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擦脸摩臂。
淡淡霭雾笼在山上,裴子云不禁想,现在还是初春,要是深春初夏,这里必是幽静美丽的风景。
行了半个小时,一行人到了主峰,这里地势豁然开朗,山顶有一片十余亩空地,就看见了一个道观。
观前站着两个少女,见着了裴子云也不言声,只一蹲福就引路。
裴子云跟了进去,就见了些侍卫和太监,一个个垂让道,或视而不见,只见引着去了一处偏殿,就见着一个女人半斜倚座上。
裴子云进来,进前一步,行了个礼,女子也起身盈盈下拜:“总算见到你了,多谢当年救命之恩。”
“不敢!”裴子云连忙避开:“见过娘娘,当年是无意,当不起娘娘大礼。”
女子一挥手,所有人都退了下去,只剩一个太监,一个武官,女子就介绍:“这是秦公公,这是张千户,都是我的心腹。”
裴子云看上去,秦公公白面无须,中年,眼神中带精光,是一个高手,又一人扫看过去,张千户也是魁梧,端正站着,就透着一丝肃杀。
其实这里还不止,屏风是一幅图,一人立在杨柳下怅然仰望对面,河对岸一辆龙车,隐有一个女神。
这有着典故,裴子云隐觉得熟悉,真要回想,回想出来,但是他看的并不是这个,而是后面有人潜伏。
“请坐。”良娣说,见着众人都坐了,她就说着:“我能来不容易,能会见公子的时间更不多。”
“公子献平倭策,不动声色就扭转沿海数州格局,使得应州年入三十万银,真是老成谋国,我除了感谢,还想向着公子求一件事,可有良策助太子?”
“追杀之事,也不是太子所愿,当初是璐王要对我下手,除掉我,连累了裴公子,希望公子能出计谋,太子强一份,璐王就弱一分,将来迟早要给个交代。”良娣说着璐王时,带着憎恶。
裴子云没有想到,良娣说话这样直接,看来能呆的时间的确不多,就沉思着,一时间整个殿内静静。
良娣说的没错,太子强一份,璐王就弱着一分,此时可借力打力,才说:“其实此事不难。”
顿时在场四人看了过来,带着一些不可置信,裴子云不在意,取了笔墨,磨时就说着:“太子之事,其实先是皇孙。”
“圣上要社稷平稳,不得不重视皇孙,这才是太子最大的问题,现在有娘娘得子,这问题就解决了大半。”
“冰冻三尺,非一日一寒,余下不过是徐徐解冻的问题。”
“现在就是破冰,破冰不能急,一砸下去,说不定冰面破了,连人都沉了下去,因此太子现在之策,其实相当英明。”
众人听了点,裴子云不禁微微一笑,沉思了下,又说:“唯名与器不可假人,其实太子现在最大的力量,就是名分——和璐王有君臣之份。”
“但也不能太慢,一切都得适量,用药得对症,我有些意见,可以略表寸心,让太子参考。”裴子云说到这里,就不再说话,挥笔而下。
洋洋千言一笔而成,写完也不由渗出了汗,就贡了上去,良娣接过了策子就要看去,裴子云将笔放在一侧,拱手:“娘娘还请着,臣告退了。”
良娣只扫了一眼,倒抽一口气,把它折了藏了,吩咐:“张千户,你去送送裴公子。”
见着人出去了,她转身问着:“秦公公,你觉得此人怎么样?”
“娘娘,此人甚是可怖,我坐在身侧,几乎锁不住此人的气息,这种人实在不宜靠近君颜。”
良娣笑了笑,起身:“你这话和指挥使的话差不多——时间不多了,我们回去!”
“是!”一时间道观里涌出二百余人,也不知道原来在哪里,拥着她下山而去。
第175章 冤孽
太子府
太子府自是宏伟,太子原本居住宫内,皇帝觉得年长,故命建府,太子府自是所有王府规模最宏伟,宫墙高耸,正中是银暗,门口甲士林立。
长公主牛车停在府前,就有着一个侍女上前搀扶,天色有些暗,乌云沉沉,似要压下来,两个太监张着灯等着,见着前来,就立刻迎了上去:“请!”
自东向西,沿着回廊过道前去,一重重门前站着宫女,偶尔也有太监来往,都是脚步轻盈。
抵达一处侧殿,站了二个太监,都手执拂尘目不斜视。
长公主进了去,见重幔垂下,地上青砖光可鉴人,太子握着手稿读着一遍,又是一遍,还有些疑虑在心,有些捉摸不透,想着事。
在太子身侧,良娣在一侧伺候太子,脸色还有些白,是身子虚弱样子,太子转着身子过来,见着良娣似乎有些冷,取一侧披风轻轻给她披着。
门口的太监呼唤:“长公主到。”
听得这话,太子将手稿放在一侧迎上去:“姑母,你总算到了。”
“你催的么急,我能不能来?说说,有什么事?这样般?”长公主进得大殿,一个侍女就是上前接过长公主披风,放在一侧衣架上。
“你们都退下,我要跟着姑母说些话。”太子先不说,对着左右,大殿内众人都立刻退了出去。
“良娣,你不用退着出去,手稿,你来给着姑母念。”太子一把拉着正要退出的良娣说。
左右都摒退了出去,太子回去,坐在主位,身侧坐着良娣,又请着长公主坐在了客位。
长公主细细看去,太子俊朗,面上带些忧色,眉宇间有一股儒雅,正看着良娣读着手稿。
“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唯名和器,不可假人,君臣之礼既坏,则以智力相雄长。”
长公主坐在一侧听着良娣念,听着这句,不由点了点,这段说的不错,说中了根本,名器不可假人。
良娣继续念着下去:“太子已得名器,得君臣之分野,安能自乱其份而使朝野不安?”
“圣上所忧者,天下虽平,荆棘未除,故喜璐王武略肖似朕躬,太子当安其圣心。”
“谓太平策者,对外制镇,对内削藩。”
“镇不可全敌之,择一制之,藩不可诛灭之,择其僭削之,恰其份也,示之于朝野,结心于圣上,而非斗于权谋。”
良娣一口气念完,太子听着眼神中也有着一些惊喜,手稿上所写正中心意,虽早已读过,此时良娣读来,还是欣喜。
坐着一侧的长公主听着良娣念完,听了沉默移时,才点了点:“太子从哪里请来的名士,这话说却是极好。”
“你已是太子,有着名分,再各处安插人手,拉拢大臣,私养死士,羽翼圆满,恐怕皇上都难容忍,所以你不能行着拉帮结派的道路,而示之堂堂正正名器,朝中重臣自向着太子。”
“姑母,你素来是支持我,璐王步步紧逼,我得了策就请姑母来,虽得了策,可对未来,我还有着深深担忧。”
“将来璐王大势已成,就算我有着名器,又如何办,现在我兄弟就敢暗中袭杀,裴子云我前步封赏,他后脚就杀,我怕了失了人心呐。”
太子愁着眉说着,太子还是明白,璐王未必看得上裴子云,但是你封赏我就杀,太子束手无策,传出去就折了威仪,跟着自己的人也觉气沮,但是要反击,却是难为,这自是一个难题。
“太子,你读读文稿,什么叫名与器?天下都是皇帝,而你是太子是储君,只要你不犯大错,不糊涂了学什么自污,诸位重臣都会保你,这就是祖宗家法,这就是历代传下的规矩。”
“废长立幼,祸端之根。”
“你立的正,哪怕不结党,但天下之心,无不向着太子。”长公主握着文稿就是说着。
原本只有些惊喜的太子,此时听长公主的话,一时间眼神光,带着欣喜,看着良娣就说:“看吧,我请着姑母来,果是对的,姑母一番言语,真是让我茅塞顿开。”
“姑母,只是我还有着疑虑,却怎么表现得?即不让大臣失心,又不让陛下的担忧。”太子拱手向着长公主求问。
长公主看了一眼自己侄子,思虑了一会,才说:“皇上担心,就是天下虽平,荆棘未除,社稷不稳。”
“这文稿上其实说的很清楚了,这事是皇上的心头刺,太子你可在这方面入手,显出你的才能,但如果一下子把军镇大将全部推在反面,就自取灭亡,怕连皇上都保不住你。”
“姑母,那该如何做?”太子沉吟了一会就是问。
“第一你必须选择一个打击对象,让天下人和皇上知道你的手段,不再觉得你可欺,璐王最得皇上喜欢,不但是有着三个儿子,还有他喜武略,能削平那些荆棘。”
“璐王势大,皇上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