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将骨(我是)-第1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乎都不重要了。
  一时刘彻没有说话,秦城也没有说话。
  半响,刘彻微微一笑,站起身,道:“今日天气晴好,朕也许久没有出去活动活动筋骨了,秦城,随朕一起去上林苑狩猎如何?”
  刘彻是疑问的语气,但当然没有疑问的意思。
  “臣遵旨。”秦城站起身,竟然也露出一个笑容。
  和刘彻走出宣室殿的那一刻,秦城浑身轻松。这倒不是因为刘彻好似已经同意自己的提议,而是在方才那一瞬间,秦城心中忽然明悟了许多东西。
  这日风和日丽,上林苑万木皆春。
  刘彻和秦城来到上林苑,就在一行羽林军的护卫下游马荒山,放手射猎。
  作为一代雄主,刘彻在文治武功上都有不凡建树,而他的骑术和射艺也都极为出众。秦城忽然想到:从古到今,好似每一个在武功上有不凡功绩的帝王,首先自己都是很英武的。
  秦城的骑射水准很一般,跟在刘彻身边打酱油,看到刘彻甚至可以说不比卫青差多少的骑射技艺,心中只能赞美这位千古一帝。
  跟在两人身后的羽林军军马上不多时就挂上了各式各样的猎物,刘彻好似兴致很高,一直在追寻着猎物。
  秦城虽然骑射技艺并不高明,却也没有要隐瞒自己这个短板的意思,出手也谈不上含蓄,碰到有信心射中的猎物也会果断出箭。结果自然是有些射中了,也有些没有射中。
  刘彻见识了秦城一般水准的骑射,只是大笑两声,没有多言。
  秦城也不以为意,对他而言,射不中没事,但却不能丧失了出手的勇气。
  “秦城,为将者因何为将?”一轮狩猎下来,众人放慢了马速开始缓行,刘彻这时一脸随意跟秦城说道。
  “为将者,智、信、仁、勇、严,上行圣意、下保黔首、领军胜战者,是为将。”秦城答道。
  刘彻点了点头,便没有再说什么。
  半日狩猎,离开上林苑的时候,已近夕阳西下。此时天边一片晚霞,大地尽着黄装。
  “朕今日应许了你的上奏,你不要让朕失望。”一身戎装的刘彻在金灿灿的夕阳下显得威严而神秘,阳光将他的身体轮廓够勾勒出来,显得很硬气。
  “臣,领旨!”秦城得了刘彻的应允,立马在马上抱拳应诺,语气坚定。
  刘彻抬头看了一眼夕阳,然后将视线移向北方,他不动声色的脸让人无法看出他此时的心情。
  刘彻,秦城,羽林军。
  数十骑在夕阳下向着红霞踏马而行。
  ……
  直到秦城独自返回驿馆的时候,秦城忽然想明白,刘彻先前之所以要自己立军令状,其实并不是想要在这件事情万一失败之后就真由自己承担责任,刘彻要要的,是自己的决心,是自己的态度,是自己的底气!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刘彻不可能不考虑周全。
  要说这也算是刘彻对秦城的一个考验,要是秦城含糊其辞或者稍有犹豫,恐怕这件事都要落空,或者是其他一个细节没有处理好,上谷郡铁骑就无望诞生,甚至是秦城自身这辈子都可能只能窝在上谷军营呆着了。
  在帝王面前,他的道理永运是霸道的。因为,帝王要考虑的东西并不是一般人都能够理解的。
  所幸,今日秦城成功了。
  而这,只不过代表着一切才刚刚开始。
  “这,是个英雄的时代!”秦城抬头看天,长长吐出一口气,眼神庄重。
  第一百二十五章 龙城祭祀
  匈奴部群信奉自然,认为自然就是神。而在匈奴人的认知中,山神为众神之首,而昆仑是为匈奴人所知的最大山,因而昆仑神自然就成了匈奴人心目中最大的神。在匈奴部群中,上至单于,下至平民百姓甚至是奴隶,都信奉昆仑神。
  是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匈奴军臣单于领着王公贵族和部署几千人聚集龙城,举行天地大祭,向昆仑神祈福。
  已经搭建好的龙城祭祀高台上摆满了牛羊等牲畜的头颅,旌旗按照规制排列在侧。所有参与祭祀的人员衣着庄重,神情肃穆,以军臣单于为首,诸多王公贵族在他身后依次站立。
  “伟大的昆仑神,请护佑您的子民,赐给您的子民财富,让您的子民们在您的荣光下安居乐业!”年老的君臣单于熟练的向天空诵读祭文,时而沉重时而舒缓的语调飘荡在龙城的上空,随北风奔向大漠的每一个角落。
  在军臣单于之后,分别站着南宫阏之、太子于单、左谷彝王伊稚斜、公主伊雪儿,以及其他一些匈奴中的重量级人物。因为此番祭祀意义重大,左右贤王等非王庭部落的首领也被军臣单于悉数召集到了这里。
  在军臣单于大声诵读祭文的时候,衣着华贵的太子于单一脸虔诚,看向天空的眼神中和军臣单于如出一辙,嘴唇微动,似乎在和军臣单于一起为匈奴子民祈福。左谷彝王伊稚斜一脸沉静,带着些许阴色,他的眼神在军臣单于、南宫阏之和于单身上来回移动,闪烁不定。
  前两年,伊稚斜就被军臣单于分了一片草场,让他去经营自己的部落,而至于王庭,自然是要由太子于单继承的。
  军臣单于一张老脸尽是皱纹,眉心一点愁,额头三条苦线,这位曾今意气风发甚在文帝时期联合了大汉山东七国准备进攻长安的大单于,虽然底气犹在,但是威风已经不及当年。君臣单于已经老了,近来身体也不大好,似乎太子于单离继位的日子不远了。
  每个老年将死的人都会忍不住思量自己这一生做过的许多事情是否正确,军臣单于也不例外。这位曾今的雄才大主,到了现在这个年龄,好似对匈奴以后要走的路有了不一样的想法,这也使得他对于单这个性子实际上有些柔弱锋芒不大的太子很满意。
  只不过最近匈奴与汉朝发生的两起不同寻常的战争让他心中对于和大汉和平相处的计划发生了一些波动,两次匈奴大军在上谷郡的接连失败给这个骄傲的名族骄傲的单于打上了耻辱的烙印,族中许多青年贵族都想要血洗耻辱。而战争一旦爆发,流血的就必然是双方,而不只是其中某一方。
  军臣单于练完祭祀文,回头看了一眼太子于单,在心中叹了口气,他看相南方,心道就算是自己不想要大规模的与中原征战,南边那个正意气风发年轻气盛的帝王怕是也不会答应吧。
  想到这里,军臣单于很矛盾,他对于单道:“于单,你随我来。”
  军臣单于和于单走到一边,爷俩儿并肩而立,望着壮阔的草原,军臣单于问于单:“还记得中行说对于如何处理汉匈关系的那段话吗?”
  “孩儿记得。”于单道,“中行说曾今说过,大汉地大物博,物资丰富,如今国力已经逐渐强盛,我大匈奴只能对其小战,而不能与之展开全面大战,因为大汉举国之力的怒火,大匈奴要承担的话并不轻松。”
  军臣单于在于单说这些话的时候,一直看着他。于单说完这些话,脸上依然很平静,没有什么过激的颜色,这让军臣单于心里稍稍轻松了些,他接着问道:“那你是如何看待中行说这个说法的?”
  “这……孩儿不敢妄下定论。”于单低了低头。
  “哦?为何?”军臣单于微微皱了皱眉头。
  “孩儿也不知中行说此话说得是否正确。”于单声音有些小了,也不敢正视军臣单于的目光,“大汉或许强大,但是此前几十年,大汉一直都是在我大匈奴的威严下活着,与大汉边郡守军的征战,我们也很少失败,每每出草都能收获颇丰,要说大汉真的很强大,孩儿好像看不出来。但这也可能是双方没有真正决战的原因,至于大匈奴与大汉倾举国之力大战的结果会如何,孩儿不得而知……”
  于单说完,有些心虚的看了军臣单于一眼,眼神触及到军臣单于威严的目光时,他又自觉低下了头。
  军臣单于不再看于单,眼神飘向远方的草原,沉默了下来。
  于单见军臣单于这幅模样,也不敢多说什么,只能陪着军臣单于一起沉默。
  良久,君臣单于长叹了一口气,像是在对于单说又像是在自言自语道:“罢了,就让我这个老子给你这个当儿子的,把以后的路填平吧。”
  军臣单于说完,转身向祭祀台行去。
  于单看着自家父王的背影,有些不明白…军臣单于方才这句话的意思,但是要他去问他又没有这个勇气,好像今日父王的心情不太好,于单也不敢说什么,只能跟了上去,只不过心中暗想:“把以后的路填平?如何填?”
  ……
  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