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臣等有罪。”皇甫嵩免冠谢罪:“陛下之前就下诏谕示,是臣等思虑不周,防备不严,让白波贼钻了空。”
刘辩声的笑笑:“没有这个空,白波贼怎么肯出山?太傅,接下来,你有什么好建议?”
皇甫嵩有些尴尬,他沉默了片刻,严肃的说道:“陛下,白波军并不可怕,可怕是凉州的韩遂、马腾等人。一旦白波军占据河内,大军法驰援关,关必然法自守。请陛下派一良将驻守关,以拒韩、马。”
刘辩想了想:“韩遂、马腾,一个是西州名士,一个是关勇士,非等闲人可比。能与他们做对手的除了太傅,便只有太尉。太傅乃朕之心腹,不可轻离,那只就好请太尉担起这个重任了。”
“陛下的安排甚是妥当。太尉身经百战,作战自然没有问题。只是他军务繁忙,怕是法抽空治民。陛下若能安排一个精于内政的良臣辅佐他,养兵屯田,必能将关整治成一个稳固的后方。”
刘辩的眼神微缩,他一时半会的还不能完全理解皇甫嵩的用意,但是他听得出来,皇甫嵩的这几句话大有深意。最明显的一点就是他对董卓不放心,要他安排一个重臣来制衡董卓。他想起了历史上的发生在长安的那一幕大戏,不由得暗自发笑。
“太傅以为,尚书令王允如何?”
皇甫嵩点了点头:“王师并州名士,郭林宗以为王佐之才,有他辅助董卓,关万一失。”
“那好,朕下诏转王允为司隶校尉,与太尉一起镇守关。”刘辩转身对侍皇甫坚寿说道:“你去太尉那里传诏,务必让他知道朕对他的殷切希望。”
皇甫坚寿会意,躬身领命。
……
一见到皇甫坚寿,董卓就哈哈大笑着迎了上来,握着皇甫坚寿的手臂,亲热的说道:“老弟,你们父可是飞黄腾达啦。一个是太傅,一个是侍,都是天近臣。”
皇甫坚寿和董卓背后的李儒交换了一个眼神,苦笑着摇摇头:“董公就不要说笑了。我们都是西凉人,你应该知道家父这么做是为了什么。”
董卓叹了一口气:“是啊,朝士大夫看不起我们西凉人,若不是太傅让出兵权,天怎么可能让我当关之重任。说起来,是我董卓欠你们父一个人情。”
“都是为国效力,董公何必说得如此生份。”皇甫坚寿亲热的说道:“为了能让董公放心的征战,天还安排了一位并州名士辅助董公。董公,能不能治理好关,可就看你的了。”
董卓哈哈大笑,意气风发。调任关,全面负责西线战事,让他看到了天对他的信任和倚重,连日来的郁闷一扫而空,连带着对一直不和的皇甫嵩都顺眼了许多。
求推荐票,求三江票,求收藏!
第068章自有主张(求三江票!)
第三,求推荐票,关键是求三江票。
目前三江榜第一,是老庄码字以来第一次登顶,也是第一次有机会进翰林阁。不过后面追得越来越近,老庄随时可能被超越。
老庄要三江票,请诸位方便的书友投一票,圆老庄一个梦。
如果今天能保住三江第一,拉开距离到50票,老庄奉上第四,以谢诸位。
拜托。
——————
酒宴之后,皇甫坚寿来到了李儒的大帐。一直沉默寡言的李儒皱起了眉头:“太傅这是何意?”
皇甫坚寿摇摇头:“这不是家父的意思,是陛下的意思。”
“陛下?”李儒一惊,随即又不屑的一笑:“在董公面前,你如此说也就罢了,在我面前又何必如此掩饰,莫非是觉得我李儒愚笨好骗?”
皇甫坚寿微微一笑:“从陛下到家父,从来没有人敢轻视你李优(李儒。”
李儒真的怒了。他沉下脸,冷冷的注视着皇甫坚寿:“贾诩曾经入宫为郎,张绣是凉州军有名的勇士,陛下知道他们情有可原,我李儒不过是南阳一书生,于三万太学生不过是过江一鲫,哪能入得陛下的青眼。”
皇甫坚寿笑吟吟的看着发怒的李儒,慢条斯理的说道:“不瞒你说,我们也觉得很奇怪,不知道陛下是怎么知道你的。不过,陛下常有出人意料之举,我们也搞不清楚。”他说着,从怀里掏出一份密诏,托在手里,看着面色剧变的李儒:“这是陛下给你的手诏,你是接,还是不接?”
李儒见到皇甫坚寿掏出密诏的时候,他就激动起来。作为一个苦读多年,却因为家世贫寒,一直找不到入仕门径的书生,他最大的愿望只是有机会近距离看到天,从来就不敢奢望天会给他下诏,别说是手诏了。刹那之间,李儒被突如其来的幸福击倒了。他不由自主的跪了下去。
“太尉掾臣儒接诏。”
皇甫坚寿将诏书塞到李儒手里:“你自己看吧。陛下说了,这份手诏只有你知他知,天知地知。”
李儒双手颤抖,接过手诏,展开一看,愣了一下。手诏上只有个字。
“君不负朕,朕不负君。辩。”
“这……这是什么意思?”李儒一脸茫然,如坠云雾之。
“不知道。”皇甫坚寿摇摇头,又递过来一卷帛书:“这是黄帝十二形的入门导引图谱,陛下特地赐给你的。”
李儒接过图谱,感激涕零。随着天亲军的组建,黄帝十二形现世已经是军最热门的话题。当初皇甫嵩下令各部推选勇士的时候,董卓因为自己的私心,不肯将那些精锐部下送给天,所以凉州军只送了几个人,后来得知入选的人能够练习黄帝十二形,那些人都后悔莫及。
黄帝十二形不是具体的武艺招数,只是强身健体的导引术,但是练习导引术可以由内而外的改善一个人的体质,是淬体的最佳门径,向来是各门派奉之若宝的机密,不是入室弟,一般没什么机会接触,谈不上练习了。
现在,天用黄帝十二形来练兵,即使是入门图谱,也足以让很多人眼馋。对李儒这样的儒生来说,得到黄帝十二形异引术的图谱不仅可以练习,强身健体,是天对他的殷切希望。
来日方长,好好保重。你不辜负朕,朕就不会辜负你。
这就是手诏和导引术图谱联在一起所表达的意思。看懂了这层意思,李儒又怎么能不激动万分。
“愿为陛下赴汤蹈火,死不旋踵。”
……
太尉董卓带着两千西凉劲卒赶赴关,在洛阳的时候,已经接到了诏书的司隶校尉王允与他会合。对王允,董卓有些怕。这货是个有名的骨鲠之士,不仅出身世家,而且少负盛名,当年与权倾一时的阉宦张让斗得死去活来,愣是不肯低一下头。对于天安排这样一个人和他一起镇守关,董卓是颇有些不安的。
不过,王允虽然有些傲慢,却很识大体,一见面就对董卓说道:“允奉朝廷之命,与太尉共守关。统兵作战,非允所能,愿为太尉殿后,足兵足食。”
董卓听了,长长的松了一口气。王允不染指兵权,对他来说,这就是去了心头一大患。随他什么阴谋诡计,只要有兵有手,万事忧。
“能得师相助,卓甚感荣幸。”
……
董卓西行,守护关和河东,原本由他负责的战事就全落在了刘辩自己的肩上。战神皇甫嵩虽然就在刘辩身边,却坚决不肯拿主意,不肯直接下达一个军令。
他说到做到,一退到底,只肯承担一个责任,那就是教导天,尽一个太傅的本份。
刘辩一方面压力山大,一方面也松了一口气。说实话,如果皇甫嵩不肯放权,那他担心。他嘴上对皇甫嵩的虬龙命不以为然,心里对皇甫嵩的实力还是颇为忌惮的。历史上,皇甫嵩是忠臣,可是谁知道历史会不会变?兵权在手,将士归心,有时候就由不得他做主了。只要他露出一点苗头,可能就会有人劝进,然后像赵匡胤一样黄袍加身。
对皇甫嵩的忠诚,刘辩感激不尽,凡事都要和皇甫嵩商量。一方面是向他请教,另一方面也是表示对他的尊重。
关于是先救荥阳的朱?y还是先救广成的卢植,诸将产生了分歧,大部分人倾向于先救荥阳。原因有二:一是荥阳面对的是袁绍统领的主力,总兵力超过十万,毫疑问是主战场。二是荥阳有敖仓。如今山东尽反,短期内很难得到粮食补充,敖仓的储粮对洛阳朝廷来说至关重要,不容有失。
就连皇甫嵩本人都倾向于先救荥阳,巩固了荥阳防线之后,再求广成不迟。孙坚虽然来势汹汹,但是他刚刚斩杀了荆州刺史王睿和南阳太守张咨,在世家引起了不小的反,很难得到当地豪强的支持,军粮必然会出问题。以卢植的能力,守到孙坚粮尽兵退,应该不成问题。
刘辩权衡了很久,第一次拒绝了皇甫嵩的建议,决定先救广成。
“袁绍虽然兵多将广,可是正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