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霸世红颜-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时的背景大体上是这样的:我在《作家报》做编辑部主任,负责撷英副刊和期刊之林等四个版面,所收到的稿子绝大多数都是“写生散文”,包括生活散文、心情散文、旅游散文在内的“写生散文”,也就是那种实的不能再实、熟的不能再熟的散文,就类似傻瓜相机拍下来的虽然真实却没有多少文学性和艺术感可言的散文,眼看着“写生散文”在蔓延,在泛滥,大有横征暴敛、横冲直撞之势。在这样的一种背景之下,我便针对“写生散文”的狂欢写了一些“主持人的话”,力倡“写意散文”。那些话是这样写的:“国画中有写生与写意之说,临摹实物描绘实物的叫写生,以简练的笔墨勾勒物象的形神意趣的叫写意。用清代画家方薰《山静居画论》中的话说就是,‘随手点簇者,谓之写意;细笔勾染者,谓之写生’。由此,我便想到了散文的分野,可不可以把用笔守法、注重细部的描绘、具象一些、外观一些的称作‘写生散文’,把用墨纵放、意随笔走、注重神韵的表现、抽象一些、内在一些的称作‘写意散文’呢?如何分类,当然并不十分重要;如何写法,却轻视不得。我想,在当今‘写生散文’势如飞瀑的情况下,力倡‘写意散文’,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写意散文’,毕竟更靠近艺术本质。”
其实,在这之前,也就是十年前写这些话之前,我已经注意到了方薰的另外一句话:“作画必先立意以定位置,意奇则奇,意高则高,意远则远,意深则深,意古则古,庸则庸,俗则俗矣。”里边的那个“意”字,牢牢地抓住了我,让我久久不能释怀。因此,从很早开始,我就围绕着一个“意”字,在苦苦地寻找了,寻找我最满意最理想的表现形式,或者说是散文样式。我知道有这么一种艺术样式在等着我,就像我一直在渴望着它一样。最终,果然,我找到了它。它,就是我梦想中的“写意散文”。找到“写意散文”之后,我的“位置”或者说是“立场”,自然也便定好了。
关于“写意散文”,我在1998年6月中国作协和《散文选刊》杂志社联合举办的“中国当代散文创作研讨会”上,已经详细地阐述过了。这个发言的纲要,后来刊发在《散文选刊》上。其中有一段话,我是这样说的:“我看重实验。我认为,好的散文家都应该是实验家,醉心于情感、思想与文字的实验。没有实验,散文就不会有发现,有生气,更不会发光。当然,‘发光’并不是为了别人的赞赏,就像夜莺要歌唱、太阳要发光一样。实验的结果,是为了实现散文的双重超越:题旨的超越和艺术的超越。题旨的超越,离不开与人性、智性、神性的凝视;艺术的超越,离不开与天性、诗性、乐性的沟通。有了这双重超越,散文自然就会有生力有强力有张力有魅力,自然就会超凡脱俗,就可以说它是健美的了。‘健康’和‘健美’自然不是一个概念,健康的不一定就是健美的。健康的散文尽管也是散文,却往往都缺乏磁力和穿透力;只有健美的散文才会赏心悦目,让人留连忘返,掀起层层叠叠的惊叹。”这里所说的“健美的散文”,就是“写意散文”。
我在我的散文集《笔尖上的河》后记中也曾这样说过:“像散步似的,不刻意也不慌张,不拘一格也不枝不蔓,自自然然就走出了一种诗的意境,就缩短了文字和艺术之间的距离。我认为,这应该是‘写意散文’的基本精神。”
我多年来所力倡的“写意散文”,说到底,就是文化散文、诗化散文、思想散文和艺术散文的整体体现。它既体现了文化性,也体现了诗性,更体现了思想性和艺术性。
下面,我就具体来说说“写意散文”的美学命脉——
1、人性的光辉
基督教倡导“爱人如己”,佛教主张“慈悲为怀”,都是人性的光辉。正因为人性和兽性永远都并存在同一个世界上,时时刻刻都在对垒,冲突,我们才需要站在人性一边,支持人性,捍卫人性。你不小心坠河了,大喊救命,一位路人救了你,结果人家牺牲了,记者让你谈谈感受时你却说,谁让他救我来着!又不是我让他救我,逼着他来救我!这就是没有人性!你被车撞倒了,撞你的人溜了,另一个人看不过去,马上跑过来扶你搭车去医院,到了医院,你却一口咬定是扶你的这个人撞了你,让人家来替你付所有的医疗费,这也是没有人性!
作家,当然也包括散文家,不把这些放在眼里又把什么放在眼里呢?因此,作为写意散文的首倡者,我一直是把“人性”放在首位的。有了人性,才会有托尔斯泰那样的人道主义,才会有鲁迅那样的人文关怀。这是毫无疑问的。随之而来的,使命也好,良知也好,责任也好,情怀也好,才会在自己的文本里不缺席,不袖手旁观。人性的复杂性和微妙性,才会看得很清楚,把握得很全面。
讲到了这里,我就突然想起了我在早年所读过的英国哲学家同时也是作家的休谟的散文集《人性的高贵与卑劣》。休谟在这本书里是这样说的,“如果人类中最低下的也像西塞罗和培根伯爵那样有智慧,我们还是有理由说有智慧的人太少。因为在这时候我们就会进一步提升我们关于智慧的看法,不会对才能上并不特别突出的任何人给予某种特殊的尊敬”。把休谟的话改成“如果人类中最不人性的也像西塞罗和培根伯爵那样有人性,我们还是有理由说有人性的人太少”,显然也是成立的。就是说,人性的光辉,永远都不显其多,越多就越好。当然,这是“如果”。但无论怎样,谁都不愿看到人性的荒芜和丧失,这是铁打的事实。
呵护人性,提高人类对人性的见解,也便责无旁贷地落到了有使命感的作家肩上。
还是来看看人性光辉在写意散文中的具体体现吧——
我的心涩涩的!我不能不说:这太残忍了!我不能不问:那个洋洋得意的斗牛士真的就是胜利者就是了不起的英雄吗?我又一次想到了“人”这种动物的煞有介事、卑鄙无耻和丑陋不堪!有本事你去和老虎、豺狼、豹子什么的斗一斗呵?拿老实忠厚、直来直去、有些傻里傻气的牛寻什么开心呵?再说了,既然是斗,那就干脆公平一些,你也像牛那样赤手空拳地去斗呵,又是“黑布”又是长矛又是花镖又是长剑又是助手又是避风港什么的干什么呵?就不觉得害臊不觉得恶心吗?
那头倒地而死的公牛的命运,其实不仅仅是一头公牛的命运。只要你稍微留意一下,就会知道我们的身边到底有多少冤死的“公牛”了。在不公平的竟争中所诞生的那些“英雄”们,在手舞足蹈之余,不知道静心想过没有,他们的暴虐,他们的罪孽……他们或许根本就不会知道,在地球这个偌大的斗牛场上,他们在斗牛的同时——其实那哪里是斗牛呵,也太冠冕堂皇了吧!干吗非要把“逗牛”、“调戏牛”、“欺负牛”、“侮辱牛”、“杀牛”硬硬地说成是“斗牛”呢?——一向就善于嘲讽的命运也在像他们斗牛一样地斗着自以为是的他们……如果他们突然之间倒地而死,而且死得很难看,那完全是应该的。报应自古以来就是这么说的,已经说得很明白很明白的了。
再也不要说“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之类的话了,那样显得太装腔作势太虚伪造作了!用一种血淋淋的不讲理的方式去对待自己的朋友,这也叫朋友?这又哪里还算是一个人呵?再也不要说“万物的灵长”之类的话了,那样太欺世盗名太荒唐可笑了!有那样去对待万物的灵长吗?不用说做灵长不配,就是做粪土也不配呵!我更加相信了,卑鄙的人总能为自己的卑鄙找出一万万条理由来!
人类寻求刺激的方式有很多,干吗不去和天空比一比高低呢?干吗不去和志向比一比长短呢?干吗不去和知识比一比深浅呢?干吗不去和恶势力论一论是非呢?干吗不去和强大的命运斗一斗,不去和疯狂了的自己斗一斗,在比自己强大的人身上,在自己身上作作文章呢?拿那些比自己弱小、比自己愚钝、从来就没有伤害过自己一丝一毫的生命开玩笑,又有什么意思呢?又算什么本事呢?又有什么出息呢?如果,你总也觉得不够刺激的话,那就干脆把自己杀死,不就刺激了吗?如果这样你觉得于心不忍的话,那你就留着你的蛮劲去惩治坏人呵?那样的话,也算是你没有白白地活过呵……
世界上,一旦失去了一种起码的游戏规则和价值判断,还叫个什么世界呢?这样的世界,又有谁来信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