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差不多三四点出门,晚上八、九点收工。”
“我刚才一路过来看见其地地里帮忙的人都不少,怎么这就你和伯父伯母三个人干活?”
“村里其他户都是换着来的,今天张三家帮李四家收,明天李四就还回去,基本上一天都能割完地里的庄稼。”
这办法挺好的,人多力量大,家家户户帮衬这来。
“那你们家怎么不找人搭伙呀?”
方远眉头微颦,“这相互间关系好的人家,年年都是固定在一起的。往年我在省城读书,家里弟妹也小,帮不上多少忙,家里秋收主要靠我爸妈两个人。我爸腿脚也不好,只能算半个劳力,地里的庄稼收成大多靠我妈一个人。这村里每家每户基本上都有五六个劳动力,谁都不愿意和我家凑伙,觉得不划算。”
谁说农村人不会算计的,有些人算计起来比城里的会计都精明!
“那往年你要不在家,伯父伯母两个人得收挺久的吧?”
自己光是在太阳底下走动一圈就大汗淋漓的了,更何况方远父母要顶着大太阳干重体力活。尤晓莺总算是体会到庄稼户的辛苦了,难怪农村人把粮食看得精贵,每一颗每一粒都来得不容易呀!
“我没过问过,不过今年这三亩地我们都得收两三天,往年种的还多一些,五亩水稻的样子,他们两个人在地里,起码要收十来天吧!今年还是我回安县实习的时候,劝了我爸才只种了三亩。”
“既然这么辛苦,就让伯父伯母明年少种点,自家口粮够吃就行了。如今你也能挣工资了,他们正该好好享享清福了,犯不着这么累。”方母的年纪比尤母还小七八岁,可看面相却比尤母大上一轮,多半还是这些年累的。
方远轻轻敷上尤晓莺拭汗的手:“我也是这么想的,你晚上帮我劝劝我爸妈,他们脾气犟,我劝都听不进去。”
他这当儿子的话都不管用,自己何德何能?尤晓莺不自觉的把心里想的前半句说了出来。
似乎是看穿了尤晓莺的疑虑,方远淡淡道:“他们还想喝你这杯媳妇茶呢,你说的话铁定管用!”
方远的目光不仅带着打趣,还含着几分期待的意味,让尤晓莺不由双颊一热……
☆、第60章 方父的冷淡
“阿远,日头大了,赶紧下来干活!”
方大志在地里不耐烦地大声催促,有了他这一提醒尤晓莺才想起正事。自己名义上是打算来帮忙的,可不是来和他儿子情话绵绵的,难怪人家不乐意了。
“马上。”方远应声道,复又取过尤晓莺手里的手绢仔细叠好放进裤袋里,“手绢我洗干净了再还你。晓莺,这里晒,你还是去树荫下避避太阳吧!”
“我可没那么娇气,工地上天天大太阳的,我也没找地方乘凉。我可是来帮忙的。”尤晓莺晃了晃身后的大挎包,从包里掏出了一个军绿色的水壶,里面装着她出门前特意煮的凉茶。她没有第一个递给方远,而是特地先给正在地里干活的方远父母送去。
“伯父伯母,我带了凉茶来你们喝点消消暑气。”
“那敢情好。”方母也不客气,接过去打开盖子,咕噜咕噜地喝起来,“这茶挺甜的,用什么煮的。”
尤晓莺解释:“我用菊花和金银花泡的水。”
方母喝完又递给方父:“当家的你也尝尝比井水还甜。”
方父没吭声,接过水壶意思意思的喝了一口,就把水壶还给尤晓莺,自己又开始闷头干活了。他腿脚是不便利,但手下的速度飞快,一镰子下去便有一茬谷穗倒下去。
这不是尤晓莺第一次见方父,上一次见他是方母住院的时候。他苦大仇深地守在手术室外,尤晓莺初次见面,又是那种情况也没多接触。但从他今天的态度上看,尤晓莺明显感觉到他对自己的感官并不是太好,和方母的热情比起来格外的冷淡。
方母悄声安慰道:“你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一到地里眼里就只有活,他没别的意思。”
尤晓莺理解的点点头,自己又不是钞票,凭什么必须让每个人都喜欢她呀!说尤晓莺不在意方远父母对自己的态度是假的,但她清楚和自己相处相伴的人是方远。以方母对自己的热络,比一般人家父母对亲女儿还好,她不是贪心的人,将来有一个好婆母,已经是烧高香的事了。
自己一个人悠闲地在田坎上看着三个人挥汗如雨地收谷子,也过意不去。尤晓莺雀雀欲试,想下地学学怎么割稻子,却被方远和方母联手阻止了。
方母说:“晓莺,你要是嫌呆着无聊,我让阿远被你四处转转。虽然这是乡下地方还是有点野趣的。”
还是算了吧,自己又不是来郊游的。本来就不讨方远父亲的喜欢了,在让方远丢下地里的活陪自己,方父一准对她有意见。
方远则是身体力行的向尤晓莺证明,割稻谷不是她想象的那么轻松,他的胳膊后背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划痕,全是稻穗留下的。
尤晓莺表达了自己想尽一份力的想法,方母有些为难,还是方远打圆场。
“晓莺会做饭,妈,要不今天中饭让晓莺煮!”
方母有些意动:“可晓莺用的来家里的土灶吗?”
柴火灶,尤晓莺还真会!前世为了讨好郑鹏辉,尤晓莺研究了半天用柴火做饭,可她磕磕绊绊地烧了一桌子菜,每一个人觉得她用心,还被他一家人嫌弃菜炒咸了。
“烧火我会!”,尤晓莺拍胸脯,她可不是一无是处的。而且她来之前尤母嘱咐过,农村秋收是重体力活,对身体的消耗特别大,特地在挎包里放了一块大肥肉,让她带到方家。
“也快到晌午了,我这就带你回去。”说着,方母就准备上田坎。
“伯母不耽误你干活,我自己回去就行。刚才进村子的时候,你不是和我指过路嘛,我一个人找得到地方。”
听尤晓莺这样说,方母便从腰带上解下一串钥匙,递给尤晓莺时尤带着不放心的语气道:“那你是在不清楚方向,就找人问问路哦!”
“放心吧,我自己能解决。你们中午是回来吃,还是我送到地里?”
方母回头征求方父的意见,见他不表态,便直接决定,“送来饭菜都凉了,我们准时回去吃就行!”
就现在这天气,饭菜哪那么容易冷,方母分明是怕自己顶着日头来回辛苦,故意这样安排的。这是长辈的好意,尤晓莺领情就是,也不会去点破。
方家的房子很好找,尤晓莺第一眼就印象深刻,村里最旧最破的那一间就是。屋内更是破败,一推开门就能看见黄土墙上有几条透光的裂缝,比较大的缝都用秸秆塞住了。总共三间土房,堂屋在最外面,看样子不仅是客厅,更是灶屋,不过女主人布置得井井有条,地面也打扫得干净,没有想象中的脏乱。
家里没主人,尤晓莺只在堂屋里转了转,要说屋内最明显的除了墙上的裂缝,就属另一面贴满奖状的墙了。屋内的光线昏暗,尤晓莺眯着眼睛仔细辨认了一下,这是方家四兄妹在学校得到的奖状,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班干部……没看出来,方家几兄妹都是品学兼优的学生苗子,方远和方茹这两个大学生就不说了,连他们家还在上初中的两个弟妹,从小学到初中年年都拿三好。
方家的灶台很简易,几块石头搭出来的,尤晓莺总觉得自己一个用劲就会弄塌一样。生火这个技能很久不用,尤晓莺也生疏,用火柴点了好几次都没成功不说,还弄得满屋子浓烟,不过废了老鼻子劲终于有一次是成功的,接下来做饭都很顺当……
话分两头,见尤晓莺身影走远,方母就用胳膊捅捅方父的后腰,小声埋怨道:“你这个老家伙,人家晓莺第一次来,你就不能热情一点。你也是,她和你打招呼你应都不应,她要是误会了怎么办?”
方父的语调很是硬气:“她误会就误会,我方大志难道还要看她一小丫头的脸色行事啦!”
方母使劲扯扯他的衣摆:“我那是这个意思啦,你小声点,让阿远听见了一准不开心。”
方大志放开了嗓门,一副谁也不要拦他的架势:“我就说了,他听见就听见。我就觉得那姑娘和阿远不合适怎么啦!”
不远处正割谷子的方远,闻声也直起了腰,向父亲这边望过来。
“阿远,这话爸憋在心里有一阵了。原先你说要等这姑娘,我和你妈把上门说亲的人家都挡了回去。你是大学生了,现在在县城里当干部了,看不起我们这个穷山窝,想娶个城里姑娘。这些爸都能理解,但做人不能忘本,你就是我和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