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漂泊红颜-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卢先生没辙儿,从衣袋里摸出个打火机递给他。
他接了打火机笑眯眯地刚想走,汪虹把他叫住了,用英语对他说:“你们当年真不该离开中国,中国什么都有。”
他耸耸肩,用英语回答:“这不是我的责任。”
走了。
与汪虹不久就会碰到的俄罗斯、罗马尼亚海关边检人员相比,这小子简直就是个道德君子。
列车很快启动,随即加速,辽阔的蒙古高原扑面而来。
第四章 心痛的感觉
与内蒙古相比,这里更空旷、更辽阔也更荒凉。在内蒙古境内你可以经常看到村落、炊烟、牛羊,这里什么都没有——除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老李问汪虹:“你刚才对那小子说你们为什么要离开中国,我也听说这里以前是中国领土,具体是怎么回事儿你知道吗?”
汪虹说:“这是一段离我们很近的历史,是出于种种原因不被提起的国耻。”汪虹在大学里是历史课代表,这回轮到她娓娓道来了:
清朝初年的时候,朝廷为了便于管理,便把蒙古分为三部分,即漠南蒙古、漠北蒙古、漠西蒙古。漠南就是今天的内蒙古,漠北漠西就是这里。那时候,清政府在库伦,就是现在的乌兰巴托派驻大臣,定期举行针对沙皇俄国的军事演习。因为从清初开始,沙俄就不断侵扰中国的蒙古地区。虽然1727年在中俄签定的《恰克图界约》里肯定了蒙古属于中国,但沙俄仍在策化分裂蒙古。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沙俄认为中国内乱,分裂蒙古的时机已经到来,便开始在蒙古培植亲俄势力,大批发放武器,准备制造外蒙古独立。到了年底的时候,在沙俄驻库伦总领事的亲自指挥下,外蒙古人开始驱逐中国官员,宣布独立,并和沙俄签定了一系列条约。
消息传来,举国震惊,内蒙古也发表声明,表示不承认库伦伪政权签定的任何条约,坚持五族共和,反对分裂祖国。
转眼到了1913年,正是袁世凯卖国的高峰期。沙俄利用袁世凯内外交困的不利局面,与其订立了《中俄声明文件》,确认中国是蒙古的宗主国,改“独立”为“自治”,但中国政府不能在蒙古驻军、移民,相反,俄国却可以,而且规定蒙古事务由中俄协商解决。这个条约使中国空有“宗主”虚名,实际控制蒙古的仍然是沙俄。
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列宁宣布取消沙俄时代一切对中国的不平等条约。“自治”的蒙古失去了靠山,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1918年,中国政府以“防止苏维埃主义扩散”和“西伯利亚局势动荡”为由,在库伦驻军。11月,中国政府发布政令:取消蒙古“自治”,并在库伦设立行政公署。
然而,十月革命的胜利已经深刻的影响了蒙古知识分子,以苏赫巴特尔和乔巴山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先驱们积极寻求苏维埃俄国的支持,谋求建立独立的社会主义蒙古。列宁在接见过他们之后,出于意识形态的认同,在中国问题上出尔反尔,开始支持蒙古的分离运动。
1920年苏赫巴特尔和乔巴山领导成立了马克思主义政党——蒙古人民革命党,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同时,积极从事民族分裂运动。他们提出当前的首要任务是肃清境内的敌人,即中央政府派驻官员、驻军及当地支持统一、反对分裂的人士。1921年3月,蒙古临时政府成立。6月,列宁即派遣红军进入蒙古,以武力支持蒙古独立。
1922年,苏俄正式给予蒙古外交承认。
1923年,苏赫巴特尔逝世。
1924年6月,乔巴山创立蒙古人民共和国,确立亲苏政策为不可更改的国策,允许苏俄驻军,制定仿苏宪法,以1911年为独立元年,改库伦为乌兰巴托,意思是红色英雄。
北洋政府十分恼怒,各界人士纷纷集会,要求政府出兵制止分裂。然而国力不张,自顾不暇。面对强大的苏俄,除了发表措词严厉但毫无效果的声明外,只能徒唤奈何。
外蒙地区的非法独立,遭到中国人民和政府的一致反对。苏联政府为了缓和与中国的关系并欺骗世界上其它主持正义的国家,在大规模驻军外蒙的同时,于1924年与中国政府签定《中苏协议》,承认外蒙是中国的一部分。
1927年,蒋介石主政中国。苏联政府致电中国政府,要求承认外蒙独立。蒋介石回电严辞拒绝,并责令外蒙执政者放弃分裂图谋,回归祖国。
1928年,中苏军队在外蒙发生激烈冲突。苏军不愿扩大事态,宣布撤出外蒙。此后,蒋介石先是忙于同共产党人的国内战争,继而抗日战争爆发,使他根本无力顾及蒙古事务。
1945年,英、美、苏举行雅尔塔会议。为了换取斯大林在击败希特勒德国后出兵中国对日宣战,美国总统罗斯福在中国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代表中国同意了苏联出兵的重要条件——维持蒙古现状。由于处处要依靠美国,蒋介石虽然一万个不满意,也只能接受现实。
日本战败后,中苏谈判再次涉及外蒙问题。苏联利用中国内战的机会,将军事控制线南移,在民族、经济和政治上煽动外蒙古人民的反华情绪,同时想方设法争取国际承认。蒋介石派出以外交部长宋子文为团长的中国政府代表团去莫斯科谈判,1945年6月30日,宋子文在抵达莫斯科的当天即被斯大林召见。斯大林张口便要求中国承认外蒙古的独立,宋子文回答说中国再不能同意割让任何领土。如果中国政府同意外蒙古独立,将使西藏问题复杂化。假若允许外蒙古独立,任何一个中国政府都不能够继续存在下去。因为这是深深嵌入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的原则问题,虽然老百姓知道目前还不能对外蒙古行使主权,但是如果某个政府宣布永远放弃中国对外蒙古地区的主权,老百姓绝不会拥护它。斯大林根本不听,他拿出英、美、苏三国元首签字的雅尔塔协议,蛮横地要求中国政府同意外蒙古独立。并指着地图对宋子文说:“一旦敌国利用外蒙古进攻西伯利亚,苏联的远东地区将陷于孤立。尽管中苏结盟立约,也不足以确保苏联的长远利益。只有独立并与苏联紧密结盟的蒙古存在,才能确保苏联的安全。中国除了承认外蒙古独立外别无选择!”蒋介石知道斯大林的强硬态度后,急派熟悉苏联事务的蒋经国使苏协助宋子文,但毫无用处。为了换取斯大林不支持中共以及新疆和东北的领土完整,经过一番痛苦的考虑,蒋介石电令宋子文在蒙古独立问题上让步。但为了面子好看,必须在蒙古举行由中央政府派员监督的全民公决后方可独立。宋子文不愿担这千载骂名,立马辞职返国。蒋介石只好再派王世杰赴苏继任,去签这个耻辱的字。
全民公决很快在外蒙古举行,全票赞成独立,无一反对。
1946年1月5日,无力回天的南京政府正式公告外蒙古独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一边倒的亲苏政策和维护所谓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利益以及意识形态的一致,同样接受了这个现实。
汪虹详细地介绍了这段并不遥远的历史。
大家都沉默不语了。
又是一天一夜的奔驰,到了上午9点多钟,终于看到远处有一片房子。列车愈驶愈近,也愈驶愈慢,最后在一个向阳坡儿上停住了。
原来,这就是蒙古首都乌兰巴托。
“在我以后的漂泊生涯里,我去过许多国家的首都,象乌兰巴托这样简陋的首都可再也没见过。”汪虹评论说。
乌兰巴托是一个狭长的小城,在向阳坡儿下绵延。有些两三层的楼房,都很破旧。街道也窄窄的,行人稀疏,汽车也很少。
老李拿出照相机,要为汪虹拍照。汪虹想拍了也是白拍,就婉拒。哪知老李热情得很,一定要拍。汪虹不好拂人家美意,便以远处的乌兰巴托为背景拍了几张。老李还仔细记下了她在国内的地址,说一回国就给她寄去。汪虹一笑,并未上心。哪想到一个多月以后老李真把照片给寄到汪虹家里了,父母在灯下端详着女儿在国外的第一批照片,心里高兴着呢。
火车继续前行,傍晚时分抵达蒙古境内最后一个小镇达尔汗。从这里开出不久,列车再次停下,苏联海关和边检人员登车检查——原来已经进入苏联境内。
天亮了,列车抵达进入苏联后的第一个城市乌兰乌德。
乌兰乌德有三十万人口,城市就建在贝加尔湖畔。列车一开出乌兰乌德就沿着贝加尔湖边跑,虽然只是贝加尔湖一个小角,也从早晨跑过了中午。
“列车进入苏联,你才能感受到什么叫大国,你才会懂得什么叫辽阔和富饶,以前你甚至不能准确地理解这两个词的含义。就拿贝加尔湖来说吧,那哪儿是湖呀,分明就是一望无际的大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