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能够出席观礼。”李密不急不缓的道,可就是不告退。
杨勇站在那里,脸色数变,最终还是叹了一口气,他听出了李密传达的杨林话中的意思,若是自己今天不去给新皇捧场,只怕自己以后的日子就会很难过了。“也罢,朕会去的。”
“那太好了,不过时候已经不早了,还请太上皇沐浴更衣,换上礼服。”
“我会穿的,你先回吧。”杨勇有些不耐烦的挑起眉头,“放心,朕不会误了时间的。”
李密依然站着不动,“还请太上皇将八玺交与微臣,好早点送去大兴殿。”
“一会朕亲自带过去。”
“臣愿为太上皇代劳。”李密把代劳二字说的很重。
杨勇胸膛起伏,嘴巴张了张,想要拒绝,最终还是叹了口气,“好吧,就交给你帮朕送去。”说着,杨勇很是不舍的对云氏道,“把八玺拿来。”
天子八玺,传国玉玺、受命玺、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这八个印玺各有作用,皇帝在不同的诏书上按规定使用不同的印玺,其中主要是使用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这六玺,传国玉玺、受命玺一般只是封藏。交出天子八玺,杨勇也就真正的是完全把皇帝的权利移交了,没有了皇帝的名号,也没有了皇帝的印玺,什么都没了,空剩下一个太上皇名号而已。可他不敢不交,光是李密身边这队禁军武士,就让他心中惴惴不安。
云氏去而复返,身后跟着掌管玺宝的符宝郎,符宝郎捧着托盘,上面呈着八个描龙画凤的黄布包,黄包里鼓鼓囊囊,显然放着人间重宝。李密高兴的点点头,上前示间符宝郎打开布包,一一验明八个印玺后,拱手对杨勇道,“微臣恭请太上皇陛下驾临大兴殿,接受太子、文武百官及藩国使节的朝贺。”
“稍待,朕去沐浴更衣先。”
磨蹭了许久,最终杨勇还是沐浴好,换上了礼服,然后在李密和禁军卫士们的拥护下前往大兴殿中。
杨勇到来后,一切也都准备妥当,吉时已到。
宠亮悠扬的钟声回荡在大兴宫内外,提示着一个更替开始了。
乐官用力的一挥手,早等候多时的乐手们立即朝天奏乐,文武百官、各藩使节等纷纷按规定的各自位置站好。
在赞礼官的高声唱喝之下,大隋帝国的新皇帝杨林身着大衮冕,迈步昂头而入。
顿时,殿中忽然跪倒一大片,百官山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易风气沉丹田,收腹提气,吐出洪亮的声音,“众卿平身!”
“谢万岁!”
文武百官重新列班站好,太傅、尚书令高颎捧着传国玉玺,左仆射杨素捧着授命玺,六部尚书则分捧着其余六玺,一路走来。这尚书八座神情庄重的走上御阶,依礼念诵一篇吉文之后,方把这天子八玺郑重其事的呈献到了易风手里。易风扫了一眼,便转身交给了新任符宝郎。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臣又纷纷在礼官的指挥下,跪拜叩头致贺。
易风坐在龙椅上,双手向前虚伸,“众臣平身!”
头上的冕冠前面的十二道珍珠帘子摭在眼前,让易风没能清清楚楚的看着这百官朝拜的动人一幕。不过眼前这不断晃动的十二道珠帘毓冕,却也提醒着易风,他终于成为了这个天下的主宰,成为万里疆界,亿万子民的统领者,是天授神权的天之子。
接受了百官朝拜,易风算是正式登上了皇帝大位,成为大隋第三位天子。
易风颁下第一道圣旨,遣太师高颎、太傅杨素祭告南郊,同时大赦天下,并免河东、河北、关中、淮南、陇右、山南地区一年租与调,不必缴纳当年的田租并免除当年的二十天劳役。
宣旨官捧着诏书还在宣旨,“所有北伐、平叛有功将士,皆加勋一转,并重赏以酬忠勇。”
“三十万士兵自既日起解甲返乡归田,朝廷赐以路费。”
“诏天下百姓,陛下名讳不必避讳。”
“诏以明年为开元元年,同时明年起同时启用黄帝轩辕纪年,以明年开元元年为黄帝轩辕三千三百九十七年!”
“诏天下划为二十四省,为河北、河南、河东、塞上、塞北、辽西、京东、淮南、江东、江西、福建、岭东、岭西、黔中、剑南、湖南、湖北、山南、关中、陇右、河西、朔方、云中、南越。以洛阳为中京府,以大兴为西京府,以太原为北京府,以扬州为东京府,江陵为南京府。”
。。。。。
一道道诏令当堂颁诏宣读,易风坐在龙椅之上,南面称尊,君临天下。
第533章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感谢逆流的渔夫、吉士粉深v、猎者、kissmedio、唐尸不摆手诸位的支持,谢谢!)
…………………………………………………………………………………
渝关,又名临渝关,为东北平、营二州交界,依渝水而建。渝水源自燕山东麓,河水量充沛,水流湍急,因此隋开皇三年,于此设立关隘。在碣石山以东,后人常误会临渝关即山海关,实际上临渝关在后世的山海关以西,此时的山海关一带还隶属于辽西的营州之地,属于关外了。
自开皇三年筑关以来,渝关就成为了河北与关外的重要门户,要幽燕地区的东北大门。开皇三年时幽州总管阴寿在此击败了北齐的余孽营州高保宁,以及高保宁联合的高句丽、契丹、靺鞨诸部的进犯。自那以后,渝关就一直成为大隋东北方最重要的门户。燕山东麓、渝水西岸,一座险要的关城矗立于此。营州总管韦冲响应杨广反叛后,渝关以东的营州沦为叛属,渝关也就成了东北的最前线。此时这座雄关之上,李靖率大军镇府于此。
在渝关城中心,有一座钟鼓楼,钟楼在前,鼓楼在后,两楼双星并立,合称为钟鼓楼。在钟楼的顶部悬挂着一口大铜钟,守军将士和商贾百姓按着暮鼓晨钟作息。每逢战事警报,钟楼上的大钟长鸣,全城也跟着戒严。今日,钟楼四周都挂起了红彤彤的灯笼,树立彩旗。显示着不一样的日子。
钟楼顶上,左神武卫上将军、兵部侍郎。燕山道行军元帅、武威侯李靖坐在交椅上,腰悬长剑。旁边的桌上放着兜鍪,手持着一枚黑子,对着面前的棋局冥思苦想。在队的对面,执白子的却是营州检校刺史房玄龄,一边观战的则是营州都尉罗艺。
房乔棋局领先,面露微笑:“今天新皇登基,普天同庆,难得元帅好雅兴,愿意陪我手谈几局。幸甚幸甚。”
李靖正在苦思棋局,抬起头来,“太子殿下登基正位,天下也终于又能安定下来了,这是天下之福。只是当场大喜日子,吾被陛下选为元帅,统领数万大军于此,迁延多日,却至今未能斩杀一贼。心为惭愧,愧对陛下所负重任。”
“陛下的安排也是求稳,毕竟之前内乱四起,欲攘外则必先安内。那个时候。让元帅镇守渝关不出,那是谨慎起见,如此御敌于关外。殿下则可安心南下平乱。如今事实也证明陛下的决断是正确的,将军凭渝关之险。成功的挡住了十万敌军于关外,而陛下则率大军三月而平定了国中之乱。如果当初让元帅直接出兵迎战高句丽。胜负未必可知,若胜自然是好,可若败,到时则陛下后方不稳矣。”房玄龄这个营州代理刺史,接到任命之后,就根本没有踏上过营州的土地,韦冲拒不听从调令,还引高句丽兵入营州,导致房玄龄最终只能一直呆在营州的边境外。
李靖端起茶杯,润了润嗓子,“当初陛下的命令是英明的,然如今陛下已正式登基,中原内乱也已平定,我为陛下任命的平乱将军,不能一直在这里坐守。我觉得,是时候该出击的时候了。”
罗艺对棋艺没什么兴趣,看着两位上司下棋早就有些昏昏欲睡了,不过今天是李靖亲自邀约他前来,他不得不来。此时听李靖他们终于不再谈论什么棋艺,他立马恢复了精神。“可是陛下之前的命令是坚守关中,不得擅自出关浪战啊。现在新令未到,我们。。。”
“为将统兵在外,当审时夺势,陛下的旨意自然重要,但我们也不能太过僵硬的执行,而得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决定是否做出调整,其目的还是最终完成陛下交予我们的使命。”李靖却是不甘心一天天这样的等待下去的。他觉得,现在完全到了出击的时机。中原的叛乱已经平定了,而刚刚他策反韦冲的计划又功亏一匮,这让他更加无法继续忍耐下去。何况,他手中现在的兵马有超过十万人,兵力还比高句丽人占优。最让李靖有些等不及的是,高句丽虽多年向西蚕食,但也只是乘机窃取了辽河以东的地