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唉,说来说去,还是朕寿数太少了,要不,许多事朕就可以办的漂亮,而不是现在这样。”
“这天下,我始终没有办到尽善尽美。”皇帝这样说着,看着裴子云,突然就是一句:“你恨不恨朕呢?”
听到这话,裴子云心中一凛,沉默片刻,说着:“要说臣心中完全不介意,自是假的,只是我曾经说过希期太平盛世,现在也没有改变。”
皇帝听着,顿时一怔,突然笑了起来:“说的好!朕乏了,你下车吧!”
皇帝说着,一时间脸色苍白,呆呆带着缅怀看着窗外。
“是,陛下。”车驾停下,裴子云下车站在路侧,只见皇帝看着窗外,似乎一直都是看不够,转眼,车驾又动了,左折缓缓开去,回向皇宫。
见着赫赫神威的车驾而过,裴子云突摸了摸脖子,笑着:“看来,这人头还在自己脖子上。”
这时,冷汗才渗了出去,片刻就湿了衣服。
“哼,我感觉的不错的话,皇帝你最后还是屡次试探,要是我不合乎心意,怕是立刻有杀身之祸。”
“唉,地仙终还不圆满,不是真仙。”
“不过,任凭你权拥天下,又能如何,怎敌得过天命无常?”裴子云抬眼望着,轻轻叹息一声,他有着一种强烈直觉,或皇帝就在今晚了,当下转身,就向着自己住所而去。
由于皇帝出巡,一路上看热闹许多,一时间找不到牛车,裴子云也索性散步而归,一路沉思,行到了裴府,不知不觉,夕阳已沉落,正是造晚饭的时辰,可不知道为什么,看上去一片金红晚霞余辉,却有难得的乌鸦翩翩翔舞,裴子云心里一寒,才进去,就见着二十个亲兵分两列,而中间是一个六品太监。
这行人见着裴子云进来,就一齐拜下:“下官(标下)拜见真君!”
“诸位请起。”裴子云:“你们这是何故?”
六品太监肃容再次行礼:“奴婢罗佑,奉皇上的命,委带天子剑,王命旗牌而来,听候真君调遣。”
说着,只见天子剑和青色令旗供在当案,见着这个,裴子云率众人再行三跪九叩大礼,起身后,罗佑又说:“以后六州都由真君节制,真君要下命令,尽由承顺郡王的名义发布写!”
裴子云点首,正想说话,突全身一震,抬首看去:“真龙归天矣!”
不知道为什么,大徐太祖一崩,就觉得全身一松,这时也不说破,吩咐着:“既是这样,你们把天子剑和王命令牌抬入屋内,以香案供之。”
“我的府上,还有不少房屋,你们自己清扫下入住。”
“还有,不远就是余风酒楼,你们派人去吩咐,就说抬个五桌酒宴过来,我也算是给你们洗尘接风。”
“是!”众人都露出一丝轻松之色,各自散去。
待得了众人散去,裴子云才仔细看去,只见京城上,本来目光所及能见着,隐隐有青气氤氲如云,云中有一条青角黄鳞的真龙盘旋,这正是大徐气运的气相。
所谓龙气凝结,不是地穴,而是天下朝廷统治千千万万黎民所得,此时真龙一声哀鸣,一道淡紫气飞出。
这正是大徐太祖皇帝,只见皇帝似乎还着眷恋不舍,盘旋天空片刻,终才遁去不见,而在这时,真龙带着一些悲哀萎靡,又似乎充满未来生机和希望。
“不想大徐太祖连半夜也熬不到,看这时间,回到宫内不久,就驾崩了,刚才那精气神,是回光返照?”
“不管怎么样,终于轮到太子登基了。”站在了庭院中,夕阳沉入地平线,还有些余霞在,裴子云含着笑,却在想:“太子性格宽宏且不去说,最要紧的是,大徐太祖一去,就算以后天子想动我,也绝无可能了。”
“地仙一二重,是风雷应之,这我已经抵达。”
“三四重,分化元神,就可临时夺舍。”
“五六重,就是灵台灌溉,春雷洗礼。”
“七八重,就是铁铸铜灌。”
“九十重,就是返老还童。”
“再下,就是成就不老不死之真仙。”
“祈玄门的地仙,也不过四五重之间,就看数年后,我能有几重了。”
第401章 新立(上)
凌晨·听政殿
四周挂上了洁白灯笼,围着素白的纱布,甬道两侧,远的是禁军,近的是是当值侍卫,一个个按刀侍立,钉子一样纹丝不动,更有两个年轻将军巡查,眼神扫过,查看四周。
太子款步而行,神思不宁,踱进殿,听着礼官抖擞精神“啪、啪、啪”三声静鞭,太子才醒了过来,定神看去,只见殿内到阶下,百官一直延伸到仪门,一二三品由近及远,都是手持笏板,穿着簇新的官袍,站着默然不声。
红衣太监,手持传位诏书上前。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太子人品贵重,德行敦厚,深着传位太子,继位大统,钦此。”
“臣等领旨!”百官一齐拜下,而太子带着哀声,也说着:“儿臣接旨。”
既是百官和太子奉诏,立刻有太监上前,当场披上龙袍,其实内在都换了,只是加一件。
又请着太子一步步上了御阶,太子坐在龙座上,心中一片迷乱,就在这时,宦官高声:“新君即位,百官参拜!
宦官声音尖锐,就在殿内回声,宰相张允科就立刻率百官行三叩九拜之礼,齐声:“臣等叩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太子坐在龙椅上,看着文武百官都在跪拜,顿时就有着一种刺痛,更有一种难以言语的嫣红浮上脸色。
“终于,还是我登位大宝啊。”太子脑中,此念闪过:“从今之后,我就是天子,我就是天下第一人。”
正想着,只见随着百官叩拜,大徐原有些离散悬浮的龙气,顿时汇聚到太子身上,进行融汇和凝聚。
太子原本只是青气,顿时浓郁一片,紫气而生。
“呼”太子不自觉深深吐了一口气,一声龙吟响起,真龙垂之。
“众卿平身。”新皇伸手做出轻扶的动作,文武百官起身。
“诸位爱卿,朕初登大宝,自是国事为重,不过目下百事待理,一时没有头绪,诸位不必拘束,有事速速禀告。”新帝扫过一眼说着。
宰相张允科出位,手持笏板,说:“皇上,眼下大事,首先是把大行皇帝的谥号庙号定下来,其次是皇上的年号也要定,召集百官宣布中外,这就是定下了神器名分。”
“还有些事,待举丧再议不迟。”
“臣附议,大行皇帝提三尺剑削平天下,御宇十一载,躬勤爱民,夙夜劳旰,实千古罕见之圣君。臣以为上佳号,奉龙穴,是此时最要之务。”礼部尚书踏步而出说着。
新帝安坐,脸带悲伤和沉思,已有几分威严肃穆,张口说:“父皇是大徐开国皇帝,按例太祖,具体由礼部定。”
“至于朕的年号,朕意继父皇之道,开启太平,就称启泰,不过并不夺元,于明年一月一日启用。”
这也是因有之意,一般来说,外姓夺取天下,是直接夺元,也就是当年就是新号元年,而内姓继承,就是等第二年用新号。
这世界皇帝采用一世一元制,以后就可直接代称启泰帝,或启泰。
只听启泰皇帝款款而言:“国家骤逢大变,还要严防有人乘乱作崇,朕当明发诏谕,传令各地方官安守职分,弹压地方,又命各州县开仓赈济,为民泽福,内阁日常理事,不得稍有懈怠!””
“遵旨!”宰相顿时应命。
启泰皇帝坐得笔直的身子动了一下,说:“行完此礼,大行皇帝大殓,必须搭起青庐,朕当尽孝子之礼,你等也要尽礼才是!”
“是!”皇帝按照规矩,要守灵二十七日,启泰皇帝既登基,一旦仪礼完成,立刻一声令下,整个皇宫布上白幡,黄纱红纱宫灯尽数撤去。
太监捧着孝服孝帽疾趋而来,长跪在地奉上,启泰皇帝这时两行热泪籁籁顺颊而下,换的穿了,许久低声:“父皇,我必守护大徐江山,继开盛世,希冀在天上保佑。”
说罢,皇帝又问:“真君可到了?”
“陛下,真君已经到了,就在偏殿门口候驾。”
启泰皇帝听了,就不语踏步,转入了偏殿,偏殿中早放着一幅江山社稷图屏风,摆在龙椅后。
江山社稷上绘画农夫,士族,商贩,甲兵,官员,都各司其事,似乎将天下都是囊括其中。
“裴真君到。”随太监声音,裴子云入内,才是入内,就感觉凛然,再看太子,已是新君,不复往日。
“爱卿来了。”启泰皇帝说着。
“陛下万岁,恭贺陛下荣登大宝,顺天承命。”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