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枭在唐(月下嗷狼)-第6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河西干掉苏哈伊尔又不一样,那是马匪所为,与他李怀唐无关。不在场证据懂么?一句话可将调查的官员给搪塞回去。
  “如果,”李忠心心有疑虑,“该死的大食人赖在洛阳城不走,耐之如何?”
  李怀唐冷笑:“他会走的,而且很快。”
  刺杀哥斯拉还有一个作用,就是打草惊蛇,吓走苏哈伊尔。担心苏哈伊尔反应迟钝,李怀唐又奉上恐吓,恐怕这会他已经在出城的路上。
  俩人秘密宣判苏哈伊尔的死刑后,又继续探讨在玉鸡坊混迹的前途。
  在接下来的谈话中,李怀唐得到了一些重要情报。
  李忠心混在玉鸡坊的那些日子里,收获菲浅,结交到一些江湖好汉。通过他们获取了一些重要信息:武氏兄弟打着赌坊的旗号,秘密招募死士。
  这条信息是冼大郎难以套取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冼大郎与李忠心属于异类,与江湖豪杰难有太多的交集,而,李忠心却可以,很容易就能获得性格类似的江湖人物的信任。
  “让黑虎麻子等生面孔混进去!”
  本能与第六感让李怀唐脱口而出,未经任何思考。
  布置完毕,李怀唐又让乌蒙带着他的命令尽快返回宁远动员备战,防备大食人的大规模进攻。
  第660章布局洛阳
  洛阳城的居民很幸福,精神生活富足,近段时间城里发生的事情精彩纷呈,你方唱罢,我登场,哥斯拉被刺的花边新闻尚未淡出人们的记忆,茶余饭后的谈资又被宁远李怀唐高调办工坊的消息所替代。
  上至金銮殿里的九五之尊,下至民间最底层的布衣,都在关注李怀唐招工大办工坊的举动。
  李隆基初接奏报时哭笑不得,朝廷明令,入仕者严禁经商。李怀唐的身份特殊,朝廷之前睁一眼闭一眼,不予计较,但是,今非昔比,堂堂二品大员,竟然大张旗鼓行与民争利之事!
  对于反对声音,李怀唐大言不惭,俸禄微薄而府邸人多,不给开就去吃大户,首先到带头反对者李林甫家作客,声明吃要山珍海味,穿不离绫罗绸缎。
  大臣们无奈,抬出了祖宗这尊大神。历来祖宗规矩不可废。
  李怀唐又曰:俺这是试验田,特事特办。
  带着好奇,皇帝破天荒御批恩准,其时他也明白,李怀唐随便拉出个替身照样能吃猪肉。关键是李怀唐陈述的理由,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与诱惑力――提供就业岗位,消除洛阳,乃至附近无业或隐性无业流民贫民带来的隐患;增加出口创汇扩大税基充实国库;为大唐解决富余劳动力探索有效的途径等等,不一而足。一句话概括之,就是营造和谐大唐。


☆、帝皇的心思 (30)

  河蟹好啊,江山稳固之基石。高力士不失时机又在李隆基面前大赞李怀唐的忠心。李隆基纠结无语,主观上,他更希望李怀唐是奸臣小人,阿谀奉承,迎上献媚,主动将杨玉环送入宫。而非让他心痒痒,迫使他厚着脸皮用强硬手段夺取。
  招工那天,李隆基让高力士作为代表前往视察河蟹工坊。
  第一个工坊的坐落在洛阳城里洛水河畔,功能:纺布。
  李怀唐要的产品是白迭布。随着商人们努力的渲染,精良便宜的白迭布逐渐为大唐人接受,尤其是处于北方的居民,大有取代保暖效果较差麻布的趋势。与疯狂膨胀的需求相比,宁远的产能如九牛一毛。在洛阳城办工坊的好处在于,降低成本,在与麻布的竞争中,占据全面优势。
  热火朝天的工地上,摇身一变为“资本家”的李怀唐正向高力士以及到贺的宾客、股东们介绍:“纺布工坊第一期产能规模为每日五百匹,需劳动力两千。”
  “啧啧,膘骑大将军出手非凡,招工场面堪比选秀啊!”
  股东王元宝指的是工坊外壮观的应聘队伍。
  “有你这般比喻的吗?”李怀唐翻白眼,他不否认来应聘的有他的粉丝,远处戒备心警惕的夫人团组成的豪华防火墙为他屏蔽了不少。当然,应聘者大都冲着月钱两百文而来。
  幸亏来者没有李林甫之辈,否则这个报告打上去惹起的麻烦难以预料。至于高力士,他是股东之一,绝不会自毁钱财。
  “别看两千人少。”李怀唐在继续,“她们的背后是两千个家庭,上万人口,她们有了收入,也就等于稳定了两千个家庭。”
  “这还只是直接的,间接的,将带动下游配套产业以及相关,”李怀唐不知不觉中用了新名词,听众之中有人瞪眼,似懂非懂,“种植,建筑,机械,纺纱,染色,运输等等。随着这些行业的兴起,所带来的工作岗位成倍增加,国库的税入也自然水涨船高。”
  高力士不断点头铭记,李怀唐这番话的对象是他,准确来说,是李隆基,通过他这个“肉喇叭”转达天听。
  “可是,将工坊建在城内,不怕被人偷师吗?竞争对手太多,我们要吃亏的!”王元宝的担忧与一众股东相差无几。
  李怀唐笑道:“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才是春。有竞争才有进步,大唐的市场大着呢,再增加百倍产能也影响不大。再说,附近的原料市场,销售市场都我们都占有先手优势。”
  表面上李怀唐说得堂而皇之,貌似挺大方,其时,他早就未雨绸缪。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开工坊,涉及甚广,从上游原料的采购,到下游的销售渠道,都需要提前安排布置妥当。


☆、帝皇的心思 (31)

  织棉布的原料用棉花。适宜种植棉花的地域广阔。西汉之时,张骞从西域引回棉花种子,称为“白叠”,到了唐代,安西北庭已经普遍种植,关中地区有不少,甚至在洛阳城外也时有发现,以成片野生的居多。财大气粗的李怀唐已经与种植户签约收购棉花,全部包销。
  销路么,对于李怀唐李怀唐来说是个伪命题。原来与宁远通商的唐商,胡商,还有在大唐商界呼风唤雨的王元宝就是最好的保障。
  说者兴高采烈,听者兴致勃勃,一片和谐景象,直至河蟹遇上非河蟹。
  招聘现场突发骚乱,有人悲泣。
  “何人闹事?”
  李怀唐担心夫人们的安全,抛下听众飞快赶过去。
  骚乱的原因很简单,两千人的名额报满了。得不到机会的竞聘者不愿离去,纷纷哀求,不惜跪下,其中还有人痛哭。
  “李郎,收下她们吧。”
  杨玉环不忍,指着一群年介十二到十五,可怜兮兮的小娘求情。她们因为年龄太小不符合要求而被淘汰。
  童工?!
  那我岂非千夫所指的黑心老板?李怀唐错愕。
  “李郎!”
  见爱郎态度模糊,杨美人使出杀手锏――撒娇。或许是童年艰苦,她对这些小娘抱有特殊的感情。
  卖糕的,这是开工坊抑或慈善堂?天下可怜之人何其多,救助一两个无济于事,不动则已,动则当拯救一大片。李怀唐望向一旁负责招工的管家,见到的是耸肩摊手,爱莫能助。只好结结巴巴婉拒:“那个,我……”
  “坏坏,汾娘命令你收下她们!”
  小汾娘站在几与她同龄的小娘当中,眼睛红红的,瞪圆了看着李怀唐。这几年她的经历不堪回首,初见同病相怜的同龄人,同情心爆满。
  其余的美人们嘴上没说,望向李怀唐的眼神却都一样,带着无限期待。
  李怀唐苦笑。
  “罢了,既然夫人们,你们,”差点又将小汾娘包括进去,“嗯,你们都这个意思,那就收下吧,哦,不,是招聘,先试用学习,工钱减半,等二期竣工正常上班。”
  欢呼,应聘者欢呼,美人们欢呼,神色兴奋,可惜面子薄,没有香吻奖赏。
  忽听杨玉环说:“看见她们,总让妾身想起从前的艰苦,李郎,赠送点米粮给她们好不好?”
  不同意不行,美人们的眼神攻势着实难以抵挡。
  好吧,福利,就当做福利。
  又惹起一阵雷动欢呼。
  民生果然不容易。


☆、帝皇的心思 (32)

  虽然身在深宫,处于俯视天下苍生的地位,但是,高力士也明白民生艰难。洛阳城里富人多,贫民更多,像今天如潮涌来报名的妇人,她们平时的收入极为有限,依附着富人家,靠给他们刺绣洗衣维持生计。李怀唐的工坊给予了她们一条稳定的赚钱途径,月入两百文不多,却能勉强养家糊口,毕竟现时洛阳的米价每斗才二十文出头。
  盛唐的人口高达五千万,经过数十年的兼并,有土地的农民越来越少,流民日多。高力士在朝廷内不时耳濡目染有识之士的忧心之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