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玻璃没问题,花盆本身也很普通。所以关注点应该不在于物件本身,那么我们再来看这两件事。”
两人干脆趴在纸前讨论起来。
“危险系数提高了不少,都是可以致命的。但我们也没受什么伤,证明是可以躲得开的。”这意味着什么?她暂时还没头绪,画了个圆,又打了个叉。
“重点到底是在‘致命’,还是在‘躲得开’上?”
“有区别吗?”少爷一头雾水。
“还是有的。你想想,”她在“致命”那里画了条线,“寻找遗言,会给我们提示。但如果提示是致命的话,那意味着什么?”
“好像有点矛盾了。”唐少炎试着说。
“对。如果我们受伤,甚至是死了,就不能继续收集遗言,不就跟提示的初衷相驳了吗?这样说来,提示应该会像第一次那样有点惊悚,但至少是安全的才对。”她在“躲得开”那里也画上一条线,“如果是后者的话,那意味着‘致命’也是提示之一。”
唐少炎有点懂了:“那就是,你没事,是因为我及时推开了你,是因为我在你身边。而我那时,即使我没主动去躲,也不会受重伤。是这个意思吗?”
简以萌用笔戳着下巴,眉头轻皱:“我不知道,但我希望是这样。如果是第一种的话,我不敢想。”
“不过基于现有的两次情况,目前能知道的是:第一,锁链的变化不是按顺序进行的,这次是第三道起变化;第二,提示是分别向我们两人传达的,时间上有差别,而且含义也会有差异;第三,提示是在纹身锁链变化后出现的,纹身发热时意味着提示出现;第四,提示具有针对性,会借助于一定的手段传达。”
唐少炎少爷点点头。简以萌叹了口气,“我们还是回到提示本身吧。这次给的提示,简直像脑筋急转弯。”
她在长方形下开始列树状图:“先看你的,落地玻璃窗碎了代表什么?”
“抢劫!外星人袭击!”看了看简以萌,他摸摸后脑勺,“好吧,粉身碎骨?心碎了?长得太丑不想照镜子?”
简以萌:“……”为什么会觉得他胡说八道得好有道理……
换到梯形,她用笔抵着下巴:“再来看我的,花盆砸到人。或者说种着矢车菊的花盆砸到人。”
“这个很明显嘛,说不定被害人就是被花盆砸死的。”唐少炎再次抢答。
不做任何评价,她想了想,在刚才记录下的内容下开始找关键词,可是这些词排列组合可以有很多种可能。特别是被唐大少爷的脑洞影响了,她觉得什么都有可能。
“首选的是应该是被花盆砸到,这个是最具体的方式。大娘说过以前会有人专门到围墙底下讨砸的,也许是这样出事了。如果我的提示指向的是死亡方式,那么你的提示应该是指向动机或者是源头。玻璃碎了……”她连同性恋都想出来了Σ( ° △ °|||)︴
半晌了,简以萌揉了揉太阳穴,说:“意外事件和蓄意谋杀都有可能,不过这两个提示给人的感觉更像是意外事件些。那么这次遗言的对象很可能是在意外事件中身亡……”
还没说完,她就叹了口气,“唉,范围太大了。”
在纸空白的一边上,简以萌打了个问号后试着一条条列: “首先,为什么起变化的是第三道锁链,而不是第二道,这里头有没有什么特殊的含意?其次,两个提示到底是什么意思……还能不能更抽象一点?”连问题都不能细分出来,就意味着无法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她已经想不出到任何办法了。
少爷主动揽上身,准备打电话,“资料方面交给我吧,总能找出来的。而且说不定,那东西看我们死活想不出来,还会多给几个提示。”
话是这么说,谁知道“几个提示”后,他们还有没有命在……
简以萌点点头,开了房间里的电脑,连上网,“从近几年开始查起吧。我觉得事件应该不会太难辨认的。我这边先上网搜一下,看有没有些关注特别多的事件。还有……”
大娘说的那个传说,她有点在意。那个只会砸真心相爱的人的花盆,到底是什么鬼?
作者有话要说: 改了个bug~
☆、传说真假
互联网是个藏不住秘密的地方; 但是百度一下的结果却没想象中顺利。
百度“花城”出来的结果都是关于花卉和电影节的。简以萌多加了个关键词,搜“意外死亡”,跳出的却是其他地方的消息。她再搜“花城传说”,这次倒好,跳出的直接是神话故事。
大娘提过政府整顿的事,难道不只是公共治安; 还包含网络安全; 把相关的话题都封禁了?
但任何东西一旦发上了互联网; 就不可能被彻底删除。抱着试一试的态度; 她通过问答中留下的痕迹,转去了几个论坛,最终成功在一些坟贴中翻到了一些以这个传说为中心的“比赛贴”、“猜谜贴”。
“有收获吗?”她还在一页页下翻的时候; 唐少炎打完电话回来,搬了张椅子坐在她旁边; 托腮看着屏幕。
“还在找; 总感觉有点奇怪。”她边看边在本子上做记录。
网页最小化后; 各占据屏幕一角; 可以清晰看到最早的帖子是十几年前,最晚的回复止于六年前,中间最活跃的应该是八|九年前。
大家围绕着传说展开搜寻; 企图最先找出那个神奇的花盆。可所谓的线索来源都杂七杂八,甚至有些看起来就觉得可笑,例如“我家的花盆就是,联系电话XXX”、“神奇花盆买一送一; 网店地址XXXX”这些纯粹是捣乱的。期间也不断有人在帖子上发照片,还有人会发自己被砸到的图。
“确实。”少爷点点头,往她身边凑去,“我不懂的是,花盆砸到人以后,难道自己不会裂吗?哪来那么多神奇花盆,批量生产吗?”
简以萌一手推开他:“没有人会在意这一点的。你听过那个故事吧?有个年老的国王,向城里的小孩派发了种子,月后看谁的花美便能成为他的继承人。终于等到了约定好的时间,现场好多花,各式各样,五颜六色,他边走边摇头。直到他看到了一个空的花盆。因为种子是煮过的,根本不会发芽。但仅仅是煮过,并不能阻止人们内心中的贪恋发芽,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欲望之花。”
她把本子上写好的记录递到他面前:“你看时间,这个传说好像是十多年前才开始流传出来的,那时电影节才刚开始筹备,而真正热起来还是几年后的事,之后才算是广为人知,成了这个旅游城市的一个吸金点。”
少爷秒懂:“你是怀疑这个传说是炒作?”他越想越觉得有可能。
“如果没有专业团队运作,这样一个没有时间和人文底蕴的传说不可能流传得这么广。而且它的卖点也很有针对性,有爆点,有槽点,非常迎合青年人的喜好。”身为圈中人,她对这种方式还是比较熟悉和敏感的。
“在举办电影节之前,花城只是一个气候怡人,但生产力相对落后、经济并不发达的地方,以出口花卉为主,但由于地处交通不太便利,鲜花的保质期有限,运载的成本过高而始终无法富起来。而花城电影节也不是一开始就是A类电影节,群众认同感和圈内知名度都很重要,显然十多年前的花城并不具备这个条件。所以,我很怀疑这一炒作背后也有官方推动。”
她打开了一个页面,指给唐少炎看,“帖子里提到政府曾经搞过一栋纪念墙,据说‘神奇花盆’就在上头。当然,所有盆子都是塑料泡沫制成的,里头也是垫空了大半,算是满足了人们的猎奇心理,并不会真的砸伤人。”
“还有一点,”鼠标往上移,她翻到了最早的帖子,“传说是一直在‘与时俱进’的。最开始的时候,传说的版本是‘花盆的见证下,爱情才会完整’,这时候的帖子大多是各种晒幸福和树洞。”
“但后来的热度好像失控了,风格也变了。花盆的‘见证方式’被具体化为了‘砸人’。一大波人都奔着这个‘真爱试验盆’而来,真假花盆的辩论贴、寻宝贴等等几乎占据了整个版面。”
为了让唐少炎看得明白,她直接把时间范围定在了八年前到七年前,帖子数量还是奔万,“不仅有官方墙,还有私人搞出来的民间据点,每个地方都说自己的花盆才是神奇花盆。配合着这个话题,还衍生出了一系列周边产业,可见当时的人有多疯狂。”
“再到六年前,回帖和发帖突然少了,热度一下子降了。”简以萌揉了揉太阳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