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里地呢,走过去岂不是辛苦,我记得你骑术不差。”
“这是……”
“送你的!”
杨守文笑着,就把缰绳塞到杨瑞手里。
杨瑞脸上顿时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他搬鞍认镫,翻身跨坐马上,而后拨转马头。
“大兄。”
“嗯?”
杨瑞笑道:“你回来真好!”
杨守文听了他这句话,也忍不住笑了……
虽然杨瑞没有说什么,但杨守文能感觉出来,杨家搬来荥阳之后,日子并不轻松。
要知道,荥阳地处中原,从荥阳到洛阳不到三百里,算是大唐……不对,是大周的中心要地。这里的物价,绝不是昌平可以相比。中午他们在观水阁吃一顿饭的花销,可以在昌平最好的饭店里吃半个月。这样一算的话,杨家的日子恐怕不好过。
杨承烈是郑灵芝的妻兄,看在杨守文母亲的面子上,郑灵芝绝不会介意收留杨承烈一家。
如果,是说如果,如果杨守文的母亲还活着,一切都不成问题。
可问题就在于,郑熙雯已经过世十余年,而杨承烈又续弦了,更被逐出杨氏宗族。
这样一来,杨承烈的份量自然减弱。
郑灵芝可以收留杨承烈一家,却不代表他会照顾周全。
而以杨承烈那种骄傲的性子,恐怕也不会接受郑灵芝的施舍。
杨守文目送杨瑞离去,扭头看了一眼吉达,又看了看杨茉莉,伸手示意海东青下来,落在他的肩膀上。杨守文的肩膀上有一块牛皮制成的垫肩,可以有效的防止海东青撕破他的衣服。
“杨茉莉,我们回去吧。”
“嗯。”
杨茉莉走上来,伸手牵住了另一匹突厥马的辔头。
他在前面带路,杨守文和吉达两人牵着马跟在后面,便走进了这环翠峪畔的宁静村庄。
村子的人口不多,大约有六七十户人家,总人口也就是二三百人。
此时,村中的人们大都在田间耕种,所以小村里格外宁静。杨守文一行人走过来,沿途就看到一些孩子睁大眼睛,好奇的打量他们。有几个熊孩子胆子大,跑过来道:“杨茉莉,和我们玩。”
而杨茉莉则偷偷看了杨守文一眼,憨声憨气道:“我家阿郎回来了,今天不玩了。”
“杨茉莉!”
“嗯?”
“你人缘不错嘛。”
“嘿嘿,大娘子给我不少好吃的,杨茉莉有时候会分给他们,所以大家对我很好。”
“家里情况怎样?”
“都很好,就是大阿郎经常发脾气。”
“哦?”
“大阿郎发脾气的时候很可怕,连大娘子都不敢说话。
婶娘说,要是阿郎在就好了……阿郎,你去哪里了?这么久,杨茉莉非常想你。”
当一个五大三粗,个头比自己还高的家伙对你说,他很想你。
那种感觉,着实有些诡异。
不过,杨守文知道,杨茉莉说的是真心话。
他突然想起了什么,停下脚步,从包裹里取出一身衣服还有一双鞋,递给了杨茉莉。
“我在饶乐,遇到了原大娘。”
“大娘好吗?”杨茉莉显然还记得原大娘,顿时露出惊喜之色。
“她很好,不过她现在已经不在孤竹,搬去了赤山。这是她给你做的衣服和鞋子,只是不知道是否合适。你拿着,回去试试……这是原大娘对你的心意,可别忘了。”
杨茉莉接过衣服和鞋子,却哭了。
“呜呜呜,阿郎……杨茉莉想大娘了。”
杨守文顿时慌了手脚,连忙上前拍了怕杨茉莉道:“杨茉莉不哭,大娘若知道你这样子,会不高兴的。等将来有机会的话,我带你去赤山,咱们再去找原大娘。”
“真的吗?”
“当然。”
杨茉莉顿时破涕为笑,用力点点头。
“那阿郎可不要忘记了,到时候一定要带着杨茉莉!”
他擦干了眼泪,在前面继续带路。
三人三骑沿着村中小径走到尽头,就看到巍巍青山脚下,一座庭院出现在视线中。
那院子很简朴,并没有什么奢华的装饰,大门更朴素至极。
一米五高的院墙,夯土筑成,上面还长着杂草和嫩绿的藤蔓,看上去别有一番味道。
杨茉莉在院门口栓好了马,走过去推开了院门。
第一百九十四章重逢(三)
一座两进小院,从山上流淌下来的溪水,穿过庭院中,在前院的角落里汇聚成一个池塘后,又从一座假山下流出院墙外,汇入到村后的溪水中。这是一池活水,占地约一百多平方米。微风吹来,更拂动池面水波荡漾,波光粼粼,别有韵味。
前院,占地约千余平方,有两个独立的院落。
一座明堂就坐落在庭院里,从屋中可以看到池塘边上的凉亭。
“阿郎回来啦!”
杨茉莉走进院子,就大声喊道。
只是他声音尚未落下,就听到一阵犬吠声,从院子里跑出来四只狗来。
它们大声吠叫,使得海东青立刻生出警惕之心,一声鹰唳便从杨守文肩膀上腾起,展翅空中。
“大玉,别动。”
杨守文吓了一跳,连忙厉声喊喝。
自古以来,鹰犬就是天敌。
四只狗见海东青在空中,立刻仰头吠叫。
杨守文不等杨茉莉上前,便跑过来蹲下身子,大声道:“悟空、八戒、沙和尚,小白龙……过来。”
听到杨守文的声音,那四只狗立刻停止了吠叫。
为首那只毛色纯白的狗,正是悟空。半年不见,悟空已经长大,并且颇有大师兄的风范。它带着三只狗,盯着杨守文看了两眼,然后跑过来围着杨守文转了两圈,鼻子抽动两下之后,便发出了欢快的叫声。四只狗拼命想要挤进杨守文的怀里,悟空的个头偏大,占居了上风,把脑袋扎进杨守文怀里,发出呜呜叫声。
其他三只狗,则各施手段,都挤了过来。
杨守文忍不住哈哈笑了,伸手一会儿在悟空和八戒的脑袋上揉动,一会儿又和沙和尚与小白龙亲近。而大玉见四只狗没有敌意,便落在了金子的背上,高昂着头。
“兕子!”
一个惊喜的声音响起。
杨守文抬头看,就见杨氏穿着碎花袄裙,面露惊喜之色,眼中更闪动泪光。
“婶娘!”
杨守文起身快走两步,却又突然停下来,露出羞愧之色。
“婶娘,对不起。”
他低下头,甚至不敢和杨氏的目光相触。
哪知道,杨氏却走上前,把她搂在怀中。杨氏比杨守文低了一个头,却轻轻拍着杨守文的后背,轻声道:“兕子,婶娘都知道了,这不怪你!这半年来,苦了你,饱受塞北严寒。你管叔叔写信都说了,他还说,兕子你一定会想办法找回幼娘。
兕子,足够了,足够了!婶娘不怪你,是幼娘这命里面,注定会有这么一场劫难。”
“啊?”
杨氏眼中闪着泪光,轻声道:“还记得弥勒寺的玄硕法师吗?
他在昌平的时候,曾经给幼娘看过相,说她天生会有一场劫难,却不会有危险。
以前婶娘不信,现在却信了……你也不必担心,总有一天,幼娘回来找咱们。”
玄硕法师吗?
杨守文倒是知道这个人,但是印象已不太深刻。
看到杨氏这样,他反而更加愧疚,轻声道:“婶娘放心,我一定会把幼娘找回来。”
“嗯嗯,婶娘相信你!”
杨氏总算平静下来,把杨守文松开。
“快去看看阿郎吧,他很想你。”
“嗯!”
杨守文点点头,正要开口,却听到一个怯生生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大兄,你回来了。”
低头看去,是杨青奴。
她不知什么时候来到了杨守文的身边,小手扯着杨守文的衣襟,脸上带着浓浓的喜色。
而在那正堂门前的门廊上,宋氏带着宋三郎和宋平,正含笑看着他。
一旁小院的门口,站着一个妇人,身边还牵着两个孩子。那两个孩子比较眼生,不过那妇人,杨守文却认得,正是宋三郎的妻子。都在这里,全都在这里了!
杨守文蹲下来,把杨青奴抱在怀里。
“是啊,我回来了!”
“大兄,青奴好想你……你不在家,阿爹就总是沈着脸。有时候吃醉了酒还会骂人,青奴好怕!”
伴随着杨守文这一抱,积压在青奴心中的委屈,似乎一下子找到了宣泄的途径。
她紧紧抱着杨守文,放声大哭。
门廊上,宋氏的眼圈也红了,不过那脸上的笑容,却格外灿烂。
“青奴乖,大兄回来了,阿爹以后就不会发酒疯了。”
“嗯嗯。”青奴哭的好像一只小花猫,把杨守文的衣襟都哭湿了。他干脆把青奴抱起来,那张小花猫似地脸上,也随之露出了笑容。大兄,还是很疼惜青奴的。
“兕子,你回来了。”
杨守文站起身,宋氏便走上前。
“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