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的生活按理来说她应满足的,对比她下地干活一整天还挣不到十个工分的时候,老师这份活计很轻松,她可以一边上课,一边照顾家庭。
但是跟苏茴一比较的话,轻而易举的就把她比到了泥里,让人不由得怨恨,这世道怎么这么不公。
他们一家都不在村里面了,苏茴房子里该处理的东西,苏仲回来的时候就按照苏茴信上的把东西做了处理,该分配的分配,该带走的带走,然后就被上了锁。
说起来也不知道苏茴是不是事先就知道了,她把家里的贵重的东西——那部收音机给带走了。
难道她之前就知道有工作岗位?
周小晴没办法确定,或许是她是怕请别人帮忙保管会损坏,或者是被霸占也不一定。
一段时间过去,苏茴家的事情热度稍稍降了下来,又因为一个包裹重新有了热度。
包裹里面有信,一共三封,一封给张根,一封给苏浅明,另外一封是给张成业的。
三封信上都说了她会在哪个时间段回来,到时候把户口关系迁移过去。
这是这信上的主要目的,其余的就是些日常闲话。
李满芬看到信是有些蠢蠢欲动的,她心里憋着一口气。
对于这个老二媳妇,她不喜欢她,一直以来就不喜欢,哪怕她给她生了这么几个出息的好孙子,她依旧对她有成见,这成见一开始的时候就定下了,到后面没办法再改变,现在看到她日子越过越好,她还是老样子,而且大孙子还饱受打击,她对这儿媳妇的那口气依旧,却没办法做什么。
而且她有意见没用,张根十分满意,认为老二当初运气十分不错,娶了这么一个儿媳妇进来。
瞧瞧,把这日子过的红红火火,蒸蒸日上,这是他们张家的福气!
很快苏茴就要回来迁户口了,三个孙子也说会尽量抽空跟着一起回来一趟,他高兴归高兴,不过也有些怅惘,他知道,就以这情况,他们兄弟几个要是以后在首都那边扎根的话,一年都不一定能回来一次,现在学生还好说,有寒暑假,以后工作了哪里有那么长的时间回家呢?
见一次少一次了。
怅惘了一会儿,张根很快就想开了,这是大好事,就是少见几次而已。
往好的方面想,等以后他们定下来了,他这把老骨头还能动,或许还能到首都去看看。
包裹里面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就是一些土特产,在首都也不怎么值钱的那种。
有这个包裹就有人问了,问李满芬苏茴她的工资是多少。
李满芬也想知道多少,都是一个拿工资的人了,还这么小气,送这些不值钱的东西过来。
等她们回来了要好好问问她。
——
某个地方,严毅出了一趟任务,就听到这个消息,把一份报纸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转动着手里的笔,像是在想什么。
没有想到,她居然把四个孩子都培养成大学生了,自己也去首都,找到了工作,虽然这是有人帮忙的缘故,但如果她自身条件不行的话,就算有人帮忙,工作也不好找。
说起来之前印象中张平的媳妇是这样的人吗?
他没有什么印象了,不过应该是不出格的那种普通人,想到这里,他犹豫了一下,叫了个人进来:“你去叫他帮我打听……”
悠哉悠哉的在学校里度过了一个学期,又满是丰收喜悦的苏茴收获了一大批的东西,累计了不少的资本,苏茴明显有着好心情。
现在还不到时候,先暗搓搓累积资本和人脉,之后就能大展身手了。
现在,也快了。
张安国和张定国没有修双学位,比起张卫国,他们提前结束了期末考,回来的时候,就看到妈妈嘴角含着笑意,一身愉悦气息,她面前,炊烟袅袅。
妈妈在煲汤,仔细瞧瞧,妈妈比原来更白了,手变得细嫩了些,脸上的气色也更好了,来首都这段时间妈妈也适应的很好啊。
把自己的书包放下,张安国立刻过去帮忙,这边大都是烧煤,用个煤炉子,上面用瓦罐,或者铁锅用来煮东西或者是炒东西。
煤相比较来说挺方便的,但它有个缺点,那就是会把墙熏得很黑,烧煤的那一块墙面明显跟其他地方不一样。
苏茴熬了一锅鱼头豆腐汤,另外还做了一个豆腐煲,最后再烫了个白菜,就差不多了。
这五平米的小屋,麻雀虽小,一应俱全,有床有柜子,有饭桌,有凳子……
该有的都有。
把饭菜都做好,端到桌上,苏茴问:“你们考完了吗?”
张安国:“考完了。”可以松一口气了:“等二哥考完我们就可以回家去了,可惜大哥没有那么快放假,他不能跟我们回去了。”大哥寒暑假都比他们短,回家的时间太长了,没办法。
就是他们回去也是来去匆匆,只能在家呆个两天,不过出来半年多,他想那片从小生长的土地,想念熟悉的那些人,能够回去两天也好。
苏茴点点头:“吃饭吧。”
吃着滑嫩香软的豆腐,张安国想到了饭堂的饭菜,大锅饭,跟好吃没有关系,只有小炒才好吃,但是小炒贵,大都是老师有那个闲钱,学生都是吃大锅饭的比较多。
大学生有补贴,钱有,粮票也有,基本上够开销,像那些吃得少的女同学,从嘴巴里抠下一点来,还能省下不少寄回家里面去补贴家用,不过正处于长身体的男孩子基本持平,他们兄弟几个就属于省不下来的那一种。
还在抽条,怎么吃都不够,有的时候半夜还会饿醒,晚饭的时候明明吃了不少,半夜还会饿的爬起来吃东西,不然饿得睡不着,因为这个,他寝室一直备有一些干粮。
中午吃了到现在好几个小时了,考试又消耗他们大量的精力,早就饿了,吃着妈妈做的东西,满足感加倍。
对于这白菜豆腐,他们兄弟没有问,都心里有数。
妈妈的工作清闲,不过比不上一般的工人工资,又没有户口,不能领那份物资,一个月能拿到的只有钱,单位里的福利几乎说得上没有,就过节的时候有些许票而已。
十八块钱的工资,如果不做点别的什么,日子很容易过的紧巴巴。
毕竟没有票,只能花钱买高价的。
但是知青带来的农产品就不一样了,新鲜,价格也不贵。
他们也知道妈妈跟谢大哥他们有一些往来,帮忙做一些酱,收一些食材补贴家用。
他们两个都乖巧,在外面闭口不谈,虽然这么小的“生意”估计也没有人想要管,管不过来呀
之前都有人兜售到他们学校去了,最后不也没有什么状况。
不过他们也不能懈怠,这房子是租的,他们家在这里没有自己的房子,还是要工作啊,工作了他们家才能存钱买房子。
没有房子,说起来就是没有安全感。
“你们文爷爷他现在也还在学校吗?”
“是,他是老师要监考,要批改试卷。”他更忙。
等到张卫国也考完了试,他们就出发了,在出发之前,他们几个还买了礼物。
不怎么值钱,因为他们现在还没有经济来源,这钱不是学校的补贴剩下的,而是高考成绩出来的时候得的奖励金。
都有,张卫国多,双胞胎也有几十块,跟张卫国一样,苏茴都让他们兄弟自己收着。
现在这时候没有什么春运大军,能来回的地方就那么几个,去哪里都要开介绍信。
寒假一个月多一点点,年是不能在这边过的,年初十就开学了,年前就要坐上回去的火车
这火车的速度什么时候能改进?
这一点苏茴也有些无奈。
相比起之前,他们这次是轻装上阵,随身带着东西就那么点。
到了之后先回了自己家,把锁打开,这锁还是她之前自己准备的,她有钥匙,可以直接进去。
半年没有人住了,不过里面的灰尘不多,有人提前帮忙打理过了。
先把东西收拾好,然后去张根那里先打个招呼。
这时候农闲,活计很轻松,她们去到老宅那里的时候,他们就只有张全和赵来娣去干活了,其余人都在家,看到他们来了,一伙人脸上的表情都很复杂,有喜悦,有羡慕,也有嫉妒。
苏茴没有在意他们的眼神:“我回来了,大家都没去下地干活啊。”
张卫国他们主动打招呼:“爷爷奶奶,好久不见。”
张根愣了愣,露出笑容:“你们这次能回来几天啊?”
张卫国:“车上耽误了一会儿,我们后天一大早就要上车了,爷爷,这是我们在首都买的糖果和水果罐头,这种水果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