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皇系统(君仙)-第1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刘辩并不会将自己的身家性命完全寄托给别人,他穿越而来一年多了,经过自己的努力经营,不但已经掌控了禁军,还掌控了羽林军一部,自己也由手无缚鸡之力的少年而拥有了一定的自保之力,加上众多的手段,他相信即使遇到兵变也能够逃得一命,只要不死自己就是大汉少帝,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能够东山再起的。

    简介:原名刘三,现名刘辩,身份为大汉少帝。

    天赋:稳重威仪、过目不忘、金枪不倒(暂未开启)、九龙护体

    武力:d六级

    功勋:28642

    信仰:5569

    武技:内功纯阳童子功、轻功草上飞、外功乾坤步、六脉神剑、凌波微步、天山折梅手、弹指神通、狮吼功

    器物:天蚕宝衣、鱼肠神兵、机关兽、储物戒、暴雨梨花针、替身傀儡、藏宝地图、天子权杖、灰鹰、蜂影雀、绿八哥、小还丹、万毒丹

    夏四月,天亮得早,阳光刚刚从东边的群山升起,洛阳城中就已经人朝涌动了。

    如果从天空往下望去,就会发现整个洛阳城八门大开,无数羽林军将士将洛阳八门守得水泄不通,红色的羽翎,黑色的披风,高大的战马,森亮的枪戟,透出一股肃杀之气,让出门的老百姓都小心翼翼不已。

    “今天这是什么情况?”有的老百姓互相之间小声地交谈着。

    “不知道,难道是要打仗了?”

    “不会吧,没有听说周围那里出了叛贼呀。”

    “是呀,你们看这些羽林军将士,他们不像是要出往的样子呢。”

    “你们不知道呀,听说今天是太子殿下正式登基的日子,所以才会戒备森严的。”

    “原来是太子殿下登基呀,这可是大好事一件。太子殿下以前就对老百姓非常好,以后当了大汉天子,我们老百姓就有福了。”

    “是呀,我们希望少帝能够重振大汉的雄风,不要让那些叛贼得逞,不然的话到时候天下兵戈一起,遭难的还不是我们老百姓。”

    “嗯,太子殿下登基之后,如果征兵讨伐那些叛贼的话,我第一个就去报名。”

    “对,不平掉那些叛贼,天下就不得安宁,我们就不得好日子过。”

    随着老百姓私下的议论,整个洛阳城中都沸腾了,不过老百姓都表现得很平静,期待着太子殿下登基为帝,当然他们的内心却是非常激动的,一边如常地干活一边等待着好消息。

    就在同一时间,整个皇城南宫周围,无数的车马如同流水一般汇集而来,文武百官,王公大臣,所有在朝的官员纷纷换上了崭新的朝服,早早地就离开了家门,朝着朱雀门而来,然后经过严格的检查之后,进入望楼之下,前往千秋万岁殿而去。

    千秋万岁殿,为南宫中间自南向北第二座宫殿,坐落在中轴线上,而今天刘辩的登基大典就将在此举行,而此殿也是刘辩指定以后议政之所,从中可以看出他的雄心壮志。

    “大将军,早啊。”

    “陈大人,早早早。”

    “丁大人,请。”

    “刘大人,先请吧。”

    文武百官相见,互相笑哈哈地打着招呼,特别是大将军何进,车骑将军何苗等亲近何太后与刘辩一系的文臣武将,更是个个脸上笑容满面。

    而其他一些大臣,则有的面带苦色,有的表面上不动声色,但是心中却在转着自己的主意,少帝登基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现在他们都在思考着怎么才能够保住自己的地位。

    也有一些大臣,特别是儒家士子为官的,他们并无什么喜色,也没有什么担忧,因为他们的心中都有着自己的准则,只要是一心为国为民的皇帝,他们都是鼎力支持的。

    而对于新帝刘辩,儒家士子们虽然没有公开发表什么意见,但是大学士蔡邕却是刘辩的老师,所以他们心中对刘辩还是有着一定的期望的。

    而从太子刘辩近年来所做的一系列事情来看,他们认为刘辩还是一个值得扶持的皇帝,但是对于以后的一切,他们还要再观望,同时保持他们一直的公正心态。

    进了朱雀门,穿过高大华丽的望楼,绕过前面的平朔殿,千秋万岁殿就出现在了大家的眼前,晨光正好照到千秋万岁殿顶上,一遍光彩奕奕,更增添了大殿的高大崴峨壮观之象。

    千秋万岁殿前方是一个大广场,铺满了汉白玉地砖,中间有一条人工河流过,河上架着八座并排的汉白玉石桥,桥身之上雕刻着形形色色的瑞兽,如青龙、白虎、玄武、朱雀、麒麟等灵瑞之兽。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正文 195、登基大典(二更)

    这些石桥并不是平行的;而是呈现出一道圆弧形;全部对着前方通向千秋万岁殿的宽阔通道;众多的官员潮水一般通过八座石桥;纷纷聚焦到了广场之上。

    三品以下的文武官员停留在了广场之上;他们还没有资格进入大殿之中直接面圣;所以一个个静静地站在自己的位置上;目光望向了那携着千秋万岁殿鱼贯而入的重臣们;心中充满了火热的冲动。

    而那些漫步通过广场通道直接进入大殿的三品以上的重臣们;则一个个脸上神色严肃;昂首挺胸高抬脚步;在周围众官员羡慕嫉妒恨的目光中;飘飘然地踏上通道;迈上汉白玉台阶;进入了整个大汉王朝权利核心的大殿之中;按照各自的位置分文武而列。

    武将一列;自然是以大将军何进为首;然后是后将军袁隗、车骑将军何苗、骠骑将军董重、讨虏校尉盖勋、射声校尉马日磾、司隶校尉袁绍、典军校尉曹操、虎贲中郎将袁术等人;后面还有北军中候吴匡、南军中候张璋、卫营都尉王匡、骑都尉鲍信;此外还有张辽、伍孚、伍琼、周毖、甘宁、典韦、许褚、淳于琼等人。

    文官一列;则是以三公为首;司徒陈眈、太尉张温、光禄勋刘弘、司空丁宫、谏议大夫刘陶、尚书卢植、廷尉崔烈、永乐少府樊陵、大司农曹嵩、河南尹许相、太常王允、议郎荀攸等人;此外还有太子东宫的一众属臣如荀彧、陈宫、戏志才、郭嘉。

    千秋万岁殿旁侧小殿之中;宫廷乐队鼓乐齐鸣;朱雀门外响炮三声;望楼阙上洪钟声声;整个洛阳城笼罩在一遍肃穆的氛围之中;阳光突然升起在东山之巅;散放出万道光辉;将整个千秋万岁殿映照得金碧辉煌;洛阳城的无数百姓都望向了皇宫的方向。他们的心中似乎也跟着明亮了起来。

    “吉时已到;请新帝登基。”

    司仪的声音在万众寂静之时响了起来;整个千秋万岁殿里里外外的大臣们全部都庄严肃穆地望着一个方向。那就是高高的金銮殿上。

    此时;千秋万岁殿的金銮殿上;金色的龙椅高高的兀立着;椅背上盘旋着一条巨大的金色的巨龙。象征着帝皇至高无上的权力身份;透露出无穷的威严。

    而在龙椅之后;还有着一道玉帘;里面还摆着一张软椅;却是为何太后准备的。因为太子殿下年幼;尚只有十四岁;还没有能力亲自处理政事;或者说是还不能力压群臣;所以需要何太后坐镇;威慑众臣。

    随着司仪的唱礼声;在群臣期盼的目光中;刘辩身着九龙开唐金袍。头戴九龙朝天平阳冠。脚踏九龙齐飞覆地靴;手持一根金色的三尺长短权杖;精神抖擞地从大殿后门的宫门走了出来;长长的龙袍后摆拖得老远;两名清秀的宫女跟在后面;用手托着龙袍。旁边还有二名小太监手里执着拂尘紧紧跟着;慢慢地走上金銮殿。来到龙椅旁边。

    与此同时;龙椅之后的玉帘之间。也响起了一阵环佩的清脆声音;却是何太后在数名宫女的陪伴下现身了。透过玉帘;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何太后一身宫装;一身凤袍;凤冠霞陂;满头珠翠;显得宝贵至极。

    刘辩站在龙椅前面;并没有立即坐下;而是回身向后;在他的位置能够比较清楚地看到玉帘后面的何太后的情景;今天何太后经过了精心的梳妆;心情也显得非常高兴;端端正正地坐在软椅之上;喝着宫女递上来的御前龙井茶。

    “母后安好。”

    刘辩微微地躬身;对着玉帘之中轻声地问候道;满朝文武百官也都知道何太后要临朝听政为少帝助威的事情;所以没有人提出任何的异议。

    “本宫一切就绪;新帝入坐龙椅;仪式开始吧。”

    何太后的声音清晰地传来;虽然充满了吴侬软语的轻柔细软;但是此时文武百官却谁也不觉得好听;因为这声音中充满了无穷的威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