸迷茫,摇摇头道:“没听说过。”
“那包山,就在太湖里,是一座湖心岛。
我听说,包山上有一灵宝观,观内有一塔,名为灵宝塔,也是包山最有名的建筑。
那包山地处长城、长洲和乌程三县之交,风景极佳。若县令有闲暇的话,何不随我一同泛舟太湖,前去欣赏一番包山景色呢?”
好端端,突然要泛舟太湖,欣赏风景?
狄光远老实,但却不傻,立刻明白了杨守文的意思。
“如此,甚好!”他不假思索道:“左右这两日为了那些个案子头痛不已,不如出去走走,放松一下心情。这样吧,天亮之后,本官命人备好舟船,咱们一同前往。”
杨守文想了想,沉声道:“我看这两日高舍人和周司直也很辛苦,何不叫上他们,咱们一同前往?”
狄光远本就有这个打算,可是他也知道,杨守文和高戬、周利贞之间似乎有些隔阂,正想着该如何开这个口。如今杨守文主动开了口,他自然喜出望外,连连点头。
青之果然是通情达理,知道什么叫做‘和为贵’。
相比之下,那高戬略显呆板,周利贞则有些刻薄,和青之一比,还是落了下乘。
想到这里,狄光远对杨守文更高看了一眼。
他笑道:“既然如此,就有本官去和他们说明。”
杨守文点点头,没有再赘言。
他看了看天色,已经过了丑时,于是便拱手告辞,悄然离开了狄光远的房间。
回到屋中,他坐在榻上沉吟良久。
找来了一张谢公笺,他想了想,在笺纸上写下‘安南都护’四个字之后,折好放进一个包囊中,然后才吹熄了烛火,躺在榻上,闭上了眼睛,凝神思考问题。
安南都护曲览!
看起来,明秀那边应该也有所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