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魔音倾情-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三个月前,叶凌霜夜探天门,江心一曲后,看见水从自己脚边绕流的情景,突然脑海中闪出了一个中国、乃至世界都非常出名的治水案例。那就是位于中国四川的“都江堰”。
都江堰水利工程建于公元前256年,迄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是世界上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叶凌霜开头的时候,一直想着模仿“葛洲坝”筑一个大堤坝把天门封住,来控制水流。但在这个时空,这个年代,哪有什么钢筋混凝土,更没有各种起重运输设备,即便封住了,还要保留梯级状航道,不至于截断通航。这样的工程,这样的难度,在这科学水平落后的年代里根本无法完成。为此,她一大段时间里,都为这个问题所缠绕,而无法解开。
但自从那晚,她突然想到,既然不能筑坝,不如就采用引水疏导。而引水疏导最出名的成功案例无疑就是,两千多年前科学不发达时期建成的,“都江堰”。
她为此兴奋不已,回去后马上埋头苦干,三天就画出了,模仿都江堰的“天门堰”水利工程施工图。
表面上看,好象很简单,但实际上非也。因为我们现在看到的都江堰和当年李冰父子所修筑的已经很不同。现在的都江堰已经渗透了现代的科学在里面,当初的没这么复杂。如果按照现在都江堰的做法,还是没办法做出来。幸好她当初曾在书中见过古都江堰的复原图和构筑原理。因此她沿用了都江堰的弯月形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三个主体工程,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就根据这里的情况给删除了。由于这里的弯道要比都江堰所处的弯道要大,因此她设计的江心鱼嘴分水堤就要比都江堰的鱼嘴分水堤要长出百丈。
为了可以引水灌溉,宝瓶口就绝对少不了,正好这里靠近平原的岸边有一座小山。叶凌霜就利用这里依山开挖出宝瓶口,还比当年李冰省事不少,不用开凿山体。然后再利用平原长期洪水泛滥所自然冲出的假河道,凿出一条宽约十丈的主“渠”一端和宝瓶口相连,一端往平原内部延伸。主渠再分凿出各种支渠,这样整个平原将被水网覆盖,农田灌溉无忧。
这工程的准备工作只有富可敌国的雷震天才能完成了。商业头脑极之发达的他,先跑到郦川和神武王东方节谈判,愿意出资兴建水利工程,但条件就是这块平原以后的物产必须由他支配。东方节一直认为这平原是个累赘,种不了作物还要经常浪费他的钱财去治水,赈灾。现在见雷震天自动请缨愿意出资治水,心中不禁偷笑,爽快地就答应了他的要求,签订了一份九十九年的合约。他心想就让这傻帽去鼓捣鼓捣,反正他也做不到。自己没有损失,还可以省下一大笔治水赈灾的款项,即便他真做到了,对自己也是个好处。
这也怪不得东方节,任谁都会这么做。谁会想到在这年代里还真有人能治水灌溉,把这荒废的平原盘活起来呢?
自从叶凌霜在三国各搞出一些事情后,多少撼动了三个领导人物的心。大家都产生了避忌,谁也不愿意打破“三足鼎立”的局面。各自发展才是最好的治国方针。因此前不久三国刚刚签订了互不侵犯的条约,老百姓暂时可以安稳下来。也为这项工程的顺利兴建创造了条件。
雷震天不顾几乎所有人的劝阻,出巨资,从三个国家里,总共招募了不下十万劳工,红红火火的就干了起来。其他人都认为他疯了,就只有他是雄心万丈。因为他相信叶凌霜。在这个时空,这个落后的时代,他的这一豪赌也真是天下无敌。
就这样,叶凌霜一个不小心就做了工程总指挥。有雷震天财力和人力的鼎力支持,工程就顺顺利利地进行至今。
叶凌霜制定了三班倒的轮班,和一些现代的管理方式,日以继夜施工,务必要抢在明年汛期之前完成。李冰干了十多年,她倒好,不劳而获直接剽窃了方案,各种施工方法也是照搬,连摸索的时间也省略了,不用一年就已经完成。当然,更重要的是有雷震天巨额资金的支持。
时光飞逝,已经到了第二年的二月。整个水利工程已经快要完成,平原上密布的渠道也已经完工,只要把宝瓶口的临时堤坝炸开,平原灌溉系统就可启动起来。
第八十一章 逍遥江湖
“天门堰”主体工程的完工,让广阔荒芜的平原马上被水网所覆盖。弯月形的鱼嘴分水坝,把从天门峡谷流出的合江分为了内外两江。内江是在原来的江岸基础上再人工挖宽了二十余丈,令此处的弯道加大,江面更加宽阔。相对于外江而言内江是窄而深。汛期的时候,水流加大,水位上升,滚滚的江水就顺着较直且浅而宽的外江流走。而内江的水位由于有宝瓶口,飞沙堰的泄洪调节,水位总能保持一定范围内,避免了洪涝。枯水期,水位低,流速慢,江水自然注入深而窄的内江形成一个水库,通过宝瓶口注入平原各处灌溉农田。
这完全是都江堰的翻版。
但叶凌霜更有创新之处,她设计的主渠道一端在宝瓶口,另外一端在平原中弯弯地绕过临江镇和另一个江边城镇“双渡镇后再次汇入合江。”枯水期时下游端口关闭闸门蓄水,汛期之时,如果合江流量实在巨大,就开闸泄洪,变相制造出两条合江,这样什么洪水都不用惧怕了。
从此这一带变成了富饶的鱼米之乡。兴建工程的劳工,很多都留了下来在此安家,而许多迁徙的人也重返故乡。这里成为了须弥大陆重要的粮食供给基地。临江镇也变成“临江城”。直到几千年后,人们仍然无法想象在当时落后的环境下怎么可能造得出这样一个先进的水利工程。
几千年来,天门峡谷外,一座宏伟的庙宇“须弥圣母庙”一直香烛鼎盛。里面有历代皇帝和很多文人墨客的题字。庙内最主要供奉的是一座三丈高的金身像。此像是一个长发垂腰的美丽女子,衣裙飘飘,背着琵琶,双手举着一支箫放在唇上作吹奏状,脚踏波涛,微笑着望着天门峡谷。铜像之上一块横匾,上书四字:“须弥圣母”。传说当时就是这位“须弥圣母”创造了“天门堰”,给这一带的合江沿岸人民从此带来了幸福富庶的生活。
不过,后世来考证的人多数都对此嗤之以鼻。传说就是传说,怎么可能几千年前一个美丽女子能创造出这样一个奇迹呢?
这些都是题外之话,不再表述。
叶凌霜用一年时间创造了“天门堰”,就打算功成身退离开这里。她可不知,她的芳名在她开始监督建造这座水利工程之初就已经传遍了须弥大陆。
神武王东方节早就获悉这件事,但他这个人一直潜心于“修仙问道,长生不老”对这些外间传说没放在心上。“东南王”东方克,是个非常爱才之人,很想把这女子招募到自己麾下,曾几次暗中派人和叶凌霜联系,都被她拒绝。兰朝的正统皇帝东方奕是最知道叶凌霜底细的人,内心中深深爱着她。但他身为皇帝,有着统一三国的抱负,所担当的重任实在太多。所以也只是经常派人打探她的消息,让自己心安而已。白云霄远在天雁关也知道了她的消息,心中无比牵挂。闻星落在东方奕身边,表面平静,内心激动。还有几个如闻仲飞、洪浩然等知道叶凌霜的人,都高兴异常,遥祝她的壮举成功。
雷震天相当舍不得叶凌霜的离去,但又找不到借口留住她或是跟着她。这一年来,为了叶凌霜的一句玩笑之话,他刻意节食加运动,再加上奔波劳碌,还真的比以前瘦了足足一倍,现在看来已经毫无那种臃肿的神态,而是一个体格魁梧英气逼人的壮士了。
“霜妹,这个“天下”金牌你一定得拿着,当初愚兄就说过,如果成功,能为黎民造福,就与你平分“天下”(是指“天下”漕运)”。
“雷大哥,当初小妹也说了,不会接受的,成功了是还你一个人情,小妹没有如此伟大为黎民造福,即便是,也是你的功劳,这面金牌,小妹恕难接受。”叶凌霜就是不肯接下象征“天下漕运”大东家的金牌。
雷震天心中还在想着,只要她接下金牌,“天下漕运”有一半就是她的,等于永远把她牢牢拴住。只可惜她碰上的是淡薄金钱名利,只愿逍遥江湖的叶凌霜。
见她死都不肯接受,唯有用上另一个办法。
“既然霜妹执意如此,愚兄也不勉强,但你的声望在我“天下漕运”中已经非常盛大,我可没有能力阻止弟兄们对你的崇拜。这面金牌并不代表你是天下漕运的当家,只是作为愚兄赠与的一件信物,以后,霜妹游历江湖,有需要的时候,也可用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