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白学堂 第十一章 小玉
更新时间:2008…11…19 14:03:17 本章字数:2092
女孩莞儿一笑,“百刀大哥,好久没见了,最近可好”
“好,好,小玉又漂亮了。来来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漂亮的小姐芳名:王玉,藏玉大家王老爷子的孙女,上次我在刘老家提过,王老爷子和刘老也是故交好友。这位是我的小兄弟,叫杨佳斌,你们都是年轻人要多亲多近,小杨你在玉方面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直接问小玉,她在玉方面可称为大家了。”百刀说。
两位年轻人礼貌的握了握手,互换了一下名片,小杨一看名片上面标着“BJ宝珍阁经理王玉”,看来也是圈里人,王玉也看了一下小杨的名片,两人对视了一下相互笑笑。
“小玉,这次来,是为了刘老的那个乾隆御制荷花洗吧,准是受你们老爷子命令来拍的吧,我就知道,所以我坚决不争这一件”百刀说。
“是啊,百刀哥,我爷爷让我一定要拍下这件,这件东西他老人家可是眼馋多年了,我也很喜欢,回头拍下来,先摆我的宝珍阁放了天,压压店”小玉说,看来小玉也是很开朗的那种人
“有日子没去你的宝珍阁了,生意怎么样”百刀问。
“还成,还成,最近玉价涨的飞快,新玉有超过一般老玉的趋势”小玉说。
“哥相信你没问题的,有什么事跟哥说。对了你们俩年轻人先聊着,我去应酬一下”百刀着就走开了。
两个年轻人初次见面,老杨又不太会跟女孩子说话,所以局面有点难打开,不过小玉倒是个外面人,主动的说了一些,老杨也就顺杆爬,很快把话题引到玉上,小玉看老杨对玉很感兴趣,就耐心的给他讲解一些知识,对比实物教给他怎么鉴识。俩人也算相谈不错。走了一圈,又回到瓷器展厅,俩人看到一圈人围着一件东西看。圈里拿着东西看的人正是百刀。
俩人看到百刀一边看一边频频点头,看了好一会儿,一抬头看到他们俩,招手让他们过来。
“小玉,小杨,来,看看这件东西,今天除了刘老那三件,这个可是重头戏”百刀说。
老杨,看到百刀手里捧的是一个青花的大罐,缠枝花卉的纹路,而且罐口有缺,罐身有小炸(炸是指瓷器表面的磕碰痕,有的象鸡爪,又叫鸡爪炸),说实在品相不是太好。
小玉坐在百刀旁边,看百刀把大罐放平,谨慎的接过手仔细的看了半天,也是点了点头,没说话。
小玉看过以后,把大罐放好,起身让老杨坐,也让他看看,老杨接过手看了半天,一点没看明白。
茫然的抬头看看百刀和小玉,俩人对他一笑,招呼一声,三人往瓷器展厅外面走。走到没人的地儿。
百刀问“小玉,你看这件东西怎么样?”
小玉说“百刀大哥,你这是考我啊,东西真不错,难得的元青花缠枝花卉大罐,虽然品相差点,但这样的东西真不多见,今天压轴的就应该是它了。”
“不错啊,小玉,有段时间没见,连看瓷器的功力都与日俱增啊。不错,我也这么看。小玉啊,小杨不太懂,你给他讲讲吧,他很好学的”百刀说。
“行,没问题,我看他对东西还是挺有悟性的,刚我们说了半天玉了。元青花呢,就是元代青花瓷器,距今700多年了。在宋朝的时候也有青花瓷,但很少很少,有也是瓷器上的一抹青花色,称不上真正意义上的青花瓷器。青花瓷我个人认为应该从元代算起,而且元青花很神秘,难有大器,很多元青花现藏于伊朗、土耳其博物馆,而我们国内反之少之又少,再有元青花采用进口料和国产料两种料,咱看的这个应该是进口苏麻离青料,这种料到了明中期就绝了,明中期以后就采用平等青或者纯国产料了。元青花的出现成为我国制瓷工艺划时代的事件,不仅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也使景德镇一跃成为中世纪世界制瓷业的中心。现在想找一件元青花实在是太难了。这件东西从器行、做工、胎、釉、发色、绘画上来看应该没有太大问题”小玉说。
“不错,小玉说的很对,看情况吧,我是很想拿下这件的”百刀说。
“还是百刀老哥有实力,这件东西,拍好了几千万应该没问题,我只是看看,玉我会拿,瓷器就不会了”小玉说。
老杨暗想,今天真是没白来,又学了不少东西。而且暗暗咋舌,这东西能值几千万,天啊。。。。。。
三人正谈着,刘老和一个中年人过来了,别人还没说话,百刀冲着那个中年人就说了“好你个老郭,抢老弟的买卖啊,刘老的几件东西全让你老哥给抢了,回头要请我吃饭啊”
原来那个中年人就是T拍的郭总。
“好说,好说,一会儿中午咱就去吃,弄几头鲍鱼我噎死你”看来郭总和百刀是相当熟了。
“哈哈,小玉也来了,多谢捧场啊,王老爷子最近身体可好”郭总说。
“郭叔叔好,我爷爷身体还好,今天有事来不了,所以就让我来了”小玉说。
郭总点头称好,然后看向老杨。
“这位小兄弟是?”郭总看着老杨说道。
“杨佳斌,郭总好,这是我名片”老杨寒暄道。
郭总接过名片看了看,然后说“欢迎来捧场啊,对了今天除了刘老那三件外,那件元青花你们看了嘛?你们都是行家啊,说实话我有点担心,这东西传承不是很有序,也是别人送的,我找了不少人看了,都觉得没问题,可是我还是有点打鼓啊。”
“我和小玉他们都看了,我们认为应该没什么问题,不过还得是让刘老看一眼”百刀说。
小白学堂 第十二章 元青花大罐
更新时间:2008…11…19 14:03:17 本章字数:2965
“要不说,我刚才就是跟刘老说这个事,这不这就要去看东西,走吧,一块再去看看”郭总说。
于是几人又往瓷器展厅返。来到展柜前,郭总让服务人员把元青花大罐拿出来,几人来到展柜后面比较僻静的地方,再次品鉴起来。
刘老先看了半天的器型,然后拿出手电和放大镜,仔细观看器物表面和底足。大伙都屏气凝神,不敢说话。刘老审视了一番没说话,闭眼思考了一会儿,又拿出管镜看了半天,还是一点表示都没有。
郭总憋不住劲儿了,轻问了一声“刘老,东西怎么样”。
刘老依旧保持沉默,又拿出卷尺上下量了一番,一边量一边记录数据,折腾了一会儿,连百刀都看的起急了,他对自己眼力还是很自信的,于是又问“刘老,怎样啊”。
刘老摇了摇手,把东西放好,起身往外走,大伙也紧紧的跟了出去,到了门口没人的地方,刘老对郭总说“你们这儿有没有安静的房间和能上网的电脑”。
郭总连说“有。。有。。”。郭总知道有事儿,赶紧带着大伙儿到T拍租的宾馆房间。(一般大型拍卖会都是在高级宾馆举办)
接上笔记本电脑,刘老熟练的上网,并从一个设有多重密码的个人空间中抓出了一个数据包,然后安装运行。很简单的一个界面,就几项数据:年代、器型、尺寸、文饰等。刘老把刚才记录的数据输入进去,一阵运算过后,显示出一些对照图表,刘老看了看,一声叹息,把运行软件彻底删除,然后关机。
大伙看到刘老的表现,就知道东西有问题,郭总的心更是一紧,毕竟这个东西是今天压轴的,宣传都宣传出去了,来了这么多人,这要是东西不对,那声誉全毁了。
百刀实在想知道怎么回事,看郭总不敢说话,他就先问了“刘老,怎么样啊,没问题吧”
“唉,怎么说呢,东西对也不对”刘老说。
“这。。这。。。怎么讲”郭总提心吊胆的问。
“这东西底儿是完整的元青花底儿,器物表面绝大部分是元青花瓷片拼接的,拼接技术很高明,复窑烧造的也很好,粗看的时候我也没看出来。”刘老说。
“做这东西的人费了很大的心力,能收集这么多元青花磁片就不简单,更不用说复窑烧的很精细,我粗看之后也只是感觉有些别扭,毕竟拼接和原品在器型上是有差异的。但我不敢100%确认,鉴别真伪必须有客观依据,不能凭感觉,所以我量了多项数据,刚才我用的软件是我科研项目的一部分,还不完善,但对比之后已经足可以说明这东西有问题”。刘老说。
郭总汗都下来了,“刘老,您那个软件数据能不能给我们用一下,我们再量量,再算一下”郭总显然不死心。
“这个系统还不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